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合作達成,皆大歡喜
字數:5622 加入書籤
次日,
一大早,劉青山就起床了,推門一看,都起來了。
今天是與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簽約的日子。
洗漱過後,朱中華就招呼開飯,吃過飯劉青山和朱霖一同出門,騎車趕往出版社。
屠岸早已在辦公室等候,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桌上已經放好了兩份打印清晰、蓋著紅章的出版合同。
看到他們過來,就笑著起身招呼“青山同誌,朱霖同誌,來啦!”
“快坐快坐,合同已經按我們昨天談好的細節擬好了,請過目。”
劉青山和朱霖仔細地閱讀著合同條款書名《一代人》、選目41首、版式裝幀要求、稿酬標準每101novel.com行15元、首印五萬冊、印數稿酬比例15、預付稿酬1500元、樣書100冊……
所有細節都清晰無誤地列明其中。
“沒問題!屠老師!”劉青山放下合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謝謝屠老師!”朱霖也點頭道。
“好!”
屠岸笑著拿出鋼筆,“那我們就簽字吧!”
劉青山和屠岸分別在兩份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加蓋了出版社的公章。
一份交給劉青山,一份由出版社留存。
簽完字,屠岸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厚厚的牛皮紙信封,遞給劉青山“青山同誌,這是預付稿酬,人民幣壹仟伍佰元整,你點一下。”
劉青山接過沉甸甸的信封,打開看了一眼裏麵嶄新的“大團結”,厚厚一遝。
他笑著點點頭“謝謝屠老師!數目肯定不會錯!”
雙方握手,皆大歡喜。
“屠老師,”
劉青山熱情地邀請道,“合同簽了,錢也拿了,這頓飯您無論如何得賞光!中午我做東,咱們去全聚德,好好慶祝一下!”
屠岸連忙擺手“哎呀,青山,真不用客氣!社裏還有點事……”
“屠老師!”
劉青山態度堅決,笑道“您和鄒老師幫了我這麽大的忙,這頓飯不請,我心裏過意不去!您要是不去,那我這心裏可難受了……”
他頓了頓,又說“對了,還得麻煩您借電話用一下,我給鄒老師打個電話,把他一起叫上!”
屠岸看著劉青山真摯熱切的眼神,實在不好再推辭,無奈又欣慰地笑了“好好好!拗不過你!電話在那邊,你打吧!”
劉青山立刻走到辦公室角落的電話機旁,撥通了《人民文學》編輯部的電話,找到了鄒荻帆。
“鄒老師!是我,青山!合同簽了!錢也拿到了!中午我請客,全聚德!您和屠老師務必賞光!……好嘞!就這麽說定了!待會兒見!”
……
中午時分,
前門全聚德烤鴨店裏人聲鼎沸,香氣四溢,烤鴨特有的果木香氣彌漫在空氣中,勾人食欲。
“鄒老師,快請坐!”劉青山和朱霖起身相迎。
“哈哈,青山!恭喜恭喜啊!合同簽了,錢也到手了,雙喜臨門!”鄒荻帆笑著打趣道。
“托兩位老師的福!”劉青山笑著應道。
四人紛紛落座。
已經吃過一次的劉青山熟門熟路地點了菜一隻烤鴨、鴨架湯、火燎鴨心、芥末鴨掌、清炒時蔬,還點了幾瓶冰鎮的燕京啤酒。
不一會兒,一位頭戴高帽、技藝嫻熟的片鴨師傅推著小車來到桌旁。
車上架著一隻烤得棗紅油亮、滋滋冒油的肥鴨,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師傅,麻煩您片得薄一點!”朱霖笑著叮囑。
“好嘞!您瞧好吧!”師傅爽快地應道,手起刀落,動作行雲流水。
薄如蟬翼、晶瑩透亮的鴨皮和粉嫩多汁的鴨肉,隨著他手腕的翻飛,一片片整齊地碼放在潔白的骨瓷盤中。
真·賞心悅目!
看著盤中那酥脆的皮、細嫩的肉,鄒荻帆笑了起來,“說起這烤鴨啊,可是咱燕京的‘食文化活化石’,淵源能追溯到南北朝的‘炙鴨’,到了明代,宮廷禦膳裏就有了‘燜爐烤鴨’,那會兒就在金陵和燕京都流行開了。”
“後來明成祖遷都燕京,這烤鴨技藝也跟著北上,在民間發揚光大。”
他夾起一片鴨皮,蘸了點白糖,送入口中,滿足地眯著眼“到了清乾隆年間,烤鴨更是成了宮廷禦膳的常客。”
“據說乾隆就特別愛吃!《清宮膳底檔》裏可沒少記著‘掛爐鴨子’、‘鴨子火鍋’這些名目!那時候的烤鴨,講究的是皮酥肉嫩,肥而不膩,跟咱們現在吃的,一脈相承!”
