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朝會上真正的重頭戲,終於要來了!

字數:3726   加入書籤

A+A-


    "呃……"那人瞬間麵如死灰,羞愧難當,臉色從脖子根一直紅到耳尖,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周圍有好事者忍俊不禁,掩嘴輕笑,有人更是好心地向劉旦解釋道:"嗬嗬,殿下明鑒,此人確實是名家學派的新進之士,前不久才從山中隱居之地被推薦入仕。"
    "原來如此!那就難怪了。"劉旦恍然大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見識不多,經驗不足,還管不住自己的嘴,這典型的就是剛剛登堂入室的名家新秀啊!
    此時,殿內大臣的態度已經悄然發生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傾向於支持劉旦的提議。
    既然有錢有糧,那麽雇傭製度確實可以實行,畢竟這與強征徭役完全不同。
    朝廷不再讓百姓無償勞作,反而給足工錢,還管吃管住,這對百姓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即使工期長達數年,但有豐厚報酬支撐,百姓不會反感,反而會歡欣鼓舞!
    至於那抵稅一說,這確實是燕王的創舉,前所未有。
    從實際角度考慮,有了從世家手中繳獲的巨額財富,百姓幾年內不交稅確實也不會對國庫造成太大衝擊。
    而從祖製角度來看……根本無需多慮!
    當今陛下一向以革新著稱,從不拘泥於陳規舊習,任何不合時宜的祖製都可以改革!
    既然如此,這抵稅政策自然也能順利推行!
    思及此處,眾臣不由倒吸一口冷氣,若百姓得知這一消息,必定會爭先恐後地報名參與運河、州道的修建工程!
    要知道,大漢的賦稅種類繁多,名目複雜,壓在百姓肩頭的擔子實在不輕。
    從大的方麵分,有田賦、人頭稅,若細分起來,則有口賦、算賦、更賦、戶賦、獻費等等,多如牛毛,不一而足。
    百姓肩上的擔子確實不輕,如今若有一個既能賺錢又能免稅的好機會,怎能不令人心動?
    誰還會對朝廷心懷不滿?誰還會心生怨恨?若你不幹,自有千萬人爭先恐後來幹!
    燕王殿下這一招,不僅解決了百姓的生計問題,還能順利完成運河、州道的浩大工程,實在是一舉兩得的高明之策!
    大善,當真是大善啊!
    想通此節的眾臣紛紛向劉旦拱手致敬,由衷讚歎:"燕王殿下此舉兼顧仁德與治國之道,臣等佩服之至!"
    "殿下當真是聰慧超群,胸懷天下,我等萬萬不能及也!"
    "此乃千古未有之善政,燕王殿下當記一大功!"
    劉旦聞言,輕笑著搖了搖頭,心中暗道:他不過是將後世再尋常不過的基本操作搬到大漢來用而已。
    談不上什麽智慧超群,但若論及"仁德"二字,倒也勉強稱得上了!
    能給苦難百姓減輕賦稅負擔的人,稱其為"仁德"之君確實不為過!
    唉,說起大漢的這套賦稅製度,劉旦實在不願多談,他對此早有不滿,隻是無可奈何罷了。
    賦稅乃是國家命脈所在,觸碰這根根基,老劉是斷然不會允許的。
    也隻有等到他自己登基為帝,才有機會徹底改革這套陳舊的製度了!
    眼下他能做的,也隻是從側麵給百姓減輕一些負擔,聊勝於無罷了。
    當大部分官員被說服後,朝堂上自然而然地出現了一批搖旗呐喊、附和奉承的聲音。
    幾位官職頗高的大臣紛紛向劉徹拱手恭敬道:"陛下英明!臣等讚成燕王修建大運河、州道的宏偉構想!"
    "此舉若成,大漢境內交通必將更加便捷順暢,商貿往來、邊防調度都將大獲裨益!"
    "此乃利國利民的千秋盛舉,功在當代,利在萬世啊!"
    "正是如此!道路暢通後,冀州、揚州等地的富餘糧食便能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師,供養長安日益龐大的人口,緩解首都壓力!"
    "臣也讚同燕王殿下的高見,有了大運河的灌溉,沿河兩岸必將開墾出大量肥沃良田,國力更加強盛!"
    "燕王此策,利國利民,真乃千古盛舉!"
    一時間,整個大殿內充斥著讚同附和的聲音,有真心擁護者,也不乏趨炎附勢之輩。
    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這場大辯論已經呈一邊倒之勢,似乎大運河與州道工程即將獲得全票通過。
    就在這歡欣鼓舞的氛圍中,突然一道不和諧的刺耳聲音劃破平靜:"臣以為不妥!"
    沉默許久的儒家大臣中站出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身形瘦削卻腰背挺直,一派威嚴肅穆的儒雅氣度。
    年歲雖高,但雙目炯炯有神,透著幾分不怒自威的氣勢,顯然是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
    隻聽那老者聲音洪亮,擲地有聲:"陛下聖明!老臣蒙受陛下厚恩,授予五經博士高位,在任期間殫精竭慮,夙興夜寐。"
    "唯恐有負陛下的知遇之恩,有辱先聖聖賢之教誨!"
    "如今見朝廷即將誤入歧途,老臣實在不能坐視不理,不得不奮起一諫,雖死無悔!"
    這番慷慨激昂、大義凜然的言辭,他說得義正言辭,氣勢非凡,頃刻間似乎占據了道德製高點!
    劉旦嘴角微微上揚,靜靜地看著這位老博士的表演,心中已然有所預感。
    "今日這場大朝會上真正的重頭戲,終於要來了!"
    隻見那老博士轉向劉旦,恭恭敬敬行了一禮,態度端正,不卑不亢:"燕王殿下,您提出開鑿大運河,表麵上看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實則弊大於利,有隱患啊!"
    "哦?"劉旦波瀾不驚,依舊笑容可掬,"不知老大人有何高見,還請明示。"
    老博士眼神銳利,一絲不苟地答道:"殿下當年獻上高產糧種,令國庫豐盈,百姓家家有餘,這本是一樁美事。"
    "然則陰陽之道,物極必反,盈滿則虧!"
    老博士神色堅定,目光如炬,繼續厲聲道:"如今高產糧食已使我大漢民間充盈有餘,若再修建運河提高產量,恐怕百姓之糧必將泛濫成災啊!"
    "穀賤傷農,糧多價賤,這是自古以來的鐵律,殿下難道不知農民辛勤耕作卻無法賣出好價錢之苦嗎?"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