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帝王,冷酷的東西!

字數:13503   加入書籤

A+A-


    經書就不全了。
    所以有藏書的家族,都把竹簡當命根子護著,輕易不拿出來。
    普通人根本碰不到。
    更別提學習了。
    司馬遷抹掉眼淚鼻涕,小心翼翼地把臉貼在宣紙上蹭了蹭。
    滿臉陶醉。
    這是文化的珍寶,是大漢百姓的福音!
    劉旦看不下去了,上前一把拉開他。
    “遷兒,你能不能爭點氣?”
    “不就是一張紙嗎,想要多少本王以後送你一屋子。”
    “不,我的寶貝!”
    司馬遷大吼一聲,又撲了回去。
    沒人能懂他內心的激動,這一刻他寧可死在紙上也不分開。
    “這家夥瘋了。”
    劉旦知道紙張有多重要。
    可沒想到司馬遷會激動成這樣。
    懶得管他,他扭頭問其他匠人。
    “軟紙弄出來了嗎?”
    “呃……回王爺,還沒,您說的棉漿實在找不到替代的,所以……”
    “那就算了,你們盡量用別的材料湊合。”
    “是。”
    軟紙得用棉漿,可現在大漢連棉花都沒影兒。
    硬點就硬點吧,也能湊合用。
    不過軟紙沒搞成,宣紙、麻紙這些硬紙已經攢了兩大箱。
    劉旦看著自己的成果,笑得挺滿意。
    萬事俱備,就差賺錢了!
    不過在撈錢前,得先跟皇帝老爹打個招呼。
    這東西一亮相,絕對是震天的大事!
    不提前報備,容易挨收拾。
    “王波,扛上箱子,咱們進宮!”
    未央宮裏。
    劉徹摸著雪白的宣紙,手指發顫,呼吸都急了。
    他趕緊拿起毛筆,蘸了點墨汁。
    深吸幾口氣,穩住心神,慢慢下筆。
    墨汁落在紙上,不暈不散,書寫順暢得很。
    劉徹一口氣抄了十份竹簡奏疏,才抖著手停下來。
    看看旁邊一堆竹簡,再瞧瞧這薄薄一張紙。
    劉徹渾身都在哆嗦!
    “天佑我大漢!”
    “天佑我大漢啊!”
    劉徹畢竟是皇帝,比司馬遷穩重多了。
    想得也更深。
    他有點不安地開口。
    “老三,這東西造價多少?工藝麻煩不麻煩?”
    “造價?”
    劉旦認真算了算,除了建作坊花得多,好像沒啥大開銷。
    原料就是些木頭竹子之類的。
    他琢磨了一會兒,答道。
    “這麽一箱子紙,大概幾百文吧,造得多就更便宜,後期幾十文估計就夠了。”
    “工藝的話,找幾個匠人,教個一兩天就能幹。”
    “一點也不難。”
    話剛說完。
    “好!”
    “哈哈,太好了!”
    劉徹樂得眉開眼笑,這麽貴重的東西,他還以為很難搞,沒想到這麽簡單。
    他腦子裏蹦出的第一個念頭跟司馬遷一樣。
    “推廣!必須狠狠推廣!”
    “有了這紙,我大漢百姓識字就容易多了,到時候會有更多人才為國效力!”
    劉旦笑眯眯地看著,等劉徹冷靜下來。
    他冷不丁冒出一句。
    “父皇,這東西雖好,可不是說推廣就能推廣的。”
    “有些人未必想看見它麵世。”
    劉徹臉一沉。
    “啥意思?”
    他剛說要推廣,利國利民。
    怎麽立馬就有人反對?
    當我刀不利索嗎!
    劉旦指指桌上的白紙,開口道。
    “紙張是好,可一旦流傳開,準會砸了某些人的飯碗,就像統一貨幣一樣。”
    “對百姓和國家是好事,對某些人可不一定!”