屠岸接過話頭,笑道“老鄒說得對!這全聚德的曆史,也很有意思。”
“它創立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創始人楊全仁,原本在前門肉市街做生雞鴨買賣。後來盤下了一家叫‘德聚全’的幹果鋪,倒過來取名‘全聚德’,寓意‘全而無缺,聚而不散,仁德為先’,這名字,就透著咱中國人的處世哲學!”
他一邊熟練地卷著荷葉餅,一邊說“全聚德最大的貢獻,是把‘燜爐烤’改良成了‘掛爐烤’,用果木(棗木、梨木)明火烤製。這果木燃燒時特有的清香,能滲入鴨肉,賦予烤鴨獨特的風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掛爐烤鴨’的技藝,後來成了全聚德的招牌,也成了咱燕京烤鴨的代表!”
劉青山聽得入神,感慨道“這小小一隻鴨子,背後藏著這麽多曆史和文化!鄒老師,屠老師,您二位真是博學,聽您二位這麽一說,感覺吃的不是鴨子,是幾百年的飲食文化啊!”
“這讓我想起,咱們寫詩作文,不也是在傳承文化嗎?”
“用現代的語言,表達當下的情感和思考,但根子還是紮在幾千年文明的土壤裏。就像這烤鴨,技法在創新,味道在變化,但那份對‘酥脆鮮香’的追求,那份‘聚德’的精神內核,是不變的!”
鄒荻帆立刻豎起大拇指,讚道“說得好!還真就是這麽回事兒!!”
朱霖也聽得津津有味,插話道“我還聽說,很多文人墨客都偏愛這口兒。”
“老舍先生在《茶館》裏就寫過前門吃烤鴨的場景;梅蘭芳大師為了保護嗓子,據說最愛吃這燜爐烤鴨,因為掛爐烤鴨火氣大些;還有zzl生前也多次在全聚德宴請外賓,把咱們的烤鴨文化推向世界呢!”
屠岸點點頭,讚許地看了朱霖一眼“朱霖同誌說得對。”
“烤鴨不僅是美食,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zzl用烤鴨宴請外賓,展現的是咱們中國人的好客與文化的魅力。這和我們出版工作很像啊!”
他看向劉青山,“青山,你的詩,像《一代人》、《致橡樹》,不也是文化的使者嗎?它們跨越地域,打動人心,讓世界看到當代中國青年的思考和情感!《一代人》詩集的出版,就是要把你的聲音,傳遞給更廣大的讀者!”
鄒荻帆呷了一口啤酒,笑道“說到文化使者,還有個趣聞。”
“據說當年張大千大師在燕京時,就特別鍾愛全聚德烤鴨。他不僅愛吃,還琢磨出吃烤鴨的‘講究’鴨皮要蘸白糖,取其‘甜脆’;鴨肉要卷餅,配蔥絲瓜條,取其‘鮮香爽口’;鴨架熬湯,取其‘醇厚’。”
“他說,這吃法,就像畫畫,‘濃淡相宜,幹濕互補’,缺一不可!”
“哈哈,大師的比喻,真是妙啊!”
劉青山眼睛一亮“張大師這個比喻太精妙了,寫詩不也如此?意象的濃淡、語言的幹濕、節奏的快慢、情感的起伏,都要講究個‘相宜互補’,才能和諧統一,餘味悠長!就像這烤鴨,皮、肉、醬、蔥、瓜、餅,各司其職,又融為一體,才成就了這‘天下美味’!”
席間,
四人圍繞著烤鴨的曆史淵源、名人軼事、文化內涵,談古論今,妙語連珠。
從乾隆的禦膳聊到老舍的筆觸,從全聚德的創立聊到張大千的“畫論”,再引申到詩歌創作的技法與精神傳承。
言笑晏晏,歡聲笑語。
氣氛格外好!
飯後已是下午一點多鍾,屠岸和鄒荻帆還要回單位處理稿件。
“青山,朱霖,謝謝你們的盛情款待!”
屠岸起身,真誠地說道,“今天這頓烤鴨,吃得痛快,聊得更痛快!不僅嚐了美味,更品了文化!《一代人》詩集的出版,我們一定全力以赴!讓它成為像烤鴨一樣,能走向更廣闊世界的‘文化使者’!”
“是啊!青山!”
鄒荻帆也笑著拍拍劉青山的肩膀,“好好寫!寫出更多像《回答》、《致橡樹》這樣有筋骨、有溫度、有底蘊的好詩!讓咱們的文化,香飄萬裏!”
“謝謝屠老師!謝謝鄒老師!青山定當銘記教誨,努力創作!”劉青山和朱霖也起身,恭敬地道謝。
雙方便在烤鴨店門口握手告別。
看著兩位編輯遠去的背影,劉青山和朱霖相視一笑。
“接下來去哪?回家還是?”朱霖問。
劉青山搖頭,“咱們去百貨大樓!”
朱霖有些疑惑“去百貨大樓?買什麽東西嗎?”
劉青山神秘地笑了笑,拉起她的手“到了你就知道了!”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