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王滶失利

字數:1809   加入書籤

A+A-


    王滶派人出來談判,說是隻要見到王直的老母發妻,便徹底屈服,解散底下三千部眾。得知情況後,俞大猷和戚繼光眉頭頓舒,相顧大笑,這事胡宗憲就根本沒向兩人隱瞞。因此兩人都是知道“王直的老母發妻”,早死在監獄裏。
    如今王滶還想見人,那是萬萬做不到的。既然在王滶眼中,此二人如此重要,那麽就可借題發揮,激怒他先動手,再趁機反撲剿滅。如今作為對手的解放軍不僅人少,更失了地利。在己方絕對優勢兵力的海陸包圍攻擊下,必可輕易全殲。
    戚繼光讓來人回告王滶,就說王直的老母發妻幾年前早死了。別說沒有活人,其實連屍骨都不知道上哪了。
    王滶聽罷,果然大怒,不顧一切,立即處死夏正,並下令開火。兩軍陷入激烈交鋒。俞大猷和戚繼光從前都沒實打實地和解放軍交過手,認為和那些不堪一擊的盜寇應該差不多。而且就算再勇猛善戰,在人數已少,又失先機和地利的情況下,應該成不了氣候。
    哪知開打後,官軍根本占不到上風。要不是解放軍船偏少,而官軍船隻眾多,將港口完全封住,隻怕能讓解放軍突圍而走。
    雖然戰況不利,俞大猷和戚繼光卻依舊胸有成竹,畢竟解放軍已經陷在重圍裏了。己方的後勤供給及生力軍都是源源不斷。而解放軍無論人員還是物資,都是越戰越少。勝負隻是時間問題。
    激戰正酣,而解放軍疲態漸露,俞大猷和戚繼光見不出所料,提前回營喝起了慶功酒。雖然這次傷亡很大,但畢竟應該是剿滅海寇的最後一戰。
    付出大些,也無所謂。能夠永絕後患,才是最要緊的事。王直已死,而這些人又不安分。怎麽想,都是徹底剿滅,最讓人安心。欽差大人王本固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突然杭州府衙有加急密令送至。俞大猷和戚繼光連忙摒退下屬,然後拆信同觀。信是胡宗憲親寫的,裏邊說到,欽差王本固已接旨回京,而軍政大權一並交還;還請俞、戚兩位將軍如前一般,服從號令。
    信紙當中竟然還夾有一張小字條。戚繼光先看了,卻隻有兩個詞、八個字,沒頭沒腦,正是“鳥盡弓藏,網開一麵”。
    戚繼光若有所思,又將字條給俞大猷看了,然後放進嘴裏,嚼咽下肚,順著再端起碗,吞了好大一口酒。才問向俞大猷:“你看如何?”
    俞大猷蹙起眉頭,好好想了一陣,回複:“胡大人待你我不薄,領命便是。”
    戚繼光哈哈大笑說:“正合我意。”起身走到外邊,傳令下去:戰事慘烈,傷亡過大,需收軍回營,好生休養,擇機再戰不遲。
    原本十拿九穩的一仗,就這麽半途而廢了。
    由於官兵退得太急,直接放棄了那些因交戰而殘損,甚至覆沒的船隻。
    解放軍立即打撈修繕,加上原有的船隻,勉強湊起一支足夠所有戰士轉移撤退的船隊。
    有許多人提出,幹脆重回扶桑。王滶卻斷然否決了,打算留下來,為義父王直及自己的老母發妻報仇。
    解放軍從舟山出發,來到福建,襲擾沿海居民。並輾轉活動於福建、廣東一帶,大肆報複。
    大約一年多後,王滶不慎戰死。部眾頓時分崩離析,一些立即回返日本,另一些則分散到大明沿海各處,或暗中從良,或繼續頑抗,不一而足。但明顯大勢已去,威脅也不如從前。這時正是1561年。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