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爾朱榮從"托尼老師"到"河陰大屠殺操盤手"的瘋狂人生
字數:9903 加入書籤
武泰元年,河陰陶渚。
血色殘陽如血,緩緩西沉,將河麵染成一片暗紅,仿佛大地都在流血。爾朱榮站在河岸,手中把玩著那把還滴著鮮血的彎刀,刀刃上倒映出他那張因殺戮而扭曲的麵孔。
他的腳下,橫七豎八地躺著北魏宗室的屍體,這些曾經養尊處優、高高在上的人們,如今卻成為了他刀下的亡魂。血腥味與泥土的氣息混合在一起,在空氣中彌漫開來,讓人作嘔。
爾朱榮轉頭,望向身邊那個戰戰兢兢的謀士,突然發出一陣獰笑:“這些養尊處優的廢物,留著也是浪費糧食!”他的聲音在這片死寂中回蕩,帶著毫不掩飾的輕蔑和殘忍。
這位靠著養馬發家的契胡豪強,如今卻用一場震驚天下的血腥屠殺,將北魏王朝徹底推向了分裂的深淵。他的行為雖然殘暴,但在那個亂世之中,卻也成為了他崛起的墊腳石。
然而,權力的漩渦總是無情的。爾朱榮在這場血腥的權力遊戲中,最終也走向了毀滅。他的一生,就像是一出充滿暴力與荒誕、愛恨交織的亂世傳奇,讓人歎息,也讓人深思。
一、養馬發家的\"草原暴發戶\"
在北魏邊陲的秀容川,這裏是一片廣袤無垠的草原,宛如綠色的海洋一般,一眼望不到盡頭。在這片草原上,一個傳奇人物即將開始書寫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篇章。
爾朱榮,一個名字注定要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出生於契胡部落酋長之家,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與草原上的風、草、馬為伴。草原的風,吹塑了他豪爽而又狡黠的性格,讓他既有著草原漢子的豪邁,又有著狡黠的智慧。
在爾朱榮的童年時光裏,父親是他最敬仰的人。然而,命運卻在他年幼時給了他沉重的一擊——父親病重離世。臨終前,父親緊緊地拉著他的手,那目光中充滿了不舍與期望,仿佛要將所有的父愛都傾注在這最後的時刻。
“兒啊,咱家就剩這群馬了,你一定要好好養……”父親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像重錘一樣敲在爾朱榮的心上。他默默地撫摸著馬鬃毛,感受著父親的手漸漸失去溫度,而他的眼神卻愈發堅定。
“爹,您放心吧,我一定會讓全天下都知道,養馬也能養出個江山!”爾朱榮的聲音雖然稚嫩,但卻充滿了決心和自信。他知道,從此刻起,他不僅要承擔起家族的責任,更要去追尋那個屬於他的天下。
從此以後,爾朱榮將全部精力都傾注到了養馬事業當中。他對馬種改良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辭辛勞地四處尋覓優良的馬種。無論是高山峻嶺,還是茫茫草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為了獲取更多的養馬知識和經驗,爾朱榮還經常與草原上的馬夫們交流。他虛心請教,認真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養馬方法。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堅持,爾朱榮終於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培育出的馬匹不僅身形矯健、肌肉發達,而且具有超強的耐力和驚人的速度。這些馬匹在市場上備受青睞,供不應求。
憑借著這些優質的馬匹,爾朱榮逐漸壟斷了馬市。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幾年時間,就成為了北魏最富有的“馬老板”。
有一次,爾朱榮滿心歡喜地帶著一匹絕世寶馬,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這匹寶馬毛色如墨,身姿矯健,日行千裏,乃是他精心挑選的貢品,希望能以此博得皇帝的歡心。
終於,爾朱榮抵達了京城。京城的宮殿氣勢恢宏,金碧輝煌,讓人不禁為之驚歎。爾朱榮懷著敬畏之心走進宮殿,他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
當他見到年輕的皇帝元詡時,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衝動。元詡端坐在龍椅上,身著龍袍,氣宇軒昂。爾朱榮被皇帝的威嚴所震懾,他突然單膝跪地,聲音如同洪鍾一般響亮:“陛下,臣願為您鞍前馬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元詡看著眼前這個滿身草腥味的暴發戶,心中有些不屑,但還是露出了一絲敷衍的笑容,隨口說道:“好好幹吧……”
然而,爾朱榮卻將這句話深深地銘記在心,他把這當成了皇帝對他的期許和信任。回到秀容川後,爾朱榮立刻開始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勢力。他常常對部下吹噓:“皇帝說了,讓我當大將軍!”
