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風雲突變
字數:5370 加入書籤
蔡州,秦宗權的節度使府內氣氛凝重。
秦宗權看著桌上的密信,臉上露出一絲陰狠的笑容,對幕僚李宗學說:“軍隊已經整理完畢,汴州那邊不少的豪族也已經答應奉我們為主,這可是個好機會,借剿滅李佑之名,拿下汴州,李勉那老兒,怕是還蒙在鼓裏。”
李宗學微微皺眉:“大人,此事需謹慎,若貿然行動,朝廷怪罪下來……”
秦宗權一擺手:“哼,朝廷如今自顧不暇,黃巢四處作亂,哪有精力管咱們。隻要咱們動作快,生米煮成熟飯,朝廷也隻能默認。”
於是,秦宗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集結大軍,對外宣稱去剿滅占據汴州周邊的“反賊”李佑,實則將矛頭暗暗指向了宣武軍節度使李勉。
此時,李勉也收到了一些風聲,他坐在汴州節度使府中,麵色嚴肅地對下屬說:“秦宗權這老匹夫,怕是不懷好意,打著剿匪的幌子,想來奪老子地盤。傳令下去,加強城防,密切關注秦宗權軍隊的動向。”
很快,秦宗權的忠武軍在突襲之下,一路打到了汴州城。
雖然李勉有所防備,但也不相信秦宗全感冒天下之大不韋,在這個時候進攻他,畢竟天子前不久才發了聖旨,讓河南的各地節度使準備防犯黃巢。
秦宗權的兵鋒直指汴州城,來到汴州城外。
秦宗權立馬派人下文書,言辭激烈地指責李勉治下不力,致使反賊滋生,聲稱自己是奉天命前來平亂,沒想到李勉竟然不讓他們來剿滅反賊,反而緊閉城門,讓李勉趕快打開城門,以迎王師。
李勉看完文書,冷笑一聲:“秦宗權好大的膽子,竟敢公然挑釁,真以為我怕他不成!”當即回複戰書,接受挑戰。
李勉也是個虎逼,被偷襲打到了老家,不僅不想著怎麽防守,還直接打開城門進攻,已報偷襲之仇。
雙方軍隊擺開陣勢,一場大戰爆發。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閃爍。忠武軍人數雖多,但宣武軍依托有利地形,頑強抵抗。
秦宗權騎著高頭大馬,在陣前指揮,他大聲喊道:“兒郎們,拿下汴州,重重有賞!”忠武軍士兵們聽聞,士氣大振,如潮水般向宣武軍陣地湧去。
李勉也親臨前線,鼓舞士氣:“兄弟們,守住咱們的地盤,絕不讓秦宗權那老賊得逞!”宣武軍士兵們拚死抵抗,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從清晨戰至黃昏,死傷無數,卻依舊不分上下。
雖然這一場打出了李勉宣武軍的氣勢,但是雙方傷亡太多,老李還是陷入了守城的劣勢。
忠武軍將汴州城圍得水泄不通,日夜不停地派出小股部隊騷擾宣武軍的巡邏隊和運糧隊伍。宣武軍則依托城牆,頑強抵抗,城牆上箭如雨下,雙方都有不少傷亡。
一日清晨,秦宗權見宣武軍防備有所鬆懈,認為有機可乘,下令發動總攻。忠武軍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汴州城,他們抬著雲梯,冒著城上的箭矢,奮力攀爬。
“殺!給我拿下汴州城!”秦宗權在陣前揮舞著馬鞭,大聲咆哮著。
宣武軍也毫不示弱,李勉親自站在城樓上指揮,他大聲喊道:“兄弟們,咱們的妻兒老小都在城中,絕不能讓秦宗權這惡賊得逞!放箭,給我狠狠地射!”
城上的宣武軍士兵們聽令,紛紛拉弓搭箭,密集的箭雨朝著忠武軍傾瀉而下。一時間,城下慘叫連連,忠武軍士兵們紛紛中箭倒下。但他們毫不退縮,後麵的士兵踏著同伴的屍體,繼續前進。
雲梯剛靠上城牆,忠武軍的敢死隊就順著雲梯往上爬。宣武軍士兵們則用長戈、石塊等武器,拚命阻止他們上城。雙方在城牆上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鮮血染紅了城牆。
“跟他們拚了!”一名宣武軍士兵怒吼著,揮舞著長刀,砍倒了幾個爬上城牆的忠武軍士兵。但很快,他就被側麵襲來的敵人刺傷,倒在了血泊之中。
另一邊,秦宗權看到攻城受阻,立馬命令弓箭手集中火力,壓製城牆上的宣武軍,為攻城部隊創造條件。忠武軍的弓箭手們立刻調整陣型,朝著城牆上的宣武軍瘋狂射擊。
李勉見狀,趕緊下令士兵們尋找掩體躲避。就在這時,一支冷箭朝著李勉射來,幸虧他身邊的護衛反應迅速,用身體擋住了箭矢,護衛當場身亡。
“大人,您沒事吧!”周圍的將領們紛紛圍過來,關切地問道。
“沒事,繼續殺!操他秦忠川姥姥的”李勉擦了擦臉上濺到的鮮血,眼神中充滿了憤怒。
戰鬥持續了一整天,雙方都損失慘重。夜幕降臨,秦宗權無奈之下,隻好暫時收兵。戰場上橫屍遍野,血腥氣彌漫在空氣中。
“今天便宜了李勉那老東西,不過,汴州城遲早是我的!”秦宗權看著遠處的汴州城,咬牙切齒地說道。
