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黃金水道來開源節流
字數:3224 加入書籤
如今,雖然尚未正式登基,但劉旦坐在象征至高權力的龍椅之上,他身上散發出的王者氣度已然愈發顯得非凡,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帝王般的威嚴與風範,令人不敢直視。
大殿之上,文武大臣們個個麵帶春風,喜笑顏開,仿佛看到了大漢王朝前所未有的繁榮盛景,整個朝堂洋溢著一種樂觀向上的氛圍。
然而,在這片歡欣鼓語之中,卻有一人例外,他眉頭緊鎖,麵色凝重,顯得心事重重。
此人正是漢武帝劉徹,他望著少府向他呈上的最新奏折,眉頭擰得如同糾結在一起的鋼絲,憂心忡忡的神色溢於言表。
“老三啊,情況似乎不太妙啊!”
“朕看這少府的府庫,銀錢存量已經縮水了一半有餘,按照目前這種隻有支出沒有進項的狀況繼續下去,遲早要把朕多年的家底都坐吃山空啊!”
宣室殿內,劉徹此刻臉上的表情看上去就像便秘了一樣,眉頭緊鎖,顯得無比的愁苦與焦慮。
要知道,當前國家各項巨大工程所動用的資金,基本上都是他這些年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私房錢,原本是打算留作日後北擊強大匈奴的龐大軍費。
眼看著少府庫房裏的金銀一天天見底,劉徹心中感到肉痛如絞,焦慮不安的情緒如同一團亂麻,怎麽也解不開。
龍椅之上,劉旦聽聞父皇的憂慮,正欲開口回應,卻不料站在大殿另一側的桑弘羊,此刻已經按捺不住了,他如同麵臨巨大威脅般,一臉如臨大敵的緊張模樣。
他心裏十分清楚,大漢朝廷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陛下親自掌管、作為內帑的少府,二是交由他桑弘羊負責管理的大司農國庫。
陛下如今眼見少府的錢袋子越來越癟,卻又不願動用其中的銀錢,這豈不是擺明了打算讓捉襟見肘的國庫來承擔這筆龐大的開支?
這絕對不行!桑弘羊心中瞬間拉響警報,因為他深知,目前的大司農國庫也同樣麵臨著捉襟見肘的窘境,各項開支巨大,收入卻增長緩慢,早已是入不敷出。
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陛下您的少府府庫素來富得流油,積累了堆積如山的財富,所以才敢如此大手大腳地花錢!
桑弘羊輕咳了兩聲,用一種小心翼翼、試探性的語氣提醒道:“陛下,國庫目前剩餘的銀錢也已是十分捉襟見肘,那部分是臣特意預留的應急儲備金,一旦發生天災人禍或邊境急需,方可動用,現在實在不能再動用了。”
劉徹聞言,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心中暗自腹誹不已:朕什麽時候說過要動用國庫的銀錢了?看你那副守財奴般的小家子氣模樣,真是摳門到了極點!
劉徹朝著桑弘羊甩了一個明顯帶著不滿的眼神,隨即迅速將目光轉向劉旦,語氣瞬間變得溫和起來,帶著幾分慈祥與期望:“老三啊,朕知道你素來有那傳說中陶朱公的經商才能,這生財掙錢的門道,你可是咱們家裏最拿手的行家。”
“現在朝廷財政吃緊,你可有什麽好妙計能夠為國庫增添些收入啊?國家可是一天也不能沒有錢周轉的!”
劉旦對此心領神會,完全理解父皇此刻的擔憂與焦慮。
大運河這項浩大的工程才剛剛收尾,而緊接著全國範圍內的州道建設又已如火如荼地展開,龐大的資金與糧草正如同流水般不斷流出,財政壓力確實令人憂心不已。
不過,既然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已經正式開通,那麽如何通過這條黃金水道來開源節流,增加收入,對於劉旦而言自然不在話下,這不過是些小事一樁,早在他規劃之中。
在長安城的南門之外,此刻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宏大建設場景,數以千計的民夫如同勤勞的蟻群般,不知疲倦地忙碌穿梭,他們肩挑背扛,搬運著各種各樣的建材。
一座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港口碼頭,正在這些辛勤勞作的民夫手中逐漸成型,其巍峨壯觀的輪廓已然清晰可見。
大運河抵達長安城外時,其廣通渠段的河道寬度已被擴展到了二十餘丈之寬,這足以確保眾多大型貨船能夠並排行駛,互不幹擾,通行無阻。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城並非大運河的最終止點,它還將繼續向西延伸,與渭河乃至黃河等天然水係相接,最終可直達遙遠的涼州邊陲,連接起大漢王朝的西部疆域。
在這個時代,隻要走出長安城不過十餘裏,便能看到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綿延不絕,這裏的地下水源豐沛,地表水網密布,河流湖泊眾多。
因此,通過渭水、黃河等天然形成的龐大水係進行船隻運輸與商業通航,完全不是問題,整個水係四通八達,能夠覆蓋廣袤的區域。
雖然大運河剛剛全線貫通不久,但河麵上卻已經可以看到不少貨船在繁忙地來往穿梭,這些首批投入運營的船隻,基本上都是屬於朝廷的官方糧船,承擔著重要的物資運輸任務。
與後世曆史上那種漕糧主要由南方向北方京城運輸的模式不同,
當下大漢的糧食運輸方向是從京畿重地長安出發,如同水波般向四麵八方廣泛輻射,將糧草供應到各地,特別是即將展開州道建設的工地上。
這些正在運輸途中的穀物,都來自長安周邊大型糧倉中儲備多年的戰略物資,專供即將參與修建州道工程的龐大民夫隊伍食用,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所需。
劉旦佇立在運河畔,目光深邃地遠眺著河麵上微風吹拂泛起的粼粼波光,以及那川流不息、滿載貨物的船隻,他眼中流露出抑製不住的欣慰之色。
這條貫通南北、連接九州的大運河,其戰略意義與民生價值無可估量,不僅能澤被當代,其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與便利也將即刻顯現,實實在在地造福於大漢的黎民百姓。
身旁陪伴的是新近上任的運河總督張安世,他察言觀色,
見燕王臉上帶著滿意的微笑,也心領神會地躬身,不失時機地奉承道:“殿下高瞻遠矚,英明決策,如今通過水路運輸糧食,其效率之高,確實遠勝於傳統的陸路運輸!”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