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暖心暖胃,攻略嬤嬤

字數:6959   加入書籤

A+A-


    內務府庫房那場風波,雖然最終沒有當場抓住秋紋的把柄,但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
    小鄧子被重打四十大板後,直接被內務府總管下令拖去了辛者庫宮裏幹最髒最累活的地方),能不能活下來都難說。
    秋紋雖然沒被處罰,但被崔嬤嬤點名上報給了皇後,雅菊軒上下都變得夾著尾巴做人,許妙音更是氣得病了好幾天,連門都不敢出。
    而蘇錦屏,則成了這場風波裏最大的“受益者”。
    她不僅洗刷了冤屈,還憑借著臨危不亂的應對和那番“師法自然”的說辭,在宮裏底層和部分高層比如安美人和崔嬤嬤)心裏,都留下了“聰明”、“有風骨”、“受了委屈”的印象。
    連帶著,她做的那些“新奇”小玩意兒,也更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但蘇錦屏心裏清楚,這遠遠不夠。
    許妙音和秋紋雖然暫時偃旗息鼓,但梁子已經結下,她們絕不會善罷甘休。
    崔嬤嬤雖然對她有了好感,但也隻是職責所在,談不上什麽真正的庇護。
    安美人那邊,也隻是欣賞她的“雅趣”,不可能為了她去得罪將軍府出身的許家。
    她必須趁熱打鐵,把這次事件帶來的“紅利”最大化,為自己爭取更穩固的靠山和更有利的地位。
    她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崔嬤嬤。
    這位掌管宮規、鐵麵無私的老嬤嬤,在宮裏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力。
    如果能得到她的認可和好感,那以後許妙音再想用“規矩”來找茬,就得掂量掂量了。
    可是,怎麽討好崔嬤嬤呢?
    送金銀珠寶?
    崔嬤嬤是出了名的清廉,送了也是白送,反而可能惹她反感。
    送針線玩意兒?
    她自己就是尚宮局掌事,什麽好東西沒見過?
    蘇錦屏那些“自然風”的東西,安美人喜歡,崔嬤嬤這種老派人可不一定看得上。
    蘇錦屏想了好幾天,覺得還是得從“心”入手。
    崔嬤嬤年紀大了,在宮裏操勞一輩子,無兒無女,雖然地位尊崇,但想必也有孤單寂寞的時候。
    而且,她掌管規矩,最是辛苦,飲食起居肯定也比不上那些主子娘娘們。
    如果……能送點暖心暖胃的東西呢?
    既實用,又能體現心意,還不容易犯忌諱。
    蘇錦屏想到了自己最近用換來的白麵和雞蛋,琢磨出來的一種新吃食——雞蛋灌餅。
    這東西,在現代是爛大街的早餐,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獨一份!
    做法簡單,用料普通麵粉、雞蛋、一點油和鹽),但口感外酥裏嫩,鹹香可口,熱乎乎地吃下去,特別暖和舒服。
    她決定,就用這個,再加上幾雙她親手納的、最厚實暖和的鞋墊,去拜謝崔嬤嬤。
    主意打定,她就開始準備。
    她讓小翠用省下來的銀子,又偷偷換了些新鮮雞蛋和一點蔥花這個比較難得,是小翠磨了半天,才從一個相熟的、負責禦膳房邊角料的小太監那裏換來的)。
    然後在流雲軒的小廚房裏其實就是個通風好點的角落,搭了個簡易的土灶),蘇錦屏憑著記憶,開始嚐試做雞蛋灌餅。
    和麵、擀皮、打雞蛋、灌餅、烙製……一開始並不順利,不是火候掌握不好烙糊了,就是雞蛋灌不進去或者漏出來。
    但蘇錦屏有耐心,也有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反複嚐試了幾次,終於做出了幾個像模像樣的成品。
    金黃色的餅皮,微微鼓起,咬開之後,裏麵是嫩滑的雞蛋和翠綠的蔥花,香氣撲鼻。
    小翠在旁邊看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主子,您……您還會做這個?這叫什麽啊?太香了!”
