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西北·彎河!
字數:6969 加入書籤
1979年12月30日,下午。
三輛風塵仆仆的軍綠色吉普車,卷著西北冬日幹燥的黃土,沿著新修的、與周邊村落截然不同的平整水泥路,終於駛近了彎河大隊的地界。
透過車窗,
望著遠處熟悉的黃土高原溝壑和逐漸清晰的村舍輪廓,劉青山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雖然隻離開了不到半年,但此番歸來,心境已然大不相同。
近半年的燕京求學經曆,如同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而這兩天突如其來的認親變故,更是徹底顛覆了他對自己身世和未來的認知。
此刻,他心中湧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和迫切。
他迫切地想要見到爺爺劉樹德,想看看他老人家得知這驚天喜訊後的反應,他想見到父母,告訴他們兒子在外的成績和遇到的奇遇。
他甚至想看看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以一種全新的、遊子歸來的視角。
故鄉的一切,此刻在他眼中都鍍上了一層溫暖而親切的光暈。
與他同樣心潮澎湃,甚至更為劇烈的,是坐在他身後的劉樹義和劉樹茂。
兩位身經百戰、見慣大風大浪的老將軍,此刻竟也顯得有些緊張和坐立不安。他們的目光緊緊盯著窗外這片既陌生又仿佛在夢中出現過無數次的土地,眼神複雜得難以化開。
就是這裏了…
他們失散了近半個世紀、魂牽夢縈、愧疚牽掛了一輩子的大哥劉樹德,就生活在這片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上!
大哥他……這些年過得好嗎?
身體怎麽樣?
他…還認得我們這兩個弟弟嗎?
他……會怪我們這麽多年才找到他嗎?
無數個問題像潮水般衝擊著他們的心房,讓他們的手掌不自覺地攥緊。近鄉情怯的巨大激動、跨越漫長烽火歲月與時代變遷終於得以團聚的深沉慨歎、以及一種即將彌補曆史缺憾的強烈期盼,在他們胸中激蕩,幾乎要衝破他們慣有的威嚴與冷靜。
條路,他們走得實在太久、太艱難了。
為了能最快速度抵達,他們今日淩晨天未亮時,便從燕京軍用機場乘坐一架直5軍用直升機緊急升空。
巨大的轟鳴聲劃破黎明的寂靜,飛機朝著西南方向一路疾馳。
中途在中原重鎮汴京軍用機場短暫降落,補充燃油並進行必要的飛行安全檢查。
再次起飛後,飛機於中午時分順利抵達長安軍區機場。
在那裏,他們簡單用了午餐,並未多做停留,便換乘早已安排好的三輛吉普車,在當地部隊人員的引導下,一路疾馳,直奔華陽縣彎河大隊而來。
這跨越千裏的歸鄉路,
動用了這個時代所能調動的、最快最頂級的交通方式,其背後是兩位老人刻不容緩、近乎燃燒的急切心情。
吉普車繼續向前行駛,
劉青山透過車窗,敏銳地察覺到彎河大隊在這短短半年裏發生的顯著變化。
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口立起的一個巨大的、用磚石水泥砌成的豐碑式牌子,上麵用醒目的紅色字體寫著“西北·彎河”四個大字,旁邊還刷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先行示範點”、“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等標語。
這氣派的門麵,
與附近其他村莊的土坯矮牆形成了鮮明對比,彰顯著彎河大隊如今的不同凡響。
更讓他驚訝的是腳下的路!
去燕京之前,村裏所有的道路都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的黃土路。
而如今,一條平整光滑的灰色水泥路,如同一條嶄新的動脈,從村口一直向村莊深處延伸而去!
雖然不算寬闊,但在這偏遠的西北農村,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現代化”景象!
