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理不辨不明,真金不怕火煉!
字數:4249 加入書籤
《光明日報》隻是起了個頭,寒意,並未就此止步。
第二天,
《天錦時報》頭版赫然出現一篇文章——《警惕農村生產關係中的倒退傾向——論包產到戶的實質與危害》。
鋒芒畢露,直指包產到戶是“對小農經濟的複辟”,是“瓦解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根基的慢性毒藥”,言辭犀利,理論性強,極具批判性。
第三天,
《中原日報》上也出現了《分散經營:農業現代化的絆腳石?——對當前農村生產組織形式的憂思》這樣一篇文章。
文章憂心忡忡地預言,分散經營將導致“農業機械化、水利化進程嚴重受阻”,“農業科技推廣寸步難行”,斷言這是“飲鴆止渴”,將“斷送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錦繡前程”。
第四天,
《滬上時報》、《金陵日報》、《燕京晚報》等等,各地報刊全部都在首版或者是次版頁麵,出現批判西北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聲音。
這些報刊,或理論深厚,或影響廣泛,或立場鮮明。
從不同角度,以不同的理論武器,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發起了密集而猛烈的炮火攻擊!標題一個比一個驚心,論點一個比一個尖銳,將這場爭論迅速推向了白熱化。
一時間,
風雨欲來,來勢洶洶!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曾為彎河搖旗呐喊的《西北日報》,幾天後在次版顯著位置刊發了一篇措辭看似“探討”、實則立場鮮明的文章。
——《包產到戶的實踐與思考:成效、風險與方向把控》
開篇勉強承認彎河等地“在特定條件下”取得“一些局部成效”。
隨即筆鋒陡轉,敲響警鍾:“必須高度警惕個體積極性過度膨脹對集體經濟組織力和凝聚力的侵蝕風險”。
緊跟著又拋出一連串尖銳質問:“包產到戶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集體資產如何在分散經營中確保不流失、不被分割?”“如何有效防止可能出現的兩極分化?”
最後語重心長地呼籲:“改革探索需積極更要穩妥,前進方向須臾不可偏離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康莊大道。”
字字句句,都像在給自家爐灶潑冷水,透著一股反思和降溫的意味……
《西北日報》這一反轉,可以說是後院起火。
支持改革的聲音在西北省裏高層也遭遇了強有力的阻擊,原本熱火朝天推廣包產到戶的市縣,像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驟然失聲,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觀望和停滯。
彎河,這個曾經被捧上天的“標杆”,瞬間感受到了來自背後的寒意。
原定蜂擁而至的考察團驟然減少,許多已聯係好的行程被以各種理由取消。
省、地、縣各級的調研、檢查組卻多了起來,查賬目、查土地承包合同、查集體資產、查飼料廠經營……
帶著審視的目光,反複盤問細節。
社員們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幹活時沉默了許多,眼神裏充滿了擔憂和戒備。
有人甚至偷偷把剛分的糧食藏得更深。
華山公司的飼料生產雖然沒暫停,但氣氛壓抑,工人們埋頭幹活,少了往日的喧鬧和幹勁。
至於劉青山?
嗯,他這會兒正躺在搖椅上,手裏拿著話筒煲電話粥。
電話線又從大隊扯了幾條出來,一條安在家裏,一條安在‘華山公司’,還有招待所。
他麵帶笑意,靜靜的聽著話筒裏朱霖那清脆悅耳的嗓音……
“你到底什麽時候過來呀?”
“爸爸媽媽天天都絮叨,那牽掛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親兒子呢~”
“今天的報紙你看了嗎?你上次不是說你們整個華陽縣都準備施行包產到戶嗎?現在咋樣了?影響大不大?”
“青山,現在村裏咋樣?沒人被帶走調查吧?”
“唉……明明很好的一件事,有些人腦子就是笨,轉不過彎!他們高高在上,哪裏知道底層農民的疾苦?”
“……”
朱霖的小嘴叭叭叭的說個不停,情緒也很飽滿。
時而嗔怪,時而氣憤,時而歡喜。
隔著話筒,劉青山都能清晰的感受到朱霖那牽腸掛肚的關心,他笑了笑,柔聲說道:“沒事,你放心吧。我很好,家裏人也都很好。”
“雖然現在出現了很多反對聲音,但偉人說過理不辨不明,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彎河土地改革取得的成就,就擺在那裏,誰都可以看,誰都可以摸!硬邦邦!!”
“這是誰也汙蔑不了的!真金不怕火煉!”
“我也想去燕京啊,不過家裏還有一攤事,總得都理順了才能放心去不是?”
“對了,替我給咱爸媽問好哈!”
朱霖立刻嬌嗔:“去你的~誰跟你咱呀?那是我爸媽,你臉皮好厚呀,羞不羞?”
“哈哈哈,這不是遲早的事?哎對了,我昨晚做了一個夢,你要不要聽?”
“不聽不聽……”
朱霖的俏臉立刻就紅了,上次打電話就是。
結果,
劉青山就講了一個……讓她一夜都輾轉反側……思緒翻飛……雙腿緊緊夾著毛巾……才睡覺的故事……
那滋味,簡直別提了!
用文字都無法形容!
如果真要形容的話……
欲火焚身、欲壑難平、心亂如麻、如饑似渴、萬蟻撓心!
那滋味,她嚐了一次,就不想再體驗了,最起碼也得等‘他’到了再說呀~
於是,
朱霖就嬌嗔道:“哼~不和你說話了,大壞蛋!”
“我掛了哦,你忙吧,不打擾你啦,再忙也要按時吃飯,注意休息哦~”
“哼哼~想你!”
嘟……嘟嘟……
劉青山還沒來得及說話,電話就被掛斷了。
他看著話筒笑了笑,心中湧起一陣柔軟……
過了片刻後,
他開始撥號,等了十幾秒,電話接通,傳來一道柔和的女聲。
“喂~你好~~”
“阿姨好,我是青山,吃飯了嗎?”
“啊!嗬嗬,是青山呀……吃過飯了,你找雪兒是吧?她回房了,你等等哦,我這就去叫她。”
“好的,謝謝阿姨。”
“謝什麽呀,不用謝!”
劉青山含笑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