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詔驚天下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A+A-


    景初正月二十六 辰時 洛陽太極殿
    洛陽朝堂之上,金碧輝煌的殿堂內氣氛凝重。曹爽昂首闊步走入大殿,臉上帶著誌得意滿的笑容。他剛剛回到洛陽,就迫不及待地要推行自己的計劃。
    "陛下有旨——"宦官尖細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封曹璟為征西將軍,關隴行台尚書令,都督雍涼諸軍事!"
    詔書一出,滿朝文武頓時騷動起來。大臣們麵麵相覷,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曹爽站在殿中央,目光掃視群臣,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司徒高柔第一個站了出來,他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陛下!關隴乃國家重鎮,關係社稷安危。曹璟不過年僅十八歲,如何當得起如此重任?"他聲音洪亮,擲地有聲,"老臣懇請陛下三思!"
    高柔的話立刻引起了不少大臣的附和。一時間,朝堂上反對之聲此起彼伏。曹爽眯起眼睛,心中冷笑。他知道,這些老臣背後站著的,正是那個深藏不露的司馬懿。
    "太傅大人,"曹爽緩步走到司馬懿麵前,臉上帶著假笑,"不知您對此事有何高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司馬懿身上。這位年過六旬的太傅站在文官之首,身形瘦削,麵容沉靜。他微微低著頭,似乎正在沉思。
    司馬昭站在父親身後,忍不住想要開口反對,卻被兄長司馬師一把拉住。司馬師用眼神示意弟弟稍安勿躁,父親自有打算。
    大殿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著司馬懿的回答。良久,司馬懿才緩緩抬起頭來,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光芒。
    "關隴確實乃國家重鎮..."司馬懿的聲音沙啞而緩慢,仿佛每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曹征西雖然年輕,但屢立戰功,威震敵膽。"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高柔等人,"如此國之重任,正適合我大魏的宗室翹楚。"
    這番話一出,滿朝嘩然。高柔不可置信地望著司馬懿,其他大臣也都露出驚訝的表情。誰也沒想到,一向謹慎的司馬懿竟然會支持曹爽的提議。
    曹爽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太傅果然深明大義!"他轉向其他大臣,"諸位還有何異議?"
    司馬昭在父親身後急得直跺腳,卻被司馬師死死按住。司馬師低聲道:"父親自有深意,不可妄動。"
    司馬懿依舊神色平靜,仿佛剛才那番話不是出自他口。隻有站在他身邊的蔣濟注意到,司馬懿藏在袖中的雙手,正微微顫抖著。
    朝會在一片詭異的氣氛中結束。走出大殿時,司馬昭終於忍不住問道:"父親為何要讚同曹爽?這不是助長曹氏勢力嗎?"
    司馬懿停下腳步,回頭望了望金碧輝煌的宮殿,嘴角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關隴之地...豈是那麽容易掌控的?"他輕輕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年輕人,要學會以退為進啊。"
    司馬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而司馬師則若有所思地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他知道,父親這步棋,必有深意。
    與此同時,曹爽正在府中大宴親信,慶祝自己的勝利。他高舉酒杯,得意洋洋地說道:"司馬老兒也不過如此!從今往後,這朝堂就是我曹爽說了算!"
    漢延熙二年四月廿三 成都錦官城
    蜀漢朝堂之上,陽光透過窗欞灑落在地。薑維手握軍報,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諸位!"薑維聲音洪亮,將手中軍報高高舉起,"曹魏自毀長城,竟派曹璟小兒鎮守關西!"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薑維大步走到殿中央,激動地說道:"那曹璟不過十八,從未經曆大戰。而老將郭淮卻被閑置不用,此乃天賜良機啊!"
    他的聲音在殿內回蕩:"末將願領精兵五萬,出祁山,直取長安!"
    費禕輕咳一聲,緩緩從席位上站起。他眉頭微蹙,聲音溫和卻堅定:"伯約,我知你一片赤誠。但連年征戰,百姓已不堪重負。不如暫緩伐魏,讓百姓休養生息。"
    薑維猛地轉身,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大將軍!此乃千載難逢之機啊!"
    這時,尚書令董允也站起身來。他捋了捋胡須,語氣沉穩:"薑將軍,如今剛過春耕,國庫空虛。不如待秋收之後,糧草充足,再議北伐之事。"
    "是啊是啊..."
