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壽禮爭輝上):俗物與巧思
字數:5695 加入書籤
即興獻詞環節的小小風波,以蘇錦屏的驚豔表現和麗嬪的再次吃癟而告一段落。
雖然場麵一度緊張,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皆大歡喜除了麗嬪和少數嫉妒之人),也讓這壽辰宴的氣氛,更多了幾分趣味和談資。
接下來,便是正式的獻禮環節了。
這也是每年或者逢五逢十)壽辰宴上的重頭戲。各宮嬪妃都會拿出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或是表達孝心,或是彰顯家世,或是……借機爭寵。
太後娘娘雖然信佛,看似不重奢華,但畢竟是太後,見慣了好東西。
送來的禮物若是太普通、太寒酸,那也是失禮。但若是太奢華、太招搖,又可能被認為是不懂規矩、或者……有什麽別的企圖。這其中的分寸拿捏,很是考驗各宮的智慧。
首先獻禮的,自然是皇後娘娘。
皇後送上的,是一尊她親手抄寫的、用金粉描繪在紫檀木經板上的《金剛經》,經板兩側還鑲嵌著溫潤的羊脂白玉。
這份禮物,既顯誠心親手抄寫),又顯貴重金粉、紫檀、羊脂玉),更契合太後禮佛的心意,還帶著皇後母儀天下的端莊大氣。
“皇後有心了。” 太後看著那經板,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連連點頭,“這字……是越來越有風骨了。”
“謝母後誇獎。” 皇後溫婉一笑。
接下來,便是幾位份位較高的妃嬪。
淑妃娘娘送的,是一件用南海進貢的、極其罕見的千年硨磲雕刻而成的觀音像。
硨磲潔白溫潤,雕工精湛,觀音像法相莊嚴,慈悲祥和。這也是投太後所好,既貴重,又顯虔誠。太後也表示很喜歡。
麗嬪強打精神,獻上了她準備的壽禮——一套用西域進貢的七彩琉璃打造的佛前供奉用具,包括香爐、燭台、花瓶等,流光溢彩,華麗異常。
“嗯,這琉璃倒也別致。” 太後看了看,點了點頭,但語氣明顯不如剛才對皇後和淑妃那麽熱絡。
她老人家眼神雖然不好,但也看得出這套東西匠氣太重,過於追求華麗,反而少了些禮佛的虔誠和靜氣。麗嬪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但麵上還是強顏歡笑。
其他幾位妃位、嬪位的娘娘,送的也大多是些貴重的珠寶玉器、或者名家字畫、或者精心準備的滋補藥材、錦緞被褥之類。雖然也都是價值不菲,但也都在意料之中,沒引起太大的波瀾。
輪到安美人時,她獻上的是一幅她親筆繪製的《鬆鶴延年圖》。畫中山石嶙峋,古鬆蒼勁,仙鶴栩栩如生,意境清雅,筆法脫俗,確實顯露了不凡的畫功和才情。
“嗯,安美人的畫,是越發精進了。” 太後仔細看了看,也表示了讚許。皇上更是多看了幾眼,對安美人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這讓麗嬪心裏又添了幾分不快。
再往後,就是些份位更低的貴人、才人、常在等等。她們能拿出來的東西,就相對普通一些了。
大多是些自己做的針線活比如繡個福壽圖案的荷包、抹額),或者家裏送來的、稍微體麵點的土儀特產。
雖然也都是盡了心意,但在前麵那些珠光寶氣的襯托下,就顯得有些……黯淡無光了。
......
終於,輪到了蘇錦屏。
當太監念到“流雲軒蘇才人獻壽禮”時,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她身上。
大家都很好奇。這位剛剛在獻詞環節大放異彩、又被皇上親自點名叫她準備“新奇有趣”壽禮的蘇才人,到底會拿出什麽樣的東西來?
是會像她做的那些小玩意兒一樣,風格獨特,令人耳目一新?還是會……因為材料所限,或者才思枯竭,拿不出什麽像樣的東西,最終淪為笑柄?
麗嬪更是死死地盯著蘇錦屏,眼神裏充滿了怨毒和……一絲期待。她太希望蘇錦屏這次會栽個大跟頭了!最好是拿出什麽犯忌諱的東西,直接被太後治罪!
在萬眾矚目之下,蘇錦屏由小翠攙扶著她故意表現得還有點虛弱,畢竟“受了驚嚇”),走到了殿中。
她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捧著一個錦盒或者托盤。而是……由兩個小太監是小林子和小祿子!蘇錦屏特意提前跟崔嬤嬤那邊打點過,讓他們幫忙抬東西,既是給自己人創造露臉機會,也顯得更鄭重些)抬著一個用深色厚布罩著的、看起來方方正正、體積還不小的東西,走了進來。
這架勢,就跟別人完全不一樣!
“那是什麽東西?那麽大?”
“用布罩著,神神秘秘的……”
“不會真是做了什麽怪力亂神的東西吧?”
眾人議論紛紛,好奇心都被提到了頂點。
蘇錦屏先是恭恭敬敬地給太後磕了頭,聲音清脆地說道:“嬪妾蘇錦屏,恭祝太後娘娘福如東海闊,壽比南山高!願娘娘鬆鶴長春,安康順遂!”
