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兵家這是大手筆啊!

字數:10387   加入書籤

A+A-


    我文四兒,舉雙手雙腳支持!”
    管事冷哼一聲,見他認錯態度良好,這才說道:
    “知道就好,以後說話注意點。”
    “是是,管事教訓的是。”
    他這一番鞠躬賠笑後,周圍酒客的不善目光才收了回去。
    文四兒偷偷抹了把冷汗。
    籲
    還好管事提點他,不然他這大嘴巴就要招來禍事!
    剛才他對燕王口出不遜,看向他的凶狠眼神可不在少數。
    不過他剛放下心來,身邊就傳來一道聲音。
    “敢問這位小哥,你剛才說的百家爭鳴是何意?”
    文四兒麵色一僵。
    以為這個問話的老頭還要找他麻煩。
    他正要再道歉,隻聽那人說道:
    “小哥不要誤會,我常年居住在深山之中,不知道這個百家爭鳴,就是打聽一下。”
    嗷
    文四兒上下打量一下這老頭,布衣短打,草編鞋履,確實不像郡府人士。
    一個真正來打聽的?
    那他文四兒可要好好吹一吹燕王爺爺了!
    “咳咳!”
    “這位老丈有所不知,朝廷決定讓諸子百家都有當官的機會,還要傳播他們的學說。
    就在那些個書院裏傳播。
    聽說長安城裏的太學也要弄這些。
    書院、太學你知道吧?
    這些都是燕王殿下弄出來的,燕王你知道不?
    你常年住山裏,估計不知道燕王的威名,我給你仔細說說......”
    隨後。
    老頭便聽了半個時辰的誇讚大會。
    酒樓中的客人輪番插嘴,氣氛愈加熱烈。
    直到最後,老頭抽身離開,酒客們還在唾沫橫飛。
    老頭苦笑著搖了搖頭。
    離開酒樓後,一路穿街過巷,進入城南的一處民居。
    剛一進來。
    屋內四個敦實漢子便抱拳道:
    “巨子!”
    這個平平無奇的老頭,正是當代墨家領袖!
    “好了,不用多禮,都說說各自打聽的情況吧。”
    老頭隨意的擺擺手,都落魄到隱於山野了,還談什麽巨子。
    四人卻沒有怠慢。
    施完禮後,居中一人悶聲道:
    “巨子,我去了城中那座皇家書院,書院中確實有諸子百家的書籍。
    我墨家《墨子》也在列。
    墨家學派也是書院的一門學科,不過無人教授。
    書院中的老師都是儒家子弟為主。”
    “哼!”
    話音剛落,左邊一人就冷哼出聲:
    “儒家那群偽君子怎會傳播我墨家學說。”
    “不僅如此,其他學派的典籍,都被束之高閣!”
    座中的墨家巨子輕歎一聲。
    如今儒家一手遮天,其他學派也無力反抗。
    尤其是墨家。
    更是被儒家針對!
    儒家和法家如果說是理念不同,那儒家和墨家就是水火不容!
    儒家崇尚重禮。
    例如禮樂治民、厚葬、守孝三年、順應天命..
    這些論調。
    統統被墨家罵了個遍!
    而且墨家的理念還和這些截然相反!
    例如非樂、節葬、節用、非命.....
    墨家認為繁瑣的禮樂、鋪張的葬禮、漫長的守喪。
    這些隻適用於有錢的貴族。
    非常不適合普通百姓。
    還有非命。
    儒家認為,人,生來自有命數,已經定好了三六九等,你順應天意就完了。
    但是墨家不這麽認為。
    他們否定命運的存在,人的富貴、生死都是自己主導的,沒有什麽天意一說!
    如此一來。
    儒、墨兩家自然互相瞧不順眼。
    而且還有一點,儒墨在獨尊儒術之前,乃是唯二的兩大顯學!
    勢力旗鼓相當!
    可以想象。
    獨尊儒術之後,儒家當權,自然要把這個和自己唱反調,還有威脅性的家夥摁的死死的!
