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字數:5970 加入書籤
車內一片死寂。
副駕上的劉徹臉色蒼白,卻沒有預想中的暴怒,也沒有撕心裂肺的悲痛,隻是沉默著望著前方。
良久,他才沙啞地開口“後來呢?”
李今越看了他一眼,心中那點對新車的惋惜也被這沉重的氣氛衝散了。
“在您殺光了所有跟這件事沾邊的人,為太子昭雪,並配合《輪台罪己詔》將大漢的國策由開疆拓土轉為休養生息後,後元二年,您立了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順手在駕崩前,帶走了劉弗陵的母親,也就是那位當代‘堯母’鉤弋夫人。”
“理由也很簡單,防止再次出現外戚幹政的狀況。”
“做完這些,您還讓畫師畫了一幅‘周公負成王’的圖,賜給了一位對未來的大漢影響深遠的人。而您親自挑選的這位大漢的‘周公’,名叫霍光,是小霍將軍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同時也是一位在您身邊幹了近三十年,兢兢業業從未出過差錯,已經被您拔光毛,沒有任何背景勢力的秘書。”
劉徹聞言,不由的點了點頭,這是他會做出的選擇。
隨即,他喉結滾動了一下,默默的問道“那太子……太子一脈,真的……”
李今越知道他想問什麽,挑了挑眉,補充道“啊,不好意思,剛剛忘記說了。太子一脈其實還有個遺孤,叫劉病已。巫蠱之禍後,尚在繈褓中的他就被丟進了長安郡邸獄。得虧當時的廷尉監丙吉暗中保護,偷偷找了女囚哺乳,這才活了下來。”
“後來您突然‘醒悟’,大赦天下,劉病已才被放出,由掖庭收養。掖庭令張賀感念太子舊恩,便一直資助他讀書。所以,這位皇曾孫是在長安的市井裏長大的,深知民間疾苦。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早逝無子,霍光覺得繼位的劉賀實在不堪大任,就把他給廢了,然後選擇了劉病已即位,也就是後來的漢宣帝。”
當聽到太子一脈還有遺孤,劉徹緊鎖的眉頭總算是鬆開了些許,可當聽到霍光竟然廢立皇帝時,他的臉色又瞬間難看了起來。
李今越瞥了他一眼,知道他在想什麽,淡淡的說道“行了,武帝陛下,您臉色也不用那麽難看。不論霍光廢掉劉賀,究竟是怕被清算,還是劉賀真的不堪為帝,但霍光這一生,確實對得起您。他沒有辜負您的信任,奠定了‘昭宣中興’的根基。”
但劉徹聽著這話,心裏還是極不舒服。作為皇帝,他絕對無法容忍臣子對皇權的絲毫挑釁。但李今越又說霍光對得起自己,並未辜負自己的信任,他一時竟也不知該說什麽好。
罷了,罷了,那時候自己都死了,還管那麽多幹什麽。
於是,劉徹長長地歎了口氣,疲憊的靠在副駕的椅背上,淡淡的說了一句“走吧,起駕。”
李今越看著他這副大爺的模樣,也是一陣無語。剛聽完自己未來這麽大一件慘事,這位陛下除了臉色差點,怎麽跟個沒事人似的?自己還以為他多少會暴怒一下,或者痛哭流涕呢。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可以理解。或許,真正的崩潰不是大哭大鬧,也不是歇斯底裏,而是而是沉默不語吧。
可能,武帝陛下此刻的內心,正在備受煎熬吧。
想到這裏,李今越沒再多言,點了點頭,重新發動了汽車,平穩的將車匯入車流。
然而,此刻的劉徹卻並沒有像李今越想的那樣,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在最初的不可置信和悲痛之後,他那顆屬於帝王的,冷靜到甚至有些冷酷的大腦,已經迅速轉入了分析。
這一切,究竟是怎麽造成的?
真的是自己老糊塗了,想一出是一出?還是有其他勢力利用了自己和太子之間的隔閡在背後攪局?
他知道,自己晚年不信任太子,這一點是自己的問題,無法否認。但就算自己無法容忍朝堂被分化,也不至於就這麽幹脆的,弄死一個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了三十餘年,顯然就是為了大漢下一階段休養生息而準備的太子。
或許,自己一開始真的隻是想敲打敲打太子,剪除他的羽翼,提醒他老子還在呢。可後麵,為什麽會徹底失控?
是江充,可除了江充,還有沒有其他人在暗中推波助瀾?是李今越剛剛提到的其他皇子?那還有沒有別的勢力在背後幫忙?
劉徹暫時想不出來,可如果想不出來,那這件事最大的責任,這口“黑鍋”,就要死死地扣在自己頭上。
這樣的事情,他絕不允許!
劉徹暗下決心,晚點,必須讓李今越帶自己去買一套史書!他要親自研究,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查個一清二楚!
隨即,他又想到了李今越說的那位貧戶。
那個在自己治下,被傷害了無數次,卻依舊奮不顧身保護著他們大漢太子的貧戶。
一瞬間,所有的算計、所有的分析、所有的不甘,都煙消雲散了。因為他知道,這是他無論如何都甩不掉的責任。
他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街景,思慮了良久,最後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顫抖“今越,那位貧戶,史書上可有記載姓名?朕……想感謝,補償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今越聞言,車速都仿佛慢了一絲。她目視前方,緩緩說道“並沒有,畢竟,這數千年來,華夏的曆史一直都是王侯將相的你方唱罷我登場,鮮少會為一位普通百姓留下姓名。何況,像這樣的百姓,大漢少嗎?”