    劉徹臉色冷下來,想了想就明白老三的意思了。
    如今大漢,知識被少數人攥在手裏!
    經書文章都是家族的傳家寶。
    靠的就是竹簡傳播難!
    紙張要是推廣開,文字到處都是,他們的寶貝就不值錢了!
    更要命的是。
    他們會丟了文化上的掌控權!
    一旦失了話語權,仕途和官位也保不住!
    想到這兒,劉徹眼神眯了起來。
    他想得更多了。
    “老三,後世的官員怎麽選出來的?”
    劉旦嘿嘿一笑。
    他就猜到皇帝老爹會問這個。
    紙張一出,文字傳得快,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選官製度要變。
    以前百姓大多不識字,哪談得上做官。
    當官的全是世家子弟。
    也就是那些少數藏書的人家!
    所以大漢現在用察舉製,當官的推薦將來能當官的。
    也沒別的辦法。
    除了這些世家互相捧場,根本沒其他人可選。
    於是你推我兒子,我捧你孫子。
    左手換右手。
    當官的人變來變去,姓氏還是那幾個。
    這才有了那麽多世家大族!
    可文字傳開了,就不一樣了。
    “父皇,後世有個科舉製,用了一千多年。”
    “靠考試選人,麵向全天下!”
    “不管啥出身,世家也好,寒門也罷,公侯子弟還是平頭百姓,都有份。”
    “誰當官,自己本事說了算,皇帝說了算,別人說了不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徹這會兒徹底冷靜了。
    果然跟他想的一樣。
    百姓開智,世家就沒法把持朝堂了。
    科舉製下,千年的世家會煙消雲散,國家才能真正集權。
    可惜,開民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他這輩子怕是看不到了。
    但人得幹事,不幹就永遠看不到!
    劉徹猛地一拍桌子!
    “紙張必須推,誰擋路殺誰!”
    “這是惠民利國的大好事,百姓得福,國家得利,朕看誰敢攔著!”
    “朕這代人可能享受不到,可朕的子孫後代能行!”
    “父皇霸氣!”
    劉旦趕緊豎起大拇指。
    漢武帝就是漢武帝,牛!
    他要的就是皇帝撐腰,有劉徹支持,既能幫百姓,又少很多麻煩。
    還能順便撈錢。
    一舉多得!
    劉徹接著說。
    “造紙前期得皇家管著,交給別人容易砸鍋,既然是你搞出來的,賺的錢都歸你。”
    “但後期紙張用得多了,工藝得公開。”
    “這樣才能傳得更廣!”
    劉旦點頭,他也是這想法。
    造紙主要是利國利民,其次才是自己賺錢。
    再說。
    光前期也夠他賺一筆了。
    劉徹看著自己這三兒子,心裏挺欣慰。
    不愧是朕的好兒子!
    肯舍小利,為國家著想,這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至少當朝宰相就沒這覺悟。
    “老三,想要啥賞賜,盡管開口!”
    “父皇絕不推辭!”
    劉旦想都沒想,大聲喊。
    “父皇,我想去封地!”
    劉徹:“……”
    “兒啊,父皇剛才是騙你的,父皇錯了。”
    “這個不行,乖,換一個。”
    劉旦心裏難受得想哭!
    在封地,他就是土皇帝。
    在長安,他隻是皇帝的兒子!
    這差距可大了!
    “父皇,您隨便給點啥吧。”
    劉旦蔫蔫地回了一句。
    “啪!”
    劉徹抬手就是一巴掌。
    “長安城還不夠你待的嗎?”
    劉旦不敢頂嘴,你是皇帝,你說了算。
    劉徹氣得不行!
    這啥表情,還敢嫌棄皇帝的賞賜?
    不過想想,這兒子有後世兩千年的見識,好像還真不稀罕。
    正琢磨著,眼角瞥到一幅仕女圖。
    劉徹眼睛一亮,有主意了!
