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五龍神將
字數:3841 加入書籤
諸侯亂戰的局麵終於結束了,至此天下進入了霸主爭雄的時代。
原本的天下三分,因為劉昊的介入也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麵。
自古帝王鑄鼎鎮壓氣運,三足圓鼎為陽鼎,以作祭天之用;四足方鼎為陰鼎,以作祀地之用。
而如今的天下十三州也被瓜分殆盡。
曹操占據兗州、並州、司州、涼州大部)、荊州南郡)、豫州汝南)等地,更兼掌中天子,乃是世間聲勢最為強盛的諸侯。
孫權占據揚州江南)、交州和荊州長沙)等地,固守江南,借助長江天塹,亦可傳之三世。
劉備占據荊州大部)、益州大部)等地,川蜀天府之國,易守難攻,亦可稱雄一時。
剩下的便是劉昊了,占據徐州、青州、冀州、幽州、豫州大部)、揚州江北)、益州漢中)、荊州江夏、樊城)、涼州北地、安定)等地。
由此可見,劉昊的勢力縱橫南北,貫穿東西,堪稱世間最強諸侯。
耐不過人家低調,與其餘三人幾乎都訂立了盟約,當然低調是一回事,但是也沒有誰不開眼,敢去捋老虎的胡須。
不過劉昊的目光也不在中原,而是放在了四方蠻夷的身上,作為穿越者的他,自然知道這方世界遠不止一個大漢,即便不能征服全世界,至少也要徹底斬斷五胡亂華的禍根。
還有東麵海上的彈丸之地,等到琅琊水師徹底成型之後,他倒是不介意去走上一遭,滅族或許太過凶殘,徹底將它變成屬地他還是很有興趣的。
不久之後,劉昊與龐彤、馬雲祿也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琅琊各地更是大肆慶賀,軍民和睦,上下一心。
大婚後不久,龐統便請命去了遼東,留在了英武軍營中,做了公孫康的軍師。
北方冀、青、幽三州之地,劉昊可是布下了重兵。
龍驤軍20萬大軍,陳到鎮守冀州南部,周倉鎮守青州,郭嘉掌理三州政務,趙雲更是節製三州兵馬。
張饒所部勇武軍5萬人馬,駐守冀北,管亥輔之,向西防範曹操並州的駐軍。
張燕所部振武軍10萬人馬,鎮守幽州,公孫瓚之子公孫續為佐之,向北防禦草原諸部。
魏延的人馬的已經撤走,由張燕所部接防遼西,剩下公孫康所部英武軍15萬人馬駐守遼東,公孫模、張敞為副。
北方三州,劉昊足足布下了五十萬大軍,如今龐統又去遼東,足以窺見劉昊的戰略意圖。
幽州向北便是鮮卑諸部,鮮卑與羌族不同,其地域更廣,勢力更大,不過自漢以來,鮮卑諸部被匈奴擊敗後,便受其奴役,乃是匈奴兵犯大漢的馬前卒。
後世的五胡亂華,便是匈奴和氐族率先發難,而後造成十六個政權割據,前後持續了一百三十多年,如此臭名昭著,堪稱曆史的至暗時刻。
重活一世,劉昊自然不能讓這段屈辱的曆史重演,這也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司馬氏布局奪權成功的原因。
所以他的意圖也非常明顯,中原格局已定,短期內他也無意再挑起大戰,於是他的重點放在了北邊,屠刀直指鮮卑諸部。
不過下手之前,眼皮底下的麻煩還要徹底解決掉。
遼東向東便是高句麗,向南便是三韓部落馬韓、辰韓、弁韓),柿子先撿軟的捏,讓龐統去遼東,便是準備先解決這兩個地方。
與此同時,張任也自發請命去了漢中,做了馬超的副將,他這是準備要和劉備死磕到底了。
當然劉昊還有自己的布置,氐族便多匯聚在益州和涼州一帶,馬超乃是羌族中的神威天將軍,張任亦是聞名的北地槍王,有此二人在,自然可以震懾益州及涼州的各部族。
隻因劉備封賞了五虎上將,劉昊也跟著敕封了五龍神將。
青龍將呂布!
琅琊水師鯤鵬營都督,麾下水師已從原本的9萬人馬擴充至20萬大軍,呂範、陳武為副,周瑜為其軍師!
白龍將趙雲!
20萬龍驤軍統軍上將,麾下重甲騎兵2萬,輕甲騎兵3萬,步兵15萬,郭嘉、陳宮為軍師,陳到、周倉為副,並節製冀、青、幽三州兵馬。
黑龍將典韋!
15萬虎賁軍統軍上將,麾下重甲騎兵1萬,騎兵1萬,重甲兵3萬,步卒10萬,賈詡為軍師,張遼、裴元紹為副,節製廬江、豫南及江夏的諸部兵馬。
赤龍將許褚!
15萬豹韜軍統軍上將,自接替典韋鎮守淮南之後,其麾下人馬也從原本的10萬擴充至15萬,其中陷陣營1萬,重甲騎兵1萬,騎兵1萬,步兵12萬,戲誌才為軍師,高順、張闓為副,節製淮南和譙郡的諸路兵馬。
黃龍將馬超!
15萬狼瞫軍統軍上將,其麾下騎兵3萬,步兵12萬,張任、邊韜、馬岱為副,徐庶為軍師,節製漢中及北地、安定一帶的羌胡所部。
自馬雲祿嫁給劉昊以後,馬超也遞交降表,願意徹底歸順劉昊,其麾下2萬西涼軍與邊韜所部5萬羌胡兵馬被編為狼瞫軍,除此外劉昊還將趙雲在冀、幽一帶新招募的8萬大軍也交給了馬超統領,以此來為狼瞫軍造勢。
徐庶原本與龐彤交好,卻沒想到他竟是女兒身,甚至還嫁給了劉昊,一時間難以接受,於是便自請外任,遂被劉昊派到了漢中,做了馬超的軍師。
五龍神將的敕封一出,一時天下震動。
呂布成名已久,早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名,是公認的天下第一武將,位列五龍神將之首自然是不容置疑的。
趙雲、典韋、許褚三人很早便追隨劉昊,這麽多年來,南北征戰,立下赫赫戰功,自然也無人不服。
唯有馬超似乎名過其實,尤其是魏延、黃忠和張繡一眾將領明顯有些不服氣,不過考慮到畢竟是自家主公的大舅子,還有著能將曹操殺的割須棄袍的戰績,排在五龍神將末尾倒也能夠接受。
敕封完五龍神將後,劉昊明顯的感覺到了自身氣運的攀升,相比較劉備的五虎上將,他的五龍神將強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謂的五虎將,除了關羽、張飛還算名副其實之外,其餘三人幾乎都是湊數的,或許關平還有長阪坡撿來的戰績,那劉封和孟達之輩,實在有些不夠看的。
獲悉劉備和劉昊接連敕封武將之後,曹操和孫權明顯也坐不住了,一係列的敕封也隨之而來。
曹操敕封了五子良將,分別是前將軍夏侯淵、左將軍樂進、右將軍徐晃、後將軍於禁和征西車騎將軍張合。
然而孫權更狠,一口氣便敕封了十二名武將,且老少不分,死活不論,能封則封。
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周泰、呂蒙、蔣欽、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和丁奉。
這便是江表十二虎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