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報喜

字數:3979   加入書籤

A+A-


    商量好後,林澤階和翁靖傑,李裕華要先回永漳縣學報到,外公外婆,林澤階父母等人一起回去。
    回程走水路,陳家灣有船運貨來府城,黃生旺和巫思明帶著人,加上劉財主派武士護著回永漳縣。
    中榜的消息先一步傳回去了,縣裏麵派報喜的人,先去各人的村裏報喜。
    考上秀才完全不一樣的待遇,士農工商四民,士是最重要最上等的階層,必然要示之榮耀。
    禮房的派報喜的人,不知是疏忽還是怎麽,聽到林姓,想當然向清溪村去。
    一路上鑼鼓喧天,樂手吹奏向清溪村前進,直奔林澤階的老家,在村口的納涼聊天村民,開始在議論誰家要做好事,怎麽不先通知?
    喜報的人問:“請問貴村林澤階,林老爺的家是哪一座?”
    清溪村的人,因為好幾個人在縣衙當差,比較不怕衙役了,事關林澤階更是不怕,他父親林鴻福發達很照顧同族,有人上前答話:“什麽事情吹吹打打,和林澤階有什麽關係?”
    “你們族裏林澤階,以全府第一名考中了秀才,你們可以享受他的榮光,祖先在泉下享受他的庇佑。”
    林姓的族人大喜,直接把人帶到林澤階老宅裏。
    林慶繁和林張氏大喜,“林澤階嗎?我的孫子中了秀才?我的好孫子呀!”
    安排送上報喜銀子,燒水泡茶,點心送上。
    裝備殺雞宰羊,喜報說:“我們還是要走下程序,念喜報。”
    當報喜拿出喜報念道:“報,大周永徽三年定州府,永漳縣陳家灣陳建圖之孫,林鴻福之子,林澤階喜中院試第一,取得生員秀才功名。”
    這下就尷尬了,按說一村一姓,怎麽可能林姓到陳姓的村莊去住,三代中的爺爺輩不對。
    喜報的念完都呆住了,連忙叫吹奏的人樂手們:“停停停,走錯地方,去陳家灣。”
    林張氏一把上前抓住抓著喜報不放,“林澤階就是我的孫子,身上流著我們的血脈,我三兒林鴻泰是他的叔叔,在戶房當正式典吏,怎麽還要送到陳家灣?”
    送喜報聽到林鴻泰,再看林慶繁的衣衫,知道不是普通人,耐心的說道:“林老爺子,你們家的事情,我們小人滲和不了,但是送喜報一定要按地址送到,上麵的履曆三代祖父是陳建圖,而不是你們。”
    林張氏抓住喜報就不放,“當時我就上了林建宏老騙子的當,騙我把我大兒和孫子過繼他的弟弟名下,林澤階就是我孫子。”
    林氏族長和甲長得到消息,趕來看到解釋,“林慶繁是林澤階的親祖父,不過把這一脈過繼給陳家灣的陳建圖,沿襲著香火,一姓撐兩家。”
    解釋完後對林張氏說道:“當初你就糊塗,貪心別人銀子和田,把人讓給陳家灣,反悔沒有用,放手。”
    報喜的收起喜帖,用可憐的眼光看著林張氏和林慶繁,又從清溪村吹吹打打向陳家灣來。
    清溪村的人又把林張氏埋怨一頓,本來林澤階考上秀才,80畝的田可以免稅優先給族人掛靠,還能夠免兩個人的徭役,這些好處看來要落到陳家灣去。
    族人肯定不服,慫恿著林氏族長去和陳家灣爭,至少得分一半回來。
    就算40畝田交兩季稅,按5成交給官府,上萬斤的糧食,省下來夠吃好久。
    林族長和甲長當然得為族人爭取利益,叫上林澤階的親爺爺林慶繁,跟著報喜去陳家灣。
    林澤階的二叔林鴻碌和陳家灣的族長,一起接過喜報,當然又發喜錢,送喜報和樂手收了兩處的喜錢,高興得不得了。
    這一家人分了兩地,特別有錢,喜發錢發得很厚,請他們吃得也是很好,高高興興的離開。
    他們恨不得林澤階再中榜,這裏報喜比別處多賺幾倍。
    陳家灣族長和林氏族長嘴上爭歸爭,不敢決定林澤階名下80畝田的掛靠怎麽分配,隻能等林澤階他們回來。
    陳族長還想在陳氏祠堂給林澤階立旗杆,這又引起林氏族長的爭執,他們一樣要立。
    兩村必須找個方案來解決這問題,林澤階有功名可還有爵位,軍功爵位含有封地,可以養護衛,護衛的地可以不用交稅,人不用服役,這裏麵的利益太大了,
    處理的不好,兩村會互相械鬥,族人一旦動手結仇,那就很難再講和,仇恨會連綿的。
    清溪村這幾年發展不錯,工坊不多,老找林澤階要利益。
    林澤階教他們種香菇,種木耳,建烤房做成幹貨由劉財主統一收。
    林族長和甲長兩人,一點不想有事發生,現在清溪村的日子過得很好,族人不答應,總聚在一起商量,有好處誰不想。
    林澤階是走水路回永漳,比走陸路舒服很多。
    到了永漳縣城碼頭,早有代縣令在等著,上一任的趙縣令已經被調到很偏遠的小縣去。
    朱縣丞代替原來的縣令,他比原來的趙縣令了解永漳,永漳真正隱藏大人物是林澤階 。
    林澤階一下船,他就命令樂手們吹起迎賓曲。
    代縣令之前就聯係上當推官的陳思業,想通過他靠近蘇知府。
    對於以前同當縣丞陳思業怎麽當上推官,官場中真真假假的消息早流出來了。
    朱縣令知道因為蘇知府喜歡林澤階,所以破格提升還在樓山當縣丞的陳思業,去府裏當推官。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官場更是現實比小商販還計較,不可能提撥沒有關係的人,有的話不是白日夢就一定是火坑,要坑死人。
    朱代縣令當然想去掉代字,趙縣令調走時,把登記產權的稅從4個點,降到1個5點,光收這個稅,就拉走好幾車的銀子,誰不羨慕。
    永漳是大縣有錢的縣,交易的田產山林、房屋店鋪每年很多,民眾不來縣衙登記,私下簽契約,由族長甲長做中人不交稅。
    朝廷訂登記稅有點高,很多縣令要走都會張告示降低收稅,收到的錢上繳一部分大部份帶走,這是合法的,是做縣令時的盈餘。
    代縣令想去掉代,當一任正式的縣令,光走時登記財產,可以讓家庭族富三代以上,不動心怎麽可能。
    鼓樂吹起,城中的人紛紛打聽什麽事,當聽說考第一林澤階回來,整個永漳城裏的人都奔走相告。
    永漳人都受過林澤階的好處,免了幾年的稅賦,吃過飽飯,自覺得排隊向林澤階歡呼。
    林澤階不知道自己這麽受歡迎,謙卑一路鞠躬進入縣學,登記學籍,有縣令在,自然而然極快辦好,沒人為難。
    代縣令請客,把林澤階拉到一角:“澤階侯爵爺,下官想當正式的縣令,您看可以推下官一把嗎?您的家人下官以後必將多加照顧。”
    林澤階推辭:“朱縣令,學生隻個秀才,還沒有領爵位,沒有這麽大的能力。”
    “可是你堂叔,陳思業推官說有,我們兩私交不錯,您幫我在蘇知府那裏說句好話,幫下官一把順手的事,下官永遠記著您的恩情。”代縣令哀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