    人少時想爹娘。
    懂色時戀少女。
    聽說這小子府裏俏麗丫鬟不少。
    嗯,年紀到了。
    當初自己頭一回,好像才十一歲,還是父皇安排的宮女。
    想想都……
    “行了,不想要賞賜就滾吧,宮裏不是你待的地兒。”
    劉徹一邊卷起紙張,一邊說道。
    “裏仁坊的將作工坊給你用,先攢一批,別現在就漏出去。”
    “知道了。”
    劉徹看著兒子離開的背影。
    哼哼,現在你對父皇愛搭不理,將來有你謝老子的時候!
    劉旦回到府裏,把一枚令牌扔給王波。
    “你帶匠人去裏仁坊,全力造紙。”
    “是。”
    人走後,劉旦躺椅上一靠,無聊得慌。
    不知為啥,他總提不起勁。
    連賺錢的快樂都點不燃他。
    好像少了點啥,又說不上來。
    夜色籠罩長安。
    “又一個孤單的夜晚來了。”
    劉旦拍拍衣擺,轉身準備歇息。
    “王爺,宮裏派人來了,說是陛下有令。”
    一個小丫鬟聲音清亮地稟告。
    宮裏來人?
    這深夜拜訪有何用意。
    “讓他進來見我。”
    片刻後,二人站在劉旦麵前。
    一個胖乎乎一個瘦條條,一個年長一個年幼,各有風韻。
    胖的體態豐腴,胸前那份厚實格外惹眼!
    瘦的身姿纖長,低頭含羞,臉龐泛著兩抹桃紅,真會勾人!
    “你們……這是何意?”
    劉旦滿頭霧水,父皇送兩個女子來做什麽。
    那成熟婦人笑得妖嬈,毫不扭捏地開口。
    “王爺,奴家是宮中奶娘,奉陛下之命來教您床笫之事。”
    “這小宮女還未經人事,是您母妃精心為您選的。”
    話罷,她還輕輕推了那宮女一把。
    我的天!
    劉旦徹底驚呆了,這麽直白嗎!
    旁邊站著的丫鬟們早已羞得滿臉通紅,不敢抬頭。
    熟婦卻毫不在意,繼續笑盈盈道。
    “王爺,陛下交代了,明早奴家得回宮複命。”
    “若王爺身子不濟,辦不了事。”
    “陛下會召太醫來給您瞧病。”
    婦人說的都是宮中慣例,每位皇子都得經曆這流程。
    見劉旦沒動靜,她眼神變得怪異。
    “王爺,還是早些安歇吧。”
    哎呀!
    劉旦真服氣了,這婦人啥眼神啊。
    你才不濟,你全家都不濟!
    “睡吧!”
    一夜翻江倒海……
    次日清晨。
    劉旦神采奕奕,洗了把臉,站在院中舒展筋骨。
    那種空落落的感覺終於消失了。
    今日活力四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身後房門偷偷裂開一條縫,婦人扶著宮女輕步溜出。
    婦人眼神幽怨,仿佛淚光閃爍。
    這啥人啊,手法比她還老道,昨夜若非她幫襯……
    小宮女腳步輕飄,顯然有些站不穩。
    “回宮向父皇稟報後,趕緊回來啊。”
    劉旦在後頭喊道,他可不是甩手不管的男人。
    對,就是男人!
    婦人嬌軀一顫,逃也似的加快步伐。
    “王爺,您年紀還小,可別傷了身子。”
    司馬遷不知從哪冒出來,眼下掛著兩個黑圈。
    “遷兒,你昨晚沒休息好?”
    司馬遷不吭聲,隻拿眼瞪他。
    自己幹了啥,心裏沒點譜嗎?
    “嘿,咱們老劉家的男人,能力強,猛著呢!”
    劉旦撓頭嘿笑,略顯尷尬。
    其實是他融合霸王之體,各方麵都比常人彪悍。
    昨夜才稍稍失控了些。
    咳咳,小場麵罷了。
    可司馬遷不依不饒,眼神鄙夷地盯著他。
    色鬼一個!
