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為子孫後代做出的妥協

字數:6078   加入書籤

A+A-


    注意到眾人臉上神情的微妙變化,
    尤其是爺爺劉樹德眼中那一閃而過的猶豫和動搖,劉青山心中猛地一緊。
    他太了解爺爺了,爺爺自己絕不會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離開紮根一輩子的彎河,但如果是為了兒孫們能有更好的前程,爺爺那顆堅硬如鐵的心,很可能就會軟化。
    在爺爺看來,
    去燕京,就等同於給兒孫們鋪就了一條通往富貴和成功的坦途,他絕不會成為孩子們追求幸福的絆腳石。
    “不能再等了!”
    劉青山在心中暗道,“必須立刻阻止這個勢頭,否則爺爺很可能就要鬆口答應了!”
    然而,
    阻止的關鍵,並非簡單地反駁兩位爺爺的好意,那樣隻會顯得不識抬舉,傷了長輩的心。
    他必須用一種更巧妙、更有說服力的方式,讓二爺爺和三爺爺,甚至讓爺爺本人,重新認識彎河的價值,看到這片黃土地下蘊藏的、遠超他們想象的巨大潛力。
    劉青山比任何人都清楚,彎河未來將會成長到何種驚人的地步,它的輝煌前景,絕非眼下這座繁華的燕京城所能簡單比擬的。
    更何況,
    彎河是他重生歸來後,龐大計劃版圖中至關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環,承載著他改變家族乃至一方鄉土命運的宏願,絕不能在起步階段就失去核心的根基和家人這份同舟共濟的力量。
    心思電轉之間,劉青山已然有了主意。
    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緒,臉上重新掛上沉穩的笑容,抬起頭,目光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忽視的鄭重,望向坐在爺爺身旁的劉樹義和劉樹茂,開口問道“二爺爺,三爺爺,你們來到彎河也有一天了,裏裏外外都看了看。依您二位的眼光和見識,覺得……咱們這彎河怎麽樣?”
    這看似平常的一問,卻讓原本熱烈而略帶緊迫的氣氛為之一頓。
    劉樹義和劉樹茂顯然沒料到劉青山會突然問這個,兩人都愣了一下,交換了一個眼神,心思微動,不明白劉青山在此時提出這個問題的深意。
    性子更直爽的劉樹茂先開了口,
    他環顧了一下整潔的院落和遠處依稀可見的廠房輪廓,語氣帶著不加掩飾的讚許“好!說實話,來之前,我想象中的彎河,就是個普普通通、甚至可能有些窮困的西北山村。無非就是家家戶戶打的糧食多一些,社員們都能吃得飽飯。”
    “可到了這兒親眼一看,真是大吃一驚!”
    他伸出手指,虛點著遠處,“你看看,村裏鋪的是平整的水泥路,晚上有明亮的路燈,有氣派的招待所、商品琳琅滿目的商店,還有生意紅火的飯店,更別提那些已經辦起來的工廠了……”
    “除了地方小點,人少點,這哪裏還像個農村?說是個熱鬧興旺的小縣城,也一點都不為過!來到這裏,我才真正相信報紙上那些‘全國第一村’的報道,所言不虛,是名副其實啊!”
    這番評價可謂相當之高,也符合事實。
    院子裏不少劉家人聽了,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然而,
    劉青山聽完,隻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追問道“三爺爺說得是。還有呢?”
    “還有?”
    劉樹茂被問得有些疑惑,濃眉微挑,“青山,你指的是什麽?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建設成果,難道還不夠好嗎?”
    在他看來,一個農村能發展到這個程度,已經是奇跡了,而且還是很不可思議的奇跡!
    劉青山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始終沉思不語的二爺爺劉樹義,眼神中帶著探詢和期待。
    劉樹義眉頭微微皺起,他比三弟想得更深一些。
    他敏銳地察覺到,劉青山這個問題絕非表麵那麽簡單,肯定別有深意。
    他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青山,你究竟想說什麽?彎河建設得確實不錯,實事求是地說,放眼全國,能在農村搞出這麽大陣仗、取得這樣成績的,它是獨一份,值得驕傲。”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審慎而冷靜,“但是,孩子,咱們看問題要全麵。彎河的好,得看跟誰比。如果和燕京相比——無論是基礎設施、醫療教育、文化底蘊、發展機遇還是資源聚集程度——目前的彎河,在方方麵麵都還有著巨大的差距。這是客觀事實,我們必須承認。”
    劉樹義這番話,冷靜、客觀,點明了問題的核心,也代表了在場許多人心底的想法。
    燕京畢竟是首都,其地位和資源是任何一個鄉村都遠遠無法比擬的。
    劉青山並沒有被這番理性的分析駁倒,他反而鄭重地點了點頭,沉聲道“二爺爺您說得對,燕京隻有一個。可燕京的今天,是集合了全國之力,曆經數百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積累,才達到的高度。現在的彎河,和燕京相比,確實如同幼苗之於參天大樹,差距巨大。”
    他先肯定了二爺爺的觀點。
