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大唐
字數:5791 加入書籤
李世民聽到這話也是不由的笑道“哼,伯施若聽到你如此說他,可得跟你急。九為極數,如今伯施還雖未曾寫過這塊碑文,但朕以為,伯施想必是想以這九千九百裏之極數,來彰顯我大唐疆域之遼闊。”
隨即李世民又接著問道“不過朕也想知道,未來的大唐,自安遠門到安西,究竟有多遠,今越可知?”
李今越將調好的蛋液用濾網過濾到蒸碗裏,一邊封上保鮮膜,一邊驕傲的回答道“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裏。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
“好!”李世民一聽,眼中的光芒瞬間亮了起來,那上揚的嘴角就沒落下來過,一聲叫好,滿是壓抑不住的激動與自豪。
李今越笑了笑,繼續說道“自陛下開始,大唐在邊疆的各個方向連番大戰,戰績空前絕後。詩仙李白就曾寫到‘去年戰,桑幹源;今年戰,蔥河道。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聽到這樣豪邁的詩句,李世民隻覺得胸中一股豪氣直衝雲霄,整個人都快要飛起來了,心中的舒爽簡直難以言喻。
天幕之下,其他皇帝聽到這樣的描述,也不得不承認,唐軍之強盛,當真駭人。
李今越又轉身拿出幾樣蔬菜衝洗著,繼續說道“曆代的中原王朝無不依賴長城,但大唐不修長城。在巔峰時期,多達七十萬匹的戰馬,讓大唐不知道什麽是防禦。而在大唐的鐵騎之下,是一長串被粉碎國家的名字。”
“比如,位於遼東和朝鮮半島,疊最厚的甲,挨最狠的打,靠著結硬寨、打呆仗送走了無數對手的‘苟活小能手’——高句麗。”
“還有,號稱‘東自契丹,西盡高昌,控弦百萬,戎狄之盛,亙古未有’的東突厥。”
“以及,東起敦煌,西達裏海,與東羅馬帝國結盟的西突厥……等等,這些國家,哪一個拿出來都能成為各個朝代的心腹大患,但他們,通通都在大唐的鐵騎之下化為了烏有。”
這番話語,讓李世民隻覺得渾身舒暢,仿佛三伏天飲下冰水。天幕下的大唐文武百官們更是激動得滿麵通紅,紛紛挺直了胸膛。
[唐房謀杜斷房玄齡陛下聖明,將士用命,方有此萬世之功業!]
[唐房謀杜斷杜如晦此乃大唐之幸,亦是華夏之幸!]
[唐軍神李靖臣等,必將更加努力,為大唐開疆拓土,雖死而無憾!]
“而且,大唐的豪邁,能戰,敢戰,也深刻地影響了咱們華夏的民族性格。”李今越將處理好的雞蛋羹放進了微波爐裏,設定好時間,轉身靠在料理台上。
“這一點,我們其實從大唐的邊塞詩中便可以感受到。所謂‘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李世民立刻從這詩句中感受到了那股一往無前、勢必破敵的決絕與豪邁,但還不等他開口詢問作者是誰,李今越又誦起了下一首。
“又比如,‘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
緊接著,李今越越說越是心潮澎湃,聲音也隨之高昂起來“當然還有最著名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一首首邊塞詩,無不體現出那時候大唐上下的自信與豪邁!”(王翰《涼州詞》)
這番話,讓天幕下的大唐百姓們不自覺地揚起了頭,與有榮焉。
[沒錯!我們大唐就是這樣的!]
[壯哉我大唐!]
而被李今越念到詩句的李白,王昌齡、戴叔倫,王翰等人,更是驕傲地挺起了胸膛,享受著來自同僚和後世的讚譽。
李今越總結道“總而言之,在大唐將士們的眼中,邊疆的景色是‘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是‘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是‘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亦是‘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的景象(虞世南《出塞》)。”
天幕下,無數大唐將士聞言,無不驕傲地勾起了嘴角,他們紛紛在光幕中呼喊起來。
[大唐威武!]
[大唐威武!]n
那山呼海嘯般的聲浪,看得其他朝代羨慕不已。這短短幾句詩,便描繪出了大唐的豪邁,疆域之廣闊,更透露出那昌盛到極致的文化底蘊。而李今越對此能張口就來,更是證明了後世對大唐詩詞的喜愛與熟稔。
而此刻,趙匡胤的臉上寫滿了羨慕。他羨慕李世民能得到後世如此高的評價。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李今越接下來的話,簡直是在往他心口上紮刀子。
隻聽見廚房裏,李今越一邊從微波爐裏取出蒸好的雞蛋羹,一邊狀似無意地歎了口氣,說道“總的來說,大唐的邊疆景色,跟未來的某個朝代的‘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還是很有區別的吧。”(宋陸遊《書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所抒發的感情,跟後來的‘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在感情上……也確實不太一致吧。”(宋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天幕之上,小玄貓十分貼心地在詩句旁標注了作者、朝代和背景。
趙匡胤看著光幕上那明晃晃的“宋·陸遊”、“宋·範仲淹”的字樣,隻覺得胸口一悶,好像被人數落完,又狠狠補了幾箭。
他此刻隻想對著光幕裏的李今越大喊你說事就說事,沒事提我大宋做什麽!咱們在幻境中好歹也算有過幾麵之緣,還一起吃過飯!相處得也還算可以吧!怎麽一點麵子也不給大宋留啊!
