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眾生道

字數:3542   加入書籤

A+A-


    “你們卻是想錯了,”靈慧穹廬道人仿佛看穿了他們的心思,哈哈大笑,“吾並非你們認為的元神,乃本尊靈魂三魂七魄中的靈慧魄是也!”在兩妖的震驚與疑惑中,他們元神中的命魂刹那間明了了三魂七魄的存在形態——直到此刻,兩妖才明白,古長青的魂道神通竟已強大到如此不可思議的地步:其三魂七魄皆可獨立化形,且每一個魂魄都擁有堪比一方道尊的威能,單是七魄中的任意一魄,都強大到令人敬畏。
    當兩妖元神來到靈慧穹廬道人的知根峰穹廬道場,躋身於三千穹廬弟子之中時,隻見雲台上的道人輕揮拂塵,開始宣講眾生道。場中雖沒有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異象,卻有一股無形的智慧之力彌漫開來,兩妖隻覺靈台清明,心中對道法的理解竟在瞬間加深了幾分。聽著道人口中娓娓道來的各種道法,兩人雖很多不得其解,心中卻隱隱有所感悟,仿佛一層薄如蟬翼的紗幔擋在眼前,隻需一捅就破。
    因此,兩妖元神都明白,此次機緣非同小可,必須牢牢把握。他們任由感悟隨著道人的講道不斷積攢,狀態如同“左耳進右耳出”——前一秒聽到的道法,後一秒便已忘記,卻不妨礙領悟的深化。其實,無數在穹廬中聆聽講道的自然神識生靈,也與兩妖元神有著相同的感受:道法入耳即忘,然感悟卻如春雨潤物,無聲無息地滋養著靈根。
    事實上,所謂的眾生道,本就是一種宛如催眠的道法,能激發眾生靈根潛悟的玄奇神通。正因如此,靈慧穹廬道人講述的同一門道法,能讓無數生靈產生不同的感悟;而道人則吸收這些感悟,融入眾生道中再次講出。如此循環往複,眾生道道法便可生生不息,奧義綿綿不絕,如同一條匯聚萬千溪流的智慧長河。
    此時,兩妖元神在聽道之餘心中有所感悟,這些感悟雖未突破薄紗達到頓悟,卻已將模糊的意念回饋給靈慧穹廬道人,並由道人釋義成更淺顯的道法再次講出。若兩妖自己頓悟自然最好;若未頓悟,隻需其他生靈聽了他們的感悟道法後有所領悟或頓悟,兩妖的感悟也會隨之深刻。越多生靈感悟,兩妖的領悟便越疊加,直至達到頓悟之境——這正是眾生道“集眾生智慧,成無上大道”的精髓所在。
    可以說,眾生道神通正是集合眾生智慧與感悟,形成的一門博大玄奇的法門。哪怕根骨資質再低,隻要聽道後有一絲感悟,日久天長也必有所得,且會隨著聽道次數的增加而越來越深,最終量變引起質變,實現修為的飛躍。
    兩妖元神不知在穹廬道場聽道多久,離開時已是萬分不舍——他們感覺自己的元神仿佛被洗練過一般,變得更加凝練通透。此時他們已完成第一次頓悟,對修仙之道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尤其是角牛聖,他的頓悟竟聚焦於自身最大的心病——化形之術。
    角牛聖之所以修煉至十級聖獸仍無法完全化形,是因為他無法碎丹化形,隻能以原形晉級。雖能變化成牛頭人神形態,卻需在渡劫中期道行穩固後才能偶爾施展,且無法完全化為人形,隻能頂著牛頭,維持時間最長不過半個時辰,再次化形需等待三個時辰——這如同跗骨之蛆,讓他在無數個閉關的日夜中輾轉難眠,畢竟誰願永遠以獸體示人?誰不想堂堂正正以人形立於修仙界?
    此次聽道,他被激發的潛悟靈根,正是潛意識中最執著的化形之術。角牛聖終於借聽道如願以償,頓悟出一門名為“影化術”的變化之術。這門神通在仙界雖普通,在九州修仙界卻堪稱獨一份——雖隻能變化成十種生靈,且需先獲得對方的一絲“影魂之氣”(影子的魂氣)納入元神,但對無法碎丹化形的角牛聖而言,已是足以改變命運的天大機緣。
    兩妖元神在古長青的識海世界度過兩個月,現實中卻隻過了兩天。元神歸殼後,角牛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趁鉤破天沉浸在頓悟喜悅中不注意時,悄然變化成牛頭人身形態,雙手掐起在識海世界領悟的玄奧法訣,衝鉤破天地上的影子一點。隻見鉤破天的影子上,一絲肉眼不可見的淡淡灰氣被分離出來,如同遊絲般飄向角牛聖,被他張口吸入口中。鉤破天的影子刹那間呈現虛淡之象,仿佛被抽走了一縷精魂,不過幾個呼吸間又恢複濃黑,隻是邊緣處似乎多了一絲難以察覺的模糊。
