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漢景帝子嗣實在太過繁盛!
字數:8770 加入書籤
他本來最心儀的就是這種邊關之地,可以帶領兵馬馳騁疆場,同時擁有一片富饒的封地自由自在地生活。
簡直是完美的安排!
可現在朝廷要派大軍協防
這到底是防禦邊關外敵,還是監視他這個諸侯王?
劉胥能夠察覺到這一微妙之處,劉據與劉弗陵自然也心知肚明。
三人頓時閉口不言,默契地保持沉默。
這個話題絕對不能繼續討論下去。
太過敏感,觸碰皇權忌諱!
見三人突然噤若寒蟬,劉旦不由得感到疑惑,輕皺眉頭問道
"難道朕的安排有什麽不妥之處?"
話音未落,三人如夢初醒,立刻慌忙回應
"妥妥妥,陛下分配得恰到好處,正合我等心意!"
劉據剛說完,劉弗陵也迫不及待地表態
"臣弟也認為萬分合適,感謝陛下如此關心體恤,車遲國簡直再好不過!"
"千真萬確!"
劉胥使勁點頭,生怕慢了一步
"臣早就對烏孫那片沃土神往已久!"
若沒有朝廷駐軍監視就更美好了,劉胥在心底悄悄嘀咕了一句。
這話他隻敢在心裏想想,萬萬不敢宣之於口!
三哥實在太過可怕了!
劉胥還想多活幾年,好好享受人生,可不想英年早逝啊。
"嗯,既然如此,那便好。"
劉旦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暗喜。
主要事務終於圓滿解決,他已經饑腸轆轆,急需補充能量。
然而望著三人那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模樣,又想起他們先前把熱氣騰騰的火鍋吃成了拘謹刻板的"小日子料理"的尷尬場麵。
劉旦不禁善意地試探道
"火鍋湯底正濃,你們真的不再嚐一嚐?"
出乎意料的是,劉旦話音剛落,三位諸侯王便仿佛得到特赦令一般,忙不迭地躬身告退。
三人如同一陣旋風般消失在大殿門外,連影子都看不見了。
吃一頓火鍋,卻嚇得魂飛魄散,還要什麽胃口?
這該死的火鍋他們是再也不想碰了,甚至連看都不想再看到!
目送三人倉惶離去的背影,劉旦無奈地搖了搖頭,心想火鍋這種美食確實不適合所有人品嚐。
這群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
既然他們不吃,那我自己享用便是!
劉旦優雅地夾起一片薄如蟬翼的羊肉,輕輕浸入沸騰的湯底,再裹上各色調料,送入口中。
鮮美無比!
咽下口中的羊肉,劉旦不由得輕笑出聲,三個兄弟已經妥善安排,接下來就是處理其他那些諸侯王了!
哼!
統統都給我前往邊塞鎮守去吧!
一邊享用美味的火鍋,一邊哼著輕快的小調,劉旦心情大好。
忽然間,劉旦撓了撓頭,心中湧起一絲疑惑,似乎忘記了什麽重要的事情。
冥思苦想半晌,卻依然沒有頭緒。
算了,不想了,先享受這頓火鍋要緊。
心情愉悅,美食當前,隻可惜無人分享這份快樂。
望著周圍空蕩蕩的座位,劉旦突然眼前一亮,轉頭望向大殿角落,高聲喊道
"遷兒,記錄完了沒有?快來同朕共享這美味的火鍋!"
劉旦竟然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有六個同父異母的兄弟,準確來說活著的還有五個,老二齊王早已離世。
老大趙王、老四廣陵王、老六膠東王已經順利安排就緒。
老七尚在吃奶,年幼未封。
然而老五昌邑王劉髆卻被他徹底遺忘在腦後。
此時西域三分的大戲已經落幕,劉旦也沒有為老五提前準備合適的封地。
等他回過神來,為時已晚。
誰讓老大、老四、老六都有各自的名氣,而老五卻籍籍無名,毫無存在感呢?
劉髆雖然與劉旦同父異母,但說實話,劉旦與他幾乎沒有任何兄弟情誼可言,見麵次數屈指可數。
昌邑王早已被封出長安,遠離權力中心。
況且,昌邑王與劉旦之間還有些許過往齟齬。
沒必要為了他一人再大動幹戈,另行安排一次分封典禮。
正好,日後讓昌邑王與其他諸侯王一起處理安排吧。
想到這裏,劉旦嘴角浮現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萬事俱備,隻待西域的郡縣劃分正式完成!
