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胡黨剛滅結新黨?三棍打斷抱團魂

字數:5016   加入書籤

A+A-


    “陛下,臣是沒能發現上官錯漏!”
    “陛下,臣是沒有規訓好家中子弟!”
    “陛下……”
    大家的理由五花八門,唯獨認錯的感情十分到位。
    有個五品的武散官,甚至直接解了綁繩,把掉在地上的荊條撿起來,信步上前,跪在了朱標的身邊,畢恭畢敬地呈上手裏的幾根帶刺染血的荊條。
    “要是陛下罰了末將還不解氣,那就打末將一頓吧!”
    隻要能夠在這場浩劫裏,保住他們的官位。
    光個膀子、丟個麵子、再挨頓打,能夠重獲陛下的信任,也就值了!
    朱元璋眯著眼打量著單膝跪地的五品武散官,想了好久才想到對方的身份。
    立了戰功的功勳之後,但家族勢力正在沒落,碰到這種動蕩,擔心被撤職讓人煽動了情緒,做出這種蠢事來,也是能夠理解。
    像這種人,做官能做到五品,也就到頭了。
    “咱上朝多年,還是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請求,咱佩服愛卿的責任感,理應成全,標兒,你替咱動手打三下,意思意思就行。”
    經常當皇帝的都知道,眼下這種情形,官員們抱團請罪隻是拋磚引玉。
    但凡皇帝態度軟和,覺得這群官員還有用處,找理由給他們開脫,接下來就是蹬鼻子上臉,提出別的要求。
    朱元璋確實好奇這些人的最終目的,但他已不再是那個需要委屈自己,同官員周旋的朱元璋了。
    “……”
    跪在地上送上荊條的正五品散官武德將軍,一臉茫然地看向玉階之上的朱元璋。
    不是。
    陛下你真打啊?
    法不責眾,這會兒不應該是說幾句客套話,安慰他們與案件沒直接關係,可以安心做官襲爵。
    怎麽陛下做的跟說好的不一樣呢?
    “打!”
    朱元璋以前有耐心跟朝堂之上的文官武將,玩權力拉扯的把戲。
    是因為他打下的天下,不能光靠自己治理,還得需要文官理政,武將戍邊。
    人心隔肚皮,他不知道哪個是忠,哪個是奸,得日久見人心,慢慢篩選誰可以用,誰必須死,提防黨派之間的鬥爭是演給他看的。
    如今有了乖孫指路,又從胡黨身上得到了驗證,他直接省去了這個環節。
    往後哪個官員再不務正業跟他耍心機,這群負荊請罪的,就是活生生的前車之鑒!
    “啪!”
    “啪!”
    “啪!”
    朱標抄起荊條,下手也沒留餘力。
    把繼承了父親官職的這個年輕的武散官,抽得抱著膀子直哆嗦,咬緊後槽牙也不敢喊疼。
    免得舊罪還沒消除,再添一筆禦前失儀的罪名,陛下再把他拖出去打一頓。
    “骨頭倒是挺硬。”
    朱元璋看著地上的斑駁血跡,再看年輕小將咬緊牙關的模樣,麵露讚許之色,手指著隊尾。
    “與你無關,你就回去站好了。”
    機會隻給一次。
    全看個人把握。
    然而,被打的武散官還是太年輕,太講義氣,又或者是背後主使的人,許了更加豐厚的利益,他竟跪在當場沒有動彈。
    朱標握緊了手裏的荊條,眼神晦暗不明。
    胡黨剛滅,就有人抱團想逼著父皇做決定?
    看來背後指使的人,影響力很大,絕不是禮部尚書牛諒所為。
    “好好好,你既然願意跪著,那就跪著吧。”
    朱元璋手指著牛諒。
    “他讓咱打他一頓,牛愛卿也想讓咱打你一頓嗎?”
    “這……臣是文臣並非武將,並不耐揍,還是算了吧。”
    牛諒見陛下根本沒把他們當回事,就知道這步路走錯了。
