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舌戰漢陽城
字數:2398 加入書籤
漢陽城頭的火把將夜空染成血色,李逸風展開殘破的《推背圖》真本,紙張在夜風裏簌簌作響。城下叛軍的火把連成光帶,王承業騎在高頭大馬上,手中假圖的檀木匣折射出冷光:“李逸風!天命已改,還不速速投降!”
“天命?”李逸風猛地將書卷舉起,火光照亮他染血的衣襟,“百姓們看好了!這才是袁天罡、李淳風留下的真跡!”他指向第四十二象的圖讖,“王承業手中的假圖,將‘長弓在地’畫成洋槍直指皇宮,分明是要挑動你們與洋人的血仇!”
人群中響起竊竊私語。李逸風瞥見前排百姓握緊的拳頭,繼續高聲道:“真本裏的‘長弓’,弓背殘缺如殘月,指的是太後擅權!而‘美人自西來’,說的是洋教借傳教之名擾亂人心,絕非讓你們拿起刀槍!”
“一派胡言!”王承業揮鞭指向城頭,“李中堂的北洋水師正在炮擊武昌,這不是逆天而行是什麽?”話音未落,遠處江麵傳來悶雷般的炮響,百姓們頓時騷動起來。
周明遠突然從暗處衝出,舉起一疊密信:“大家看!這是太子與英商的密約!他們要用《推背圖》謠言換洋槍洋炮,把你們當炮灰!”密信如雪片般撒向人群,幾個識字的書生展開細讀,臉色瞬間煞白。
李逸風抓住時機,轉向第四十三象。圖中畫著兩人並肩而立,一人執劍,一人捧印。讖語“君非君,臣非臣;始艱危,終克定”刺得他眼眶發燙:“諸位可知,這預言的正是如今局麵?太子勾結洋人,是為‘君非君’;臣子為虎作倀,是為‘臣非臣’!”
“那如何‘終克定’?”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李逸風定睛一看,竟是個滿臉煙塵的鐵匠,他的女兒被叛軍抓去當民夫,此刻正攥著鐵錘怒目而視。
“答案就在這裏!”李逸風扯開衣領,露出胸口的欽天監令牌,“我李逸風,曾是欽天監最年輕的主事!三年前,我師父玄真道長被太子收買,用假圖引我入局。但他臨終前用血寫下四個字——‘民心為天’!”
城頭突然響起梆子聲,張之洞的楚軍舉著火把列隊現身。老總督拄著拐杖走上前,花白胡須在風中顫動:“武昌、漢口的百姓已經組成民團,三鎮百姓一條心,何懼陰謀詭計?”他突然指向王承業,“來人!將這個妖言惑眾的逆賊拿下!”
叛軍陣腳大亂。王承業的親兵舉槍瞄準城頭,卻被身後的百姓用農具死死按住。李逸風趁機展開第四十四象,圖中兩人對坐,一人頭頂光環,一人手持書卷。讖語“日月麗天,群陰懾服;百靈來朝,雙羽四足”讓他心跳加速:“此象預言,隻要人心凝聚,自有明主平定亂世!”
“明主是誰?”鐵匠揮舞鐵錘,“是當今聖上,還是...”
“明主就是你們!”李逸風的吼聲穿透夜空,“當你們為保護妻兒拿起鋤頭,當你們為守護家園組成人牆,這就是‘百靈來朝’!”他將真本高舉過頭頂,任火舌舔舐邊角,“《推背圖》不是天命,是警示!是要我們看清那些用預言謀私的豺狼!”
紙張燃燒的劈啪聲中,王承業突然縱馬前衝,手中匣子裏的假圖被火把點燃。“既然你們不信天命!”他癲狂大笑,“那就一起陪葬!”話音未落,一支箭矢破空而來,正中他咽喉。李逸風轉頭,見周明遠握著弓箭,弓弦仍在震顫。
叛軍徹底潰散。百姓們高舉火把湧向城頭,將李逸風團團圍住。一位老秀才顫抖著展開燒焦的真本殘頁:“公子,第四十五象...圖中兩武士持劍,太陽西墜,這是不是說...”
“這一象,留給後人去解。”李逸風望著漸漸泛白的天際,長江在晨光中奔湧不息,“但我知道,隻要人心不墜,再黑暗的夜也會迎來黎明。”
三日後,武昌衙門。李鴻章與張之洞展開最後一象——第六十象。圖中一老者推一少年後背,讖語“一陰一陽,無始無終;終者日終,始者自始”旁,空白處突然顯現出玄真道長的血字批注:“卦象終有盡,天道在人心。”
“玄真師弟...終究是個明白人。”李鴻章長歎一聲,將書卷鎖進檀木匣,“傳令下去,《推背圖》從此封存。至於那些妄圖用預言謀私的人...”他握緊拳頭,“殺無赦!”
李逸風站在門外,望著庭院裏嬉戲的孩童。他們手中的風箏,在藍天上勾勒出與《推背圖》截然不同的自由軌跡。周明遠遞來一碗涼茶:“接下來去哪?”
“去揚州。”李逸風望著南方,“聽說那裏的鹽商私藏著《推背圖》的唐代摹本。或許...我們能找到真正的‘象眼’。”
夕陽西下,兩人的身影漸漸融入人潮。而關於《推背圖》的故事,卻如長江之水,在街頭巷尾的茶餘飯後間,繼續流淌。那些被篡改的預言、被爭奪的天機,終究抵不過一個道理——真正主宰命運的,從來不是卦象讖語,而是千萬個不甘被擺布的人心。
喜歡天算長安請大家收藏:()天算長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