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戲遊九州
字數:8506 加入書籤
車內,氣氛有些安靜。李今越專注地開著車,夜色在她眼中流淌。林幼微側頭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流光溢彩,片刻後,她似乎覺得這沉默有些過頭,便伸出手,點亮了中控台上的智能終端屏幕。
纖細的手指在光滑的屏幕上輕點幾下,選擇了播放列表中的一首歌曲。
天幕之下,無數雙眼睛好奇地看著這一幕。
[嘶——這車裏竟然還有這等物件?]
[莫非也能像那手機一般,聽曲觀影?後世造物,當真神妙!]
[內有乾坤啊!這後世的造物,當真匪夷所思!]
就在眾人驚歎之際,一段清越悠揚,帶著明顯戲曲唱腔的旋律,從光幕中緩緩流淌出來,清晰地傳入了每一個注視著天幕的古人耳中。
【一聲響徹雲天一腔訴千年邀我入戲遊人間】
霎時間,天幕上的彈幕炸開了鍋。
[咦?這是……百戲?!]
[非也非也,此乃元曲之風骨!]
[聽著倒像是咱們大唐的梨園新聲……]
[不對不對!這分明是雜劇的調子!聽著便有那勾欄裏的韻味!後世也興這個?]
[雜劇?不像……倒有幾分像我們南邊傳來的……]
彈幕上,來自不同朝代的人們,根據自己熟悉的藝術形式,爭論不休。然而,不等他們爭出個所以然,那歌聲已然變換了曲調,一個更加柔和婉轉的女聲響起,帶著現代歌曲的韻律,卻又絲毫不顯突兀地融入了之前的戲曲元素。
【聽雨落江南,情意婉轉】
【百戲爭妍,傲立一朵幽蘭】
歌聲繼續,清麗柔美,如春風拂過柳梢,帶著江南水鄉特有的溫潤氣息,瞬間撫平了方才的嘈雜。眾人這才意識到,這似乎並非他們所熟知的任何一種完整的戲曲形式,而是一種……融合了戲曲元素的歌曲?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沉浸其中。那歌詞意境優美,曲調動人心弦,仿佛真的將人帶入了那煙雨朦朧、情意綿綿的江南。
【誰折柳入夢,牡丹亭畔】
【青絲繾綣,春光惹人戀】
歌聲婉轉之際,背景裏竟隱隱傳來一段更為純粹、更為熟悉的昆曲唱腔,咿呀婉轉,正是《牡丹亭》中的名句: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啪!”
一聲清脆的拍桌聲響起,並非來自車內,而是透過天幕,清晰地傳自某個清朝的府邸。一位須發花白的老者猛地站起,因為激動,身體微微顫抖,臉上卻洋溢著難以置信的狂喜。他正是當朝一位赫赫有名的昆曲大家。
“是它!是它!是昆腔!是《牡丹亭》!”老者激動地來回踱步,指著天幕,聲音都帶上了顫音,“錯不了!這後世的歌曲,竟……竟用了我昆腔!”
他反複咀嚼著方才那句歌詞:“‘百戲爭妍,傲立一朵幽蘭’……好!好一個‘傲立一朵幽蘭’!說的不就是我昆曲嗎?!哈哈哈哈!”
老者仰天大笑,眼中竟隱隱泛起淚光:“傳下去了!傳下去了啊!我等的技藝,後世不僅有人傳承,還能……還能融入這般新奇的‘歌曲’之中,讓更多人聽到!好!太好了!”
不隻是他,天幕下所有懂得昆曲、熱愛昆曲的人,都激動無比,一時間,彈幕上充滿了來自這些熱愛昆曲之人的激動與讚歎。
[是昆曲!老夫聽了一輩子,錯不了!]
[後世之人,竟如此有心!將我等心愛之物,以這般方式流傳!]
[‘傲立一朵幽蘭’,此句甚妙!甚妙啊!]
車內,柔和的音樂流淌,李今越唇角微揚,目光專注地看著前方的路況,手指隨著節奏在方向盤上輕輕敲擊。旁邊的林幼微也顯然很喜歡這首歌,側著臉,看著車窗外掠過的霓虹燈影,嘴角帶著淺淺的笑意。
當歌聲唱到那句帶著明顯越劇韻味的【望庭深長盼萬疊雲山,且拋裙釵三載同窗書伴】時,兩人相視一笑,幾乎是同時,跟著那婉轉的旋律低聲哼唱起來:【煥耳邊舊調天地新寬,才子佳人化蝶同遊翩躚】。
天幕之下,熟悉越劇的江南一帶,尤其是那些聽著《梁祝》長大的戲迷們,瞬間沸騰了!
[是《梁祝》!是《梁山伯與祝英台》!]
[‘三載同窗’,‘化蝶同遊’,錯不了!這後世的歌曲,竟然唱的是我們越劇!]
