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燕雲暫時結束,諸朝反應

字數:9404   加入書籤

A+A-


    正當天幕下的眾人還在期待接下來的劇情時,現代,一陣汽車引擎的轟鳴聲由遠及近,打破了房間內的寧靜。李今越拿起手機看了一下,果然已經六點了。“小遙,你姐回來了。”她輕輕拍了拍林錦遙的頭。
    話音剛落,大門“哢噠”一聲被打開,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走了進來。她身上穿著一套剪裁得體的職業套裝,勾勒出曼妙的身姿,長發隨意地披散在肩頭,眉眼間與林錦遙有六七分相似,隻是更多了幾分成熟與幹練。
    “姐!”林錦遙像乳燕投林般撲進林幼微懷裏,聲音帶著幾分撒嬌的甜膩。
    林幼微穩穩接住自家妹妹,手掌輕柔地在她背上撫了撫,嘴角噙著笑“怎的今日有空過來了?”
    “來看看今越姐,順便……想問問你們高考誌願的意見。”林錦遙仰起頭,眸子裏閃著光。
    “好,好。”林幼微揉了揉她的頭發,聲音溫柔得能滴出水來,“晚上留下來吃飯,我們慢慢聊。”
    “姐。”林鵬舉也走上前,叫了一聲。
    林幼微頷首,目光柔和地掃過兩人,嗓音溫婉“晚上留這兒吃飯吧。”
    “嗯!”林錦遙和林鵬舉異口同聲地應道。
    林幼微的視線最終落在李今越身上,帶著幾分熟稔的調侃。
    李今越回以一笑,眉梢微挑“林總,下班啦~”
    林幼微嗔怪地瞪了她一眼,眼角眉梢卻都帶著笑意“就你貧嘴。”
    幾人便在客廳裏落座,圍著茶幾,你一言我一語地閑聊起來。林錦遙挽著林幼微的胳膊,繪聲繪色地講起遊戲裏的情節,從趙大哥的身份,到角門裏的眾生百態,再到周寡婦的遭遇,龜奶奶的善良,以及最後小女俠那句擲地有聲的“要是手裏有劍的人都退了,那手裏無劍的人,該怎麽辦。”。
    林幼微靜靜地聽著,時而皺眉,時而歎息,時而露出思索的神情。林鵬舉也坐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李今越時不時插兩句,氣氛融洽而溫馨。聊了片刻,她起身,朝廚房走去“你們聊,我去準備晚飯。”
    天幕下,各朝的皇帝們見暫時並沒有什麽重要內容,紛紛將光幕的聲音隱去,轉頭與自家臣子商議起正事。
    大秦
    幾位重臣立於殿中,始皇帝端坐於上首,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
    “諸位愛卿,對於後世遊戲之內容,爾等有何看法?”
    李斯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臣觀,那周寡婦,對於恩人數次恩將仇報,實乃有違人倫,臣以為,我大秦當繼續完善律法,對於此等行徑,當有所預防,若我大秦有人膽敢效仿,當嚴懲不貸,以正視聽!”
    始皇帝微微頷首,沉吟片刻,問道“廷尉所言甚是。若此事交由廷尉判罰,當如何處置?”
    李斯略一思索,答道“回陛下,那周寡婦之行徑雖情有可原,然其行為已觸犯律法。念其實為生活所迫,且不義之財乃為其子治病,可酌情減刑。然刑罰不可廢,否則律法威嚴何在?臣以為,當判周寡婦歸還錢財,並處以勞役,以示懲戒。”
    始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認同,隨即又問道“那周寡婦之子,又當如何?”
    李斯一時語塞,麵露難色。
    此言一出,李斯頓時語塞。
    他雖為廷尉,掌管刑獄,卻不曾想過這一層。
    那周寡婦若去服勞役,那嗷嗷待哺的幼子,豈非無人照料?
    始皇帝並未追問,目光轉向其餘幾人“好了,此事你可先暫且擱置,諸位愛卿,對於百姓生活之困苦,又有何良策?”
