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以死殉國
字數:5582 加入書籤
時間回到半個月前———
自從司馬師出任吳國丞相後,江夏重鎮的防守問題便成了他心頭的一塊大石。吳國那些曾經威震四方的名將們,如今都已在那連年的動蕩中相繼凋零。京口大營內,司馬師望著空蕩蕩的武將席位,眉頭緊鎖。
"丞相,江夏乃國之門戶,不可一日無將啊。"一位參軍憂心忡忡地說道。
司馬師長歎一聲"我何嚐不知?隻是放眼朝中,還有誰能擔此重任?"
帳內一片沉默。良久,司馬師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斷"看來,隻能請呂老將軍再次出山了。"
此言一出,滿營嘩然。
"呂岱將軍已九十六歲高齡,這"
司馬師抬手製止了眾人的議論"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呂老將軍雖年邁,但威望猶在,江夏將士聞其名必士氣大振。速派使者前往呂府!"
當司馬師的使者踏入呂府時,呂岱正在庭院中緩慢地踱步。九十六年的歲月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佝僂的背脊,布滿皺紋的臉龐,顫抖的雙手。但他那雙眼睛,卻依然炯炯有神,仿佛能洞穿人心。
"父親,丞相府來人了。"呂凱快步走來,攙扶住老人。
呂岱微微頷首"扶我去正廳。"
正廳內,使者恭敬地行禮"老將軍,丞相命末將前來,懇請您再次出山,坐鎮江夏。"
呂岱沉默良久,忽然笑了"我這把老骨頭,還能有什麽用?"
"父親"呂凱欲言又止。
"老將軍威名遠播,江夏將士聞您之名必士氣大振。如今國難當頭,還望老將軍以社稷為重。"使者言辭懇切。
呂岱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時空"我這一生,為吳國征戰六十餘載,看著多少同袍倒下如今,也該輪到我了。"
"父親,您年事已高,不如"呂凱擔憂地說。
呂岱擺擺手"凱兒,不必多言。我呂岱生是吳國人,死是吳國鬼。既然國家需要,我這把老骨頭就再拚一次吧。"
三日後,呂岱在呂凱的攙扶下,顫巍巍地登上了前往江夏的馬車。車輪滾動,揚起一路塵土。
武昌城內,三萬吳軍嚴陣以待。當呂岱的車駕緩緩駛入城門時,守軍將士紛紛跪地行禮。
"是呂老將軍!"
"老將軍來了,我們就有主心骨了!"
呂岱在呂凱的攙扶下走下馬車,望著眼前一張張年輕而熱切的麵孔,心中百感交集。他清了清嗓子,聲音雖蒼老卻堅定"將士們,老夫來晚了。"
"老將軍威武!"士兵們齊聲高呼。
當夜,軍帳中,呂岱坐在案前,手中捧著一杯熱茶,卻遲遲未飲。
"父親,您該休息了。"呂凱輕聲勸道。
呂岱搖搖頭"凱兒,為父活到這把年紀,每一天都是上天的恩賜。如今魏軍壓境,我哪有心思休息?"
"可您的身體"
"生死有命。"呂岱淡淡地說,"為父這把年紀,早該去見先帝了。能在死前再為吳國盡一份力,是我的榮幸。"
呂凱眼中含淚"父親何必說這些不吉利的話?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呂岱笑了"傻孩子,九十六歲還不夠長嗎?我這一生,曆經三朝,見過太多生死。死亡對我而言,不過是一場長眠罷了。"
帳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斥候慌張闖入"報!魏國荊州刺史馬隆率十萬大軍已至城下三十裏!"
呂岱神色不變"知道了,下去吧。"
待斥候退下,呂凱焦急地問"父親,我們該如何應對?"
