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痘,風險高

字數:5337   加入書籤

A+A-


    總結就是一句話:用病人得天花的痘來防痘,風險太高。
    這回輪到朱元璋沉吟了片刻,他一把奪過戴思恭手裏的筷子,盯著蘸有魚湯汁的筷子尖看了半晌,猛地將它拍到桌子上。
    “戴院使,你就告訴咱,這種方法防天花,有幾成的機會能成功?”
    戴思恭伸出右手五指,如實相告。
    “五成。”
    “倒也不低。”
    搏一搏?
    但凡麵對傳染天花要死一事的人是朱元璋,他指定要搏。
    可要往鼻子裏灌痘的是妹子和乖孫,五成的機率,說明很可能最後隻剩下一個活著。
    他該怎麽選?
    好在,作為替皇家辦差的戴思恭,沒有讓他為此鬱悶,重新定義了醫學上的五成機率。
    “陛下,種人痘成功的機率是五成,因為不是生就是死。”
    “……”
    朱元璋挑眉看著眼前年過半百的小老頭,惡狠狠地磨了磨牙。
    但凡不是此人醫術高明,在民間又有美名的話,他一定讓毛驤把人拖到午門去,脫了褲子把其屁股打開花。
    “戴院使拿咱開涮呢?”
    毛驤手裏的刀已經拔出了一寸。
    見狀不妙的戴思恭站起、跪下、磕頭,一整套動作如同行雲流水般,一氣嗬成。
    “回稟陛下,如果陛下這麽覺得,能夠打消掉以身犯險的想法,臣!願意涮一涮陛下!”
    “你倒是比咱更關心咱的身體。”
    朱元璋殺心雖大,但分得清好壞。
    他親自把戴思恭扶了起來,這回沒讓戴思恭重新落座,繼續吃飯。
    畢竟剛才解釋往鼻腔塞痘的事,記憶猶新,除非餓透了,不然還真沒胃口吃飯。
    “戴院使,除了你剛才說的非生即死的預防手法,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臣不知道。”
    戴思恭明白醫學一途,也是不斷革新進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沒把話說死。
    “以後說不定會有更好的辦法防治,陛下若有需求,不如廣招名醫來太醫院?”
    國庫連維持邊防的糧草都快發不起了,還廣招名醫給他們發銀子?
    朱元璋覺得,他還是多往乖孫那裏跑跑,比叫一群沽名釣譽的名醫過來吃空餉強得多。
    一念至此,他忍不住問道:“戴院使,咱們大明醫者的醫術很差?藥材很差嗎?”
    “陛下何出此言?”
    戴思恭後背上的汗就沒幹過,這會兒緊繃的弦快斷了,生怕陛下嫌棄他醫術不行,再加上劉禦醫的事,把整個太醫院大換血,急吼吼的爭辯。
    “接種人痘之法,自盛唐始,至今也沒有太大的成效,大明新立,百廢待興,陛下不能因曆朝曆代難以解決的頑疾,就將醫者定義為差等。”
    不賴戴思恭情緒激動,敢跟殺神叫板。
    實在是醫者在大明朝本身就屬於賤業之流,且朱元璋追求的製度,是子承父業。
    九五之尊一句大明醫者差,指不定砸掉多少醫者的飯碗,毀了多少人的前途和未來,到時候一語成讖,它就是真的差了。
    “咱隻是隨口一說,你知我知毛驤知,誰敢傳出去,咱割了它的舌頭,咱不是說你差……”
    朱元璋解釋不清楚了,幹脆話鋒一轉。
    “戴院使,你信這世上有更安全可靠的法子,預防天花嗎?”
    “信。”
    沒等朱元璋眼角的笑紋擴散,戴思恭直接潑了他一盆冷水。
    “但目前沒有,如果陛下想有的話,重賞之下說不定有人願意效仿神農嚐百草,以身試藥。”
    經過這番交談,朱元璋算是明白了乖孫為何說大明的醫術條件不行了。
    他既好奇,乖孫到底是從何得知預防天花的法子的,更期待,等他得知答案那一天,讓戴老頭驚呆的場麵。
    午膳吃不成了。
    朱元璋把桌子上的三菜一湯,賞給了戴思恭。
    皇帝賞臣子飯菜,那可是彰顯恩寵。
