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提前給女兒攢嫁妝新書求訂閱
字數:4203 加入書籤
張衛國看他們神情放鬆了不少,便笑著又開口道:“大哥大嫂,咱們這買賣就算成了。我還有個事兒,想順便跟你們打聽一下。”
“兄弟你說!”中年男人剛得了這麽大一筆錢,心情正好,很是熱情。
張衛國裝作不經意地說道:“是這樣,我有個朋友,他老娘下個月過六十大壽,老太太辛苦一輩子了,我那朋友就琢磨著,想買一對好點的玉鐲子,給她老娘當壽禮,表表孝心。”
他頓了頓,觀察著對方的反應:“這不是知道你們家有老物件嘛,就想問問,你們家親戚,或者鄰居啥的,有沒有這種傳下來的玉鐲子,成色好點的,願意出手的?”
中年男人聞言,愣了一下,隨即陷入了沉思,手指下意識地摩挲著下巴。
“玉鐲子,讓我想想。”
他忽然眼睛一亮:“我媳婦的小妹手裏好像是有一對,是她婆婆祖上傳下來的,有些年頭了,聽她說水頭還不錯,綠油油的。”
張衛國心裏一動:“哦?那敢情好啊!不知道她願不願意出手?”
他想了想,補充道:“都說‘黃金有價玉無價’,這玉鐲子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是塊好料,又是老東西,我那朋友說了,一對給個八、九千的,也不是不可能!主要看東西!”
中年男人倒吸一口涼氣,一對鐲子也能賣這麽多錢?比他這金冠差不了多少了!
他立刻來了精神:“行!兄弟你放心,我回去就托人給我小姨子捎信,幫你問問!”
“她家日子也不寬裕,要是價錢合適,沒準真能成!”
“那太好了!”張衛國笑道,“大哥,那怎麽聯係你呢?”
中年男人從兜裏掏出一個筆記本和半截鉛筆,想了想,撕下一頁紙,在上麵寫下了一個地址和名字,遞給張衛國。
“兄弟,這是我上班的地方,第一紡織廠,我叫周立強。”
“你給我三天時間,我肯定給你問清楚。不管成不成,三天後中午,你直接去我們紡織廠大門口找我,我準在那等你!”
張衛國接過紙條一看,笑著點頭:“好!周大哥,那就說定了!紡織廠是吧?我記住了。不管成不成,都麻煩你了!”
“不麻煩,順手的事!”王建軍憨厚地笑著,得了這麽大好處,幫這點忙算啥。
雙方約定好時間,張衛國便與這對夫婦告辭。
他推著自行車,心情愉悅地哼著小曲,拐了幾個彎,確認身後沒人跟著,他在心中默念。
下一秒,手中那個藍布包裹便憑空消失,被他妥善地存入了係統的儲物空間裏。
“呼……”張衛國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抑製不住的笑容。
一百二十萬的東西,八千二就到手了!
這套首飾,等將來妞妞出嫁的時候,給她當嫁妝,那得多有排麵兒!
至於那玉鐲子,希望能成吧。
心情大好的張衛國,蹬著自行車去新華書店找張振華一起回家。
兄弟倆剛到村口,就遠遠看見有人在他家曬穀場裏聊天。
張衛國心想,這是出了啥事?
自從有了係統空間,家裏的存單都被他放了進去,除了媳婦李雪梅手裏的1000多,他們家也沒露富,應該不是賣膳魚的事被人發現。
看到張衛國和張振華回來,正在聊天的村支書當即喊道:“衛國,你回來得正好,有事和你們商量。”
張勝利是張為民的堂弟,張衛國當即打招呼“叔,你今天怎麽有空過來?”
張衛國給振華使個眼色,讓他和老爹先回老屋那邊。
張勝利笑著說:“是這樣的,看今年收成不錯,早稻畝產應該有600斤。”
“交公糧的標準出來了,每畝田200斤,政府讓我們村委會的人,家家戶戶通知一下。”
交完公糧後還有提留,這個年代農民手裏除了夠吃的糧食外,能賣錢的糧食就不多了。
此時改革開放才幾年,企業的稅收隻占了很小的比例,龍國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靠農民交公糧。
大環境如此,沒有人能改變。
張衛國點頭:“叔,我們知道了。等水稻收割進來,曬幹後,咱們老張家就去交公糧,保證不給你臉上抹黑。”
閑聊幾句後,張勝利又問:“聽村裏人說,你現在去了市裏做小工,工資怎麽樣,累不累?”
不出他所料,被趙大嬸一宣傳,大家都知道了他這段日子在城裏做事。
幸好德山市很大,現在村裏人都忙著雙搶,不會有人拆穿他。
“比城裏正式工人的工資低點,還包吃一頓午飯,我想著比種田強,就答應幹兩個月。”
“忙完這個月,應該就能完工。”
張勝利點點頭:“能掙到錢就成,好了,我得去通知別家,先走啦。”
交代完公糧的事兒,又和張衛國拉了幾句家常,張勝利這才背著手,往下一家走去。
張衛國目送著村支書的背影離開,這才轉身回了院子。
老爹張為民已經幫忙把自行車推進了堂屋裏,眼下,對農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雙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雙搶”,搶收早稻,搶種晚稻,是南方農民一年到頭最累、也最要緊的一場戰役。
八十年代的農村,沒有後世的聯合收割機,更別提什麽省時省力的拋秧技術。
先要用鐮刀把稻穗割下,整齊地碼放在田裏。
再搬到嘎吱作響的木製打稻機旁,靠著雙腳不知疲倦地踩動踏板,讓滾筒將穀粒從稻稈上剝離下來。
這一切,靠的全是人力。
烈日當頭,暑氣蒸騰。收割稻子的人都被曬得油光發亮,汗珠子順著臉頰脖頸往下淌,砸在泥地裏。
男人們還要把打下來的穀子,一擔一擔,用肩膀和那根磨得光滑的扁擔,硬生生從泥濘的田裏挑回到自家的曬穀場。
那籮筐沉甸甸的,壓得扁擔吱呀作響,也壓彎了男人的腰。
女人們也沒閑著,她們負責把挑回來的稻穀均勻地鋪在曬穀場上。
頂著日頭,拿著長長的耙子,隔上一會兒就得翻動一次,好讓每一粒穀子都能曬到太陽,盡快脫去水分,變成可以儲藏的幹穀。
空氣裏彌漫著稻穀的清香,也混雜著濃重的汗味。
就連半大的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任務。
妞妞才七歲,已經像個小大人似的,在井邊賣力地搓洗著一家人被汗水和泥水浸透的髒衣服,小臉蛋被曬得通紅。
狗蛋則拿著根小樹枝,寸步不離地守在曬穀場邊上,瞪大眼睛,時刻警惕著那些想要偷嘴的雞鴨。
一旦有家禽靠近,就立刻揮舞著樹枝,吆喝著把它們攆走,護著那一片金黃的希望。
喜歡重生1985:15天賺了30萬請大家收藏:()重生1985:15天賺了30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