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科學的無邊魅力

字數:6073   加入書籤

A+A-


    而後學生們一個接著一個上來觀察顯微鏡下的世界,每個人都與上官藏鋒一般,似乎被嚇到了。
    而越年紀小的人,這種影響越小。
    當金德曼上來後,她狐疑的看了李長河一眼。
    而後用比較蹩腳的唐話道:“長河君,你確定這不是幻術嗎?”
    李長河聳聳肩,“來自異域的小娘子,請。”
    金德曼眼睛看了過去,很快她張大了嘴巴,看到了今生從未看到過的景象。
    她的三觀此刻被顛覆。
    震驚到無以複加,如同前麵看過的人一般,無神的回到座位上。
    又過了十幾分鍾,所有的人都經過了顯微鏡的洗禮,一個個耷拉著腦袋,很沒有精神氣。
    而李長河此時又拿出了一些東西。
    桌子上,一個透明玻璃杯,一堆小米粒,一根筷子。
    然後將米粒倒入玻璃杯。
    “諸位同學,能否用一根筷子將這個充滿小米的玻璃杯抬起來?”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
    沒多久上來一個人。
    也是李長河的認識的人。
    杜乘風道:
    “我來試試。”
    說著他將筷子放置在玻璃杯下,而後用力向上使力。
    但一用力,整個玻璃杯就倒下,將米粒撒了一桌子。
    試了好多次,杜乘風仍舊沒有完好無損抬起裝米的玻璃杯。
    搖搖頭道:
    “先生這不可能。”
    李長河微微一笑,而後道:“還有其他人試試嗎?”
    接下來又上來幾人,但毫無疑問,還是沒人能將裝滿米粒的玻璃杯抬起。
    當然也有人試著將筷子插入玻璃杯,想要抬起來,但是沒有成功。
    “先生,這根本行不通,難道你有什麽辦法嗎?”有人喊道。
    李長河不語,而後將散落的小米放到玻璃杯,將米粒壓緊,而後將筷子插入。
    而後在眾人眼前將裝滿小米的玻璃杯從桌子上提了起來。
    在眾人驚訝的眼神中,李長河解釋道:“這就是自然科學分脈中物理科學的知識。”
    “即摩擦力。”
    “萬物皆有摩擦力,我將米粒壓緊,而後插入筷子,這樣摩擦力會比較大。”
    “這原理就像是你手中握著筷子,握得緊了,摩擦力大了,自然想抽出筷子就比較費力了。”
    “而筷子與瓶子的摩擦力與重力正好成一對平衡力,所以此時正好靜止,也就是提起來了。”
    講完這個物理知識,李長河隨即又拿出一紙張,而後將玻璃杯中的米粒倒出,裝滿水,將平整的紙慢慢地蓋在瓶口上,並讓紙緊緊地與瓶口貼合在一起。
    然後拿起杯子,並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此時眾人看到水並沒有流出來,而是被紙穩穩地“托”住了。
    “怎麽可能?一張小小的紙怎麽能將水托住不流下來?”
    “這是仙法嗎?”
    “幻術,一定是。”
    眾人七嘴八舌討論道。
    李長河解釋:“這依舊是物理知識,裝滿水的杯中,空氣的壓力已經很小了,並且水的表麵有張力,它讓水不能隨便“亂跑”,因此杯子中的水,其實是被空氣和紙一起拖住的。”
    “說到空氣的壓力!”李長河一頓。
    而後他又拿出來一個小瓶口大瓶身的玻璃瓶。然後拿出一個玻璃殼的熟雞蛋。
    “在不讓雞蛋破碎的情況下,如何讓雞蛋進入這個瓶子裏?”
    好嘛!又是一個難題。
    這一百三十九人今天腦海的疑問一個接一個。
    這雞蛋比瓶口大多了,怎麽可能將雞蛋塞進去,要不是李長河瘋了,就是他們瘋了。
    這群人並不相信。
    “絕無可能!”
    “這怎麽可能,讓大的東西進入小的東西,神仙來了也不行。”
    “就是,就是,這怎麽可能。”
    ......
    麵對眾人的不相信,李長河道:“所謂科學,就是大膽設想提出,而後小心去求證。”
    “一切以實驗結果為導向,你們都沒有試過,怎麽認定就不可能?”
    說著李長河拿出一個裝滿酒精的玻璃瓶。
    給實驗瓶子中到了一些,而後點燃,接著將雞蛋放置在玻璃瓶口。