如今匈奴勢力盡除,河西走廊再度暢通無阻,再加上長安直通玉門關的寬闊馳道,快馬疾馳往返隻需一月有餘。
西域各地世家大族也已經談妥條件,皆願歸順。
因此,這一切進展順利,並未讓劉旦等待太久。
宣室殿內,金碧輝煌,龍柱鳳簷。
霍光恭敬地雙手捧著一遝厚厚的奏章呈上,態度恭謹至極。
"陛下,西域共計六十三個世家已全部接受郡縣劃分方案,臣依照西域原有的小國疆界,設立了十五個完整的郡。"
霍光聲音沉穩有力"詳細文冊已經整理妥當,恭請陛下禦覽。"
劉旦微微頷首,伸手取過奏疏,開始仔細審閱每一處細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西域雖然號稱三十六國,但實際上大小不一,強弱懸殊。
其中那些強大的國家,劉旦早已暗中做好安排!
例如車遲國、龜茲國,都已經被世家勢力分化瓦解,四分五裂。
此次劃分郡縣的主要對象就是這類已經被控製的地區。
至於那些尚未分裂的其他小國,那是劉旦為了平衡西域世家勢力而故意保留的。
為的就是防止任何一家西域世家做大,威脅漢室統治!
甚至近期西域小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漢人"諸侯國"的局麵,也是劉旦暗中操控的結果。
不過,現在漢人"諸侯國"即將不複存在。
這些西域小國自然也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正好蠶食吞並,分封給其他諸王。
劉旦正專注審閱奏折之際,殿下的霍光斟酌再三,小心翼翼地開口奏道
"陛下,臣手下官員稟報,西域世家頻頻詢問何時下放郡守、縣令?他們似乎頗為急切。"
"嗬嗬。"
劉旦輕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神采。
這群世家還真是迫不及待啊!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灼灼地看向霍光,唇角含笑道
"告訴他們,朕很快就會派人前往!"
不過派去的不會是他們期待的世襲郡守,而是世襲的諸侯王!
霍光眼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似乎隱約猜到了陛下的真實意圖,但既然陛下未明言,他也不敢貿然追問。
隻得恭敬地拱手應道
"臣領旨,必當轉達!"
既然西域一方催得如此緊迫,劉旦也不打算再有所遲疑,以免夜長夢多,節外生枝!
建章宮內,華燈初上,金碧交輝。
又一場規模盛大的宮廷宴會隆重舉行。
然而這一次,參加宴席的不再是朝中文武百官,而是悉數換成了劉氏宗室的諸侯王!
按照慣例,諸王若無特殊召見,是不可擅離封地的,但因太上皇劉徹禪讓大典,這些諸侯王前來長安觀禮,一直滯留至今。
對於長期困居長安無法歸國,這些王爺們雖然心中疑惑不解,甚至頗感憂慮。
但他們沒有一人敢於公開質疑或發表不滿!
陛下新近登基,朝政初定,三把火尚未燒起,他們可不想在這敏感時刻觸犯龍顏,招致殺身之禍。
當今陛下說什麽就是什麽,唯有俯首聽命!
抱著這樣的謹慎心態,諸王進入華美的大殿時,一個個端坐如鍾,舉止得體,言談謹慎。
絲毫不敢有任何逾矩放肆之舉。
其實,忌憚新君雷霆手段隻是一方麵原因。
更重要的還在於這宴會舉辦的地點——建章宮!
太上皇就駐居於此!
這位在位數十年的前任皇帝,對諸侯王可是曆來嚴厲,毫不手軟,他們可沒少吃苦頭。
從《推恩令》這種強製分割封國的霸王條款,到各種限製諸侯王權力的嚴苛措施,層出不窮。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諸侯王寧願冒險得罪新即位的年輕天子,也絕不敢觸怒這位經驗豐富、手段狠辣的太上皇!
實在是被折磨怕了,心有餘悸!
就在各路諸侯王小心翼翼地扮演著乖順臣子的角色時,大殿外突然傳來一陣鏗鏘有力的腳步聲。
兩道身影並排而來,一老一少,步履從容。
二人皆是龍行虎步,氣勢恢宏,舉手投足間盡顯天子威嚴!
正是太上皇劉徹與當今天子劉旦!
