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遇事不決問青山!

字數:4481   加入書籤

A+A-


    每天都有別的生產隊社員過來圍觀,
    被這些人羨慕的看著,黑龍潭的人那是渾身都充滿了幹勁,而且還不知疲憊,他們都知道圍觀的這些人想進來賣力,還幹不了呢!
    於是乎,
    養豬場的擴建工作,那是一天一個樣,整體工程進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往前推進著……
    為了擴建,劉青山連夜畫了一個簡易圖紙。
    原來的養豬場那片是碎石灘,地下土層薄,不利於種莊稼,加之又背靠山坡,而且麵積還很大,足有幾十畝。
    當初之所以選擇這裏,他就是看中了這裏空曠,適合後期擴建。
    現在正好,直接在原址上進行擴建即可。
    這一期的圖紙中,
    劉青山規劃出了三大片區域,辦公區,生產區。
    辦公區自不必多講,生產區又分為兩大塊,一塊是養殖,一塊是飼料。
    在養殖區和飼區內,則又進行了細化。
    他完全是參考了後世在網絡上看到的那些廠區來進行設計的,但他畢竟沒有經營過廠子,毫無這方麵的經驗,實際使用操作下來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這些是避免不了的。
    到時候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就行,但大方向上肯定沒錯,而且絕對領先這個時代99的企業!
    這就足夠了!
    由於現在已經是5月中旬,距離麥收滿打滿算,也就一個月時間。
    在股東大會上,所有股東一致表態,要拚盡全力,哪怕是晚上不睡覺,也要在麥收之前將廠子給建好!
    有點誇張?
    可他們真是這麽做的!
    劉青山本來不想這樣,可眾意難違,他隻好先把廠子的食堂給組建起來,說是食堂,其實就是一個做飯班子。
    三個廚師,三個洗碗、洗菜工。
    人都是從黑龍潭生產隊的社員裏選出來,大家都是鄰裏鄰居,彼此都很熟悉,誰的婆姨炒菜好吃,誰的婆姨擀得一手好麵條,誰的婆姨手腳麻利,幹淨利落?
    大家都知道。
    劉青山一問,大家就報出來了幾個名字。
    讓他啼笑皆非的是,王鳳儀也在其中。
    讓老媽去做飯?
    劉青山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想法給摁滅了,重生回來是讓老媽享福的,哪能讓她去幹這個?
    沒入選食堂,王鳳儀耷拉著臉,一百個不高興。
    劉青山勸了半天,這才給她勸笑。
    組建好食堂,食堂立刻就投入工作。
    一天5頓飯!
    沒錯,就是5頓。
    白天是3頓,晚上是兩頓。
    既然阻止不了大家的幹活熱情,劉青山隻好安排好後勤工作,讓大家能吃飽吃好。
    如此一來,
    大家的幹勁更足了,這工程進度又快了一截!!
    看到晚上都不休息,點燈放火連著幹,這可把其他生產隊的人給嚇壞了……
    “黑龍潭的人是不是都瘋了??”
    “瘋了!全瘋了!”
    “哪有這麽幹活的?不要命了這……額嘞個天爺哩,這是拿命在幹啊……”
    “嘖嘖……咱們大隊好幾年沒有見到這種盛況了啊?就人家這幹勁兒,明年指定發大財!”
    “現在豬場小百十頭豬哩,等到明年可就是一百頭豬呀,這得賣多少錢?”
    “……早知道,額當年就嫁到黑龍潭去了……”
    ……
    隨著時間的流逝,
    黑龍潭生產隊辦企業,明年全都發大財的消息在整個彎河大隊家家戶戶流傳,大家心裏都憋著一股氣,越想越難受。
    咱都是彎河的,都是苦哈哈的農民,憑啥你們明年就要發大財?
    這不公平!
    這就是不公平!
    “黑龍潭的人能辦企業,那咱生產隊憑啥不能辦?咱們也辦!”
    “對!咱們也辦!咱們明年也發大財!”
    這樣的言論,不斷在各個生產隊流傳。
    對此,有人同意,有人反對,有人猶豫……
    同意的人認為:大家都是一個脖子頂個腦袋,誰也不比誰差,黑龍潭能幹,咱也能幹,幹就完了!
    反對的人則說:辦企業可不是開玩笑的,那不是過家家,辦企業那得掏真金白銀,咱們都是泥腿子,種個地還行,可誰也沒幹過企業啊?這如果賠了,那還不全家都跟著喝西北風?
    至於猶豫的人嘛,則是覺得正反雙方說的都對。
    他們既想發財,又不想賠本。
    作為彎河支書,
    劉福來是繞不過去的,各個生產隊的人天天都去找他。
    再加上看到現在大隊人心惶惶、留言四起,劉福來也有點坐不住了,他隻好去找劉青山,現在家裏人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遇事不決,問青山。
    聽完之後,
    劉青山笑道:“大爸,你別急,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未來咱們彎河也是要辦集體企業的,其他生產隊也一樣,都可以辦。這麽好的時代,不辦企業可惜了。”
    啥?
    這麽好的時代,不辦企業可惜了?
    劉福來不懂,但他知道該咋說。
    “青山,那你說現在咋弄?現在大夥都吵著要進養豬場,還吵著也要辦集體企業,讓額給他們拿個主意!你說說,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幹啥好,額咋知道?”
    “大爸,你這樣,下個月就要收麥了,現在地裏的莊稼是關鍵!眼看就要驗證咱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到底好不好,有多好?這事縣裏、地區、省裏,甚至是中央,可全都盯著呢!”
    劉福來臉色一肅。
    劉青山又道:“你和大家說明利害,讓先把地裏的莊稼給拾掇好了,順順利利幹好夏收!等收完麥,再慢慢商量辦集體企業的事情,如果誰還有意見,那就問問他,投資幹企業要是賠了,他家還有多少餘糧?眼前的豐收都不要了嗎?!”
    “嗯,對,額就這麽說!”
    劉福來點頭,沉聲道:“別看他們叫的很凶,可一個個都是摳門貨,真要拿錢了,肯定是瞻前顧後,磨磨蹭蹭。”
    隨即,
    他又話鋒一轉,“青山啊,那你說咱們彎河以後也搞企業?”
    “搞!”
    “搞啥企業?”
    “太多了,我暫時還沒有想好。”
    “……那你先說幾個,額聽聽。”
    “磚瓦廠、麵粉廠、糧油廠、農具廠、服裝廠、罐頭廠、食品廠……還有……”
    “!!!”
    劉福來整個人都麻了,呆呆愣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