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傳國玉璽興啟唐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A+A-


    她深深吸氣,腦海又飄過昨夜那人說的話“玉璽在握,方存體麵。”
    想至此,她挺直了腰背,指尖下意識地撫過早已褪色的皇後冠服。
    而後目光看向一旁侍衛手中的托盤上的紅木盒子。
    而後緩緩靠近,打開盒子,拿起盒子內的傳國玉璽,這堅硬的棱角,這冰冷的觸感。
    是煬帝江都宮變血雨腥風裏唯一的遺物。
    是她在竇建德營中、在突厥牙帳輾轉飄零歲月中最後的憑依。
    也是此刻她與孫兒楊政道在這故國長安唯一的護身符。
    “阿婆……”楊政道怯怯的聲音響起。
    蕭後垂眸,迎上孫兒驚惶如幼鹿的清澈眼眸,心頭一軟。
    她抬手,用微涼的指尖輕輕拂去孩子額角沾染的塵灰,聲音沉穩下來“政道,莫怕。記住,你是大隋的根苗。待會兒,隻管跟著阿婆。”
    入明德門,踏上用水泥鋪就的平坦大道,走向那長安的心髒皇城。
    明德門凜冽的朔風瞬間揚起她略顯陳舊的皇後冠服,她高高舉起那方承載著萬世榮耀的傳國玉璽。
    朗聲道
    “天眷龍裔,興以啟唐,天命有歸,神器重光!傳國玉璽歸唐!”
    蕭後的聲音穿透寒風,清晰地回蕩在朱雀長街上。
    此言一出,圍觀的百姓的眼神頓時驚詫,一個個一臉的不可置信,所有目光被吸引,死死看向那方玉璽,隨後百姓的喧嘩聲浪層層湧來。
    她深吸一口凜冽的空氣,挺直脊梁,那份久違的、屬於皇後的威儀在寒風之中悄然蘇醒,而後一步一步向著大唐中樞皇城而去,身後孫子楊政道同行。
    每走百米,她便會將這句“天眷龍裔,興以啟唐,天命有歸,神器重光!傳國玉璽歸唐。”大聲喊出。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街道逐漸安靜,隻剩下風聲在耳畔嗚咽。
    突然,一個蒼老的身影踉蹌而出現在天街岸邊最前方。
    這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他看著蕭後舉著傳國玉璽一路行進,渾濁的老淚不覺而下,他曾是一名經曆過江都兵變的老兵,更認識蕭後手中的傳國玉璽。
    而後他顫巍巍地朝著玉璽的方向跪拜下去,蜿蜒而下“傳國玉璽歸唐,天佑大唐啊!”
    這聲帶著哭腔的呼喊,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瞬間激起千層浪濤。
    人群如同被無形的力量牽引,一片片、一排排,如風吹麥浪般紛紛跪伏於地。
    玉璽所蘊含的“天命所歸”的象征,在這一刻無聲地具象化了。
    蕭後的麵容依舊異常平靜,隻有她自己知道,如今的她也不過是如履薄冰,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換取她和政道性命的籌碼。
    她穩穩地舉著它,如同舉著一段沉重的過往和一個渺茫的未來。
    一路前行,直到來到了朱雀門前。
    身著明光鎧的衛國軍將士站成兩排護衛著皇城前的國旗台。
    此刻,大唐中央文武官員皆在國旗台下。
    無一人說話,肅殺之氣凜冽如霜。
    楊政道小小的身子劇烈地顫抖起來,蕭後緊抿著唇為孫兒努力擋住那凜冽的寒風。
    目光堅定地看向國旗台上的李世民。
    而這一刻,天空突然放晴,一抹陽光恰好傾瀉下來,落在國旗台上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不言,但他的目光銳利如鷹隼,瞬間鎖定了蕭後手中的那方玉璽,眼底深處掠過一絲難以抑製的、熾熱的華光。
    穩了穩心神,蕭後徑直來到國旗台下,看著李世民那年輕高大的身影,蕭後蒼老的臉頰閃過一絲落寞。
    李世民直接伸出右手,意思很明確。
    蕭後緩緩舉起手中的傳國玉璽,而後交到了李世民手中。
    當玉璽離開手的刹那,蕭後隻感覺那糾纏了她半生,象征著無上權力,帶給她無盡顛沛流離和無邊心理壓力的冰冷之物,終於消失了。
    李世民鄭重接過。
    托著傳國玉璽,他此刻內心一片澄澈,他感受到了玉璽通體的溫潤,也感受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帶給自己的興奮感。
    而後在眾人見證的目光下,托著傳國玉璽的手穩穩地舉過肩頭。
    這個動作並不誇張,卻充滿了掌控乾坤的力量感。
    此刻,國旗台下的所有的軍士、官員,以及遠處隱約可見的百姓,都能清晰地看到那方代表著天命流轉的至寶。
    “天眷龍裔,興以啟唐,天命有歸,神器重光。”
    “今日歸唐!”
    李世民的聲音洪亮如金鍾,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清晰地回蕩在朱雀門前。
    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重重敲在每個人的心頭。
    而後本令人窒息的肅殺瞬間被一種沸騰的、難以言喻的激動所取代。
    衛國軍士兵們緊握長戟,而後胸膛的起伏明顯,齊聲呐喊“天眷龍裔,興以啟唐,天命有歸,神器重光。”
    接著,聲音從朱雀門一路往南向天街。
    “天眷龍裔,興以啟唐,天命有歸,神器重光。”
    而後沒多久,天街兩岸,壓抑不住的歡呼聲浪,如同悶雷滾過天際。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