    "董尚書所言極是..."
    "百姓確實需要休養..."
    朝堂上附和聲此起彼伏。薑維環顧四周,隻見滿朝文武都在點頭讚同費禕和董允的建議。他的拳頭不自覺地握緊,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諸位!"薑維聲音有些發顫,"難道你們都忘了丞相的遺誌了嗎?"
    殿內突然安靜下來。薑維眼中泛起淚光:"丞相臨終前,將複興漢室的重任托付於我。如今機會就在眼前,你們卻..."
    費禕歎了口氣,走到薑維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伯約,丞相的遺誌我們豈敢忘記?但治國之道,需審時度勢啊。"
    薑維甩開費禕的手,聲音哽咽:"你們...你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轉身望向殿外,仿佛看到了那個羽扇綸巾的身影。恍惚間,耳邊似乎又響起了丞相的諄諄教誨。
    "罷了。"薑維突然平靜下來,深深一揖,"既然諸位都主張暫緩北伐,末將...遵命就是。"
    走出朝堂時,薑維的腳步異常沉重。陽光照在他斑白的鬢角上,顯得格外刺眼。他在心中默念:"丞相,維無能...這些人早已忘了您的遺誌..."
    遠處傳來百姓勞作的歌聲,歡快而祥和。薑維駐足聆聽,一滴淚水無聲地滑落。他知道,自己又要辜負丞相的期望了。
    吳赤烏二年五月初六 建業昭明宮
    五月的建業城,潮濕悶熱。東吳朝堂上,群臣肅立,氣氛凝重。當曹璟調任關西的消息傳來時,諸葛恪眼中頓時閃過一道精光。
    "陛下!"諸葛恪大步出列,聲音洪亮如鍾,"曹璟西去,此乃大魏奪天魂魄!此人乃魏國棟梁,如今調離淮南,正是我東吳伐魏的大好時機!"
    他激動地揮舞著手臂,袖袍獵獵作響。自從上次合肥之戰敗給曹璟後,他日日夜夜都在想著如何一雪前恥。如今機會終於來了,他豈能錯過?
    然而朝堂上的反應卻讓他大失所望。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各自帶著黨羽站在兩側,聞言隻是冷冷地對視一眼,又各自別過臉去。這些年,兩位皇子的明爭暗鬥已經讓朝堂烏煙瘴氣。
    老丞相顧雍顫巍巍地出列,白發蒼蒼的臉上寫滿憂慮:"元遜啊,這些年我們屢屢北伐,耗費錢糧無數,卻始終無尺寸之功。如今三吳之地水患頻發,百姓流離失所,不如暫且休養生息..."
    "荒謬!"諸葛恪勃然大怒,額上青筋暴起,"顧相國老邁昏聵,毫無膽魄!如今淮南隻有王淩那條老狗在苟延殘喘,此時不取淮南更待何時?"
    顧雍被他這一吼,氣得胡須直顫:"你...你..."
    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支持諸葛恪的武將們紛紛叫嚷著要出兵伐魏,而文官們則站在顧雍一邊,指責諸葛恪好大喜功。兩派人馬唇槍舌戰,唾沫橫飛,整個朝堂亂作一團。
    "夠了!"
    一聲威嚴的喝斥從龍椅上傳來。孫權皺著眉頭,臉色陰沉。他最近正為兩個兒子爭儲的事煩心,又剛與曹魏停戰不久,實在不願再起戰事。
    "北伐之事,容後再議。"孫權疲憊地揮了揮手,"元遜,朕命你即刻前往會稽,討伐山越叛亂。"
    諸葛恪如遭雷擊,不可置信地望著孫權:"陛下!這..."
    "退朝!"孫權不等他說完,已經起身離去,隻留下一個決絕的背影。
    諸葛恪呆立原地,雙拳緊握,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望著孫權離去的方向,眼中滿是不甘與失望。殿外雷聲隆隆,一場暴雨即將來臨。
    走出朝堂時,雨水已經傾盆而下。諸葛恪站在雨中,任憑冰冷的雨水打濕衣袍。他仰天長歎:"曹璟啊曹璟,難道我諸葛恪此生,再無機會與你一決高下了嗎?"
    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流下,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遠處,閃電劃破長空,照亮了他那張寫滿不甘的麵龐。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