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賢妻徽瑜
字數:4831 加入書籤
嘉平二年 八月
壽春城內,秋風漸起,卻仍帶著夏末的燥熱。枯黃的梧桐葉打著旋兒落在地上,被來往巡邏的士兵踩得沙沙作響。大將軍曹璟已連續七日未歸府邸,不是在營帳中與諸將徹夜議事,就是在城頭巡視士卒,連用膳都是在城樓上草草解決。
這一日,羊徽瑜早早起身,望著銅鏡中略顯憔悴的麵容,輕輕歎了口氣。她抬手撫過眼角細紋,想起丈夫臨行前那句"城中諸事,就托付夫人了",不由得攥緊了手中的木梳。
"夫人,軍眷們已經到了。"侍女在門外輕聲稟報。
羊徽瑜立刻收斂心神,換上溫和的笑容:"請她們進來吧。"
幾位衣著樸素的婦人依次入內,為首的老婦人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羊徽瑜連忙起身相迎,親自攙扶老人入座。
"老身拜見夫人。"老婦人顫巍巍地要行禮,被羊徽瑜輕輕按住。
"老人家不必多禮。"羊徽瑜示意侍女上茶,"您家兒子隨軍出征多久了?"
"回夫人,已有三月零七日了。"老婦人渾濁的眼中泛起淚光,"家中隻剩老身和兒媳,日子雖苦,倒也能熬。隻是......"她欲言又止地搓著粗糙的雙手。
羊徽瑜傾身向前:"老人家但說無妨。"
"眼看寒冬將至,軍中發下的冬衣單薄得很。"老婦人終於鼓起勇氣,"兒媳日夜趕製棉衣,可這眼睛......"她指了指自己昏花的雙目,"老眼昏花,針腳都不齊整了。"
羊徽瑜聞言,眉頭不自覺地蹙起。她伸手輕撫老婦人布滿老繭的手背,觸感粗糙得像樹皮一般。這雙手不知為多少將士縫補過衣衫,如今卻連自己兒子的冬衣都做不好了。
"老人家不必憂心。"羊徽瑜聲音輕柔卻堅定,"此事我來想辦法。"
待送走軍眷後,羊徽瑜獨自在廳中踱步。窗外傳來士兵操練的呼喝聲,她忽然停下腳步,目光落在案幾上那封未拆的家書上——是弟弟羊祜從洛陽寄來的。她輕輕摩挲著信箋,想起弟弟常說的"為將者當愛兵如子"。
"來人。"她突然轉身,聲音清亮。
侍女匆匆進來:"夫人有何吩咐?"
"去傳我的話。"羊徽瑜眼中閃著決然的光,"召集城中各家婦人,明日辰時到城外舊營房集合。再派人去庫房清點布料絨絮,不夠的立即去市集采買。"
侍女遲疑道:"夫人,這恐怕要動用府中積蓄......"
"將士們在用性命守城,我們豈能吝嗇這些身外之物?"羊徽瑜打斷她,語氣不容置疑,"快去準備吧,明日我要親自為將士們趕製冬衣。"
——————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羊徽瑜便帶著貼身婢女來到了城外那處閑置的營房。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一股黴味撲麵而來,她不禁皺了皺鼻子。
"小姐,這地方也太破舊了......"婢女小聲嘀咕著,用帕子掩住口鼻。
羊徽瑜卻神色如常:"無妨,打掃一番就好。"她挽起袖子,親自指揮仆役們清理場地。木桶碰撞聲、掃帚掃地聲驚起了屋簷下的幾隻麻雀。
日上三竿時,營房已煥然一新。羊徽瑜站在門口,望著陸陸續續趕來的婦人們。她們大多衣著簡樸,有的懷裏還抱著幼童,眼中帶著疑惑與期待。
"諸位姐妹,"羊徽瑜清了清嗓子,聲音輕柔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前線將士正在浴血奮戰,我們雖不能持刀殺敵,但也能為他們盡一份心力。"
人群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顫聲問道:"夫人,我們這些婦道人家,能做些什麽呢?"
羊徽瑜微微一笑,從婢女手中接過一件半成品的棉衣:"如今天氣漸寒,將士們最需要禦寒的衣物。從今日起,我們便在此縫製冬衣、靴襪。"她說著,熟練地穿針引線,"針腳要密實些,這樣才經得起戰地磨損。"
婦人們漸漸圍攏過來,有人小聲議論:"這不是大將軍的羊夫人嗎?沒想到她這樣的貴人也親自做針線......"
