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聚光燈下的標本

字數:4895   加入書籤

A+A-


    餐廳裏的燈光比客廳更柔和些,紅木餐桌被擦拭得鋥亮,映著頭頂水晶吊燈的碎光。
    王社長一揮手,笑著給眾人安排座位“都別客氣,隨意坐。青山,你挨著於司長和李部長,方便說話。”
    劉青山應了聲,在餐桌中段的位置坐下。
    左手邊是於司長,右手邊是李部長,屠岸則坐在他斜對麵,衝他擠了擠眼,帶著幾分“看你表現”的笑意。
    陳秘書指揮著服務員上菜,冷盤先一一擺上桌。
    糟三樣透著琥珀色的光澤,醉蟹臍部的膏黃隱約可見,還有切成薄片的白斬雞,皮黃肉嫩,旁邊配著一小碟薑蓉。
    “滬上的菜,講究個‘鮮’字。”
    王社長拿起公筷,給劉青山夾了塊醉蟹,“尤其是這醉蟹,用的是新上市的清水蟹,加了花雕和冰糖醃的,你嚐嚐。”
    劉青山謝過,夾起蟹肉送進嘴裏。
    花雕的醇香混著蟹肉的清甜,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酒香在舌尖散開,確實鮮美。
    他讚道“果然名不虛傳,比我在燕京吃的河鮮多了層細膩的滋味。”
    “那是自然。”
    李部長推了推金絲眼鏡,笑道“滬上靠水吃水,飲食裏都帶著水汽的靈秀。就像你的詩,看著硬朗,細品卻有股子繞梁的餘味,和這菜倒有幾分相通。”
    這話誇得巧妙,
    劉青山連忙欠了欠身“李部長過譽了,我不過是把心裏想的寫出來,哪敢和滬上的文化底蘊比。”
    於司長這時端起茶杯,呷了口茶,話鋒轉向正題“青山,明天的外媒采訪,具體流程陳秘書已經和屠岸溝通過了?”
    “嗯,屠主編路上跟我大概說了說。”
    劉青山點頭,“主要是談《一代人》的創作背景,還有對中外文化交流的看法。”
    “外媒的記者,提問往往帶著些‘巧思’。”
    於司長放下茶杯,指尖在杯沿輕輕點了點,“他們可能會繞著彎子問些敏感話題,比如你詩裏那句‘我不相信’,他們或許會往別的方向解讀。你心裏得有個數,既不用回避,也不必跟著他們的思路走。”
    劉青山沉吟片刻,答道“於司長放心。我覺得,‘不相信’恰恰是我們這代人的力量,不相信固化的偏見,不相信停滯的未來,所以才要往前走,要寫出新的聲音。這既是個人的心聲,也是時代的勁兒。”
    於司長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點了點頭,“說得好。把個人感受和時代脈搏扣在一起,他們就挑不出錯處。”
    這時熱菜陸續上桌。
    紅燒肉顫巍巍地泛著油光,百葉結燒肉裏的百葉吸足了肉香,清蒸鰣魚帶著魚鱗,據說這樣才最鮮。
    王社長又給眾人添了酒,是滬上本地的黃酒,溫得恰到好處,帶著暖融融的甜香。
    酒過三巡,氣氛更熱絡了。
    作協的一位老同誌提起劉青山的《回答》,說那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在作協內部傳瘋了,好多年輕幹部都抄在筆記本上。
    “年輕人有銳氣,敢說真話,這是好事。”
    王社長感慨道,“我們這些老家夥,就怕你們被磨平了棱角。但記住,銳氣得裹著分寸,就像這黃酒,烈勁兒藏在甜裏,才夠味兒。”
    劉青山舉杯,敬了王社長一杯“您的話我記著了。分寸裏的銳氣,才是真本事。”
    席間,
    於司長忽然想起什麽,笑道“說起來,曼妮昨天還跟我說,在火車上跟你聊了一路西方詩歌,她回來就翻出你詩集裏的句子,說比艾略特的《荒原》多了股子活氣。”
    劉青山愣了愣,隨即笑道“曼妮同學對西方文學的理解很深,她跟我講葉芝的象征主義,倒是給了我不少啟發。”
    “那丫頭就是太愛鑽書本……”
    於司長眼裏帶著父親的柔和,“你們都在燕京大學讀書,以後可以多交流交流,比悶頭看書強。”