    不該在胡黨剛滅的時候,為了防止受到牽連,急著抱團取暖。
    可誰叫他們既不是如今炙手可熱的浙東文官集團一員,又沒有軍功實力在身,做事能力也不出眾,為了能夠在朝堂上有立足之地,也隻能找靠山,聽人指令。
    “不耐揍還敢背荊條上殿請罪,你們這是裝腔作勢,糊弄咱呢?”
    朱元璋假裝勃然大怒,用力地拍了拍扶手,當即下令。
    “毛驤,把這群光著膀子,禦前失儀的官員,全部拖下去,用他們身上的荊條抽十下,抽完停職徹查!”
    偷雞不成蝕把米。
    想要借著試探朱元璋當投誠狀,好抱團取暖的一眾官員,嚇得呆若木雞。
    直到侍衛把他們拖下去,毛驤接過朱標手裏的荊條,一臉冷酷的朝他們走來。
    終於有骨頭軟的,忍不住把教唆他們的人給捅了出來。
    “汪禦史,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有一個人開始指認,剩下的也開始隨大流。
    法不責眾沒效果,隻能死道友不死貧道,獻祭汪廣洋,以求獲得陛下的原諒。
    “……”
    正在拿袖子擋著臉的汪廣洋,臉色罵得很髒。
    挨三下荊條你們死不了,這個時候把我賣了我才是快死了呢!
    也怪胡惟庸牽連的人數太多,朝堂無可用之人,否則他也不會和這群烏合之眾在一起共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元璋見自己三兩下就把背後主使給詐出來了,視線定格在汪廣洋鐵青的臉龐上。
    “汪愛卿,你和他們是一夥的?你怎麽沒帶荊條呢?是嫌重嗎?要不咱派人去給你砍幾根來?”
    “陛下說笑了……”
    “朝堂之上咱可不跟你說笑,來人,拖下去打。”
    朱元璋根本不給汪廣洋解釋的機會。
    他也懶得理會,汪廣洋聯合這群人想給他施加怎樣的壓力。
    見招拆招?那是應付像胡惟庸、李善長那樣的老狐狸才用的手段。
    區區一個連禦史都當不明白的汪廣洋,朱元璋懶得費心。
    “陛下!臣冤……唔唔……”
    不等汪廣洋瞎嚷嚷,毛驤已經一個疾步轉身跑回來,扯下那個武散官的腰帶塞到了汪廣洋的嘴裏,把人拖了下去。
    已經回過味兒來,知道惹怒陛下的武散官,這回想告饒站出去,因為腰帶被人解走,為免禦前失儀,隻能老實巴交地跪在當場,暗中悔得腸子都青了。
    不是說好隻要認錯,不僅能保住官職,在陛下麵前露了臉,正值用人之際,還有飛黃騰達,加官晉升的機會嗎?
    現在他才知道,合著在陛下的眼裏,他連當這個五品武散官,都是勉強。
    如果能重來,他一定老實巴交的站在殿門口當擺設,再也不想著努力進取了!
    “行了,嘩眾取寵的都不在了,咱也給在場的各位提個醒,往後做事,要腳踏實地,別整這些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幺蛾子。”
    朱元璋手指重重地敲了敲扶手。
    等到外麵響起慘叫聲,又漸漸平息,他這才環視一圈嚇得大氣不敢喘的部分官員。
    “愛卿們有事啟奏嗎?”
    有人指使汪廣洋整了這麽一出出糗的大戲,絕不能草草收場。
    朱元璋已經猜到真正的幕後人是誰了。
    但當李善長的外甥丁斌站出來時,他還是驚訝於對方的沉不住氣。
    費勁兒鼓動這麽多人,還以為憋了個大招,結果三荊條下去,裝都不裝了嗎?
    “丁愛卿,你有何事啟奏啊?”
    喜歡大明皇孫:老朱偷聽我心聲哭懵了請大家收藏:()大明皇孫:老朱偷聽我心聲哭懵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