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府試知府是熟悉人
字數:3542 加入書籤
林澤階他們三人按著衙役的指點,總算平安到了永漳縣考生的聚集點,靜候開龍門進入考場。
送考的人隻能送到這裏,衙役們一個縣一個縣的通知入場。
這次考試和縣試相同,分幾天考完,一般考三輪。
也有不同,府試按朝廷規定除考引外,什麽都不準帶,連筆墨紙硯考場都提供,吃也是考場提供。
進場和縣試差不多,要由作保的秀才確認,然後書吏打勾,才能進去考院,在布幔圍繞中脫衣檢查。
還是有人敢夾帶,綁在頭發,縫進衣衫裏極小本的四書集,被發現求饒,搜檢衙役軍士們不會放過他們。
每抓到一名作弊的考生,檢查衙役和兵丁會有二兩銀子的獎勵,這可不少,利益的原因檢查得很認真。
林澤階自然不需要夾帶,搜完身後,他的考票上有個“堂”字,坐的提堂號,十個縣有共100人,這些位置在知府大人的眼皮底下考。
衙役們把他帶到另外一群人中,都是當前各縣縣試前十的人,並發給他考試用品,考試紙上加蓋個小戳“堂”字,並寫好了考試的座位。
林澤階走進考場,不由的呆了一下,因為監考的知府他認識,就是遊湖時的老者。
林澤階的眼神看過去,他有感覺回望了過來,不過知府麵無表情,好像不認識林澤階一樣,在林澤階的臉上掠過去。
林澤階本來心中有所猜測,成了現實,看不到李裕華和翁靖傑,相信這一刻他們的表情很驚訝。
等所有的考生坐好,鍾樓的鍾聲傳到,知府才把寫好的考題貼了上去,兩道四書八股文題和一首詩題。
第一道八股文真的是:‘克己複禮為仁博學而篤誌’;第二道:‘詩雲穆穆文王大學之道’,試貼詩‘賦得遠山含翠’韻角為‘山’‘間’。
林澤階心頭泛起了猶豫,要不要棄考?他不想作弊,也沒有必要作弊,作為縣試的榜首,按規則一般府試都會錄取。
但是知府的操作讓他有些矛盾,放棄的話,最對不起的是陳老夫子,他放下一切來教授自己,投入所有的心血,棄考他會什麽反應?
其實林澤階早就有所猜測,老者是知府,但是內心多少不敢麵對,現在不得不麵對這個問題,要過自己內心關口。
他一直以來對人對外都說,功名在直中取,不要曲中求,知府透題,這很違反他的理念,作為聰明人,越聰明就越固執。
想不通的事,不能自洽的事,他是不願意幹。
監考的衙役見他一直不動筆,敲他的桌子,示意他把題目抄下來。
林澤階想通透他不想作弊,是知府把考題說出來的,而且他為朝廷做了很大貢獻,黑板粉筆,天花治療,產婦鉗和石膏治骨折,這些技術都是提前在這時代出現。
而朝廷的獎勵可以說是極為吝惜,這些技術可以說再造一個盛世,找一找曆史就知道,每一次天花就要多少人死去?黑板提供多少的教化的功能?
產婦鉗可以保住多少母子的生命,有這些技術,可以增加多少的人口?
在內心中他認為自己並沒有對不起人,不是他負朝廷,是朝廷負他,對外肯定講得大氣不在乎,這是人性出發。
想通了的林澤階,拿起筆來開始把題抄下來,並在草稿上寫出改了很多遍的文章。
以他的記性,可以直接一字不差的默寫出來,但他還是在草稿上有意寫錯幾個字,然後再錄到正卷上。
知府一直用眼角的餘光,觀察著林澤階,他見林澤階動筆鬆了一口氣。
明麵上他和劉財主確實不認識,沒有交往過。
隻是他太喜歡林澤階,一時沒有控製住才泄題的,本來按照約定,是來看一看並記住林澤階,沒有讓他泄露考題。
這事的風險說大極大,事後他多少有點後悔,風險在林澤階少不更事會到處叫嚷,不過他從側麵打聽,林澤階沒有把他講出考題的事說出來,才放心睡好,這件事隻在兩個人知道。
不過在知府的內心,堅定認為朝廷負林澤階良多,這樣做他人有怕有後悔,但沒有內疚感。
這次府試出題偏難,出截搭題,因為大量的秀才上書朝廷,科考中押題的人太多,重複出現的答案太多,希望把考中學子的答題錄成冊公布出來,把押題默別人答案的學子打落不錄取。
到了中午的時分,衙役們抬來了考場的吃食,一葷一素肉少菜多沒什麽味,吃完可以走動一下,府試每天考試時隻有三次活動的時間,但都有兵丁跟著。
看見了李裕華和翁靖傑,考試期間彼此之間不能交談,他們都麵帶喜色點頭,這兩道四書題,他們依照知府喜好風格改很多遍,考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縣試看起來難過,但其實競爭遠沒有府試難,縣試泥沙俱下,有些學子是半農半讀,不是專業的讀書人,但經過縣試一篩選,府試都是專業的讀書人。
同樣在競爭,府試是一群有家庭托底、學習都不差的人在競爭,是真正全職讀書人的競爭。
十一二歲過縣試,終身無法過府試人很多,府試是小三元裏最難的,考試人數最多的競爭。
知府借著巡查,幾次晃蕩到林澤階身邊,他還特意一本正經的抽查林澤階的筆墨紙硯,這一切合規的,學子有配合知府的抽查義務,提“堂”號學子,就要接受更多的監督。
林澤階早就寫完檢查了許多遍,沒有錯誤,看見已經有人拉鈴交卷,他也一樣的拉響鈴聲,衙役過來糊名,裝入匣子。
離開時知府突然開口:“這位學子看你年齡還很小,本官問你為何舉業?”
知府這是麵試發問,正常大部分都是問第一個交卷,很少會問林澤階這種,好幾個交卷後的才交卷的人,不過知府要怎麽做是他自由,一府中他權力最大。
在場的考生都抬頭,看向林澤階小小的身軀,為他感到難受。
知府的麵試應對的好加分項,應會不好減分項,在眾目睽睽下很有壓力,考學子們的氣度和機智。
坐在案幾上的知府,身後二十多個監考的官員和書吏們依序排列,目光如炬,不動聲色間威風凜冽,威勢嚇人。
知府問話後,那些書吏和官員更是把虎視眈眈的目光,投視在被問話的林澤階身上,看他如何回答?
林澤階一樣頭皮發麻,腦筋急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