    更別提大發慈悲,替墨家傳播典籍了。
    如今的墨家巨子本人都是藏於深山,可見儒家的打擊力度。
    學說競爭,有時候也不是全靠嘴。
    逼急了,直接動刀!
    現在的儒家公羊派可是有‘大複仇’的理念。
    九世之仇尤可報也!
    儒、墨之爭,那是生生世世都沒完的!
    “好了,不用說這些氣話,現在主要是探明消息,這郡府咱們不宜久留。”
    墨家巨子擔心被人發現蹤跡,打斷門人的抱怨。
    “還探聽到什麽消息嗎?”
    又有一人開口道:
    “弟子打聽到,此次重新啟用百家,乃是當朝陛下的第三子,燕王主持。
    此人在民間有很大威望。
    聽說在朝中也是權勢滔天,就連當朝太子都不及。
    或許這次事有可為!”.
    屋內眾人臉上都浮現一絲希翼。
    沒人知道他們這些年有多憋屈.
    不敢隨便拋頭露麵,更不敢宣揚自己的學說。
    如今的墨家,門人凋零,僅存的一些人還要藏頭露尾。
    生怕被人發覺自己的身份。
    當他們聽說朝廷有意重新啟用百家,墨家巨子也顧不得危險,親身赴險前來打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結果是令人驚喜的。
    剛才那位門人講述的情況,便和巨子打聽的一致。
    這時,另一人說道:
    “弟子還打聽到,那位燕王讓諸子百家入長安自薦,隻有於國有利的學派才會推廣。”
    話音剛落。
    屋內眾人都皺起了眉頭。
    這個說法,怎麽如此像請君入甕?
    “巨子,這事會不會是儒家在背後搞鬼,想趁機把其他學派一網打盡!”
    墨家巨子沉吟了一會兒,搖了搖頭。
    “不像。”
    “燕王在民間的威望很高,再加上他在朝中的顯赫勢力,儒家不敢利用他作伐。”
    “不管了!”
    “此次機會千載難逢,即使是龍潭虎穴也要闖一闖!”
    “為了墨家!!”
    眾人都是一凜,齊齊喊道:
    “為了墨家!”
    墨家巨子連夜趕回深山中的藏身地,囑咐好後事,帶著十多位門人便決然離開。
    此一去,若是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這樣相似一幕,在大漢各地頻頻上演。
    無數奇人異事得知重興百家的消息,紛紛振奮精神,走出大山。
    往長安而來!
    不過也不是所有學派都像墨家一般生離死別。
    畢竟他們和儒家又沒有死仇。
    而且哪怕有仇,有些學派,儒家也動不了!
    例如,法家!
    長安城,張府。
    前禦史大夫,如今的東平侯,張湯。
    正平靜的看著屋內喜形於色的眾人。
    “侯爺,如今陛下有意重啟百家,如此一來,我法家子弟以後就能光明正大的自稱學派。
    再也不用頂著‘儒皮’了!”
    “不錯!”
    “法家就是法家,沒有什麽儒皮法骨!”
    “我法家於國肯定有大利,這是毋庸置疑的,將來太學中肯定有我們一席之地!
    不過我等被儒家欺壓的太久。
    此次燕王主持的百家爭鳴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爭一爭,說不定能把儒家拉下馬!
    咱們法家坐一坐為尊的位子!”
    眾人盡皆看向張湯,躬身施禮。
    “侯爺,您是我法家的領袖人物,聽說您和燕王關係也比較親近。
    我等懇請侯爺出山!
    為法家爭名!”
    張湯微微頷首,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
    隻是淡淡的喝了口茶。
    他如今致仕在家,確實和燕王府有很多走動。
    逢年過節的,送個禮品問候一下燕王。
    但也僅此而已。
    要說他和燕王有多親近,那就高看他了,燕王還不在乎自己這個小蝦米。
    想通過他去走燕王的後門。
    懸!