[‘且拋裙釵三載同窗書伴’,這句詞寫得真好,一下子就抓住了《梁祝》的精髓!]
當那一聲魂牽夢縈的【梁兄——】的經典唱腔傳來時,天幕下的越劇戲迷們,仿佛被電流擊中一般,渾身一顫!無數人激動得熱淚盈眶,一股難以言喻的暖流湧遍全身,仿佛多年淤積在心中的鬱氣,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通體舒坦。
[啊……舒坦!太舒坦了!]
[是英台在喚梁兄啊!這後世的歌,當真……當真有心了!]
[此生無憾!能在天幕聽到後世傳唱我越劇之音!]
激動的情緒尚未平複,歌聲繼續流淌,意境悠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尋戲文依水行船】【訪過溪沙與晴嵐】
【抬首見美景良辰】【喚銀漢重渡姻緣】
【縱世如夢常似空幻】【心怎待韶華遲晚】
天幕之上,各朝各代的百姓們聽得如癡如醉。
[這後世的唱詞,當真妙絕!寥寥數語,便道盡了那戲中情意與風雅!]
[昆曲之雅,越劇之柔,皆在其中,卻又渾然一體,好聽是好聽……]
[是極!聽著順耳,意境也美,可總覺得……嗯……說不上來哪裏有些奇特。]他們並不知道有虛擬歌姬這樣的事物)
尋常百姓聽個熱鬧,隻覺新奇好聽。可那些深諳不同劇種的梨園名家、資深票友們,卻在短暫的激動後,漸漸生出了些許……不平。
怎麽光聽見昆腔、越劇?我們秦腔的豪邁呢?豫劇的鏗鏘呢?黃梅調的婉轉呢?其中,一群熱愛京劇的戲迷和伶人們,心情最為複雜,既有對這新奇歌曲的欣賞,又帶著一絲“為何無我”的失落與不甘。他們豎著耳朵,仔細分辨著每一個音符,心中暗暗期盼。
就在這時,車內音樂的風格再次悄然轉變。前奏的鼓點變得激昂,弦樂也帶上了幾分蒼涼與力量感,一段無比熟悉的旋律,如同驚雷破空,猛地響起!
[來了!這調子……]
[是……是霸王!]
[錯不了!是《霸王別姬》的曲牌!]
天幕之下,所有京劇戲迷,無論伶人還是票友,瞬間都激動得難以自持。他們仿佛能感受到那西楚霸王拔山蓋世的英雄氣概,感受到那虞姬訣別時的淒美悲壯。一股熱流直衝頭頂,許多人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喉頭滾動,隻覺得一股澎湃的情感即將噴薄而出!他們知道,那一句凝聚了無數力量與悲情的唱詞,就要來了!
果然,當天幕中,那霸王別姬的唱腔,以一種極具穿透力的方式,唱出那個無比有力的“力”字時——
天幕之下,無數京劇戲迷再也按捺不住,幾乎是同時,他們挺起胸膛,用盡全身力氣,跟著那光幕中的歌聲,唱出那句他們刻入骨髓的唱詞:
【力——拔山兮氣蓋世!!!】
“轟!”
仿佛積壓了許久的情緒找到了宣泄口,整個天幕下的京劇圈子都沸騰了!那一聲聲發自肺腑的呐喊,匯聚在一起,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與狂熱。
[爽!太爽了!]
[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感覺!啊啊啊!]
[值了!值了!後世……後世沒有忘記霸王!沒有忘記我們京劇!]
[嗚嗚嗚……老夫……老夫等這一聲,等得好苦啊!]
許多人激動得熱淚盈眶,隻覺得一股找到知音、血脈噴張的興奮感充斥著全身。而光幕中的歌聲,並未停歇,繼續唱出了那描繪京劇魅力的詞句:
【時光糅百家眾長】
【渾然天成作京腔】
【演一折西楚過往】
【娥眉何曾懼風霜】
【歎劍影雙難挽流光】
【俠骨烈秋月寒江】
聽著這精煉而準確的唱詞,京劇迷們更是心潮澎湃,與有榮焉。
[‘渾然天成作京腔’!沒錯!咱們京劇可不就是集大成者嘛!]
[‘娥眉何曾懼風霜’,說的是虞姬,也是我等戲中女兒的風骨!]
[好!好詞!好曲!我京劇亦無憂矣!]