車輪壓在上麵,隻有平穩的沙沙聲,再也感受不到往日熟悉的顛簸。
看到這條水泥路,就連內心激蕩不已的劉樹義和劉樹茂都不由得暫時從緊張的思緒中抽離出來,眼中露出驚訝和讚賞的神色。
劉樹茂忍不住率先開口,聲音帶著軍人特有的洪亮和直率,嘖嘖稱奇“好家夥!這路修得真氣派!水泥路通到村口,這規格,都快趕上城裏了!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劉樹義也微微頷首,沉穩的目光掃過路兩旁整齊的屋舍和遠處似乎新開辟的田地,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和肯定“是啊,僅看這條路,就知道這彎河大隊搞得確實名不虛傳,很有氣象。社員們能齊心合力把路修成這樣,說明集體經濟有實力,民心也齊。不愧是上了內參、得到首長肯定的‘率先解決溫飽’的典型。”
兩位老將軍的讚揚,讓劉青山心中也湧起一股與有榮焉的自豪感。
家鄉的點滴進步,都讓他感到欣喜。
車子沿著這條嶄新的水泥路一路向村裏駛去,更多的變化映入眼簾……
一些房屋似乎翻新過了,牆上刷著白灰;村道兩旁栽種了整齊的樹苗;遠處坡地上,以往貧瘠的田埂似乎被修繕得更規整;甚至還能看到幾個冒著淡淡青煙的地方,不知道是什麽廠子散發出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一切跡象都表明,這片土地正在煥發著前所未有的生機。
雖然已是冬末,
田裏的莊稼早已收割,但依然能看出土地的精心打理。
田埂整齊劃一,溝渠修繕一新,顯示出土地承包到戶後,社員們對自家田地的極度用心。
更顯眼的是,道路兩旁許多農戶的院牆外,都整齊地碼放著一人多高的、金燦燦的玉米棒子垛,或是堆著尖尖的、用麻袋裝好的麥秸稈,像一座座小山,無聲地訴說著去年那場前所未有的豐收。
這與劉樹義、劉樹茂兩人記憶中往年此時村裏常見的蕭索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了不得!!”
劉樹茂指著窗外那連綿的糧垛,聲音洪亮,帶著毫不掩飾的讚歎,“瞧瞧這糧食堆的!家家戶戶都有餘糧!這光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看來這‘家庭聯產承包’是真搞對了!社員們的幹勁徹底起來了!”
劉樹義也在看那些糧垛和修繕一新的屋舍,微微頷首,語氣中帶著讚許“嗯,土地還是那些土地,人還是那些人,政策一對頭,立刻就變了樣。大哥他們…走在了前麵,帶了個好頭啊。”
滴滴滴——
正在這時,前麵突然駛來一輛大卡車,還打著喇叭,這頓時引起了車裏所有人的注意。
“咦?”
開車的劉偉民眨了眨眼,有些驚訝道“這拉的是一車豬啊?!還是白豬???咦?還有白豬啊,這種豬我還是頭一回見!青山,這些豬是你們村養的吧?真是稀奇!”
劉青山順著聲音望去,隻見一輛解放牌大卡車正迎麵駛來,車鬥被改裝成了多層籠子,裏麵擠滿了二十幾頭膘肥體壯、白白胖胖的大肥豬,正此起彼伏地發出響亮的哼叫聲。
陽光照在它們幹淨的白毛上,顯得格外醒目。
“是我們大隊華山公司養的約克夏豬。”
劉青山笑著解釋道,語氣裏帶著一份了然於胸的熟悉,“偉民哥,這豬種是我去年專門去省城西北大學畜牧係引進的優良品種。長得快,飼料轉化率高,瘦肉比例也高,比咱們本地的土豬品種經濟效益好很多。看這膘情和個頭,應該是養足了六個月,正要出欄運到鎮上或者縣裏的肉聯廠去。”
劉樹茂聞言,饒有興趣地探身向前仔細看了看,洪亮的嗓音帶著讚歎“嘿!這豬養得可真不賴!瞧這身膘!皮毛油光水滑,骨架也大,一看就是精心喂養的!看著比咱們部隊農場裏養的那些黑疙瘩土豬,還要肥一些?!”
劉青山笑著點頭,“這些豬體重應該都在四百斤往上,之前我在村裏的時候,豬場最大的一頭豬體重達到了550斤!”
“多少?!”
劉樹茂眼睛瞪得溜圓,聲音都不自覺地拔高了幾分,“五百五十斤?!好家夥!這…這都快趕上小半扇牛了!真能長這麽重?!”
