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人的血性骨氣全被儒家搗鼓完了!
字數:9939 加入書籤
身邊的霍去病語氣揶揄。
他是押著朔方的世家一路過來的。
剛一和劉旦會和,就聽聞了小老弟的壯舉。
兩年時間從北往南把大漢跑了個遍,光美女就收了大幾百個。
日日操勞,其中一個女子竟然又有喜了!
強啊!
劉旦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臉。
“咳咳,那個也不是你想的那樣,我也就是收了幾個典型的,其他人我可沒碰。”
“老霍,剩下的你要不要?”
“隻要你開金口,我就給你送過去。”
“收進府裏做個灑掃庭除的,平時看著也養眼。”
霍去病甩給他一個斜睨眼神。
“你送別人吧,我無福消受。”
劉旦咂咂嘴。
不要拉倒,咱自己留著。
“陛下已經下旨了,讓你盡快返回長安。”
聽到這話,劉旦點了點頭。
他能理解老劉的急切,人家根本不是急著見他。
老劉是急著見可能的大孫子。
正好大漢十三州,就剩下一個司隸沒有皇家書院,他也是時候回長安了!
司隸的皇家書院不用劉旦親自盯著。
劉徹一手操辦。
場地就在長安城裏,緊挨未央宮,規格龐大,老師也是請的儒家名士。
.................
甚至書籍都是皇家特供。
可見劉徹對於這座皇家學院的重視。
就在學院開學的前一天,劉旦終於返回闊別已久的長安城。
可惜。
剛一回來,不是回家休息,而是被叫進宮述職。
更慘的是述職還是個幌子,真實目的是把懷孕的公孫氏帶進宮。
一大堆太醫圍著好一番診治。
各種珍貴補品方子沒命的開。
老劉也在一旁噓寒問暖,劉旦剛插嘴了一句。
老劉劈頭蓋臉就罵:
“滾!”
“這些年看你寫的信都快看飽了,別來煩朕!”
劉旦熱臉貼了個冷屁股,自顧自的出了大殿。
剛一出大殿。
就撞見一個小男孩,正馱著一個小姑娘到處跑,小姑娘兩三歲的樣子。
小姑娘人小鬼大,一手持木遁,一手握木劍。
嘴裏還嗚哩哇啦的大喊:
“衝鋒!!”
“殺啊!”
見到前麵有一個擋路的,小姑娘瞬間來勁。
劍指劉旦。
“六皇叔,快轉向,前方敵軍來襲!”
“雖然那廝體壯腰圓,但我軍氣勢強盛,一個回合必能拿下他!”
“衝啊!!”
劉旦看著這個和自己十分相像的小姑娘。
眼皮直跳!
這是他的小棉襖?
劉旦的小棉襖不僅漏風,還紮心。
是正兒八經的木劍紮心!
劉旦離開兩年時間,他女兒劉梓自然不認識他。
就連劉梓這個名字都是劉徹起的。
還將她封為安平公主。
所以。
安平公主隻知道爺爺劉徹,不知道父親劉旦。
這兩年她一直長於宮中,又和小六劉弗陵年紀相仿,兩人就玩到一塊兒去了.
劉旦看到的小男孩就是小六。
如今已是七歲之齡,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
竟敢真的衝過來。
被劉旦抓住狠狠的揍了一頓!
“哇哇哇哇”
“憑什麽打我,我要去告訴父皇”
“住手!”
“憑什麽打我六皇叔,有本事衝本將軍來!”
小六哭的稀裏嘩啦,安平怒的氣憤填膺。
不過劉旦無動於衷。
自家閨女自然舍不得,隻能揍一揍自家弟弟了。
不過他打的起勁,有人就不爽了。
殿內傳出一聲咆哮。
“逆子!”
“你再碰小六一下,朕打斷你的腿!”
劉旦撇撇嘴,一溜煙的跑了,回來這麽久,還沒回過府呢。
安平不願意和他一起走。
這讓劉旦很傷心,看來以後得多交流交流。
不過讓她待在宮裏也行,至少不缺玩伴。
闊別多年。
回府後自然是小別勝新婚。
安頓好公孫氏後,劉旦就放飛自我了。
與此同時。
大漢最後一個皇家書院也正式建成。
劉徹親自出席開學典禮,並且將長安的皇家書院命名為:
太學!
這個機構實際在元朔五年就有了。
不過那時隻是小打小鬧,而且目的也不是為了傳授知識。
當時董仲舒剛提出獨尊儒術。
劉徹不過是建立太學來支持這一政策。
但是。
如今的太學就是名副其實的傳道受業所在了!
而且還是最高學府。
陛下如此鄭重其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入太學的學生以後定然前途無量。
就在太學建成之時。
劉旦的獎勵也正式到位。
“叮!恭喜宿主建立皇家書院。”
“任務獎勵:每建立一座‘州級’書院,獎勵一千大雪龍騎!
大漢十三州全部建立‘州級’書院。
獎勵神秘大禮包一份!
增壽三十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旦嘴角泛起一個弧度。
整整一萬三千大雪龍騎!
有這一萬三千強軍,他都敢獨創荒漠,把匈奴打的找不到北!
咳咳。
淡定、淡定。
不能真的這麽幹,太莽撞了,就算匈奴打沒了,他的大雪龍騎也會損失慘重。
得不償失嘛!