“好孩子,快起來吧。” 太後笑著抬了抬手,“哀家聽說,皇上特意讓你準備了份‘新奇有趣’的壽禮?快呈上來,讓哀家也開開眼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 蘇錦屏應了一聲,卻沒有立刻讓太監揭開罩布。
她先是環視了一下四周,目光在麗嬪那充滿惡意的臉上短暫停留了一下,然後才轉向太後,臉上露出虔誠而又帶著點神秘的笑容:
“回太後娘娘,嬪妾愚鈍,不敢說什麽‘新奇有趣’。隻是……感念太後娘娘慈悲為懷,一心向佛,又恰逢娘娘萬壽,普天同慶。
嬪妾不才,便……鬥膽揣摩佛法妙理,結合自然之趣,親手做了這麽一件……嗯……‘祈福轉經光影燈’,希望能為娘娘納福增壽,帶來佛祖的庇佑。”
祈福轉經光影燈?
這名字……聽起來就很高大上!又跟佛法有關!
眾人都豎起了耳朵,連皇上和皇後都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哦?轉經輪哀家倒是見過,這‘光影燈’又是何物?” 太後好奇地問道。
“這個……” 蘇錦屏故意賣了個關子,臉上露出一點“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笑容,“此物之妙,非言語所能形容。還請太後娘娘、皇上、皇後娘娘,以及各位娘娘姐妹們……移步近觀。為了顯出效果,最好……將殿內的光線,稍微調暗一些。”
還要調暗光線?這就更讓人好奇了!
皇上立刻來了興致:“哦?還有這等講究?快!按蘇才人說的辦!把窗幔拉下一些,燈燭也滅掉幾盞!”
立刻有宮人上前,將暖閣內的光線調暗了下來。
整個大殿,頓時陷入了一種柔和而又有些昏暗的氛圍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個被厚布罩著的神秘物件上。
就在這時,麗嬪卻突然陰陽怪氣地開口了:
“哎喲!蘇妹妹這壽禮可真是與眾不同啊!還要關燈閉窗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要變什麽戲法,或者……行什麽見不得光的‘法術’呢?”
她這話,是在故意往“妖術”、“邪祟”上引!用心極其險惡!
果然,她的話音一落,一些膽小的宮人臉上就露出了懼怕的神色,連太後和皇後的眉頭都微微蹙了一下。
蘇錦屏心裏冷笑。麗嬪啊麗嬪,你終於還是忍不住跳出來了?
她沒有生氣,反而轉過頭,對著麗嬪,露出了一個無比純良無辜、甚至帶著點委屈的表情:
“麗嬪娘娘說笑了。嬪妾這點微末伎倆,哪敢在太後娘娘和佛祖麵前弄玄虛?”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虔誠,聲音也提高了幾分,確保所有人都能聽見:
“嬪妾這件‘祈福轉經光影燈’,乃是誠心之作!其光,取自燭火,象征佛法之光,破除黑暗,普照眾生!其影,繪自蓮花祥雲,象征清淨吉祥,福壽綿長!其轉,仿自天地輪回,寓意佛法無邊,生生不息!”
“至於為何要調暗光線……” 她微微一笑,笑容純淨得如同白蓮,“隻因……佛光需在靜心中感悟,祥瑞需於黑暗處顯現。嬪妾是想……讓這份誠心和祝福,更加純粹地呈現在太後娘娘麵前罷了。”
她這番解釋,不僅把自己那點“小把戲”上升到了“佛法感悟”的高度,還順便把麗嬪的“惡意曲解”給懟了回去,顯得自己虔誠無比,而麗嬪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 麗嬪被她這番話說得啞口無言,氣得差點鼻子都歪了!她發現,自己每次想攻擊蘇錦屏,最後都會被對方用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給化解掉!
而皇上和皇後聽了蘇錦屏的解釋,卻是連連點頭。
“嗯,說得好!佛光需在靜心中感悟!” 皇上讚許道。
“蘇才人有心了。” 皇後也微笑著說。
就連太後,聽了這番與佛法相關的解釋,臉上的笑容也更深了些,對這件神秘的“光影燈”,越發期待起來。
麗嬪看著這情景,氣得差點吐血!
但她不甘心!她就不信,蘇錦屏那個所謂的“光影燈”,真能搞出什麽名堂來!
等會兒揭開罩布,要是裏麵是什麽歪門邪道、或者粗製濫造的東西,她一定要抓住機會,狠狠地踩死她!
蘇錦屏感受到了麗嬪那怨毒的目光,心裏隻是冷冷一笑。
想跟我玩心理戰?想曲解我的意圖?
麗嬪啊,你還太嫩了點。
等著吧,真正的好戲,現在……才要開始!
她對著小林子和小祿子,輕輕點了點頭。
兩個小太監會意,深吸一口氣,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揭開了那塊深色的罩布!
所有人的目光,都屏息凝神地望了過去……
喜歡宮鬥?不過是換個地方搞事業!請大家收藏:()宮鬥?不過是換個地方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