就連一向沉穩的劉樹義也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微微前傾身子,仔細打量著遠去的豬車,仿佛要重新評估那些白豬的分量。
他聲音裏帶著明顯的驚訝“五百五十斤?這確實嚇人!普通農戶散養的土豬,能長到兩百斤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你們這豬場…用了什麽特別的法子?”
他的目光轉向劉青山,充滿了探究的興趣。
開車的劉偉民也忍不住側頭看了劉青山一眼,咂舌道“我的天!五百五十斤!這豬怕是成精了吧?青山,你們這豬喂的是啥啊?這長得也太嚇人了!”
劉青山被三人的反應逗笑了,解釋道“其實也沒什麽特別的法子。主要就是豬種好,約克夏豬本身就有長得大的基因潛力。再就是飼料配比科學,營養跟得上,管理精細點,舍得下本錢。”
“還有溫度、衛生都注意著,豬少生病,自然就肯長肉!”
“集中喂養,比各家各戶散養要精細得多,效果自然不一樣。”
他頓了頓,補充道“不過550斤那頭確實是特例,是頭‘豬王’,大多數出欄的還是在四百斤上下,但這已經比本地土豬產出高出一大截了。”
劉樹茂聽完,忍不住重重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發出“啪”的一聲響,臉上滿是驚歎和讚許“了不得!真了不得!科學養豬,科學養豬……今天算是親眼見到真章了!四百斤!好家夥!這一頭豬能抵得上別人兩頭!你們這華山公司,有點東西!”
劉樹義緩緩頷首,目光中欣賞的意味更濃“優選良種,精細管理,科學配飼…看來這養豬裏頭,學問確實不小。青山,你們這條路,走對了,走得很有成效。”
車內的氣氛,因為這幾頭大白豬變得愈發活躍和驚奇。
這直觀的景象,比任何口頭匯報都更有說服力,讓他們對彎河充滿了更深的期待和好奇。
等運豬車“突突”地駛過,車後留下一絲淡淡的、但並不難聞的飼料和牲畜混合的氣味。他們的吉普車繼續前行,輪胎壓在新修的水泥路上,發出平穩的沙沙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又走了一段路,對麵又來了一輛卡車,車上滿載著鼓鼓囊囊的麻袋,堆得像座移動的小山,麻袋上清晰地印著“華山牌飼料”的字樣。
“這又是拉的什麽?”劉樹義頗有興趣地問,這一路看到的景象已經遠超他對一個農村大隊的傳統想象。
劉青山指著車上的麻袋,“二爺爺,這就是我們華山公司自己生產的豬飼料。豬種改良了,傳統的喂養方式就跟不上了。這飼料的配方是我根據約克夏豬的生長營養需求,參考了一些資料,又結合本地能搞到的原料調整出來的。主要是玉米、豆粕、魚粉,再加了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預混料。現在看來,產量和銷路都挺不錯。”
兩位老人聞言,再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劉樹茂忍不住感慨“好家夥!自產飼料,自繁自養!青山,你這腦子夠活絡!”
車子繼續往前開,道路漸漸變得更加寬敞平整。
不久,
又一輛滿載紅磚的卡車冒著黑煙,“轟隆隆”地從旁邊超了過去,車鬥裏整整齊齊碼放的新磚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紅光,車過之處,偶爾會震落些許紅色的粉末。
“這磚頭……看著成色不錯,燒得挺透。”
劉樹茂指著遠去的卡車,這次他沒問是不是彎河的,而是直接評價起磚的質量,語氣帶著行家般的肯定,“這磚窯的火候掌握得可以。”
劉青山仔細看了看,卻搖了搖頭“這個…我就不太確定了。這磚瓦廠應該是大隊後來新辦的集體企業,我離開這半年,變化確實太快了。”
他說的這是實話,自從去燕京上學之後,雖然偶爾也和家裏通話,家裏人時常說起生產隊的情況,但更多的還是說家裏的事情,不可能事無巨細告訴他各個生產隊的情況。
因此,這個磚瓦廠劉青山知道的還真是不多。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