    這時,隗狀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為,不若在先前所議之休養生息政策上,再稍作調整,適當減輕百姓之賦稅徭役,待第一批仙種確認收成多少後,再調整確定賦稅。”
    “此外,大秦可遣專人,詳查民間疾苦,對那些生活極度困頓之百姓,施以援手。若確有難處,朝廷可酌情給予資助。”
    李斯聞言,卻立刻出言反對“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若百姓生活稍有困苦,朝廷便施以援手,長此以往,恐生惰民,皆賴朝廷救濟,不思勞作,又當如何?”
    “況且,我大秦眼下並非後世,並無如此充裕之人手,可效仿後世之法,一一救濟貧困。”
    隗狀卻不慌不忙,拱手道“李廷尉多慮了。臣所言,乃是‘適當’幫助那些極度困苦之人。若受助之後,仍不思進取,自甘墮落,那便是咎由自取,朝廷又何須再管?”
    “況且,此法可逐步推行,徐徐圖之。可先從減輕部分賦稅徭役做起,以紓民困。待仙種首批豐收,國庫充盈之後,可先招募部分人手,助民解困。若效果顯著,再循序漸進,逐步推廣。如此,既可避免過大損耗,又能觀其成效,豈不美哉。”
    始皇帝聽罷,微微頷首“此法,倒也可行。隗卿,便由你牽頭,先擬定章程,呈於朕過目。此事,容後再議。”
    他頓了頓,目光再次掃過眾人,威嚴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好了,此事暫且如此,接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漢,未央宮。
    “朕問你們話呢?都啞巴了嗎?!”劉徹猛地一拍龍案,發出“砰”的一聲巨響,震得大殿都似乎顫抖了幾分。“朕讓你們湊集糧草,備戰匈奴,你們一個個默不作聲,隻說要朕等等。好!朕等!不就是三年嗎?朕等得起!”
    “可現在呢?”他猛然拔高了音調,每一個字都像從牙縫中擠出來一般,帶著森然的寒意。“朕讓你們教化百姓,讓他們知禮儀,明廉恥,不要像那周寡婦一般,對恩人忘恩負義,對老者肆意欺淩,你們又都啞巴了?”
    他指著光幕,瞪著群臣們“你們就打算讓朕眼睜睜看著,我大漢的百姓,都變成一群不知禮數,如同白眼狼一般的人嗎?”
    “啊?!”
    最後一聲怒吼,如驚雷般在殿內炸響,震得人心頭狂跳。
    眾臣匍匐在地,瑟瑟發抖,大氣都不敢喘。
    他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此刻是真的動了怒。
    主父偃硬著頭皮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等並非此意。隻是……此事,實在困難重重。先不說如何找到那麽多願意去教導百姓的官員,就算找到了,可百姓們日日勞作,疲憊不堪,哪還有時間讀書習字?”
    桑弘羊也緊跟著補充“是啊,陛下。而且,我大漢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若真要招募如此多的人手去教導百姓,那國庫……又將是一大筆開銷,那軍費……”
    劉徹聽著,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緊緊攥著拳頭,指節泛白。
    衛子夫見狀,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有話要說。劉徹雖有疑惑,卻還是點了點頭。‘
    “諸位大人,恐怕是誤會陛下的意思了。陛下並非要讓百姓們都像那些飽讀詩書的儒生一般,個個識文斷字。”
    “陛下真正希望的,是讓我大漢的百姓們,都能知禮儀,懂廉恥,不可忘恩負義,欺淩弱小。”
    衛子夫的話語,如同一陣春風,吹散了殿內凝重的氣氛。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因此,我們並不需要像教導儒生那樣,日日都去教導百姓們讀書識字,因此我等隻需派人在百姓們農閑之時,或者在他們空閑的時候,去教導他們一些基本的禮儀道德即可。”
    “如此,百姓們既不會耽誤農事,又能學習到為人處世的道理,此外,那教導百姓之人,可以由朝廷下旨在當地招募,朝廷再按照教導百姓的次數,支付給他們相應的酬勞,如此一來,也可以大大減少大漢國庫的支出。”
    衛子夫的這番話,條理清晰,讓在場的大臣們都眼前一亮。他們紛紛在心中暗自思忖,覺得這個辦法,似乎確實可行。
    這樣一來,既不用擔心影響到百姓的生計,又能達到教化百姓的目的。而且,還能避免觸動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減少不必要的阻力。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見大臣們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衛子夫微微一笑,又轉頭看向劉徹,柔聲說道“陛下,臣妾自入宮以來,還從未為大漢做過什麽。不如,這次為百姓們請先生的費用,就由臣妾來出吧。”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大臣們紛紛抬起頭,看向這位母儀天下的皇後,眼中充滿了敬佩之情。
    他們沒有想到,這位平日裏深居簡出的皇後,竟然有如此胸懷天下之心。
    劉徹也是微微一怔,他深深地看了衛子夫一眼,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想起了之前在光幕中看到的那些關於“巫蠱之禍”的隻言片語,心中對衛子夫,更多了幾分愧疚。
    “好!”劉徹點了點頭,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就依皇後所言,那此事,就以皇後的名義去辦吧。”
    他轉頭看向下方的大臣們,吩咐道“你們便按照皇後的意思,盡快擬定出一個詳細的章程出來。”
    隨即又警告道“還有,多注意下邊的官員,可別讓朕發現,有人膽敢把手伸到這筆銀子上麵去!”