呂岱沉思片刻"傳令全軍戒備,加固城防。馬隆此人用兵謹慎,不會貿然進攻。"
"那我們的兵力"
"凱兒,"呂岱打斷兒子的話,"為父已無力披甲上陣,這次就由你來指揮全軍。"
呂凱大驚"父親!我"
"你跟隨我征戰多年,熟知兵法。我相信你能勝任。"呂岱拍拍兒子的肩膀,"去吧,讓我這個老頭子也發揮點餘熱——我會在軍營中走動,鼓舞士氣。"
正如呂岱所料,馬隆的大軍抵達武昌城下後並未立即進攻,而是在城外安營紮寨,開始打造攻城器械。
魏軍大營中,馬隆站在沙盤前,凝視著武昌城的模型。
"將軍,我軍士氣高昂,何不立即攻城?"副將建議道。
馬隆搖頭"呂岱雖老,但用兵老辣。強攻隻會徒增傷亡。傳令下去,加緊打造投石機和雲梯,同時調集猛火油,我要讓武昌守軍日夜不得安寧。"
"那呂岱"
馬隆沉吟片刻"來人,備筆墨,我要給呂老將軍寫封信。"
武昌城內,呂岱正在軍營中緩慢行走,時不時停下來與士兵交談。他的出現確實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士兵們看到這位傳奇老將,眼中都閃爍著崇敬的光芒。
"老將軍,您說我們能守住武昌嗎?"一名年輕士兵怯生生地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呂岱慈祥地笑了"孩子,戰場上沒有絕對的勝負。但隻要我們堅守信念,就無愧於心。"
這時,呂凱匆匆趕來"父親,魏軍射來一封書信,指明要您親啟。"
回到軍帳,呂岱展開信紙,慢慢閱讀。信中馬隆言辭懇切,詳細闡述了吳主孫皓的暴政,勸呂岱為了江東百姓著想,投降魏國。
"父親,馬隆說了什麽?"呂凱好奇地問。
呂岱將信遞給兒子"你自己看吧。"
呂凱讀完後,神色複雜"父親,馬隆承諾會善待百姓"
"凱兒,"呂岱打斷道,"你認為為父應該投降嗎?"
呂凱低下頭"兒子不敢妄言。隻是孫皓確實暴虐無道"
呂岱長歎一聲"孫皓的過失,自有後人評說。但我呂岱侍奉孫吳一輩子,如今已到垂暮之年,豈能在此時改換門庭?"
"可是父親"
"不必多言。"呂岱堅定地說,"取筆墨來,我要給馬隆回信。"
信中,呂岱婉拒了馬隆的勸降,表示自己期待與他一戰。
半個月後,魏軍的五十架投石機終於準備就緒。攻城前夜,馬隆再次閱讀呂岱的回信,沉默良久。
"將軍,明日是否按計劃攻城?"副將問道。
馬隆收起信件,神色凝重"傳令全軍,明日拂曉發動總攻。投石機優先發射火油彈,我要讓武昌守軍見識我軍的威力。"
"那呂岱"
馬隆望向武昌城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敬意"呂老將軍選擇了他的道路,我們也必須走自己的路。攻城!"
次日拂曉,隨著馬隆一聲令下,五十架投石機同時發射,浸滿猛火油的陶罐如雨點般砸向武昌城牆和城內。頃刻間,整座城市陷入火海。
"父親!魏軍使用了火攻,城內多處起火!"呂凱慌張地衝進大帳。
呂岱卻出奇地平靜"我聽到了。火勢如何?"
"東門和南門的城樓已經著火,士兵們正在救火,但火勢太大"
呂岱閉上眼睛,仿佛在傾聽城中的喧囂"凱兒,傳令下去,打開城門,投降吧。"
呂凱震驚地看著父親"父親!您說什麽?"
"天命難違。"呂岱緩緩睜開眼,"孫吳已經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沒必要讓更多將士白白送死。你帶領士兵投降吧。"
呂凱如釋重負,卻又擔憂地看著父親"那您"
"去吧。"呂岱揮揮手,"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呂凱猶豫片刻,終於轉身離去。就在他剛走出大帳的瞬間,身後傳來一聲悶響。呂凱猛地回頭,隻見父親已倒在地上,脖頸處鮮血汩汩流出。
"父親!"呂凱撲上前去,抱起父親的身體,卻發現老人已經氣絕。呂岱的臉上卻帶著安詳的表情,仿佛終於卸下了重擔。
帳外,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呂凱強忍悲痛,擦幹眼淚,走出大帳。
"傳令全軍"他的聲音哽咽卻堅定,"放下武器,開城投降。"
當馬隆率軍進入武昌城時,呂凱親自前來迎接。
"呂將軍"馬隆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將領,欲言又止。
呂凱單膝跪地"家父已自刎殉國。臨終前命我率軍投降,望馬將軍遵守承諾,善待我軍將士和城中百姓。"
馬隆沉默片刻,親自扶起呂凱"呂老將軍高義,馬某敬佩。請放心,我必善待降卒和百姓。"
隨著武昌的陷落,江夏其餘各縣紛紛投降。馬隆收編了兩萬江夏水軍,奪取了夏口水寨的三百艘樓船。東吳政權,已然危在旦夕。
在整理呂岱遺物時,馬隆發現了老人留下的一首詩"九十六年如一夢,吳山楚水盡成空。不求青史留名姓,隻願忠心照蒼穹。"
馬隆將這首詩鄭重收起,下令厚葬呂岱,並親自在墓前祭拜。
"老將軍,您走好。"馬隆低聲說道,隨後轉身離去,繼續他平定江東的征程。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