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字數:4630 加入書籤
《人民日報》畢竟是天字第一號的中央喉舌!
它這一轉載如同一顆火種,瞬間點燃了全國媒體的熱情……
最先行動的是《光明日報》,
他們在當天下午的特別增刊中全文轉載,並配發編者按“從黃土地走出的文學赤子,用最樸實的文字書寫最深沉的時代。”
緊接著,
《文匯報》連夜調整版麵,在頭版右下角開辟專欄,標題赫然寫著“青山現真容一個農民作家的文學長征”。
最令人矚目的是《中國青年報》,他們不僅轉載原文,還邀請著名學者撰寫萬字長文《論劉青山現象》,深入剖析這位青年作家的創作軌跡。
文章開篇就寫道
“當我們還在象牙塔裏討論文學理論時,一個赤腳走在黃土高坡上的青年,已經用他的筆征服了整個中國……”
地方小報也緊急加印副刊,標題一個比一個震撼。
——《“青山”真容黃土高原上的文學赤子》
——《二十三歲的文學巨人——劉青山專訪實錄》
——《從赤腳少年到人民作家劉青山的苦難與輝煌》
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短短三天,全國報紙的發行量激增。
郵局的報刊分發員忙得腳不沾地,抱怨道“這輩子沒見過這麽多人搶著看副版!”
在這個時候,《西北日報》在頭版推出連續報道。
第一期,《尋找真實的‘青山’》。
第二期,《黃土地上的文學聖徒》。
第三期,《從苦難中開出的花朵》。
第四期,《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
一連五天,全都是對劉青山的報道。
報道內容以真實采訪為主,除了全麵的介紹劉青山的生平,還寫了他的求學生涯,文學創作軌跡,以及鄰居、老師、同學對他的評價等等,內容豐富真實又極具代入感。
《西北日報》這次的幾篇報道,完美的呈現出一個有血有肉的‘青山’,讓所有人都進一步的了解了他。
這幾篇報道刊登之後,
再次引起一波報紙暢銷,不過這次僅僅是《西北日報》一家。
兩天之後,
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門口幾乎都有人排隊,他們都要買《西北日報》,這使得《西北日報》一度售罄,供不應求。
某些地區的《西北日報》甚至被炒到原價的五倍,就這都有很多人買。
洛陽紙貴,也莫過於如此……
這次《人民日報》倒是沒有再繼續轉載了,不過第三天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午間新聞用了整整五分鍾播報這篇專訪,播音員的聲音罕見地帶著情緒
“……劉青山同誌在艱苦環境中堅持創作的事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當晚,
各地廣播電台紛紛製作特別節目,邀請文學評論家、教師、工人代表座談。
西北電台甚至播放了一段劉青山的家鄉方言錄音——雖然隻是他念自己詩的片段,但聽眾們仍激動不已“原來‘青山’的聲音是這樣的!”
早幾天,劉青山就接到通知,屈燦說他給劉青山錄的聲音,將會在西北電台播出,讓他到時候注意聽聽。
劉茂財、王鳳儀知道這件事後,那是高興的幾乎手舞足蹈,緊跟著整個老劉家的人就都知道了。
再之後,王鳳儀的娘家、王衛國、黑龍潭生產隊的其他社員……
等等等等。
紛紛全都知道了……
到了最後,
整個彎河的人都圍在打穀場上,聚精會神的聽著,那從大喇叭裏傳出來的西北電台播報員聲音,當聽到劉青山的聲音從裏麵傳出來時,全村轟動,眾人嘩然。
……
一周後,
《人民日報》的副版頁麵刊登了一篇評論文章,作者竟然是著名作家茅盾。
這位文學泰鬥用飽含激情的筆觸寫道
“劉青山的作品,紮根於黃土地的深厚積澱。《狗日的糧食》中每一個細節都浸透著泥土的腥鹹,那是隻有真正在田間揮汗如雨的人才能寫出的真實。而他筆下的詩句,卻又超越了具體的生活場景,《光的讚歌》中那種對光明的執著追求,折射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向往。“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位年輕作家完美融合了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既有老農般的樸實厚重,又有詩人般的敏銳靈動。”
“他的小說像黃土一樣厚重紮實,他的詩歌卻如高原上的風,清新凜冽。”
“這種"土與靈"的奇妙結合,正是新時代文學最珍貴的品質。”
“劉青山的價值,不僅在於他的文學成就,更在於他證明了一件事——真正的天才,永遠不會被苦難埋沒……”
“……”
評論最後,
他斷言“劉青山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當代文學一個嶄新階段的開始。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民文學的無限可能。“
文章末尾,
矛盾甚至用了劉青山自己的詩句作為結尾——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
茅盾在文壇的地位不用多說,他這麽一公開發言,立刻引起整個文壇地震。
自古文人相輕!
劉青山如此年輕就寫出這麽多優秀得不像話的作品,那這自然有人嫉妒,有人不信,有人說酸話。
有人質疑‘青山’的那些作品並非是他本人所寫,背後肯定有代筆的。
還有人說他的作品太成熟,不像年輕人寫的……
但這一次,所有質疑聲戛然而止!
某位曾公開批評過‘青山’作品缺乏深度的老作家,在作協內部會議上沉默良久,最後歎道“我們錯了……真正有深度的不是文字,而是這個人。”
茅盾的這次發言之後,
從燕京到地方,各級單位突然掀起‘學習青山精神’的熱潮。
某省委宣傳部的會議上,領導敲著桌子說
“看看人家!一個農民娃,沒資源沒背景,硬是靠一支筆寫出了名堂!我們有些同誌,條件比他好十倍,卻整天抱怨這抱怨那……”
大學校園裏,學生們自發組織朗誦會,朗誦‘青山’的各首作品。
還有人捧著報紙哽咽“他寫《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的時候,自己卻連一雙像樣的鞋都沒有……”
就連工廠的黑板報上,
都有工人用粉筆抄下報道裏最紮心的一段“青山說‘餓的時候,寫作能讓我忘記肚子在叫。’”
總而言之,
這一次,劉青山是真的真的火了!
全國上下,千千萬萬人都記住了、認識了這位‘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的文學天才!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