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華容道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A+A-


    另一邊,孔明返回江夏之後,見江麵火起,便急忙趕回大營。
    孔明入帳,但見左右文武分立,劉琦、劉備赫然在列,隻等他開始調兵遣將。
    “軍師,我等已等候多時了。”
    劉備正要上前迎接,卻被孔明攔住了。
    “時間不多,閑言少敘,在下先前信中囑托的兵馬戰船,可否備齊?”
    “已然備齊,隻等軍師下令!”
    孔明點了點頭,旋即開始點兵。
    “今日曹軍必大敗,我等也是時候行動了,關平將軍,你率一萬兵馬盡快渡江,占據烏林小路,在蘆葦深處埋伏,待四更之後,曹操敗兵必至,待他前軍過去,爾等即刻截斷道路,放火阻敵,縱然不能全殲曹軍,也可殺他一半!”
    關平麵露疑惑,急忙問道。
    “敢問軍師,烏林有兩條路,一去南郡,一通襄陽,不知末將該守住哪條路?”
    孔明淡然一笑,隨口道。
    “曹操兵敗赤壁,南郡已不可保,必走襄陽,而後退回許昌。”
    “末將明白了!”
    關平領命急退,帶兵而去。
    孔明轉頭根本顧不上他,轉頭又向張飛。
    “張將軍,你可領一萬人渡江,截斷彝陵這條路,在葫蘆口埋伏,今夜大風,明日必然有雨,雨後放晴之後,曹軍必然在此處埋鍋造飯,將軍但看炊煙起,便可率軍殺出,即便擒不得曹操,功勞必然也不小。”
    “軍師連曹賊埋鍋造飯都算到了?俺倒是很想驗證一下。”
    張飛不屑一笑,轉身便退了出去。
    孔明也不和他計較,轉而又向簡雍、劉封交代道。
    “你二人率領戰船,繞江圍剿敗兵,收繳器械,我想爾等定然能滿載而歸。”
    “吾等遵命!”
    二人退去後,孔明又向劉琦交代道。
    “武昌一帶最為要緊,公子可率部前往,陳兵岸邊,曹操敗兵若來,公子可順手擒之,稍後周瑜再來,亦可與之相持,公子可明白?”
    劉琦微微拱了拱手,笑著離開了。
    旋即孔明又向劉備說道。
    “主公與我可屯兵樊口,登高而望,坐看周郎今夜建功!”
    “妙極,妙極!”
    劉備大笑著,不過目光卻落在一旁的關羽身上,那笑容越看越假,隻不過孔明未曾點破罷了。
    眾將安排妥當,孔明正要離開大帳,卻被關羽攔住了。
    “軍師,莫不是忘了本將?關某隨兄長出征,大小百餘戰,從未落後,不知今日軍師為何棄之不用,視若無物,莫不是故意要和關某過不去?”
    關羽麵色冰冷,眉宇間似有怒氣,若非劉備在場,恐怕他已經對孔明出手了。
    孔明冷聲一笑,無奈的歎了口氣。
    “雲長啊,眼下正有一處最為緊要的隘口,想交於雲長鎮守,又怕雲長礙於昔日恩情,放那曹賊離去,因此不敢用。”
    “軍師多心了,昔日曹操的確恩厚,但關某斬顏良,誅文醜,解白馬之圍,已經報答過了,若是再撞見,豈能饒他?”
    “將軍當真?”
    “願立軍令狀!”
    “如此甚好!”
    說罷,孔明便命人取來筆墨,讓關羽當堂立狀。
    軍立狀已立,關羽明顯不忿,當即又冷笑道。
    “若曹操不從那條路上來,又當如何?”
    眼看關羽和孔明杠上了,劉備剛要上去勸阻,卻見孔明大笑了起來。
    “關將軍所言極是,那在下也立一份軍令狀,若曹賊不來,我也甘當軍法。”
    “如此倒也公平。”
    孔明隨後也立下軍令狀,這才又對關羽吩咐道。
    “曹賊敗退,必走華容道,將軍可在路上堆起柴草,放一把火,自然會把曹操引來。”
    關羽不禁蹙眉,冷聲問道。
    “濃煙一起,曹操便知必有埋伏,如何還肯來?”
    孔明淡然一笑,隨手揮了揮手中的羽扇,輕笑道。
    “虛實奇正,真真假假,曹操自以為深知兵馬,但見煙起,定然會以為是我軍在虛張聲勢,反而會走這裏,將軍隻需率三千人守住此處,必能生擒曹賊。”
    “何須三千,五百足矣!”
    說罷,關羽領著廖化,帶著五百校刀手,縱馬而去。
    看著關羽離開的背影,劉備滿心憂懼,不禁問道。
    “孔明啊,吾二弟最重恩義,若是曹賊當真奔華容道而去,卻被他無端放走,你不會真要殺他吧?”
    孔明微怔,嘴角不覺抽搐了兩下,心裏歎道。
    “主公啊,你隻關心你二弟的安危,卻不想倘若那曹操不曾走華容道,那關羽是否願意放過我嗎?”
    心裏想著,不覺又是一陣苦笑。
    “主公放心,在下夜觀星象,此役曹賊命不該絕,之所以讓關將軍把守華容道,就是將這天大的人情讓給他,日後亦是一樁美談,不過此事過後,江東必然前來問責,屆時還需主公維護一二。”
    “先生果然神算,劉備佩服。”
    一切都安排妥當,劉備和孔明這才趕赴樊口山上,眺望周瑜水戰。
    連江大火,遮天蔽日,衝天黑煙,彌漫人間。
    這一夜,不知多少人會被活活淹死!
    這一晚,不知多少人會被燒成灰燼!
    這一戰,不知多少人會被踏成肉泥!
    這一切都歸咎於那突如其來的東南風。
    遠遠的看著這一幕,劉備滿心驚駭,心中不免感歎江東水師雄壯。
    然而此刻孔明卻長舒了口氣,神色間說不出的慶幸。
    “如此大戰,浮屍千裏,太傷天和,吾雖借來東風,卻是江東縱火,這報應恐怕會落在周瑜的身上。”
    孔明借來東南風,助周瑜赤壁建功,孔明隱藏在幕後,最終卻報應在周瑜身上。
    短命的詛咒,或許這就是報應。
    時也!命也!
    另一邊,曹操采納荀攸的建議,率隊撤兵。
    命曹仁、於禁等率部殿後,繼續沿江收攏敗兵,抵擋周瑜的進攻;曹操自領大軍,前後十餘萬人向襄陽撤兵。
    大軍登岸後,見烏林開闊,果然取道此處,疾速退軍。
    不想曹操剛剛上路,突然遠處山林中一聲暴喝。
    “淩統在此!曹賊休走!”
    曹操側目望去,隻見山林裏數千騎兵追殺而至,正是東吳騎兵。
    喜歡三國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