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賓客上門

字數:3638   加入書籤

A+A-


    第一個上門來的是劉財主夫妻,帶著劉盈語,劉覺桓,劉覺恒。
    劉覺桓和劉覺恒很明顯感覺到,父母親和妹妹對於林家人,非常親熱,甚至超過對大伯,笑得比在自家府裏高興多了。
    茶上來後,林家和劉家女眷沒有避開,完全是通家之好的相處。
    劉財主反客為主,帶頭參觀林家的府邸,不算失禮,林澤階姐弟常在他們別院學習,還當自己親人發月例錢。
    他們不見外,反而讓林鴻福和陳秀枝高興。
    參觀完,劉財主很滿意這府邸,坐下來喝茶聊天,“澤階你提的建議,內庫想成立人參管理部門, 由我來主持對外一部份事務,我想找鴻福兄一起出任,職務任你選如何?”
    林澤階還沒說話,林鴻福先開口,他陪笑著說道:“劉兄,我還是算了,不想出任官職。”
    “這不是官職,替皇上內庫賺錢,我們隻要掌大局就好,工作不會很累,更多是拾遺補闕,核查賬目檢查工作就好,司禮監寶鈔司是皇上家奴,基本工作做的盡心盡力。”劉財主細心的解釋。
    “我對現在的日子很滿足,就不去管事了,我知道自己才能有限,惹人笑,自己不開心。”林鴻福還是明確拒絕。
    劉覺桓和劉覺恒兄弟感覺不可思議,還有人能拒絕這麽好的事,這可是為皇上的內庫出力,表麵沒有職務,但一出動各地官吏很恭敬,有機會調出去升官也快。
    說話間,張徑香夫妻到,他和劉夫人本就是親戚,張徑香的姑姑是劉夫人青海郡主的母親,是劉覺桓,劉覺恒和劉盈語的外婆,見麵彼此間沒有太多繁瑣的禮節,女眷不用回避。
    話題又繞回勸林鴻福出仕。
    林鴻福笑著說:“我家在京城有中等莊田,我平時管管莊田,做一做手工,其實很快樂,去做我不擅長的事務,還得從頭學還是算了吧!”
    張徑香比較了解林鴻福這個人,打圓場,“兄長別勸鴻福兄,人各有誌,我們從小被教成,男兒要立大誌成大業,但真的快樂嘛?不見得比得上鴻福兄幸福,我們一生,終日夢魚,幾人見鹿,束縛在功名利祿裏麵。”
    林鴻福憨憨的笑著,他心裏真是這樣想,這些聰明人整天算來算去,又算出什麽來了?還不是白了頭發,蒼老容顏,一場空。
    他話的文雅一些:“我是無債一身輕,又有兩個錢,閑時泡兩壺茶,過過無出息的日子,做山中宰相。”
    這話說的整天勞碌算計的張徑香很羨慕,“人各有命,鴻福兄是有福之人,達到顏回的高度,陋巷簞食亦樂哉,貧,氣不改 ;達,誌不改。”
    林鴻福笑著搖手,“哪有張進士說的這般高大,我怕給人誤事,又出了醜,我本來是竹蔑匠。”
    說話間忠誠侯吳邦緒,帶夫人和世子吳中嘉來到,男女分開內外間,隔開坐下聊天。
    女人天生是交際的高手,劉夫人青海郡主控場,親親熱熱的聊天,討論時新的衣裳,京城有哪些新的織法和頭飾。
    劉夫人這幾天都在宮內,由她來說宮內最新的流行趨勢,大家都拜服。
    男的在外間廳聊天時政,張徑香和忠誠侯吳邦緒兩人一個在戶部,一個在兵部,兩人很早以前就認識。
    張徑香和吳邦緒的父親吳長民,是同科進士,又一起在翰林三年,以前時常去吳府,互相有關係,大家更親密。
    不可避免聊到最新的政局,就是成立的人參專賣管理,這可是官宦人家,庶子私生子最好的去處。
    在內庫是衣食無憂,一直傳承的職業,如果皇上願意轉給戶部管理,直接轉為官員吏員,待遇不差。
    很多府邸為了爭把庶子,私生子送進新衙門,開始四處活動,有些東西一揭開,大家知道很賺錢。
    參考因和田玉成立皇家專賣局,多放一些出來,好年份有90多萬的銀子利,其中過手的人又能賺多少?
    人參比和田玉量更大,價格隻要朝廷控製調整,這裏做事那比朝廷官員還更高俸祿,沒有多少責任,不顯山露水。
    忠誠侯都想把家族子弟,多塞幾個進去,劉財主是負責人,一下談好送兩個侄子,自己一個庶子進去。
    他為林鴻福不去人參專賣局感到可惜,這麽好的機會,貼近皇家的機會,就要勸說林鴻福。
    林鴻福表現極不在意,還是說不想去。
    林澤階更不在意,“叔叔不用勸,我爹就是這個性子,無非無是,衣食不求人,又識得三文兩字,不貪不偽,一味樂天真,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人閑水北秋無價,讓他按性子來。”
    忠誠侯感歎著:“鴻福兄,你最有成就是生個好兒子。”
    林鴻福一點沒有不好意思,反而很欣慰驕傲,“我兒和我不一樣,處處聰明,我這當爹愚笨,所以守著他就好,看到我兒子我就高興,我不用他大富大貴,隻要我兒健健康康就好。”
    忠誠侯想到家族戰死的兄弟長輩,父親和弟弟在冰天雪地裏苦熬,今日這富貴,明知是家族用鮮血澆灌出來,還放不下,不由更加佩服林鴻福,“鴻福兄,真是看得透,有你淡泊的性子,相信以後澤階不會在錢財,權勢中執著。”
    人家父子都不在意,忠誠侯不再勸說,提到朝廷上的事情,“張侍郎,吏部上下一舉被端,這次京察外察會不會停擺?不知會是誰接任吏部尚書,是不是按慣例,禮部尚書接任吏部尚書?”
    張徑香反問他:“你上表了沒有?”
    “上表了,我們兵部對皇上決定一致擁護,這回朝中是風雨飄搖,徑香兄,聽說因抄整個吏部,戶部入賬幾百萬兩,可否先調撥一些到邊關涼州?我爹和你可是同科老朋友,在涼州受苦受凍。”
    “我知道你父親想報仇,你的叔伯和我是好朋友,我一樣同仇敵愾,但目前不是好時機,財力不允許,打仗打的是錢糧,得先讓中原百姓喘息一下,免去他們的治河公攤的稅,一開仗就要加收至少不下三成戰爭稅,江南和中原百姓負擔不起,會內亂。”張徑香拒絕吳邦緒的試探。
    “這是內閣的態度嗎?”吳邦緒臉沉如水,為家族的報仇什麽才能行,還要等多久?
    張徑香淡淡的點頭,“攘外必先安內。”
    林澤階不想他們爭論,“先生,叔叔,時辰差不多,看來薛親王是不會來,我們開席如何?”
    張徑香趁機轉移話題,不要傷和氣,點點頭,“這回做什麽好吃,你做一回菜,我可吃七年,聽你師娘說你要出新菜式了?”
    “先生吃了舌頭可別吞下去。”林澤階湊趣的說道。
    “這麽有自信,我很期盼,那就上菜吧!”張徑香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