    在眾人眼中,隨著酒精燃燒,那個雞蛋似乎被一種看不見了手將其一點點往瓶子裏拉。
    “咚!”雞蛋掉落瓶中。
    “怎麽...可能...”
    “我信老師的科學,但這很不科學...”
    “我...”
    李長河看著被唬的一愣一愣的眾人,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戲耍小孩子的意味。
    “眼見為實,而這就是我要教給你們的科學之道。”
    “科學,就是揭示萬事萬物的根本道理,找尋它們的規律,總結規律,讓規律為我們所用,創造發展出更多的生產力要素。”
    “好了,從這個實驗,你們能得到什麽收獲,又能想到什麽?”李長河發問。
    “這......”
    眾人低眉思考李長河這句話的意思。
    沒多久,商賈之家的皮日休站出來道:“先生,學生生了一些疑惑,還請斧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先生說空氣壓力,也說過平衡力。”
    “那麽,在玻璃瓶中放置酒精點燃,肯定是消耗了空氣中的一些物質,那麽玻璃瓶中的物質減少。”
    “此時因為空氣壓力的緣故,外界的壓力大於內部的壓力,雞蛋在這股壓力下,被一步步拖了進去。”
    李長河聽著皮日休的話,欣慰的點點頭。
    在仁心醫館李長河就發現皮日休的不凡,之前的長安假幣案就是他率先發現的。
    “繼續說!”
    皮日休得到李長河的肯定,臉上一喜。
    “雞蛋放在瓶口,堵住了瓶內和外部的交換,但酒精依然能夠被點燃,那說明空氣中有一種物質可以促進酒精的燃燒。”
    “而消耗完這種物質後,酒精也熄滅了。”
    “而且先生的顯微鏡可以看到水中我們看不到的生物,那麽空氣肯定也是有它的神秘。”
    “不過具體是什麽,學生還不知道!”
    “彩!”李長河鼓掌起來。
    “皮日休,你說的很對,雖然沒有完全說對,但你已經半隻腳踏入到了真理的殿堂。”
    “之所以能夠燃燒,確實是因為空氣中含有一種元素,我將其稱為氧氣。”
    “氧氣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一旦失去,我們皆要死。”
    “你們當中不少人應該見識過我用氣囊給病人作呼吸用,我還曾在芙蓉園對那小女孩進行急救呼吸,全是因為生病的人對氧氣的需求更大。”
    “我們吸進去的是氧氣,吐出來的也是一種氣體。”
    “難道不是水汽嗎?”有人發問。
    李長河解釋:“整個空氣的成分很複雜,今日暫且不說。”
    “但我可以告訴你們,呼吸出的不僅僅是水汽,它是我們身體的廢氣,而這種廢氣自身對我們無用,但它對其他生物有用,具體需要你們以後研究後會知道的。”
    “但這就是科學的魅力。”
    “你們可知太陽是圓的,那麽為何古人常說地是方的,有沒有可能大地也是圓的?”
    “都能感覺到太陽光是白色,但我曾用三棱鏡給人展示過太陽光其實是彩色的。”
    “燒水時,水汽沸騰將鍋蓋頂起,那麽有沒有可能,這股力量可以拉動萬鈞的物體?”
    “煙花如此美麗,那麽有沒有可能改造一番作為武器使用?”
    “平麵鏡為什麽能看到人像,你們又知道其中原理是什麽嗎?”
    “伸入水的物體會被彎曲,這又是什麽現象?”
    “夏天蒲扇吹時,周圍空氣的溫度並沒有降低,而為什麽人卻感到涼快了?”
    “我發明的簡單水泥為何能夠和石頭一般堅硬?”
    “為何煤炭和木塊會燃燒?”
    “為什麽對著大山喊一聲就會出現回聲?在空曠房間內說話,聽起來感到比室外說話聲音大?”
    ......
    李長河一連拋出數十個問題,把眾人都提問懵了。
    但卻振聾發聵,撼動了眾人內心。
    他們才知道,原來自己不過是井底之蛙。
    “諸位同學,這就是我李長河為何成立科學院的初衷。”
    “找尋自然的本質,乃吾輩使命。”
    “最終讓科學服務於百姓,服務於聖人,服務於國家,讓我們國家更加繁榮強大,百姓安居樂業。”
    “諸君,懂否?”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