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權臣誕生

字數:4329   加入書籤

A+A-


    孫權去世當夜,建業城籠罩在一片詭異的寂靜中。孫弘的府邸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他焦躁不安的身影。他像一頭困獸般在廳堂裏來回踱步,沉重的腳步聲在空蕩的大廳裏格外刺耳。
    "家主,您已經走了一個時辰了..."老管家小心翼翼地端來一盞熱茶。
    孫弘猛地揮手打翻了茶盞,滾燙的茶水濺在地上,升起縷縷白煙。"滾出去!"他厲聲喝道,聲音裏透著掩飾不住的驚慌。
    "諸葛恪...諸葛恪..."他咬牙切齒地念叨著這個名字,眼中閃爍著怨毒的光芒。這個總是高高在上的丞相,這個處處與他作對的政敵,如今就要成為他最大的威脅。
    "家主,陛下已死,恐怕..."心腹侍衛推門而入,話還沒說完就被孫弘粗暴地打斷。
    "閉嘴!"孫弘一個箭步上前,狠狠揪住侍衛的衣領,"此事絕不可外傳!若是走漏半點風聲,我要你全家的命!"他猙獰的麵容在燭光下顯得格外可怖。
    侍衛嚇得麵如土色,連連點頭。孫弘鬆開手,喘著粗氣在廳內轉了兩圈,突然壓低聲音道:"立即封鎖宮門,任何人不得進出。還有,去請中書令過來,就說...就說陛下有緊急詔書要擬。"
    侍衛領命而去後,孫弘癱坐在席上,這才發現冷汗已經浸透了後背的衣衫。他顫抖著手給自己倒了杯酒,一飲而盡。烈酒入喉,卻澆不滅他心中的恐懼。
    他太清楚諸葛恪的手段了。那個傲慢的家夥,那個總是用輕蔑眼神看他的丞相,若是讓他掌權...孫弘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這些年他結下的仇怨,那些被他打壓的政敵,那些被他構陷的同僚...想到這裏,他的胃部一陣絞痛。
    "不行,必須先下手為強!"孫弘猛地拍案而起,案幾上的燭台被震得搖晃不已。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隻要一道矯詔..."他快步走向書案,顫抖著手準備提筆。
    然而就在此時,府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士兵的嗬斥聲。孫弘手中的筆啪嗒一聲掉在地上,墨汁濺在他的靴子上。他還未來得及反應,大門已被重重踹開。
    諸葛恪一身戎裝,帶著數十名甲士闖了進來。冰冷的劍鋒在燭光下泛著寒光,照亮了他冷峻的麵容。
    "孫弘,你好大的膽子!"諸葛恪的聲音如同寒冰,"竟敢隱瞞陛下駕崩的消息!"
    孫弘臉色瞬間慘白如紙,雙腿一軟跪倒在地,額頭重重磕在青石地板上:"諸...諸葛太傅,下官冤枉啊!下官也是剛剛得知..."
    "住口!"諸葛恪厲聲打斷,"你暗中調兵封鎖宮門,意欲何為?"他上前一步,劍尖直指孫弘咽喉,"莫非想要謀反?"
    孫弘渾身發抖,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他抬頭望向諸葛恪,隻見對方眼中滿是冰冷的殺意。這一刻,他忽然明白自己已經無路可逃。
    "拖下去,即刻處決!"諸葛恪揮手示意侍衛上前。
    "不!你不能這樣!我是朝廷命官!我要見..."孫弘的尖叫戛然而止,一柄利劍已經刺穿了他的胸膛。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他華貴的官袍,也染紅了廳堂的地磚。
    諸葛恪冷眼看著孫弘的屍體被拖走,轉身對隨從道:"傳令下去,孫弘勾結外敵,意圖謀反,現已伏誅。立即派人控製其黨羽,不得有誤!”
    建業城的天空陰沉沉的,仿佛也在為吳國的國喪而哀悼。三日後,整座城池都籠罩在一片肅穆的白色之中。街道兩旁掛滿了白幡,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
    諸葛恪一身素白喪服,麵容憔悴卻依然挺拔如鬆。他緩步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前方,每一步都踏得沉重而堅定。身後,孫權的靈柩由十六名壯漢抬著,緩緩向陵墓行進。
    "先帝啊——"道路兩旁的百姓跪伏在地,哭聲此起彼伏。一些老者捶胸頓足,年輕的婦人抱著孩子默默垂淚。整個建業城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人群中,幾個商販模樣的男子湊在一起低聲議論:"聽說了嗎?孫弘那個奸賊想害諸葛太傅..."