    張湯也不是不在意法家的利益。
    身為法家集大成者,他當然重視法家理念的發揚光大。
    能讓法家為尊,張湯自然願意。
    不過。
    他名聲不太好。
    以前執法太過酷烈。
    張湯出麵為法家站台,恐怕會起反效果。
    而且他畢竟致仕了,不再是以前的三公,分量不太夠。
    總之。
    張湯自知,自己並不是合適出麵的人選。
    但是法家還有一位重要人物。
    他非常合適!
    身居高位,已有隱相之稱,同時他手段溫和,名聲較好。
    比張湯更適合為法家站台。
    那人正是輔政大臣,桑弘羊!
    不過他這幾日閉門謝客,好像在有意避嫌。
    嗬!
    張湯嗤笑一聲。
    如今是為法家爭名的重要時刻,哪能容他作縮頭烏龜!
    “你等隨我一起去桑府。”
    眾人聞言大喜。
    “是!”
    輔政首腦出馬,他們法家的勝算就更大了!
    有背景的在找背景。
    例如法家。
    有仇怨的在視死如歸,例如墨家。
    那沒背景也沒仇怨的,自然就是四處奔走托關係了。
    還得找很硬的關係。
    和燕王說得上話的那種硬!
    事實證明。
    瘦死的駱駝確實比馬大。
    即使被禁了幾十年,有的學派發動起來,力量依舊驚人!
    劉旦現在就很吃驚。
    “老霍,你啥情況?又往我府上領人?”
    燕王府正廳。
    霍去病正一臉羞臊的坐臥不安。
    上一次他受姨娘所托,帶了一個衛氏女登門,結果差點闖下大禍。
    自那以後他就發誓,再也不給人牽線搭橋了。
    沒想到世事無常。
    又有人求上門,這次他還沒辦法拒絕。
    然後就...破戒了!
    霍去病不好意思的解釋道:
    “你放心,這次帶人進府我特地問過霍光,他說沒啥問題,出不了事。”
    “這位是孫斌後人,當初我為了學兵法,在他府上借過《孫斌兵法》。
    你知道的。
    這恩情有點大,我也沒辦法。
    人我就帶來給你看看,之後的事情我就不管了。”
    劉旦微微點頭,這恩情確實得還。
    兵家書籍不像其他學派可以公之於眾,這其中涉及兵馬調動、戰陣布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向都是秘傳。
    之前紙張普及,儒家恨不得把自己的典籍刊印天下,人手一本。
    但是兵家就不同了。
    捂得死死的,誰都不給看!
    就連劉旦主導的十二家皇家書院,說是教授百家學說。
    但是其中絕對沒有兵家!
    一個是皇室的兵家存書也不多。
    另一個就是...兵書不能輕傳!
    在後世諸如《孫臏兵法》、《孫子兵法》,可能隨處可見,並不稀奇。
    但是如今不行!
    戰爭形勢還是以冷兵器為主,還是要講戰陣、謀略。
    兵法書籍是正兒八經的寶貝,不準民間傳播。
    即使要傳播。
    也是兵家內部私相傳授,就如霍去病去借書一般。
    劉旦看向霍去病身後的壯漢。
    帶一個兵家的漢子上門,確實沒啥問題。
    那人見劉旦看過來,當即拱手道:
    “見過燕王殿下!”
    “在下托驃騎將軍登門,是為之後的百家爭鳴一事。
    在下代表兵家。
    想向王爺求一個太學顯學的位子。
    我兵家願意奉上《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司馬法》、《尉繚子》
    六本兵家典籍原冊!”
    嘖嘖嘖。
    劉旦嘖嘖稱奇。
    兵家這是大手筆啊!
    他剛才說的六本兵書,皇室也隻有《吳子》、《六韜》、《孫子兵法》。
    就這三本,還是老劉家奪取天下時搶來的。
    《司馬法》、《尉繚子》是薑子牙編撰的兵書,隻有曆史悠久的家族有收藏。
    《孫斌兵法》更是屬於家傳!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