    劉青山應了,心裏卻莫名想起昨夜的夢。
    於曼妮為什麽也會穿著婚紗,出現在他和朱霖、宮雪拍照的地方?
    她雖然拿著照相機,但並不一定就是攝像師啊?
    哪有穿婚紗的攝像師?
    莫非……
    劉青山突然心動一動,他甩了甩頭,把這荒誕的念頭壓下去,又低頭喝了口酒。
    晚宴快結束時,
    王社長笑著說道“明天上午十點,在外灘的和平飯店見外媒,那裏環境敞亮,也不寒酸。屠岸,你陪青山過去,外部會派兩位同誌協助,有啥情況隨時溝通。”
    “好嘞!”屠岸應聲。
    走出那棟民國洋房時,夜色已經濃了。
    伏爾加轎車緩緩駛在林蔭道上,車窗外飄來桂花的甜香。
    劉青山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掠過的路燈,心裏像揣著塊溫熱的石頭,既有麵對挑戰的緊張,也有被認可的踏實。
    “青山。”
    屠岸側過頭,“今天表現不錯,領導們都挺滿意。”
    劉青山笑了笑“多虧你提前提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望著窗外滬上的夜景,心裏清楚,這場歡迎會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明天麵對外媒的鏡頭,他不僅要講好自己的詩,更要講好一個正在蘇醒的時代。
    至於那些荒誕的夢境,或許隻是太過疲憊的錯覺,現實裏的路,還得一步一步走穩了。
    轎車轉過一個街角,遠處的外灘已經亮起了燈火,萬國建築群的輪廓在夜色裏格外清晰。
    劉青山深吸一口氣,攥緊了拳頭。
    明天,該上場了。
    ……
    回到招待所時,夜色已漫過窗欞。
    劉青山坐在桌前,借著昏黃的燈光翻看著自己的詩集,指尖劃過《回答》那一頁,“我不相信”四個字在紙頁上仿佛帶著灼熱的溫度。
    他知道,明天麵對《時代周刊》和《人物》的記者,這四個字或許會被反複咀嚼。
    1979年的中國,正站在新舊交替的門檻上,外界既好奇這片土地的蘇醒,又帶著根深蒂固的審視。而他這個“橫空出世”的天才作家,恰是被推到聚光燈下的標本。
    “在想什麽?”
    屠岸端著兩杯熱水進來,將其中一杯推到他麵前,“我剛跟外交部的同誌通了電話,明天來的記者裏,有《時代周刊》的記者馬克,據說提問很尖銳,還有《人物》的專欄作家蘇珊,偏愛挖掘個人故事。”
    劉青山指尖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這句詩上頓了頓,抬眼道“他們想挖的,恐怕不隻是我的故事。”
    屠岸點頭“外媒現在最關心的,是中國青年對‘過去’和‘未來’的態度。你的詩裏既有對傷痕的觸碰,又有對希望的呐喊,正好撞在他們的興趣點上。”
    劉青山拿起筆,在紙上寫下“窗口”兩個字。
    他想起 101novel.com25年看過的那些關於改革開放初期的紀錄片,那時的中國像個剛剛打開窗的房間,新鮮空氣湧進來,灰塵也難免揚起。而他,既是開窗的見證者,又是帶著未來記憶的“局內人”。
    “我明天會告訴他們……”
    他忽然笑了笑,眼神清亮,淡淡道“《一代人》裏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不隻是對過去的回望。1979年的中國青年,正用這雙眼睛尋找光明。”
    “既要從曆史裏找答案,更要往未來裏找方向!”
    屠岸看著他筆鋒下的字跡,忽然明白為何領導們如此看重這個年輕人。
    他的文字裏既有屬於那個時代的痛感,又有超越時代的篤定,這種矛盾又統一的氣質,恰是此刻中國最生動的寫照。
    他不禁更加期待明天的采訪……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