    “否則,定斬不饒!”最後四個字,擲地有聲,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臣連忙叩首,齊聲應道“臣等遵旨!”
    大唐
    李世民端坐龍椅之上,手中端著一盞茶,輕輕吹拂著茶沫。
    殿內,百官散去,隻有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貞觀群臣們坐於下方。
    方才商議完民生之事,李世民心中稍定,卻又想起後世強軍之策,便將茶盞緩緩放下,開口問道“諸位愛卿,方才天幕所言,後世為強軍,竟讓兵士讀書識字,造就那所謂‘拖不垮,打不爛’之強軍,諸位不知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文臣武將們麵麵相覷,各自思索著。
    畢竟,自古以來,兵者,多為粗鄙之人,隻知廝殺,不識文字,如今要讓這些丘八讀書識字,這……這豈不是聞所未聞?
    長孫無忌率先出列,躬身一禮,眉宇間帶著幾分憂慮“陛下,臣以為,此事……恐有不妥。”
    “哦?輔機有何見解?”李世民微微挑眉,看向這位自己最為倚重的大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將領帶兵,講究的便是服從。若士兵皆讀書識字,心思活絡,恐生異心,於軍不利啊!”長孫無忌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況且,軍中多為粗人,若強行讓他們讀書識字,恐怕適得其反,擾亂軍心。”
    這番話,倒也讓不少武將覺得有些道理,他們帶兵打仗,靠的是令行禁止,靠的是士兵對將領的絕對服從。
    若是士兵們都讀了書,有了自己的想法,那還怎麽打仗?
    然而,杜如晦卻持不同意見。他緩步出列,向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臣不以為然。”
    “哦?克明有何高見?”李世民饒有興致地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卻持不同看法,捋須道“輔機兄多慮了。觀後世之景象,並無此等憂慮。且看那李今越幾人,以及她們的母親,皆是讀書之人,卻都懷著赤誠的愛國之心。可見,讀書識字可使人明智。”
    李世民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他沉吟片刻,又問道“克明所言有理,隻是……若要讓軍中將士讀書識字,又該如何著手?”
    畢竟,大唐的軍隊中,大多是目不識丁的士兵,要讓他們都讀書識字,談何容易。
    這時房玄齡出聲說道“陛下,臣有一計,還請陛下與諸位同僚一同謀斷。”
    在場的人都哈哈一笑,房玄齡這老小子,又整這出,在場的人都知道,這老小子說話了,那肯定是有辦法了。
    李世民也是笑道“玄齡有何高見,快快說來。”
    房玄齡微微一笑,說道“陛下,臣以為,可先從禁軍著手。”
    “禁軍?”
    “不錯。禁軍乃是拱衛京師,護衛陛下之精銳,我等不如先從禁軍中挑選一批識字之人,派遣名師加以教導,待學業有成,加以考察。合格者,便可晉升,再由他們去教導其他將士,如此一來,循環往複,不出數年,必見成效。”
    李世民聽了,連連點頭。“好!此計甚妙!”他又看向一旁的杜如晦說道“克明,此事便交由你與玄齡一同操辦,務必給朕辦妥了!”