    呸!
    劉旦目光遊移,忙岔開話題。
    “今兒李廣凱旋歸來,你說我該不該去迎他?”
    北征大捷的消息已傳遍都城。
    斬匈奴六萬,俘敵三萬,牛羊多得數不過來!
    堪稱漠北之戰級別的勝利!
    可惜又讓匈奴單於伊稚斜溜了,略有美中不足。
    但即便如此,這場勝仗也無人質疑!
    李廣聲勢暴漲,隱約有趕超驃騎將軍的架勢。
    “我勸你別去迎,容易讓人誤解。”
    司馬遷建議道。
    這次勝利,陛下特命太子帶隊,百官齊聚城門迎接。
    足見其隆重。
    正因如此,燕王才不該露臉,除非他想爭那個位子。
    燕王想爭嗎?
    “本王覺得你說得對,不去也罷。”
    “走,去瞧瞧你的寶貝。”
    司馬遷一聽這個,立馬來了精神!
    “快去,快去!”
    劉旦暗自舒了口氣。
    “總算蒙混過去了,以後得修修房間,隔音太糟了。”
    六月初一。
    大朝會。
    這次朝會格外盛大,凱旋將領將在今日受封賞。
    往日縮在柱後打盹的劉旦,自覺坐回正位。
    為國征戰的功臣受勳,這莊重時刻不能懈怠。
    劉旦跪坐前排,目光投向殿門。
    李廣身披戎裝,大步跨入,身後跟了個穩重漢子,估計是副將程不識。
    “臣李廣程不識),叩見陛下!”
    聲如洪鍾,震得地麵嗡嗡響。
    劉旦頻頻點頭,李廣真有老將廉頗的風采!
    老馬臥槽,壯心不減。
    這時,劉徹雙手虛扶,示意二人起身。
    “朕的猛將,快快起來!”
    隨後禮官按部就班宣讀戰功,殺敵、繳獲、俘虜。
    從小兵開始,一級級封賞上去。
    最後剩下殿上兩位主將。
    “此番大捷,揚我大漢威風,兩位愛卿功勞卓著。”
    “李廣,上前聽封!”
    李廣滿麵激動,鄭重拜下。
    他隱約覺得,自己一生的遺憾今日或能彌補!
    一太監手持聖旨,尖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驍騎將軍李廣戰功顯赫,忠心為國,朕心甚慰。”
    “特封武陽侯,食邑五千戶!”
    聽到封侯二字,李廣眼眶濕潤,鼻頭發酸。
    他拚殺一生,奮鬥一生。
    不就為這一刻嗎!
    陛下知遇之恩,燕王提拔之情,他李廣永銘於心!
    殿內群臣竊竊私語,食邑五千戶。
    這都快跟驃騎將軍霍去病齊平了。
    不過此次北征斬敵六萬,俘虜三萬,不遜漠北之戰!
    這賞賜名副其實。
    可為何偏偏與驃騎將軍等同,陛下似有深意啊!
    緊接著,太監又道。
    “驍騎將軍李廣,加封車騎將軍,金印紫綬!”
    嘩!
    大臣們紛紛側目。
    車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與驃騎將軍並駕齊驅。
    位列三公,皆為萬石重臣!
    李廣這是飛黃騰達了!
    最前方的宰相莊青翟眼神微妙。
    陛下這是玩平衡術啊!
    衛氏與霍氏跟皇後綁得太緊,形如一體,衛青和霍去病又都位高權重。
    帝王怎能不設防?
    嗬嗬,帝王心計。
    深不可測啊!
    劉旦對此感觸頗深,望著激動領旨的李廣。
    他暗自歎息。
    “當初跟父皇提的外戚隱患,如今終於露出苗頭了。”
    “之前平靜無波,不過是時機未到罷了。”
    “心存戒備,怎會不出手?”
    “帝王到底是個冷酷的生物!”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