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整頓內部

字數:6232   加入書籤

A+A-


    整頓內部
    花園中,春日回暖,花兒已經次第開放。
    張守義拄著拐杖過來,他那拐杖更似探路的,免得看不清楚絆到石頭摔跤。
    “先生請坐。”李佑幫他沏茶。
    張守義坐下,並未拿起茶杯,開門見山道“那些士子得治治了,不惟陳留士子,還有汴縣和封丘縣的讀書人。三縣士紳正在合流,自從黃巢肆虐關中,他們是真的相信你能成事。”
    這個說法似乎很矛盾,黃巢叛軍縱橫天下,扯掉朝廷另一塊遮羞布。陳留縣讀書人覺得李佑能成事,於是真心想要投靠,但怎麽還需整治這些人?
    不矛盾!
    士紳們試圖竊取造反果實,倒不是說推翻李佑,他們也需要李佑領頭,但他們想掌控更多權力。
    李佑問道“這個案子,先生怎麽看?”
    張守義說“必須嚴懲,否則將軍府威信掃地。宣教官是將軍府派出去的,是大同會派出去的,他們這樣搞是想作甚?”
    “還有呢?”李佑再問。
    “沒了,這就是我的主張,必須進行嚴懲!”張守義說。
    李佑讓樂弦把張守義送走,又重新拿來一個茶杯,很快李邦華進來了。
    李邦華顯得有些疲憊,歎息道“張兄那裏,我其實沒想跟他爭執。”李佑問道“李先生是怎想的?”
    李邦華說“侮辱婦女,自不應該,更何況還是女宣教員,但萬萬不能處以極刑。而今,三縣士子已經歸心,隻剩個別還心懷叵測。如此局麵,不能因一件案子,就讓三縣士子離心離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我認為,應撤銷其鎮長職務,令其賠償銀子,再罰田十畝以做警示。”
    “我明白了。”李佑說道。
    把李邦華送走,李佑忍不住歎息。
    不管是張守義,還是李邦華,都讓李佑感到非常失望。
    張守義是站在將軍府和底層士子的角度,對士紳階層懷有深深的忌憚。他堅持嚴懲犯罪者,純粹是要維護將軍府的威信,也是要打擊那些試圖掌控權力的士紳。
    李邦華則著眼於“安定團結”,還是覺得上層士子更值得依靠,今後治理天下也需要這些人。既然士子們已經歸心,那就趁機加快發展速度,趕緊把整個匡縣周邊都占下來。
    這裏麵,還有李邦華的心血,正是他苦口婆心親自勸說,才讓三縣士子漸漸認可李佑。
    但是,張守義與李邦華,都沒把受害者當回事兒!
    一個從良的歌姬,便是做了宣教員又如何?又不是沒被人睡過,再被睡一次也沒什麽大不了,對方可是一個舉人。
    陳壽郎隨即被請進來,見麵就激動道“必須按《大唐律》施以絞刑!歌姬從良便不是良?良家婦女若被侮辱,你看這些讀書人怎說!還有,那可是宣教員,這些混蛋就沒把宣教員放在眼裏!此人不絞死,宣教團今後怎麽做事?”
    “很好。”李佑表示滿意。
    陳壽郎終於站在受害者角度看問題,而不是像張守義與李邦華那樣,純粹從權謀和大局著眼。
    或者說,陳壽郎能夠感同身受,他也曾被士紳欺壓過無數次。若是哪個士紳,現在還敢來欺壓他,這廝肯定是要拚命的。
    在陳壽郎看來,從良的歌姬也有尊嚴,從良的歌姬也不願被強暴。
    送走陳壽郎,蘇爽又被請進來。
    李佑問道“你是怎想的?”
    蘇爽說道“咱們的糧行已經建起來了,糧倉也修了好幾處。但主動投降的地主,糧食沒有被沒收,這留下了隱患。如今已是二月,青黃不接,去年秋收之後分地的農民,雖不至於挨餓,但糧食也還有些吃緊。封丘縣、陳留、汴城,三縣糧商正在串聯,屯著糧食不放貨,想要刻意抬高城中糧價,這也是他們曆年慣用的伎倆。”
    李佑有些意外,蘇爽居然說這些。
    蘇爽說道“糧行之事,李先生主持的時候,那些糧商和地主還算給麵子。李先生卸任之後,糧行由我全權主持,這些混賬就開始亂來了。為了平抑糧價,我把倉裏的儲糧放出去了一半!三縣士紳,被收走土地,又不能再放高利貸,隻能操縱糧市來賺錢,就算得罪將軍府他們也要幹。三縣士子合流,就是以家裏糧食最多的為主力,必須借這個案子好生整治!”
    屁股決定腦袋,蘇爽掌管錢糧,看到的也是錢糧危機。
    送走蘇爽,再把蘇如鶴請進來。
    “事情你都知道了吧?”李佑問道。
    蘇如鶴點頭說“曉得了。”
    李佑問道“你怎看的?”
    蘇如鶴冷笑道“宣教團大部分成員,都是汴城、陳留的人,是很早就投靠咱們的班底。欺負他們,就是欺負咱們外地人,就是欺負咱們最早起事的兄弟姊妹!”
    好嘛,這位老兄更直接,上來就擺明元老派和陳留縣派的矛盾。
    接著,又把蕭煥請進來。
    “大亮怎看的?”李佑問道。
    蕭煥直接拿出一份材料“將軍請過目。”