    隨即話鋒陡然一轉,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和前瞻性“但是,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長遠,不是看現在,而是看二十年以後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到那個時候,住在燕京,就一定會比住在彎河更舒服、更幸福嗎?”
    這個假設性的問題,
    瞬間在眾人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令人遐想不已。
    二十年?
    這個時間跨度,對於院子裏大多數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人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遙遠而又充滿未知變數的未來!
    它幾乎相當於他們小半輩子的人生。
    大家習慣於規劃明天、下個月,甚至下一年的光景,但二十年後的圖景,對他們而言,太過模糊,也太過宏大,以至於一時難以把握。
    然而,
    緊隨其後的,是一種近乎本能的、根深蒂固的懷疑。
    幾乎是立刻,許多人心中都冒出了同一個念頭這怎麽可能呢?
    劉福來、劉兆豐、劉茂財兄弟幾個麵麵相覷,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他們這輩子去過最遠、最繁華的地方可能就是縣城了。
    燕京,那是隻在廣播裏、報紙上聽說過的地方,是偉大居住的首都,是祖國的心髒,是集合了全國最好資源的天子腳下!
    彎河就算現在搞得不錯,有了電燈、水泥路,開了幾家廠子,可說到底,它還是黃土高原山溝溝裏的一個村子啊!
    二十年後,它就能和燕京比舒服、比幸福了?
    這想法太大膽,太……不可思議了!
    他們撓著頭,心裏直犯嘀咕,覺得青山這孩子是不是有點過於樂觀了?
    王鳳儀、許美娟、王二妮等人,也被這個想法驚得瞪大了眼睛。
    她們互相交換著眼神,都從對方臉上看到了同樣的困惑。
    燕京那是什麽地方?
    那是夢裏都不敢想能去常住的地方!
    那裏有高樓大廈,有百貨公司,有醫院學校,啥都是頂好的。
    彎河再好,還能好過首都去?
    她們想象不出那會是一種什麽樣的光景。
    一種基於現實認知的巨大差距感,讓她們本能地覺得這不太可能。
    劉勁草、劉紅苕聽到這句話,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心思卻有些活絡起來。
    他們都年輕,對外麵的世界充滿好奇,不像父輩那樣思維固化。劉紅苕更是偷偷瞄了一眼自信滿滿的劉青山,心裏琢磨老四從燕京回來,見識廣,他這麽說,難道真有啥咱們想不到的門道?
    二十年後的彎河,會變成啥樣呢?
    這個念頭像一顆小種子,悄悄落在了她的心田。
    劉江河、劉浩川這幫半大小子,反應則簡單直接得多。
    他們先是覺得青山哥這話“夠牛”、“夠敢想”,但隨即也被勾起了無限好奇。
    燕京他們當然向往,但如果說自己從小長大的彎河以後能比燕京還牛?
    那得多帶勁啊!
    他們開始天馬行空地想象二十年後,彎河會不會也到處都是高樓?也有電影院、大商場?說不定還能開上小汽車?
    這種對未來的憧憬,讓他們暫時壓下了懷疑,反而有些興奮地期待起來。
    而端坐主位的劉樹德,渾濁的老眼深處也掠過一絲極度的震驚和深深的思索。
    他活了大半輩子,經曆過大風大浪,比誰都清楚首都和一個偏遠山村之間的天壤之別。
    孫子的這個假設,在他聽來,簡直是石破天驚!
    但奇怪的是,看著孫子那篤定、自信、仿佛一切盡在掌握的眼神,再聯想到這半年來彎河在孫子帶領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心中那堵名為“不可能”的堅固牆壁,竟然也微微鬆動了一下。
    他沒有像兒子們那樣立刻否定,
    而是陷入了更深的沉默,眉頭緊鎖,試圖去理解孫子這番話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底氣與藍圖。
    整個院子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安靜之中,隻有灶膛裏柴火的輕微劈啪聲。
    劉青山這個大膽至極的假設,像一把鑰匙,強行撬開了人們被現實禁錮的思維,將一個原本絕不可能納入考量的未來圖景,硬生生地擺在了所有人麵前。
    盡管懷疑和難以置信是主流,
    但一種微弱的、對未知可能性的好奇與探尋,已經開始在部分人心中悄然滋生。
    劉青山沒有給眾人太多思考的時間,他臉上重新浮現出那種掌控全局的自信笑容,目光灼灼地看向劉樹義,笑著說道“二爺爺,您是帶兵打仗的人,更是執掌京畿防務的司令員,您的眼光,絕不會隻停留在表麵。”
    “以您的洞察力,這次來到彎河,看到的肯定不隻是這幾條水泥路、幾間工廠和商店吧?”
    “您一定看到了更深層、更重要的東西。”
    劉樹義聞言,目光驟然閃爍了一下,他深深地看了劉青山一眼,卻並未說話。
    ……
    喜歡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