    “這叫……嗯……暖心餅。” 蘇錦屏隨口起了個名字,“嚐嚐看。”
    她把一個稍微有點破的遞給小翠。
    小翠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瞬間就亮了:“唔!好吃!太好吃了!又香又軟和!”
    蘇錦屏自己也嚐了一個,味道確實不錯。雖然比不上現代加了各種調料和醬料的版本,但在這缺吃少穿的古代後宮,絕對算得上是難得的美味了。
    她又挑了三個品相最好的暖心餅,用幹淨的油紙包好,放進那個小食盒裏。食盒底層,則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五雙她新納的、用了最好粗布、納得最密實的鞋墊。
    一切準備妥當。
    第二天一早,蘇錦屏就帶著這個食盒,親自往尚宮局去了。
    她沒有直接去找崔嬤嬤,而是先找到了一個在尚宮局當差、之前因為鞋墊對她頗有好感的小宮女,請她幫忙通報一聲,就說流雲軒蘇才人前來拜謝崔嬤嬤的援手之恩。
    那小宮女得了她的好處蘇錦屏又送了她一個新做的小布包),自然樂意幫忙,很快就進去通報了。
    過了一會兒,小宮女出來,說崔嬤嬤讓她進去。
    蘇錦屏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儀容,跟著小宮女走進了尚宮局的內院。
    崔嬤嬤的住處,並不奢華,但十分整潔幹淨,透著一股肅穆莊重的氣息。崔嬤嬤正坐在炕上,手裏拿著一本宮規冊子在看,看到蘇錦屏進來,隻是淡淡地抬了抬眼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才人蘇錦屏,給崔嬤嬤請安。” 蘇錦屏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禮。
    “起來吧。” 崔嬤嬤放下冊子,“蘇才人今日前來,有何事?” 語氣依舊是公事公辦的樣子。
    “才人是特來感謝嬤嬤的。” 蘇錦屏站起身,臉上帶著真誠的感激,“日前若非嬤嬤明察秋毫,秉公處置,才人早已含冤莫白。這份恩情,才人銘記在心。”
    她說著,把手裏的小食盒雙手奉上:“才人身無長物,也沒什麽好東西孝敬嬤嬤。這是才人親手做的一點粗陋吃食,還有幾雙自己納的鞋墊。
    天冷了,嬤嬤為宮務操勞辛苦,還請嬤嬤不要嫌棄,多少……暖暖身子,暖暖腳。”
    她沒有提上次風波的具體細節,也沒有再訴苦或者表功,隻是簡簡單單地表達感謝,送上自己親手做的、最實用、最暖心的東西。
    崔嬤嬤看著蘇錦屏遞過來的那個小食盒,又看了看她那雙清澈真誠的眼睛,心裏不由得微微一動。
    她執掌尚宮局多年,見過太多巴結討好她的人,送來的無非是金銀或者華而不實的擺設。像蘇錦屏這樣,送吃的還是親手做的)、送鞋墊的,還是頭一個。
    而且,這丫頭說話得體,不卑不亢,既表達了感激,又沒顯得過於諂媚,分寸拿捏得剛剛好。
    崔嬤嬤對她的好感,不由得又增加了幾分。
    “蘇才人有心了。” 崔嬤嬤語氣緩和了一些,並沒有立刻去接食盒,而是問道,“你做的吃食?咱家倒沒聽說過,你還會這個?”
    蘇錦屏臉上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笑容:“讓嬤嬤見笑了。就是……自己瞎琢磨的。前陣子身子不適,胃口不好,就想著能不能用簡單的麵粉雞蛋,做點熱乎乎、容易克化的東西。
    這個餅,外麵是麵皮,裏麵是雞蛋和蔥花,吃著還算暖和。才人給它取名叫‘暖心餅’,就是……一點暖暖的心意。”
    她把做法和名字的由來,輕描淡寫地說了一遍,既解釋了來源,又暗暗點了一下自己的“心意”。
    崔嬤嬤聽著,心裏更是受用。這“暖心餅”的名字,取得好啊!