    "噓——小聲點!"旁邊的同伴緊張地左右張望,"不過聽說諸葛太傅早有準備,反將那奸賊拿下了。"
    "真是蒼天有眼啊!要是諸葛太傅有個閃失,我們吳國可怎麽辦..."
    送葬的隊伍緩緩前行,哀樂聲回蕩在城池上空。諸葛恪麵色沉靜,但緊握的拳頭卻泄露了他內心的波瀾。他望著前方漫長的道路,心中默念:"陛下,您放心,臣一定會完成您的囑托..."
    喪期過後,年幼的孫亮在眾臣簇擁下登上皇位。朝堂之上,小皇帝怯生生地坐在寬大的龍椅上,雙腳甚至夠不著地麵。他小心翼翼地接過侍從捧來的玉璽,在眾臣灼灼的目光下,用稚嫩的聲音宣布:
    "尊...尊先帝遺願,拜諸葛恪為太傅,總領朝政,都督中外諸軍事..."
    話音未落,大殿內立刻響起一片恭賀之聲。諸葛恪緩步上前,恭敬地行大禮叩首:"臣,謝陛下隆恩。"他的額頭觸地,眼中卻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這一刻,他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這個風雨飄搖的吳國,現在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退朝後,諸葛恪獨自站在宮牆上遠眺。長江之水滾滾東去,就像那流逝的時光。他深吸一口氣,暗下決心:為了北伐大計,為了先帝的囑托,他必須全力以赴。
    接下來的日子裏,諸葛恪如同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開始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第一道政令就讓滿朝震驚——廢除"校事"製度。
    "太傅,這...這可是先帝設立的..."一位老臣戰戰兢兢地勸諫。
    諸葛恪目光如電:"正是因此,才更要廢除!"他猛地一拍案幾,"這些年來,校事橫行,百姓怨聲載道。難道要等到民變四起才來補救嗎?"
    詔令頒布那天,建業城的百姓們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親眼看見那些往日趾高氣揚的校事官被押解出城,他們才爆發出震天的歡呼。有人甚至激動地跪在地上,對著皇宮方向連連叩首。
    "太傅,這些拖欠的賦稅..."大司農抱著一摞賬本,小心翼翼地請示。
    諸葛恪連頭都沒抬,大手一揮:"全部免除!"
    "可...可是國庫..."
    "照辦就是!"諸葛恪斬釘截鐵地說。
    次日,他又站在城樓上,望著下麵熙熙攘攘的集市,宣布:"即日起取消所有關隘稅卡。"
    身旁的老臣急得直跺腳:"太傅!這...這會減少國庫收入啊!先帝在時都不敢..."
    諸葛恪轉過身來,目光如炬:"民心,才是最大的國庫。"他指著城下歡騰的百姓,"你看,他們笑了,吳國才有希望。"
    消息如同春風,迅速吹遍吳國大地。農夫們扔下鋤頭相擁而泣,商賈們自發地在店鋪前掛上紅綢。江南水鄉的每一個角落,都在傳頌著"諸葛青天"的美名。
    每當諸葛恪的車駕經過,道路兩旁總是擠滿了百姓。他們踮著腳尖,伸長脖子,隻為一睹這位賢相的風采。
    "快看!那就是諸葛太傅!"
    "多虧了他,我家今年終於能吃上飽飯了..."
    "聽說他每天隻睡兩個時辰,就為了處理政務..."
    諸葛恪坐在車中,聽著這些真摯的讚美,疲憊的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但隻有他自己知道,在這表麵的繁華之下,暗流正在湧動。那些被觸動的權貴,那些隱藏的敵人...他輕輕撫摸著袖中的密報,眼神漸漸變得深邃起來。
    夜深人靜時,諸葛恪獨自在燈下批閱奏章。燭光映照著他日漸消瘦的麵容,案頭的茶早已涼透。窗外,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灑在庭院中,如同鋪了一層銀霜。他放下筆,揉了揉酸痛的太陽穴,望向北方——那裏,有他畢生的夢想,也有最危險的敵人。
    "時間要加快了..."他低聲自語,重新拿起了筆。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