    與此同時,一直靜坐的古長青嘴角泛起一絲奇異神色,在兩人完全不察之下暗暗掐訣,指尖微光一閃,便悄無聲息地收取了兩妖的一點影魂之氣——原來,在角牛聖頓悟影化術時,靈慧穹廬道人也借由他的領悟掌握了這門神通,且比角牛聖的更勝一籌:角牛聖最多吸收十個生靈的影魂之氣,且僅限生靈;古長青卻能吸收六六三十六種,不僅包括生靈,就連樹影、石影、山影皆可吸收,隻是變化自然之物時限製頗多。
    例如,吸收某座山的影子後,古長青最多隻能變化成百丈之巨——這是九州修仙界的空間限製點,任何生靈突破兩百丈便會引動空間規則,招來滅頂雷罰;變化成百丈大山後,需維持三十六天方可解除,無法提前或延長,期間若強行解除,便會遭到規則反噬。而變化成生靈則無此限製,隻需古長青願意,可一直維持形態直至主動解除,堪稱完美的偽裝之術。
    角牛聖偷偷收取鉤破天的影魂之氣,想等時機成熟給他一個驚喜,卻不知自己的影魂之氣也被古長青悄然收走,成了對方神通的“養料”。此時鉤破天正因頓悟而心潮激蕩,沉浸在感悟道法的振奮中,雖隱約察覺角牛聖動作有異,卻隻當是他在穩固境界,並未在意。
    沒過多久,一陣熟悉的大笑聲突然在石室中響起,那笑聲與鉤破天自己的聲線分毫不差,卻又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狡黠。鉤破天心中頓生怪異之感,猛地轉頭望去,瞬間瞠目結舌——眼前竟出現了另一個自己!這“鉤破天”穿著同款的玄色長袍,連腰間毒鉤的紋路都一模一樣,相貌衣著、氣息神態分毫不差,簡直如同照鏡子一般難辨真假。
    “這是怎麽回事?”鉤破天張大嘴巴,心中大駭,下意識地握住腰間毒鉤,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白,“你是誰?!”他的語氣裏帶著難以置信的震驚,甚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我是鉤破天,你又是誰!”角牛聖模仿著鉤破天的語氣厲聲叫道,還故意晃了晃手腕,做出鉤破天平時把玩毒鉤的習慣動作。
    “你……”鉤破天指著“假自己”,猛地想起角牛聖已不見蹤影,瞬間明白了過來,“原來是你,角牛老怪!竟敢變化我的樣子唬我!看我不用毒鉤把你這牛角全掰下來!”他作勢就要拔劍,臉上卻忍不住露出一絲哭笑不得的神情。
    角牛聖哈哈笑道:“你不和我幹休又怎樣?我現在也是鉤破天,看誰能認出真假?說不定過會兒我去毒鉤山當山主,你的那些手下還得喊我‘老祖’呢!”
    就在兩人笑鬧之際,旁邊又傳來一聲輕笑,兩個“鉤破天”同時轉頭望去,隻見古長青坐著的地方,竟也變成了“鉤破天”!石室中三個一模一樣的鉤破天麵麵相覷,隨即一齊哈哈大笑,笑聲在空曠的石室中回蕩,驅散了先前的緊張與壓抑。
    看著古長青隨意地從鉤破天的樣子又變回原本的形貌,再變作角牛聖的模樣,甚至化出一隻振翅欲飛的靈鳥,兩人心中已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角牛聖一根筋地認為,這門影化術是古長青故意以講道方式傳授,幫他圓滿化形缺憾,看向古長青的目光中充滿了感激與敬畏。
    古長青雖知他誤解了機緣的本質,卻並未點破——畢竟,角牛聖的頓悟源於聽他的眾生道,說這神通是自己所傳也合情合理,能讓角牛聖徹底信服,甚至心甘情願地為己所用,何樂而不為?
    掌握這門變化神通後,古長青的目光望向洞外更廣闊的天地,心中已然醞釀出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既然能化形萬物,那九妖山乃至整個九州修仙界,豈不都成了他縱橫捭闔的舞台?一抹難以捉摸的光芒,在他眼底悄然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