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靜水微瀾,尋覓良機
字數:4084 加入書籤
扳倒許妙音帶來的震動,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漣漪雖然漸漸平複,但水麵下的暗流,卻從未真正停止過。
蘇錦屏敏銳地感覺到了這一點。
流雲軒的日子,確實比以前好過了一些。
內務府送來的份例不敢再缺斤少兩,偶爾還能見到點葷腥雖然大多是些沒人要的邊角料)。
那些曾經鄙夷或無視她們主仆的宮人,如今看到她們,眼神裏也多了些複雜的東西——好奇、敬畏,或者……更深的忌憚。
但蘇錦屏沒有被這表麵的改善所迷惑。
她深知,自己不過是拔掉了一顆紮眼的釘子,卻可能因此驚動了更多潛伏在暗處的毒蛇。
尤其是她隱約感覺到的那幾道來自高處的、若有若無的關注目光,更是讓她時刻保持著警惕。
所以,她選擇了蟄伏。
白天,她依舊待在流雲軒裏,大部分時間用來讀書。
那些從小太監手裏換來的雜書,成了她了解這個世界、打發時間、也順便維持“人設”的重要工具。她還會做些針線活,但不再是那些容易引人注目的“新奇”玩意兒,而是最普通的鞋墊、抹布,
或者幫小翠縫補一下衣裳。偶爾,她也會在院子裏擺弄那些石頭枯枝,做出一些隻有她自己能看懂其“意境”的、極其簡陋的“自然小品”,用來“怡情養性”。
小翠則成了她最重要的“耳朵”和“腿”。蘇錦屏不再滿足於被動地接收消息,而是開始主動地、有針對性地讓小翠去打探。
“小翠,你去浣衣局那邊送東西送的是她納的幾雙鞋墊,算是維護人情)的時候,留意一下,聽聽那些洗衣宮女們平時都在抱怨些什麽?是差事太重?管事太凶?還是……別的什麽?”
“你去內務府領東西的時候,多跟小林子、小祿子他們聊聊。問問他們最近當差順不順心?有沒有遇到什麽麻煩事?或者……內務府上下,有沒有什麽難辦的、讓管事的頭疼的事情?”
她沒有直接問關於崔嬤嬤或者皇後的事情,那太紮眼。她選擇從最底層、最細微的地方入手,去了解這個皇宮運轉的細節,去尋找那些隱藏在日常瑣事中的“問題”和“需求點”。
她相信,很多看似無解的大問題,往往都源於一些不起眼的小矛盾。而她,或許就能從這些小矛盾中,找到那個可以讓她施展“才華”的突破口。
小翠雖然不太明白主子為什麽突然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感興趣,但還是忠實地執行著。
幾天下來,各種零零碎散的消息匯集到了蘇錦屏這裏。
“主子,浣衣局的姐姐們抱怨說,最近天氣時好時壞,她們洗好的衣服總是沒地方晾!為了搶個向陽通風的好位置,天天吵架,都快打起來了!管事的劉媽媽也頭疼得很,罵也罵了,罰也罰了,就是沒用!”
“主子,小林子公公說,內務府庫房最近好像在盤點,賬目有點亂,好幾個小管事都因為這個被訓斥了。小鄧子倒台後,那邊一直缺個得力又細心的人管賬呢!”
“主子,小祿子公公說,尚宮局的崔嬤嬤,最近好像心情不太好。聽說是……下麵那些教習姑姑和負責灑掃的小宮女之間,為了爭搶一些打掃工具或者休息的房間,鬧了好幾次不愉快。崔嬤嬤最是看重規矩和體統,為這些事兒氣得不輕,但又不好為了這點小事大動幹戈……”
蘇錦屏仔細地聽著,把這些信息都在腦子裏過濾、分析。
浣衣局晾曬難?庫房賬目亂?尚宮局內部有矛盾?
這些看起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背後卻可能反映出管理上的混亂、資源的分配不均,或者……人際關係的緊張。
她的目光,最終停留在了“尚宮局內部矛盾”這條信息上。
崔嬤嬤……
這位鐵麵無私、最重規矩的老嬤嬤,因為下麵人爭搶工具、房間這種小事而煩心?這聽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這個問題,不大不小。既不會牽扯到太高層的權力鬥爭,又能體現出管理上的難題。如果她能想出一個巧妙的法子,幫崔嬤嬤解決這個“小麻煩”,既能展現她的“管理才能”而非僅僅是手工藝),又能進一步獲得崔嬤嬤的好感,還不會顯得過於刻意和功利。
而且,崔嬤嬤是皇後倚重的人。獲得了崔嬤嬤的認可,就等於間接向皇後遞上了一份“能力證明”。
就是它了!
蘇錦屏打定了主意。她要幫崔嬤嬤解決這個“內部矛盾”的問題。
可是,怎麽解決呢?
直接跑去跟崔嬤嬤說“嬤嬤我幫你想個辦法”?那也太唐突了,崔嬤嬤肯定不會搭理她。
她需要一個更自然、更巧妙的方式。
蘇錦屏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研究”。她不再是擺弄石頭枯枝,而是拿出炭筆和草紙,開始畫一些……奇怪的“表格”和“流程圖”。
她在草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框架圖,標注上“尚宮局”、“教習姑姑”、“灑掃宮女”、“工具房”、“休息室”等字樣,然後用箭頭連接起來,標注上“需求”、“衝突”、“現有規則”、“弊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完全是現代企業管理中常用的“流程分析”和“問題診斷”的方法!
她一邊畫,一邊思考。
爭搶工具?是因為工具數量不夠?還是分配不公?或者是領用歸還的製度有問題?
爭搶休息室?是因為空間不足?還是使用時間衝突?或者是沒有明確的排班和使用規定?
這些問題,用宮裏傳統的“靠資曆”、“憑關係”或者簡單的“排班輪流”的方法,可能很難徹底解決,反而容易引發更多的不滿。
但如果……用現代的管理思維呢?
比如,工具管理,能不能實行“責任到人”、“定期盤點”、“損壞賠償”的製度?或者根據工作量和區域,進行更合理的“定額分配”?
比如,休息室的使用,能不能根據當值時間、工作強度,製定一個更科學、更透明的“積分輪換”或者“預約登記”製度?
這些想法,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驚世駭俗”的。但蘇錦屏相信,它們是有效的,也是……相對公平的。
她把這些初步的想法,用這個時代的人能看懂的語言和方式,簡單地寫在了一張幹淨的紙上,沒有署名,也沒有寫抬頭。看起來,就像是一份……匿名的“管理建議書”?
好了,解決方案有了雖然還很粗糙)。接下來,就是怎麽把它,“恰好”地送到崔嬤嬤手裏,並且讓她相信,這是個“可行”的好辦法了。
這又需要一番巧妙的安排。
蘇錦屏想到了……小祿子。
小祿子跟尚宮局那邊的一個小太監有點交情,也許……可以通過他,把這份“建議書”,“不小心”遺落在崔嬤嬤可能會經過的地方?
或者……讓那個小太監,“偶然”撿到,再“出於好心”呈給崔嬤嬤?
還是說,直接讓小翠送過去!?
喜歡宮鬥?不過是換個地方搞事業!請大家收藏:()宮鬥?不過是換個地方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