劉旦緊隨劉徹身後半步,他本想攙扶著老劉一同入場的。
如此既能彰顯父子情深的美好畫麵,又能向世人昭示太上皇的崇高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畢竟連當今天子都要親自為太上皇當扶手,這是何等的尊崇!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老劉卻猛地一把甩開了兒子伸來的手,嘴裏罵罵咧咧地道"攙什麽攙,老子又沒瘸腿,腰板還硬著呢,趕緊給我滾蛋!"
劉旦頓時尷尬萬分,熱臉貼在了冷屁股上,自討了個沒趣。
於是便有了眼前這一幕尷尬的場景劉徹大步流星地走向主位,威風凜凜地落座,而劉旦則隻能規規矩矩地在他下首就坐。
殿內諸王見狀急忙起身,躬腰拱手,異口同聲地高呼"拜見太上皇!拜見陛下!"
"嗯,都坐吧,別站著了,又不是上朝。"劉徹隨意地揮了揮手,一派閑適自在的模樣,顯然在這裏他才是真正的主宰。
在老皇帝在場的地方,劉旦這個新天子根本沒有絲毫擺譜的資格和空間。
"謝太上皇隆恩!"眾人齊聲應和,這才敢重新入座。
隨著諸王就位,宮中侍女們立刻捧著各色珍饈美味魚貫而入,擺滿了金碧輝煌的宴席長桌。
然而奇怪的是,沒有一位諸侯王敢於先行動筷,他們一個個目光灼灼地望向上首的帝王父子,眼神中滿是緊張與期待。
這一幕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晏飲之事可以稍後再談,請二位至尊先說明今日召集我等的真實用意,否則我們心神不寧,哪有心思品嚐佳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劉旦轉頭看向父親,隻見劉徹微微頷首,目光中透出一絲不耐煩,顯然是在催促別磨蹭了,直接說明來意吧,和這群諸侯王共飲實在乏味至極!
既然大佬發話,劉旦自然唯命是從,不敢有絲毫怠慢。
他轉身麵向滿座諸侯王,臉上綻放出一抹溫和親切的笑容"各位叔伯兄弟,朕今日請諸位前來,確實有一件要事與大家商討。"
他的話音剛落,殿內眾王便迫不及待地搶著回應"陛下但說無妨,有何差遣,五叔我定當竭力效勞!"
"三哥盡管開口吩咐,我等無不從命!"
"正是此理,四爺爺我呃,臣絕無二話,定當遵旨!"
殿內此起彼伏的應和聲雜亂無章,輩分尊卑混雜,令人啼笑皆非。
劉旦聽得嘴角直抽搐,這一切都是由於皇室宗親輩分錯亂所導致的滑稽景象。
當今大漢的諸侯王體係,經過文帝、景帝以及武帝劉徹三代君王的不斷削弱打壓,加上曆次變故導致的廢黜更迭,目前幸存的諸侯王國還有二十餘個。
高祖劉邦的親弟一脈,如今隻剩下一個楚國苟延殘喘。
高祖的三個兒子,則分別延續了城陽國、甾川國和濟北國三支血脈。
文帝的兩個兒子,傳承下來的是梁國與清河國兩大封國。
景帝一係分封的諸侯王數量最為龐大,足足有十餘個之多!
之所以如此,原因簡單明了——漢景帝子嗣實在太過繁盛!
到了劉徹這一代,又新增了趙國、廣陵國、昌邑國、膠東國四個封國。
其實漢高祖劉邦的子嗣同樣眾多,最初分封的王爵也不少。
不幸的是,他們遭遇了呂後這個心狠手辣的皇太後,能夠善終的寥寥無幾。
加上七王之亂等一係列政治動蕩,導致許多諸侯王被廢黜削爵,大漢現存的諸侯國便隻剩下上述這二十幾個了。
然而這個數字看似不多,實則影響深遠,因為這些封國每一個都堪稱"國中之國"!
與明朝那些名存實亡的藩王截然不同,大漢的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可謂真正的一國之主,有權稱孤道寡,儼然一方諸侯!
最為關鍵的是,封國內的所有土地、人口都是諸侯王私人所有的財產,完全由其支配!
這絕非什麽小數目,以趙王劉據為例,他的趙國雖然隻有四個縣。
可擁有的戶口高達九萬餘戶,丁口更是接近四十萬之眾!
趙國算是比較富庶的封國,但即使是那些偏遠荒涼的封地,經過層層削弱後僅存一兩個縣的小國,也擁有幾萬丁口!
喜歡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劇透大漢未來,漢武帝連夜削外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