然而,秦宗權暗中買通了汴州城中的豪族一名將領。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這名將領突然倒戈,帶領自己的部下打亂了宣武軍的陣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勉見狀,大驚失色:“不好,有內奸!”但此時局麵已經失控,宣武軍漸漸抵擋不住忠武軍的攻勢,開始敗退。
秦宗權見狀,大喜過望:“上,不要給他們喘息的機會,拿下汴州,就在此一舉!”忠武軍乘勝追擊,宣武軍一路潰敗,眼看秦宗權就要吞並宣武軍的地盤。
連續進攻幾日,外城已經被占領,就在宣武軍快抵擋不住之際,朝廷的使者快馬加鞭趕到。使者宣讀聖旨,嚴厲斥責秦宗權與李勉不顧大局,擅自內戰,責令雙方立即停戰,聽候朝廷調解。
在接到朝廷使者傳達的停戰旨意後,秦宗權雖表麵遵旨收兵,但心中那吞並汴州的野心並未熄滅,隻是暫且隱忍。
秦宗權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違抗聖旨,隻能暫且收兵。李勉也借此機會,收攏殘兵,退回汴州城。而李勉經此一役,對秦宗權恨之入骨。
而此時,局勢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九月,黃巢大破天平節度使曹全晸,隨後北渡淮河,自稱率土大將軍,其勢銳不可當。十月,黃巢攻破申州,分兵進入潁州、宋州、徐州、兗州境內。一時間,河南各路兵馬人心惶惶,紛紛開始調動兵力,防備黃巢的進攻。
……
“不去跟各路首領匯兵?”蘇如鶴驚道。
李佑白了蘇如鶴一眼:“你又不是沒看過《孫子兵法》,烏合之眾聚在一起是什麽下場?咱們不是什麽諸侯,而是各路受壓迫後起事的百姓,混在一起必定自亂陣腳。”
“那咱們怎麽打?”江大山問道。
李佑手裏連地圖都沒有,全靠詢問本地人,才知道路程和方向,他斬釘截鐵道:“直接攻打汴州城!”
眾人麵麵相覷,全都已經聽傻了。
官府大軍壓境,不想著如何退敵,竟然跑去奔襲州城。攏共八百雜兵,能攻下固若金湯的汴州嗎?
左孝良連忙勸阻:“公子,還請從長計議。”
龐春來似乎非常感興趣,眯著眼問:“說說怎麽打?”
李佑解釋道:“官兵有船,順著汴水而來,想打哪裏就打哪裏。有黃巢頂在前麵!官軍還注意不到我們,我們得趁機發著”
“理當如此。”龐春來點頭道。
李佑繼續說道:“官府本來就沒有太多正兵,全靠募集鄉勇,內戰了一場還要帶兵去跟黃巢對峙,汴州城哪會有重兵防守?”
黃幺問道:“可咱們把兵都帶走,武興鎮就不要了?”
李佑說道:“讓所有村民百姓,提前收拾好家當。上遊下遊,前方後方,全部派人盯梢,一旦發現官軍,立即劃船回來告知,大家都暫時躲到山裏。把糧食、錢財和衣服帶走就成,房子任他們燒,莊稼任他們踩。
隻要人保住了,一切都可以重來!龐先生留在武興鎮,黃順甫留在李家拐,左先生回簧壩村,獲知敵情立即帶百姓進山!”
黃順德突然問道:“即便打下汴州城,咱們孤軍在外,官兵回師救援,又如何能擋得住?怕是去了就回不來。”
李佑笑道:“打下州城,開倉放糧,在州城募兵。然後出城殺地主,煽動百姓造反。到時候遍地義軍,咱們趁機轉移,我看節度使該怎麽辦!”
“妙啊!”黃順德心服口服。
左孝良傻傻看著李佑,心裏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天生的“造反”頭子。
本來全盤死局,一下子就活過來,反而把節度使給將上一軍。
當即安排分工,文官前去組織百姓,政工人員也跟著宣傳,勸百姓不要心存僥幸,早做逃進大山的準備。
李佑親率八百子弟兵,打著綁腿奔北坡,走山路直往梅塘鎮而去。
他們其實可以走更平坦且更近的路,但沿途人多眼雜,很可能提前暴露行軍動向。
李邦華的大迂回也是如此,害怕抄近道迂回泄露消息,於是直接從太康縣繞後——李邦華還有個顧慮,怕山路走多了部隊逃散,畢竟鄉勇不適合奔襲,大迂回反而可以一路坐船。
李佑的軍隊輕裝前進,後勤輔兵都沒有,每人隻帶了三天幹糧。
前往梅塘鎮,直線距離60裏,走山路卻超過200裏。
中途糧食將盡,殺了一個山中地主,略作補給繼續行軍。靠著綁腿和精氣神,四天時間就抵達梅塘鎮,立即殺地主開倉放糧。
有趣的是,李邦華的大迂回奇兵,兩天前也從這裏過去。
將梅塘鎮攪亂之後,由於鎮上的船隻,早就被節度使給征走,李佑隻能摘店鋪門板,綁起來做成木筏過河。
過河之後,直奔州城而去,隻剩四十多裏路!
喜歡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請大家收藏:()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