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得道多助
字數:4632 加入書籤
“諸君以為,絲綢是何物?”許玉匠問道。
“輕薄華麗,人皆稱神物。”
“美觀、稀缺,是貴族不惜代價所欲求得的。”
“上大夫居南部或許不知。”芮首領道,“這絲綢不僅僅是布匹那麽簡單,北部諸侯以衣綢為貴。”
三人對視,繼續道。
“賞賜功臣,結交盟友,婚禮陪嫁,甚至以用此神物祭神為最佳。”
“吾等三部地處偏僻,一夜醒來,見天下爭相追捧。”
“無絲綢者,與周圍部族交,都覺低人一等。”
許玉匠聽的連連咋舌。
他素知絲綢之貴重,但照幾人說起,遠超他所料。
“所以。”許玉匠總結道,“若諸君手上有絲綢,安能被一臣子所左右歸屬?”
三人看看許玉匠身上的衣服。
“絲綢乃重器,非鄙君賞賜不可得,亦非鄙君決斷不可易。諸位莫要為難下臣了。”
“那麽……”崇首領道,“東西吾等會送至上大夫封地,隻希望上大夫在貴君麵前多美言幾句,希冀能多些許份額。”
“鄙君有命,私自收受物品,有滅族之禍。”許玉匠嚴肅道,“來華夏族諸侯,無論勢力大小,鄙君平等待之,諸位大可放心。”
見許玉匠油鹽不進,三人打消了收買的念頭。
“上大夫,這份額多少貴部如何商定?”
三人走回道中,芮首領問道。
“諸君應當知道那些獲得份額的諸侯。”許玉匠顧左右而言他。
幾人哪裏不知。
迄今獲得份額的隻有寥寥幾家。
一個就是那庸部落,頗有舉族歸附華夏族之意。
更不動聲色的獻上領地內的璞玉礦。
其一季份額,絲綢十卷,瓷器五套。
其餘包括鶴部落在內的幾家,因為華夏族征討九黎族時,派遣族裏精銳相助,雖未建功,確也獲得一季絲綢五卷,瓷器一套的份額。
甚至其他派了老弱病殘的部落,也分得一季絲綢兩卷、成套黑陶一套的份額。
“數日前,華夏族會盟諸侯,吾等亦有幸參與。”崇首領提了一嘴。
“唉!”許玉匠歎道。
“不瞞諸位,想來也多少知曉。先前來我族貿易,是可以直接用糧食牲畜換得絲綢的。自鄙族收回九黎土地後,這絲綢交易,便隻限於有份額的幾家。”
“諸位可知為何?”
許玉匠早就知曉,神使欲以絲綢等華夏族特產,謀求所謂的‘國際話語權’。
其中以配額綁定諸侯,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如今族裏,各種品質的絲綢堆積於倉庫,就等這些諸侯來索取份額。
“吾等不知!”
“九黎領地乃鄙族所固有,諸位是否承認?”許玉匠想了想道。
“那是自然。”芮首領不知為何扯到九黎領地,笑著說,“聽上大夫口音便是九黎族人,吾等豈不知。”
“諸君。”許玉匠神色淒然,“領地不是收回那麽簡單。”
“炎皇既已得九黎領地,豈能拱手相讓?”
“諸君承認,那些苛求於九黎子民獲得好處的中原貴族,可不會承認。”
“原來如此!”芮首領恍然。
怪不得南嶽大使對九黎領地不聞不問。
就連炎皇大人也沒有動怒。
“啊?你知道什麽了?”彭首領問芮首領道。
“華夏族絲綢多數獻給了大使與那位。”芮首領白了對方一眼解釋道,“所以華夏族不得已用配額的方式交易。”
“哎!”許玉匠麵色‘巨變’,“諸君慎言,下臣可沒說過這句話!”
三人‘會意’,紛紛朝許玉匠投去同情神色。
“鄙君又不願以勢力大小劃定貿易份額,隻能以與我族之親疏遠近劃定了。”
三人聽罷,心裏多有不解。
彭首領腦筋簡單,直接問出了口:“與強大部族交易既能拉近關係,危難之際還可因故求助,何必選擇那些方圓不及千裏的部族呢?”
許玉匠頗為讚許的看了對方一眼。
隻因,這個問題他也請教過神使。
神使有言:諸侯無論大小,都是一個獨立的部族。
若諸侯開大會舉手表決,強大部族也隻是比弱小部族分量重一些罷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正因為弱勢部族飽受欺淩。
來自大族的善意,才會得到他們加倍的珍惜。
這些小族平時可能幫不上忙,若到華夏族生死存亡之際,是一股不俗的力量。
他當日聞聽此言,醍醐灌頂。
當然,這番君臣之論,不足與外人道也。
“鄙君起於微末,頗知弱小部族之窘迫,故而奉告天下,欲平帶對待每個部族。”
“吾現在終於知道為何天授絲綢神物於貴部了。”崇首領麵帶恭維道,“隻因貴君有古聖王之風,有澤披蒼生之誌呐。”
許玉匠點頭。
對方說的沒錯,神使大人當的起。
“崇首領治理崇地,子民歡欣,下臣定會在鄙君麵前稱讚您幾句。”許玉匠回應道。
芮、彭首領聞言,讚頌之詞不絕於口。
許玉匠連連點頭回應。
“許大人,神使攜夫人已候在天府廣場多時,夫人遣小人催促大人緊行!”
一個衛士跑來,附耳對許玉匠道。
“夫人也來出迎?”許玉匠問道。
來華夏族的貴客,神使親自接待的,隻有當初的嘉首領,還有和駿。
這次三家同訪,所以規格不同?
許玉匠想了想問道:“可是妘鸞夫人?”
“是姚羽夫人。”
聽到答案,許玉匠滿心歡喜。
“諸君恕罪!”許玉匠遣退衛士,朝著三人一禮,“鄙君攜夫人已在前方廣場等候多時。”
芮部落等三部落,實力中等偏上,又互結姻親。
平日一個鼻孔出氣。
每每訪問諸侯,三人亦是結伴而行。
華夏族派遣重臣郊外迎接,充分體現了主人對客人長途跋涉辛勞的體諒。
本來頗為挑剔的三人,也挑不出禮來。
如今,還未致館。
華夏族首領更攜夫人迎接,禮不可謂不至,比之中原諸侯猶有過之。
“貴君攜夫人已等候多時,是吾等之過!”芮首領道,“吾等速行。”
“是下臣語言瑣碎,耽擱了時間。”許玉匠再拜。
“上大夫莫多言,快請帶路!”
他們要早知道華夏首領已經迎了出來,就不會拉著這位官員問東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