    “臣遵旨!”杜如晦與房玄齡齊聲應道。
    解決了軍隊識字的問題,李世民心中又浮現出另一個隱憂——藩鎮。
    想到這裏,李世民長歎一聲,問道“諸位愛卿,可還記得那百代成史,其中所言藩鎮之禍,實乃觸目驚心。爾等可有良策,以絕後患?”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寂靜,藩鎮問題,事關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動蕩。
    杜如晦沉吟片刻,率先開口“陛下,臣以為,既然已知問題所在,有我等共同相商,同心同力,定能解決。”
    “哦?那克明可有妙計?”李世民問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杜如晦,期待他的答案。
    杜如晦謙虛拱手道“那諸位,在下就先拋磚引玉了,陛下,臣以為,地方獨大其中一原因便是我朝雖規定將領三年一遷,但卻依舊有漏洞可鑽若有心之人願意操作,或許會形成延長任期,或者世家世襲之情況,臣以為這事事關重大,我等需明令禁止此等情況的發生,必須嚴格執行將領三年一遷的製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延長任期,同時,還要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察,防止他們與將領勾結,暗中培植勢力。”
    杜如晦頓了頓又接著說道“此外,臣建議,還需明令禁止將領們不得兼任多個藩鎮職務,以免其權力過大,難以製衡。”
    這時房玄齡也站了出來,補充道“陛下,克明所言極是,但臣建議在此兩點的基礎上還需加上一條,必須限製那地方將領們的權利!使其隻掌兵權,而無權幹涉地方政務!”
    貞觀群臣們聽完直直點頭稱讚,不愧是後世所稱讚的防謀杜斷,這三條建議,可謂是刀刀見血,直指要害。
    李世民聽了,也是頻頻點頭。
    這時,魏征也站了出來。他向李世民深深一拜,說道“陛下,臣以為,房相杜相所言甚是。但除此之外,還需加強對藩鎮的監管。”
    “哦?玄成有何建議?”李世民看向魏征。
    “陛下,臣以為,必須收回藩鎮的財政和軍事任命權!”魏征的聲音鏗鏘有力。
    “地方官員的任命,必須由朝廷直接掌控,不得由藩鎮將領擅自決定。”
    “此外,還可建立一個由陛下直接掌控的監察體係,對地方藩鎮進行定期巡查,以防其擁兵自重,為禍一方。”魏征的建議,可謂是釜底抽薪,直接斷絕了藩鎮割據的可能。
    李世民聽了,連連點頭。“好!玄成所言,深得朕心!”
    他沉思片刻,又補充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玄成,你且先擬定一個詳細的章程,呈於朕過目。”
    “臣遵旨!”魏征躬身應道。
    長孫無忌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陛下,臣以為,可將募兵製與府兵製相結合,取長補短。”長孫無忌緩緩說道。
    “既保留府兵製的精銳,又吸納募兵製的靈活性,如此一來,既可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又可避免兵源不足的問題。”
    “另外,既然要讓士兵們讀書,待禁軍學成後從中挑選那些表現優異的士兵,讓他們去到各個藩鎮,教導藩鎮士兵們忠君愛國。”
    “如此一來,也可避免士兵隻效忠於節度使,而不知朝廷。”
    李世民聽了,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輔機此計甚妙!”
    他看向房玄齡“玄齡,你以為如何?”
    房玄齡微微一笑,說道“陛下,臣以為,輔機所言,確有可行之處。此外,臣還可補充一點。”
    “哦?玄齡請講。”李世民饒有興致地看向房玄齡。
    “臣以為,可定期調動軍隊,打破將領與士兵之間的長期依附關係。”房玄齡緩緩說道。“讓士兵們明白,他們效忠的是大唐,是陛下,而不是某個將領。”
    “此外,還需完善律法,明確規定藩鎮的職權範圍,使其不得逾越雷池一步。”
    李世民聽了,哈哈大笑“好!好!好!諸位愛卿,今日之議,實乃為我大唐千秋基業,謀劃長遠之策!朕心甚慰!”
    他站起身來,目光掃過殿內群臣“爾等且按照今日所議,盡快擬定章程,呈於朕過目。朕要讓這大唐江山,永固萬年!”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聲震寰宇。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