一時間,天幕上下,因為這一段京腔的融入,再次掀起了一片讚歎與激動的狂潮。
車內,樂聲依舊流淌,帶著一種奇妙的融合感,既有古典戲韻的悠長,又不失現代編曲的層次。李今越和林幼微沉浸在這旋律中,偶爾交換一個會心的眼神,享受著這份夜色下的寧靜與默契。
然而,天幕之下,無數古人的心弦卻被這歌聲撩撥得難以平靜。方才那京腔帶來的激蕩尚未完全平複,新的唱詞與旋律又起。
【雲鬢搖落流年相思催紅顏】
【戲幕開合夢作芙蓉麵】
【此情何限】
這幾句詞纏綿悱惻,意境優美,引得不少文人墨客輕輕頷首,品味其中韻味。但緊接著,一種他們從未聽聞過的唱法,突兀卻又帶著奇異節奏感地闖入了他們的耳朵。
【輕描粉墨你隱去十年寒暑】
【少時求索你暗許一生共赴】
【戲有起落人海有盛開荒蕪】
【星月借我照亮你赤心歸處】
【願此聲盈風響徹在每寸熱土】
【山海同夢戲魂重生出筋骨】
【風華傳九霄】
[這……這是何種唱法?]
[不似唱,倒像是……念白?可這念白也太快了些!]
[字字清晰,氣息沉穩,這般速度,當真驚人!]
[後世之人,連說話都能這般富有韻律麽?]
彈幕上充滿了驚奇與不解。這種快速、富有節奏的念唱方式,對他們來說太過新奇。與其說是唱,不如說是用一種極快的語速在說話,偏偏每個字都清晰可辨,還帶著強烈的節奏感,讓人聽著,身體竟不自覺地想要跟著晃動。
[這唱詞之人,嘴皮子忒是利索!老夫聽著都替她喘不上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是奇特,倒也不難聽,反而有種……說不出的勁頭?]
[你們聽那詞!聽那詞啊!]
終於有人注意到了歌詞的內容。
“十年寒暑……”
“一生共赴……”
“戲有起落,人海有盛開荒蕪……”
這些詞句,對於尋常百姓或許隻是覺得辭藻不錯,但對於天幕下那些真正的梨園子弟、戲班伶人而言,卻如同驚雷貫耳,瞬間擊中了他們內心最柔軟、最隱秘的地方!
“嗚……”一位在簡陋後台默默擦拭著戲服的老旦,聽到“十年寒暑”時,渾濁的眼睛瞬間濕潤了。是啊,誰不是從懵懂稚童開始,在師父嚴厲的目光和戒尺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苦練那唱念做打?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其中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
[“戲有起落,人海有盛開荒蕪”……說得太對了!咱們唱戲的,不就是這樣嗎?]
[今日受人追捧,明日或許便無人問津……這詞,寫到我心坎裏去了!]
[“星月借我,照亮你赤心歸處”……嗚嗚嗚……我等所求,不就是這份對戲的赤誠,能被人看見嗎?]
[“戲魂重生出筋骨”!好!隻要這魂還在,隻要還有人傳唱,我等受的苦,便都值了!]
一時間,天幕下的戲曲行當,無論角兒還是龍套,無論名家還是學徒,都感同身受,淚水潸然而下。他們從未想過,自己的心聲,自己這一行的苦樂悲歡,竟能被後世之人用這樣一種新奇的方式,如此精準地道出!那份被理解、被看見的感動,難以言喻。此刻,那歌詞便是最好的慰藉。
音樂的節奏在此刻變得越發激昂,層層遞進,仿佛積蓄著巨大的能量,牽引著所有人的情緒。天幕下的百姓們,無論是懂戲的還是不懂戲的,都感覺到一股熱流在胸中湧動,仿佛有什麽東西即將噴薄而出。
終於,隨著那一聲高亢而飽含情感的唱腔響起——
【台上喜怒嗔怨,芳華已開遍!!!】
“轟——”
仿佛壓抑許久的情感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天幕之下,無數人的情緒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天啊!不知道為何,就是想哭!]
[我也是!眼淚止不住地流!明明是高興的事啊!]
[這後世歌曲,簡直聽得我熱血沸騰!]
[就是這種感覺!就是這種感覺!仿佛看到了無數先輩伶人在台上綻放光彩!]
許多人激動得不能自已,淚流滿麵,卻又帶著一種酣暢淋漓的笑容。他們或許說不清自己為何如此激動,但心中那份與有榮焉的自豪感,那份跨越時空的文化共鳴,卻是真實無比。
彈幕中,有讀書人嚐試解釋:
[許是因為,我等在這歌聲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與後世子孫血脈相連、文脈相承!故而心潮澎湃,難以自已!]
[正是此理!看到我等所愛之物,在千年之後依舊被人銘記、傳唱,甚至發揚光大,怎能不激動?怎能不落淚?]
而那些明清兩代的戲曲名家們,此刻更是老淚縱橫,激動得渾身顫抖。他們早已顧不上什麽唱腔流派之爭,隻是指著光幕,反複地、哽咽著說:“好……好啊!傳下去了!都傳下去了啊!”
歌聲漸緩,趨於尾聲,帶著一絲餘韻悠長。
【天涯知音巷陌尋常見】
【入戲心流連入戲心流連】
一曲終了,餘音繞梁。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