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秀吉動了異心

字數:1704   加入書籤

A+A-


    解放軍又一次站出來,公開地準備征服全日本。因為王直造成的影響,解放軍繼續使用“五角星旗”,是不妥當的。
    鬆岡則方借鑒“五角星”的形狀,另創了“五瓣花木瓜紋”,作為軍隊的新標誌。
    1567年,解放軍完全吞並美濃。並將稻葉山城改名為“岐阜”,移都於此。岐阜乃是“中都”的同義詞。用了“古中國”周朝立於岐山後,打倒殷朝統一天下的典故。這是解放軍中的大明裔給出的建議。畢竟“中都”這次詞,由於王直的原因,已不適合再用第二次。
    經過在日本的多年征戰,解放軍不斷擴張地盤。到了1580年左右,又一次大致確立了“統一日本”方麵的絕對優勢。踏著布武扶桑之路前行,已能見到勝利的曙光。
    東京盡在掌握,隻消一掃殘敵,便能完全吃下日本。
    豐臣秀吉有了異心。而這種異心恐怕是長久以來就一直有的,隻是藏在內心深處某個陰暗的角落罷了。
    按理說鬆岡則方是他的結義大哥,也是他的媒人。又同在一起,為革命奮鬥了這麽多年。總該講些情分。
    但豐臣秀吉的心裏早埋下了一根刺。他從未中斷過為“織田信長”複仇之念。在他的認為中,解放軍一旦成功統一日本,就該西進,攻打大明,以報血海深仇。
    可鬆岡則方是個死忠派,覺得應該完全遵照義弟“織田信長”的遺願來辦,在統一日本後,向大明稱臣投降。雖然這個遺願其實相當不可思議,但鬆岡則方心中早把“織田信長”當作了主上,而不單單隻看成“義弟”及“救命恩人”。
    依著他所認定的武士道精神,主上的命令就算再荒謬,也是不能違抗的。因此就算鬆岡則方再不樂意,也不改解放軍“先征服日本,再投降大明”的路線主張。
    豐臣秀吉在你你剛滿11歲時,同她成了親。那時正是桶狹間大戰後的第二年——1561年。這年發生的事情其實也有不少,王滶戰死,胡宗憲下獄,嚴嵩丟官。但對於豐臣秀吉來說,卻是重振精神,意氣風發的又一個好開端。
    隨著解放軍在日本的軍事行動的展開,獲得“第二春”的豐臣秀吉,如魚得水,情場、戰場都是雙豐收。
    鬆岡則方當然毫不吝嗇地一再提拔,給予重權。很快豐臣秀吉就又成了解放軍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但豐臣秀吉暗中對鬆岡則方的不臣之心,卻也與日俱增。除了“征服日本”後,對解放軍的戰略走向,意見不一致外,還有兩件事讓豐臣秀吉耿耿於懷。
    第一件,豐臣秀吉名義上成為“織田信長”的家臣後,鬆岡則方鑒於他出身低微,連姓氏都沒有。就賜他一個“木下”的姓,取了“木下藤吉郎”這個正名。因為鬆岡則方曾是江湖中鼎鼎有名的“櫻木”。豐臣秀吉感覺到鬆岡則方給他這麽一個姓,其實是有永遠壓他一頭之心。因此暗地裏很不爽。1573年,被封得今濱城後,感覺翅膀硬了,立即改姓“羽柴”,更名為“羽柴秀吉”。
    另一件,是關於鬆岡則方長子“織田信忠”的。因為照著實際出生日期來算,織田信忠是生駒吉乃上一任丈夫土田彌平次的遺腹子。而土田彌平次乃是豐臣秀吉親手用槍狙殺。豐臣秀吉就擔心起,會不會有朝一日,織田信忠會查找真相,並向自己尋仇。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