    她終於伸出手,接過了食盒:“既是才人一番心意,那咱家就卻之不恭了。”
    她打開食盒,看到裏麵那三個還帶著微溫、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金黃色餅子,和底下那五雙疊得整整齊齊、針腳細密的鞋墊,眼神不由得柔和了許多。
    “你有這份心,很難得。” 崔嬤嬤點點頭,“咱家收下了。你身子不好,也該多注意休息,不必特意跑這一趟。”
    “能來給嬤嬤請安,是才人的福氣。” 蘇錦屏趕緊說道,“嬤嬤若沒什麽吩咐,才人就先告退了,不打擾嬤嬤清淨。”
    她見好就收,目的達到,就不再多做逗留。
    “嗯,去吧。” 崔嬤嬤揮了揮手。
    蘇錦屏再次行禮,然後恭敬地退了出去。
    看著蘇錦屏離去的背影,崔嬤嬤拿起一塊“暖心餅”,試探著咬了一小口。
    外皮微酥,內裏軟嫩,雞蛋的香味和蔥花的清香完美融合,鹹淡適中,熱乎乎地吃下去,感覺整個胃都暖了起來。
    “嗯……味道倒是不錯。” 崔嬤嬤又咬了一大口,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她又拿起一雙鞋墊,摸了摸,厚實,綿軟,針腳細密得沒話說。
    “這丫頭……” 崔嬤嬤放下鞋墊,若有所思,“倒真是個有心思、也懂分寸的。” 比起雅菊軒那個隻會用金銀開道、手段又下作的許才人,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當天下午,崔嬤嬤按例去向皇後娘娘回稟宮中事務。
    當提到日前內務府庫房那場風波時,崔嬤嬤隻是客觀地陳述了事實經過,包括小鄧子的攀誣和最終招供,以及秋紋的否認。
    她並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明確指向雅菊軒。
    但皇後是何等人物?
    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貓膩。
    她淡淡地掃了崔嬤嬤一眼:“雅菊軒那個許才人,是該好好敲打敲打了。年紀輕輕,心思倒是不淺。這宮裏,還是安分守己些好。”
    一句話,就給許才人定了性。敲打是肯定的了,以後想再得寵或者晉升,怕是難了。
    崔嬤嬤低頭應是。
    皇後又問道:“那個流雲軒的蘇才人……本宮倒是聽說,前陣子弄出了些新奇的針線玩意兒,連翊坤宮都驚動了?”
    崔嬤嬤想了想,恭敬地回道:“回娘娘,確有此事。不過,據奴婢今日所見,蘇才人所做之物,並非一味追求新奇。她今日特來拜謝,送了老奴幾雙親手納的鞋墊,針腳細密,厚實暖和,可見其用心。還送了些她自己琢磨的吃食,叫‘暖心餅’,味道……倒也淳樸可口。”
    她把蘇錦屏送的東西和“師法自然”的說法雖然她自己不一定全信,但不妨礙她說出來),都輕描淡寫地提了一下。
    皇後聽了,鳳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興趣:“哦?師法自然?倒是有趣。一個小小才人,身處逆境,不怨天尤人,反能於草木山石間尋得雅趣,還能做出暖心之物……這份心性,倒是難得。”
    她並沒有立刻表示要見蘇錦屏或者給她什麽賞賜,隻是淡淡地評價了一句。
    但崔嬤嬤知道,蘇才人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能讓皇後娘娘記住名字,還留下一個“心性難得”的印象,這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
    以後隻要蘇才人自己不作死,安安分分地,總有出頭之日。
    崔嬤嬤心裏,對蘇錦屏的評價,又高了一層。
    這個丫頭,不僅聰明,還懂得審時度勢,知道如何利用機會,為自己鋪路。是個可造之材。
    而蘇錦屏這邊,雖然還不知道自己在皇後那裏掛上了號,但她能感覺到,崔嬤嬤對她的態度,確實是和緩了不少。
    至少,她暫時不用擔心尚宮局會來找她“規矩”上的麻煩了。
    攻略崔嬤嬤這一步,算是初步成功。
    接下來……她該如何利用好這個局麵,以及……如何開始她的“清算”計劃呢?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雅菊軒的方向,眼神變得幽深而銳利。
    許妙音,秋紋……你們給我等著。好戲,才剛剛開始呢。
    喜歡宮鬥?不過是換個地方搞事業!請大家收藏:()宮鬥?不過是換個地方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