“陛下如果真的想補償,就少折騰點。動手前,先衡量一下這仗是不是非打不可,值不值得。或者,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多想一想會不會影響到那些無辜的百姓。您隻要讓他們能安安生生的過日子,就是最好的補償了。”
“我想,大漢的百姓,不是不懂朝廷的難處。若是非打不可的仗,他們怎麽會不支持您呢?”
劉徹不由得抿緊了嘴唇。
是啊,就像這次伐倭之戰,大漢的百姓們紛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毫無保留的支持自己出兵,甚至捐錢捐糧。他記得,之前桑弘羊統計時,報上來許多貧戶捐出了自家僅有的餘糧,雖然自己沒要,但那份心意,他收到了。
劉徹深吸一口氣,像是要把胸中的濁氣全部吐出。
“朕知道了。”他沉聲說道,“此次伐倭,我大漢百姓亦是出錢出力。朕,會補償他們的。”
李今越聞言笑著點了點頭,語氣也柔和了些許。
“陛下能想明白就好。”
劉徹看著李今越嘴角那抹稍縱即逝的笑意,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這小丫頭就是好懂。
她最在乎的,無非就是那些底層的黔首。隻要自己往後對百姓好,對衛子夫和太子好,不再隨意牽連無辜,那自己就不會和這丫頭鬧僵。
如此一來,自己晚年那樁糊塗事,也算是翻篇了!不會重蹈老朱的覆轍!
最關鍵的是,他既不用低頭認錯,也不用說什麽“朕對不起皇後”,“朕愧對萬民”之類有損顏麵的話,還能維持住和小仙使,和這丫頭的關係,簡直賺麻了!
簡直賺麻了!
認錯?大丈夫頂天立地,自己這臉麵還是要的!
思緒流轉間,劉徹又想起一件至關重要的事。他斂去心神,用一種淡然的口吻問道“今越,朕想知道,後世子孫,是如何看待朕的?”
李今越聞言一愣,隨即方向盤一轉,將車平穩地並入另一條車道。她笑了笑“這個嘛,還真不好回答,但總體來說,還是好的方麵多一點。”
劉徹聞言,眼眸中閃過一絲光芒,淡淡說道“願聞其詳。”
李今越點了點頭“陛下在後世,算是個爭議性頗大的皇帝吧,大概也就比武皇和朱元璋少那麽丁點。我們很難給您下一個準確的定性,也很難做出具體的評價。後世有句話,叫‘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您吧,其實不太適用這句話。”
“您的情況,大概是六百個人認為您英明神武、開疆拓土,另外四百個人覺得您鞭撻萬民、好大喜功。畢竟,您的功與過,幾乎同時達到了兩種極端。”
劉徹聞言,不由得眯起了眼。
李今越繼續說道“在您的治下,華夏的疆域擴大了一倍有餘,實際控製的土地從兩百五十萬平方公裏增至六百萬。”
“在您的治下,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並被沿用了兩千餘年。”
“在您的治下,華夏開拓了貫穿後世兩千載的絲綢之路,華夏的威名響徹於世界。”
“在您的治下,華夏的農耕文明第一次徹底壓製了遊牧文明,明犯強漢者,雖強必戮,雖遠必誅。”
“可同時,也是在您的治下,因為您的窮兵黷武,華夏迎來了第一次全國性的、極其惡劣的通貨膨脹,百姓民不聊生,‘衣牛馬之衣,食犬彘之食’。並且,酷吏橫行,江充之流羅織罪名,推行‘見知法’,冤獄遍地,枉死者數以萬計。”
說到這裏,李今越的語氣變得鄭重而肅穆。
“可也正是在您的治下,‘漢’,徹底成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符號。”
“我們是漢人,我們的民族叫漢族。我們穿的服飾叫漢服,我們寫的文字叫漢字,我們說的語言叫漢語。《詩經》有言‘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從此,我們就成了一個來自星漢的民族。”
“所以,武帝陛下,您給我們華夏,留下了無比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個人無法評價您的功過,但您,無疑是配得上‘千古一帝’這四個字的漢子。而您,也將永永遠遠成為我們華夏子孫翻開五千年曆史長卷時,一座繞不開的巍峨豐碑。”
車內,寂靜無聲。
此刻的劉徹,早已是激動得渾身顫抖。那股源自血脈深處的自豪與榮耀,如同決堤的江河,瞬間衝垮了他所有的理智與城府。
他先是低聲地笑,接著笑聲越來越大,最終化作了響徹車廂的豪邁狂笑。
“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猛地一拍儲物格,喊道“朕,無憾了!不!朕這一次,定會做得更好!哈哈哈哈!”
然而,就在他意氣風發之際,一聲清脆的“哢嚓”聲再次響起。
李今越看著儲物格上那道新添的,與舊裂痕交錯的猙獰紋路,整個人都麻了。
她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
“臥槽!陛下!我的儲物櫃啊!特麽的又裂了啊!”
“哈哈哈哈!好!朕定要讓千古共仰!哈哈哈哈!”
劉徹充耳不聞,依舊沉浸在自己的萬丈豪情之中,笑聲響徹雲霄。
喜歡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直播現代生活被祖宗們圍觀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