    但戴思恭大冬天的,渾身像從水裏撈出來似的走出宮門,麵對陛下的賞賜,沒有半點胃口。
    “相公,陛下居然賞了咱家禦膳!門外好多人遞拜帖要見你呢。”
    “見什麽見,我隻是一個禦醫,有什麽好見的。”
    戴思恭看著麵對禦膳,表現驚喜的妻兒,張了張嘴,還是沒把他一口菜沒吃著,險些丟掉小命的事說出來。
    “我飽了,你們吃吧。”
    說完,戴思恭不顧外麵滿城風雨,一頭紮進了書房裏麵,翻找古籍醫典,查找關於天花之症的起源與防治。
    不到一日時間。
    太醫院使戴思恭被賞了禦膳的事,傳遍全城。
    換作別的皇帝,賞頓飯吃很正常。
    可朱元璋可是一個摳門的皇帝,別說賞賜,就算是給正經俸祿,都想一個人頂兩個使。
    因此,大家都知道,戴思恭得到了朱元璋的寵信,前來拜訪的人排起了長龍。
    其中還有跟朱元璋一起打過天下的文臣武將,連胡惟庸都遞了帖子湊熱鬧。
    “如果能買通戴思恭,不論是常氏和皇孫是生是死,甚至連陛下什麽時候該生病,我也能左右一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從乳母張氏死後,劉禦醫下了詔獄,生死不知,胡惟庸一直想往東宮裏塞人。
    隻是東宮新進的太監宮女,全是朱元璋精心挑選的,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
    僅剩的那位宮中老人,還有重要的作用,絕對不能當棄子使用。
    胡惟庸略一思考,便叫來管家,去將平涼侯從浙東官員那裏查抄來的幾家醫館房契,以及萬畝藥田地契,整理好送過來。
    他可不相信世上有真正的忠臣,隻不過是利益不足以讓忠臣背叛舊主而已。
    “陛下時常跑去東宮看皇孫,長久下去,真生出隔輩親的情分,一旦下旨立了皇太孫,呂側妃隻能永遠失寵,老死宮中了。”
    立了皇太孫,武將們的尾巴還不翹上天去?
    尤其是藍玉徐達之流,更不把他這個坐鎮朝堂的丞相放在眼裏。
    不行!
    絕不能這麽被動!
    “太子不在宮中,呂氏也不能爛在自己的宮殿裏,讓她多去皇後和常氏跟前轉轉,討人嫌好過沒存在感。”
    一不做,二不休。
    遲早能等到合適的時機,把東宮繼承人拿捏在手裏!
    “主公,好消息!”
    “劉伯溫昨夜推演天象,一早起來重病在床,今日請假無法參加早朝了!”
    聽到這個消息,胡惟庸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眼中閃過一道殺機。
    目前拿不下東宮,可以先吃一道開胃菜。
    漸東集團雖然在他的打壓下,早已不如朱元璋初登皇位時,那般得以重用,但在朝中依舊殘餘不小的一股勢力。
    尤其是在地方上,影響更重。
    “劉伯溫都七老八十的棺材瓢子了,這一病,直接入土,很正常吧?”
    幕僚們笑著點頭。
    正常。
    那可太正常了!
    但是,他們要怎樣利用劉伯溫的死,把浙東集團的政治遺產搞到手,讓他們為己所用,不再為陛下所用呢?
    這可真是一個大難題!
    ……
    【大聲點,八卦的聲音大聲點!】
    躺在搖籃裏的朱雄英,豎起耳朵,偷聽宮女們八卦宮中皇子們的趣事。
    尤其是聽到朱棣上房掏鳥窩,被老朱逮住打了五十大板的事,他正聽得津津有味,宮女們突然像摁了靜音鍵一樣,隻能聽到殿外樹枝上麻雀嘰嘰喳喳的聲音。
    他就知道。
    【老朱來了。】
    【不知道爺爺今天給我帶來了什麽新鮮的朝廷八卦,又準備罵哪個不長眼的臣子亂說話。】
    喜歡大明皇孫:老朱偷聽我心聲哭懵了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老朱偷聽我心聲哭懵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