這一刻,趙匡胤隻覺得大宋的臉,從開國皇帝到未來的子孫,都被丟盡了,恨不得現在就把那些不肖子孫拎出來,挨個打一頓!
隨即李今越繼續說道“所以說,那時候的大唐,全國上下都擁有著一種極致的豪邁,是一種八方來朝,四海賓服的自信。但……”
聽到這一聲“但”,李世民和安史之亂前的將士們心中都不由得咯噔了一聲。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每當有人說話,那一聲“但”後麵,往往才是重點。
李今越幽幽地歎了一口氣,才說道“直到那個宿命般的時刻到來……”
李世民的手猛的攥緊,想起了天幕上此前提到過的事件,沉聲說道“安史之亂……”
李今越點了點頭。
而就在這時,她的手機鈴聲突兀地響了起來。
李今越歉意地對著李世民點了點頭,隨即接起了電話“喂,幼微,怎麽了?……啊,晚上要晚點才能回來,我知道了。長孫姐姐和麗質嗎?她們在呢,沒事的,麗質這麽懂事肯定能理解的。啊,對了,我忘了跟你說,二鳳陛下帶著兕子也過來了。嗯,好的,知道了。”
掛斷電話,李今越這才放下手機,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對李世民說道“二鳳陛下,幼微要我代她向你問好。”
李世民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又立刻將話題拉了回來,追問道“所以,今越,這安史之亂,究竟是怎麽回事?”
李今越不由得又歎了口氣,臉上的滿是無奈“唉,二鳳陛下,此事就說來話長了,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講清楚的。簡單來說……就是李隆基該死。或者說,他怎麽不早點死,他不該活那麽長的。”
李世民還想再問,但李今越卻擺了擺手,繼續說道“二鳳陛下,這件事等我準備準備再跟您說吧。不然我怕您一會連晚飯都吃不下了,比較這件事,實在是過於複雜了。”
李世民抿緊了嘴唇,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吧。朕知道了。”
而這時,天幕下,李隆基原本還在因為李今越那句“他該死”而憤怒地摔著瓷器,可當他聽到李世民追問安史之亂的經過,而李今越還真打算跟太宗詳細的講時,他隻覺得一股透骨的寒意瞬間從腳底竄上天靈蓋,讓他整個人都僵住了。
完了……完了……
若是讓太宗皇帝知道了這一切,自己……自己該怎麽辦?若是太宗否定了他的法統,憑借太宗在後世與大唐的威望,以後誰還會聽他的……做不成皇帝還好……若是……若是太宗氣得要殺他……哪怕是……怕是真的有人會聽啊!而且……而且那貓妖還有帶人穿梭時空的能力……若是它把太宗送來!這該如何是好!
然而此刻,他便聽到了廚房裏,李今越又說了一句話。
“對了,係統。”
隨即,一點金光便從李今越的眉心中閃出,化作了小玄貓的模樣,漂浮在半空中。
“遵從召喚而來,我的宿主呦~”
李今越一臉無語地伸出手指,點了點小玄貓毛茸茸的腦袋“你到底是看了多少奇奇怪怪的番啊,這台詞混搭的。”
小玄貓當即不服氣地在空中轉了個圈“你不覺得很帥嗎!”
“是是是,帥的,”李今越敷衍道,“對了,我問你,你現在是不是在直播我們這的畫麵?”
小玄貓立刻點了點頭“是的。”
李今越當即說道“行,那李隆基看得到嗎?”
“當然看得到呀!”小玄貓理所當然地說道,“他剛剛還罵你呢!一邊罵你‘妖女’,一邊尖叫著‘啊——不許說!那不是朕的錯!是那些亂臣賊子的錯!’,可激動了。”
小玄貓學得惟妙惟肖,簡直把李隆基那氣急敗壞的樣子學了個十成十,看到李今越嫌棄的直咋舌,而一旁,雖然不知道李今越為何突然問起李隆基,但聽到那孽障搞出了那麽大的禍端還在推卸責任,臉色頓時氣的鐵青。
而李今越則是無所謂地聳了聳肩“行,知道了。”
隨即,她又轉頭看向臉色發黑的李世民,勸道“二鳳陛下,您也別氣了,一會兒可別吃不下飯哦,到時候傷的可是您自己的身體。”
李今越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說道“好了,二鳳陛下,您先出去吧,等晚一會我先帶您玩玩遊戲,您可以放鬆一下,而且劇情也和大唐有關,您肯定感興趣的。”
李世民聞言也不由的歎了口氣,心中想著,罷了罷了,反正李今越已經答應自己會給自己講了,自己也沒必要著急,肯定會知道的。他隨即點了點頭,便轉身先出去了。
然而此刻的李世民不知道的是,李今越口中那個能讓他放鬆一下的遊戲,究竟會給他造成多大的心理傷害。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