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書呆子監工?
字數:3166 加入書籤
反正朝廷那邊自有既定的規矩,凡是死於修建工程的民夫家屬,都能得到一筆數目不等的撫恤金,他們何須為此憂心忡忡,擔心什麽後果呢?
就算那些死者家屬日後心生懷疑,懷恨在心,也隻會將詛咒和仇視指向高高在上、大興土木的朝廷,與他們這些藏身地方、幹著肮髒勾當的蛀蟲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這等一箭雙雕、嫁禍於人的毒計,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卑鄙無恥,反而沾沾自喜於自己的聰明才智,認為自己是掌握了生存法則的高手。
黑鍋被完美地甩給了那個天高皇帝遠、遙不可及的朝廷,而實實在在的白銀卻穩穩地落入了他們父子的荷包,這簡直是再妙不過的安排了!
鄭永望突然放下手中那隻精致的酒盅,他的眼中閃過一絲令人膽寒的陰毒笑意,仿佛一條即將發動攻擊、冷血無情的毒蛇,令人不寒而栗。
“我早就有計劃了,下一步就向縣太爺建議,先把我們鄭家莊那些不聽話、總是喜歡唱反調的刺頭,一個個地通過這個手段頂替掉,讓他們永遠地從這個世上消失...”
“尤其是那些平時簇擁著鄭柱子那個狼崽子,跟著他一起起哄鬧事的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賤民,一個不留!都要給我解決了!”
“他們連逃命的機會都不會有,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以為跟著個黃口小兒就能翻天了?”
“這樣一來,騰出來的免稅名額自然就可以轉賣給出得起價的那些富戶,從中大賺一筆;至於那些頑固不化的刺頭,一把黃土埋了事,幹幹淨淨,永無翻身之日,也省得他們以後再來礙事!”
“既然他們膽敢公然與我鄭永望唱反調,挑釁我的權威,就得讓他們嚐嚐血的教訓,讓全郡的百姓都清清楚楚地明白,跟我鄭永望作對,將會付出多麽慘重的代價!”
那些被做掉的民夫,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他們喪命河中,原本屬於他們的免稅名額又被人花錢買走,這些愚蠢得無可救藥的家夥,注定隻有家破人亡這一條悲慘的路可走!
鄭家三兄弟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的眼中都閃爍著殘忍的快意與興奮,肆無忌憚地展露著如同野生動物般赤裸裸的貪婪與嗜血。
父親所言極是,那個鄭柱子小畜生,竟然敢挑戰他們鄭家的權威,還蠱惑了一批愚昧無知的鄉民跟著他一起胡鬧,這樣狂妄自大的家夥,如果不將其徹底清除,不足以平息心中的怒火,也不足以震懾鄉裏!
如果不對這些膽敢反抗的刺頭施以雷霆手段,進行一番血腥的清洗,以儆效尤,恐怕整個十裏八鄉的百姓都要忘了誰才是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者,誰掌握著他們的生殺大權!
今日如果姑息養奸,放任這些反抗者存在,來日他們必定會嚐到百倍千倍的苦果,甚至有可能導致鄉野刁民人人效仿,仗著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敢處處犯上,挑釁官府,那樣的局麵一旦出現,誰還能收拾得了?
絕對不能姑息養奸,必須斬草除根,不留後患,這樣才能確保他們鄭家在這片土地上永遠的統治地位!
“爹,那個鄭柱子,他畢竟是皇家學院派來的監工,咱們如果動了他,會不會有什麽麻煩?畢竟皇家學院是燕王殿下設立的。”一向心思相對縝密、考慮周全的鄭老二不無擔憂地問道,他心裏還是有些忌憚燕王的名頭。
“哎呀,老二啊,你就是想太多了,膽子太小了!”鄭老大揮了揮手,一臉輕蔑與不屑地打斷了弟弟的擔憂。
“那個鄭柱子算個什麽東西?他不過是個乳臭未幹、還沒斷奶的毛頭小子,徒有其名的狗屁監工罷了!”
“這麽多天以來,我們明目張膽地進行以次充好,用廉價的陳糧頂替昂貴的新糧發給民夫,他不是屁都沒放一個嗎?裝聾作啞!”
“現在每日的葷菜都被我們明目張膽地克扣光了,連油花都見不到了,他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毫無作為?簡直是個窩囊廢!”
鄭老大冷哼一聲,鼻孔朝天,滿臉寫著輕蔑:“看來那位燕王殿下,也是被人捧高了,實際能力不過如此;派這群乳臭未幹、沒有任何經驗的書呆子來工地當監工,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是腦子進水了吧!”
“派這些娃娃來有什麽用?能治得了誰?在我們鄭家的地頭上蹦躂,簡直是不自量力,找死!”
被鄭老大這番狂妄自大、充滿輕蔑的言論一激,屋內其餘三人也都漸漸放下了心中最後那一點點的顧慮和不安,變得越發肆無忌憚起來,仿佛這天下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事情。
區區幾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學院娃娃,年紀輕輕,閱曆尚淺,對世間的險惡一無所知,又哪裏鬥得過他們這些在鄉裏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心狠手辣的老狐狸?
一旦真正耍起手段來,這些書呆子簡直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任人宰割,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再說那所謂的監工舉報製度,在他們看來簡直是天大的笑話,不過是寫在紙上的空話,中看不中用,白紙黑字寫得再漂亮也是徒有虛名,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發現問題向上舉報?又能向誰舉報?難道不知道這一縣之地,從縣太爺到下麵的各級官吏,再到鄉三老、裏長,上下都是一家人,利益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嗎?
難不成指望縣令大人自己去調查、去審理,去懲罰自己的罪行?指望他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嗎?這可能嗎?
那些皇家學院的老師?可笑至極!那些隻會讀死書的腐儒有什麽真正的權力?他們也僅僅是隸屬於朝廷的一個教育機構,憑什麽來管地方行政的事情?權力範圍根本夠不著!
即便那些迂腐的書呆子學究們真的膽敢向遠在長安的朝廷上書告狀,又能起到什麽實質性的效果?告的不過是些克扣口糧、替換糧食這樣在他們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
新糧換陳糧、克扣民夫夥食這種見不得光的勾當,放眼整個大漢帝國,哪個縣的官員不在幹?這已經是官場公開的秘密,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默認的潛規則,滿朝文武,身處高位的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