羊徽瑜聽到議論,並不在意。她耐心地示範著針法,又安排人手將布料、絨絮一一分發下去。很快,營房內便響起此起彼伏的裁剪聲和縫紉聲。
"娘,我也要幫忙!"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女孩扯著母親的衣角。
羊徽瑜蹲下身,將一塊碎布和針線遞給孩子:"來,姐姐教你縫個簡單的荷包。"她的指尖被針紮了一下,滲出一滴血珠,卻隻是輕輕吮了吮,繼續耐心教導。
三日後,羊徽瑜正在檢查成品,忽然聽到門外傳來啜泣聲。她循聲望去,隻見一個瘦弱的年輕婦人躲在角落抹淚。
"這位姐姐,可是遇到什麽難處?"羊徽瑜走近詢問。
那婦人慌忙擦淚:"沒、沒什麽......隻是家中婆婆病重,夫君又隨軍出征,連抓藥的錢都......"話未說完,又哽咽起來。
羊徽瑜心頭一緊。她環顧四周,發現不少婦人都是軍眷,臉上寫滿愁苦。當晚回到府中,她輾轉難眠,燭光下反複翻看這幾日登記的名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得想個長久的法子......"她喃喃自語。
次日一早,羊徽瑜便命人擴建營房,又貼出告示:招募婦孺做工,按件計酬。消息像長了翅膀般傳遍壽春城。
"聽說做一件棉衣能給五個銅錢呢!"
"羊夫人還管午飯!"
"我家丫頭也能去幫忙纏線......"
街頭巷尾,婦人們奔走相告。不出幾日,原本冷清的營房變得門庭若市。每日天不亮就有人排隊等候,上至六旬老嫗,下至垂髫孩童,都在這裏找到了活計。
一個寒冷的早晨,羊徽瑜站在門口迎接來做工的婦人們。忽然,一個小男孩跑到她跟前,從懷裏掏出一個還帶著體溫的烤餅:"夫人,這是我娘讓我給您的,她說您是天上下凡的仙女......"
羊徽瑜眼眶一熱,蹲下身輕輕抱住孩子。遠處,一隊士兵正列隊經過,他們身上嶄新的冬衣在寒風裏格外醒目。
——————
一日傍晚,夕陽西沉,暮色漸染壽春城。曹璟披著一身戎裝回府,鎧甲上還帶著幾分沙場的寒意。他剛踏入內院,便見書房的燈還亮著,窗紙上映出妻子羊徽瑜伏案的剪影。
他推門而入,見妻子正凝神翻閱賬冊,纖細的手指在紙頁上輕輕劃過,眉頭微蹙,似在思索什麽。曹璟解下佩劍,擱在一旁,溫聲問道:"夫人近日在忙些什麽?怎麽連晚膳都顧不上用?"
羊徽瑜聞聲抬眸,見是丈夫歸來,眉眼間頓時浮起一抹柔和的笑意:"將軍回來了。"她合上賬冊,指尖輕輕揉了揉太陽穴,道:"不過是些瑣事,妾身想著理清了再歇息。"
曹璟在她身旁坐下,伸手替她攏了攏鬢邊散落的發絲,低聲道:"府中事務自有管事操持,你何必事事親力親為?仔細累壞了身子。"
羊徽瑜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猶豫,隨即又堅定下來。她微微傾身,輕聲道:"將軍,妾身有一事相商。"
曹璟見她神色認真,便點頭道:"夫人但說無妨。"
羊徽瑜沉吟片刻,緩緩道:"近日妾身走訪軍中家眷,見許多將士的孩子已到了讀書的年紀,卻因家境貧寒,無人教導,整日在街頭巷尾嬉戲玩耍,荒廢了光陰。"她頓了頓,抬眼望向丈夫,眸中帶著懇切,"妾身想,不如效仿關隴新政,在淮南設立公學,請些士子來教導這些孩子讀書識字,將來也好報效國家。"
曹璟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握住妻子的手,笑道:"夫人此議甚好!將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若他們的子女能得教化,將來成才,既是他們的福氣,也是朝廷之幸。"他略一思索,又道,"待我明日與諸將商議,盡快施行。"
羊徽瑜見他應允,眼中笑意更深,柔聲道:"將軍體恤將士,妾身代他們謝過了。"
曹璟搖頭,語氣溫和卻堅定:"夫人心懷仁善,才是他們的福氣。"
不久後,淮南公學設立,曹璟親自挑選了幾位飽學之士擔任先生,又撥出府庫銀錢,購置筆墨紙硯。消息傳開,軍中將士的家眷紛紛送子女入學,學堂內書聲琅琅,孩童們稚嫩的臉上滿是求知的渴望。
前線的將士聽聞家眷傳來的消息,無不感激涕零。有人捧著家書,眼眶泛紅,喃喃道:"大將軍夫婦如此厚待我等,若不效死力,還有何麵目見家中妻兒?"更有老兵拍案而起,高聲道:"來日戰場之上,誰敢後退半步,便是辜負了大將軍的恩情!"
自此,曹璟麾下將士士氣更盛,軍心愈發穩固。每逢戰前議事,眾將皆抱拳請戰,誓死效命。而羊徽瑜的善舉,也在軍中傳為美談,將士們提起她時,無不敬重有加,稱她為"仁德夫人"。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