劉旦咧著嘴,自得其樂著。
正在這時,另一份獎勵也到了。
“叮!神秘大禮包:【國運加身】,宿主每做一件有助大漢國力提升的事情。
便會受到大漢國運加身。
宿主的氣運、魅力、威勢都會增加!
增加氣運,宿主會好運爆棚!增加魅力,宿主自動受人好感!增加威勢,能讓他人自動敬畏!
增加程度,按宿主所做的事情大小而定。”
看著這一行字幕,劉旦的心中狂喜!
終於又來一個被動獎勵。
之前自爆完穿越者之後,獎勵的【祥瑞長生】、【霸王之體】,劉旦可是時時刻刻都在受益。
後來獎勵的暗影衛、種子、諸葛連弩圖紙一類。
雖然也好,但終究是身外之物。
哪比得上作用於自身好!
況且還是增加氣運、魅力、威勢!
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疊加,若是後期超多的國運加身。
劉旦都可以想象。
他隻要王霸之氣一抖,天下莫敢不從!
這可不是裝凶耍狠,而是實實在在的國運壓製!
劉旦看著這個【國運加身】,一時間感慨不已。
不過隨即他又哀歎一聲。
“怎麽不早點來啊!”
“我之前的造紙、高產糧食可都是有利大漢的好事!”
“那提升的大漢國力也不老少啊!”
不過劉旦沒有自怨自艾太久,沒一會兒他就重拾了心情...
哼!
提升大漢國力的事情還有的是,對於他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信手拈來!
而且最近就有一件可以辦。
...
天下世家盡除,還多了十三座皇家書院。
尤其是最後一座太學建立。
更是點燃了大漢百姓的熱情,因為在太學開學的三天後,陛下傳旨天下。
以後大漢除了察舉製、征辟製。
再增加一種選官製度。
科舉製!!
學子可在地方書院學習,之後選拔入太學,再之後經過考核,可直接為官!
而且。
不看身份,隻論能力!!!
轟!!
這道旨意一下,整個大漢瞬間沸騰!
不是世家造反的那種沸反盈天,而是百姓高歌的歡欣鼓舞!
如果世家仍存。
大漢現在應該已經遍地烽煙!
可惜,世家已經去西域放羊了。
所以如今的大漢,完全是黎民百姓的歡呼舞台
其實最高興的還不是百姓。
而是儒家!
陛下獨尊儒術,太學之中的老師也都是儒家學者。
教授的書籍更是儒家經典。
科舉製一出,儒家都要樂瘋了!
他們儒家必然大興!
不久的將來,大漢定然處處可見儒衫,人人都會將《論語》奉為經典。
孔夫子更會成為至聖先師!
永垂不朽!
不過。
也有一些美中不足。
燕王負責建立的另外十二家皇家書院,其中教學的書籍竟然是來自諸子百家!
儒家學子盡皆搖頭。
燕王此舉,不妥,而且是十分不妥!
我儒家當一家獨大!
這是陛下定的國策!
巧了。
劉旦覺得太學中隻傳授儒家學說,也不妥!.
儒家的君權神授有利君王統治。
但是有利便有弊。
在大漢剛開始獨尊儒術時,影響還不是很明顯,畢竟此時的儒家還沒有大成。
曆經晉、隋、唐的發展。
儒家的弊端真正開始發威的時候。
是在宋朝!
臥槽!那簡直是。
人的血性骨氣全被儒家搗鼓完了!
那時候的儒家學說達到一個鼎盛時期,當時儒家提出滅人欲.
主張消除人的私欲。
仁即是天理,不仁即是人欲。
就是要消滅不仁,做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君子’!
事實證明。
宋朝‘仁’的低三下四,‘仁’成了一坨狗屎!
劉徹提出的獨尊儒術,其實是儒皮法骨。
真正的內核還是法家那一套。
可是。
漢武帝能把持的住儒家,後麵的皇帝就不行了,完全就是被儒家忽悠瘸了。
盡搞一些沒名堂的!
再加上儒家勢大,一直打壓諸子百家。
經過幾百年變遷。
其他學說便會相繼消失。
後世皇帝就徹底沒有其他學派可以選擇了。
但是現在還有機會挽回啊!
獨尊儒術才隻有幾十年,其他學派遠沒有滅絕。
隻是隱於民間,或是藏於深山老林。
還有拯救的機會。
而且百家之中也有很多值得推廣的優點。
例如法家的依法治國、墨家的機械製作、農家的農學指導。
這都是有利大漢的地方。
合理推廣肯定能提升大漢的國力!
不能讓一群耍嘴皮子的,把這些幹實事的全擠兌了!
儒家可以提倡,但不能一家獨大!
否則他們就要飄得沒邊。
劉旦知道獨尊儒家的不良後果,自然要從源頭製止。
獨尊儒術是劉徹搞出來的國策,解鈴還須係鈴人。
劉旦直接入宮勸諫。
...
未央宮內。
劉徹一邊低頭處理奏折,一邊說道:
“回來剛休息一個月就閑不住了?不用老往宮裏跑,再歇一歇。”
劉旦嘿嘿一笑,腆著臉道:
“兒臣這不是關心您累著嘛,特地入宮來為您分憂。”
劉徹一挑眉,放下手上的奏折。
“少說屁話!”
“朕以前累成狗了也不見你來分憂,現在你來獻殷勤了?”
“你不在府裏照顧公孫氏,一天瞎跑啥?”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