    李佑翻開一瞧,頓時滿臉冷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佑的政務秘書劉芳,弟弟娶了陳留王家的女兒。
    李佑的軍務秘書黃順德,侄子與汴城縣郊的李家定親。將軍府經曆左善,兒子與封丘縣張家定親。
    將軍府照磨黃恩,娶陳留周家的外甥女為續弦。
    這份名單很長,足足羅列三十多個。其中,李佑的將軍府,就有八個人上榜,那些士紳簡直無孔不入!
    一旦李佑真的成就大業,無數高層都將與三縣士紳是姻親關係。
    這些士紳,本身就有許多子弟,也在李佑手底下做官,今後整個朝堂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李佑問道“名單上的這些人,有沒有貪腐跡象?”
    蕭煥搖頭道“沒有,貪腐查得緊,無人再敢伸手。但是,他們與士紳結親,收了許多女方的禮物。士紳雖沒了土地,家中錢糧卻多得很。”
    “你覺得該怎麽處置?”李佑問道。
    蕭煥回答“名單上之人,全部撤職!”
    李佑搖頭說“太過粗暴。”
    這些人真的沒有違法,正常結親而已,哪能一刀切全部處理?
    而且,得給士紳留幾分希望,好歹讓他們有個盼頭,否則就破罐子破摔了。
    ……
    翌日。
    黃順德被叫去張守義的辦公室,恭敬行禮道“張主事安好。”
    張守義的真正職務,是將軍府吏科主事,相當於李佑的吏部尚書。
    張守義微笑道“黃掌書辛苦了。”
    “為將軍辦事,不辛苦。”黃順德連忙說。
    張守義說道“這是調任文書,你以後去長垣縣衙辦事吧。”
    黃順德看到自己的新任職務,頓時萬念俱灰,結結巴巴說“我……我,張主事,我這是哪裏做錯了?”
    張守義歎息道“作為將軍的軍務掌書,你不嫌自己話太多了嗎?而且你還喜歡炫耀。這些事情,將軍都忍了,覺得你是老臣。你啊,你侄子跟李家定什麽親?”
    “跟李家定親也犯錯了?”黃順德完全無法理解,他覺得跟大族定親是很光彩的事情。
    “這點頭腦都沒有,你還做將軍府的軍務掌書?”張守義冷笑道,“去了長垣縣,好生做事情,做得好也能升官,將軍心裏還是記著你的。”
    黃順德茫然離開辦公室,卻見劉芳正候在外麵,似乎也要被叫進去訓話。
    黃順德猛然想起,劉芳的弟弟,同樣跟大族結親了!
    無盡的恐懼襲來,黃順德此刻終於醒悟,他稀裏糊塗卷進了政治鬥爭。
    心中怨懟瞬間消散,黃順德啥想法都沒有,隻求早點去匡縣上任,免得被牽扯進禍事之中。對了,自家侄兒年齡不夠,隻是跟李家定親而已,得馬上回去解除婚約,希望還能有所補救!
    劉芳則補救不了,他弟弟已經跟王家女結婚,就在李佑親自帶兵奇襲滑州的時候。
    劉芳真的哭都哭不出來,他屬於底層士子,考秀才都考不上那種。他家裏窮得很,靠著做事精明,而且不懼辛勞,一路升遷成為將軍府政務秘書。若李佑能得天下,劉芳至少可以做六部尚書,入閣為相也不是沒有機會。
    就因為弟弟與大族結親,前途直接毀了?
    一天之內,將軍府八個官員,悉數被調職降任,此事引來所有人的關注。
    腦子活絡的,迅速總結出共同點,那些都是與大族結親之人!
    至於將軍府之外的官員,李佑暫時沒動,也懶得去動,小本本上記著便可。
    他不動,不代表當事者不怕,這信號釋放得太明顯。
    接下來便是大規模休妻,訂婚的趕緊退婚。涉事士紳被氣得夠嗆,紛紛跑去縣衙打官司,說自家女兒被休妻毫無道理。
    二月二十八日。
    蕭煥帶著官吏,身邊跟著李正和五百士卒,坐船直奔陳留東門外的王家。
    “後門,側門,全部圍起來,不準放走任何一個!”蕭煥喝令。
    王家人心惶惶,一個老頭子被攙扶著出來“蕭主事,這……這是怎生回事?”
    蕭煥拿出一份文書“將軍署令,陳留東門王氏,破壞分田之政。去年十月初,將族中六千餘畝土地,捐給開元寺做寺田,此事從沒來官府報備過!你王家想做什麽?”
    老頭子連忙解釋“好叫蕭主事知道,老夫信佛……”
    “莫要多言,開元寺也正在查抄,”蕭煥冷笑道,“你若是信佛,可與開元寺住持同住一個牢房,你們就在獄中慢慢探討佛法吧!”
    陳留縣城外的開元寺,是佛門禪宗一派的重要寺廟。
    非但如此,前朝諸多文人學士,也曾在開元寺講學,以佛堂為講堂。因此,開元寺不但在佛門影響力大,而且禪儒合一深得士子敬重。
    東門王氏,族中先輩門生弟子遍布河南,在當地頗具聲望。
    這些家夥攪在一起想做什麽?
    就算沒有亂來,也得當典型來彈壓!
    眼見王氏被抄家,李邦華嚇得連忙來見李佑“將軍,你用力過猛了,哪裏能如此施政!”
    喜歡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