第475章 連累吳承恩辭官
字數:1572 加入書籤
當晚,王直和胡宗憲算是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接下來形勢的發展,大大出乎意料。嚴嵩並沒能很快鬥倒德公公,反被他拖進泥潭,即那樣無論怎樣努力,都隻會越陷越深、逐漸惡化的境地。
兩人之間各聚了一幫大臣,每日都明爭暗鬥。照理說,嚴嵩早已獨攬朝中大權。隻論這朝堂之上,雖非真龍,也能算地頭蛇。而德公公本是內宮的人,硬要插手朝政,根基不穩不說,還是極大的越位。是非曲直,高下立判。
但偏偏德公公就是順風順水,鬥得嚴嵩處處吃癟。每隔一段時間,嚴嵩的親信黨羽中,便會有一人,被抓著小辮子,受批一通後,遭貶換職。而頂替上位的大臣,就算不是德公公的人,也是與嚴嵩不相交好的。
德公公的主業——東西廠和錦衣衛,本就精於情報工作。嚴嵩底下很少有真正幹淨的,於是便悲劇了。每揪出一個,都是人贓俱獲、鐵證如山。就算嚴嵩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能耐,也是輸得沒了脾氣。
時間一長,原本人多勢眾的嚴嵩權力集團,也被慢慢掏空了。按照一貫的稱法,嚴黨的天下,漸漸變作了閹黨。
眼瞅著,局麵越來越不利。嚴嵩也奮起餘勇,找了些德公公下邊人的茬,想要翻盤。可哪怕同樣是證據確鑿,到了皇上那裏,把理一評,還是不行。
思來想去,那德公公畢竟侍奉在皇上身邊久了,是皇上真正的親近。因此皇上在做重要決斷時,都有意無意地偏了心。嚴嵩也隻能一邊這麽想著,一邊幹巴巴地看著形勢越來越惡化。
隨著嚴嵩在京裏邊的不斷失利,王直和胡宗憲的處境都微妙了起來。
有人開始在王本固這裏,大說吳承恩的不是。清官本就不合群,加上所占的又是長興縣令這種大肥缺。眼紅的人,實在太多了。江浙官場上,誰都知道吳承恩的靠山是王直。
王直因為上頭有人,而且還是頂厲害的嚴嵩,加上江浙總督胡宗憲,完全形成了鐵三角。就算一時被落罪,投進監獄,但背景關係都還在,指不定很快就又能出來。
因此王直剛入獄那會,並沒人敢說吳承恩的不是。哪怕吳承恩經常到杭州,下監牢,看望王直,甚至一起在裏邊喝酒。事實擺明兩人關係非同一般,乃至基情已經高漲得突破天際。但就是沒人說閑話。
可嚴嵩一露頹像,甚至有日薄西山之兆。就有人蠢蠢欲動了,捏造吳承恩的各種罪狀,向王本固告發。要不是胡宗憲極力維護,吳承恩怕也要進監獄,出不來。
吳承恩也是聰明人,並且光明磊落,知形勢有變,強留出禍。幹脆懸印於縣衙公堂,不告而離,主動罷官。滿打滿算,也隻在長興縣令的任上,做了兩年。
時也命也,因兄弟而起,也因兄弟而落。這世上的事,本就難說,有時也說不得。
也幸好胡宗憲將王本固招待周全了,能說上話。否則吳承恩可不是把印一懸,就能輕鬆走人,這麽簡單。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