部下們對爾朱榮的話半信半疑,但看到他如此積極地擴充軍隊,也都不敢怠慢,紛紛盡心盡力地協助他。爾朱榮的野心越來越大,他開始暗中策劃著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成為真正的大將軍。
在養馬發家的漫長過程中,爾朱榮邂逅了一位名叫阿蓮的草原女子。阿蓮的出現猶如一道明亮的陽光,照亮了爾朱榮的生活。她的容貌出眾,如同一朵盛開的鮮花,嬌豔欲滴;她的豪爽與聰慧,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仿佛草原上的駿馬一般自由奔放。
阿蓮常常陪伴在爾朱榮身旁,無論是在廣袤的草原上放牧,還是在簡陋的帳篷裏商議事情,她總是默默地傾聽,然後用她那獨特的見解為爾朱榮出謀劃策。在她的幫助下,爾朱榮的養馬事業蒸蒸日上,他的財富也與日俱增。
隨著時間的推移,爾朱榮和阿蓮之間的感情愈發深厚。他們在朝夕相處中,彼此了解,相互扶持,漸漸地,一種特殊的情愫在兩人心中生根發芽。
一天,阿蓮看著爾朱榮,眼中閃爍著光芒,她輕聲說道:“榮郎,這草原雖大,但你的誌向不應局限於此。天下紛亂,正是男兒建功立業的好時機。”爾朱榮凝視著阿蓮,被她的話語所打動,他緊緊握住阿蓮的手,語氣堅定地說:“阿蓮,有你在我身邊,我定要闖出一番大事業!”
這句話如同誓言一般,回蕩在兩人的耳邊。他們的手緊緊相握,仿佛能感受到彼此的力量和決心。在那一刻,爾朱榮和阿蓮都明白,他們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而他們將攜手並肩,共同去追尋那個屬於他們的輝煌。
二、打著\"清君側\"旗號的野心家
北魏宮廷內,權力的鬥爭愈演愈烈。胡太後為了獨攬大權,竟然狠心毒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孝明帝元詡。消息傳出,天下震驚。爾朱榮得知此事後,怒拍案而起:\"這老妖婆,簡直人神共憤!\"一旁的謀士賀拔嶽目光閃爍,低聲提醒他:\"將軍,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爾朱榮心領神會,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野心。
他毫不猶豫地高高舉起那麵寫著“為孝明帝報仇”的大旗,仿佛這麵旗幟能夠承載他所有的憤怒和仇恨。然後,他在秀容川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廣泛地散發檄文,召集各路兵馬。
為了激發士兵們的鬥誌,他慷慨激昂地對他們描繪著美好的未來:“一旦我們攻下洛陽,那裏的金銀財寶就如同散落在地上的石子一樣,你們可以隨意搶奪!而那些美麗的女子,也將任由你們挑選!”他的話語如同火焰一般,瞬間點燃了士兵們內心的激情,讓他們對這場戰爭充滿了期待和渴望。
一時間,大軍如洶湧的洪流一般,浩浩蕩蕩地殺向洛陽。馬蹄聲響徹雲霄,如同驚雷一般,震耳欲聾。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仿佛整個天地都被這股強大的力量所震撼。
然而,在這漫長的行軍途中,爾朱榮與阿蓮之間卻產生了分歧。阿蓮憂心忡忡地看著眼前這支龐大的軍隊,她擔心這場戰爭會帶來太多的殺戮和災難。於是,她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榮郎,我們起兵是為了正義,是為了給孝明帝報仇。但我們也不能傷及無辜啊,否則我們和那些殘暴的敵人又有什麽區別呢?”
然而,爾朱榮卻對阿蓮的勸告不以為然。他的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毫不掩飾地說:“阿蓮,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正是我成就霸業的絕佳時機,我絕不能心慈手軟!隻有通過鐵血手段,才能讓天下人都敬畏我,服從我!”
阿蓮見自己的勸說完全無法打動爾朱榮,心中充滿了憂慮和無奈。她知道爾朱榮一旦下定決心,就很難改變他的想法。但她又實在不忍心看到這場戰爭帶來太多的血腥和破壞,於是她隻能默默地陪伴在爾朱榮身邊,希望他在關鍵時刻能夠手下留情。
北魏朝廷得知爾朱榮起兵的消息後,猶如晴天霹靂,朝野上下一片嘩然。眾人驚恐萬分,不知所措。麵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故,朝廷緊急召開會議,商討應對之策。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終決定派遣一名使者前往爾朱榮的軍營,試圖勸說他放下武器,歸順朝廷。這位使者肩負著重要使命,他懷揣著勸降書,馬不停蹄地趕往爾朱榮的駐地。
當使者終於抵達爾朱榮的營帳時,他見到了那位威名赫赫的將軍。爾朱榮身材魁梧,麵容冷峻,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使者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恭恭敬敬地將勸降書呈上,並說道:“爾朱將軍,有話好說,何必大動幹戈呢?”
然而,爾朱榮根本不給使者任何機會,他麵無表情地接過勸降書,看都不看一眼,便毫不猶豫地將其撕得粉碎。緊接著,他怒目圓睜,大聲喝道:“少廢話!不交出胡太後,我踏平洛陽!”
使者被爾朱榮的氣勢嚇得渾身發抖,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勸降竟然會遭到如此堅決的拒絕。無奈之下,他隻得灰溜溜地返回洛陽,向朝廷稟報這一情況。
與此同時,爾朱榮的大軍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風,迅速席卷而來,直逼洛陽城下。洛陽城中的百姓們驚恐萬狀,紛紛緊閉家門,不敢外出。而胡太後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六神無主。
眼看著敵軍兵臨城下,胡太後心急如焚。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她想出了一個荒唐的主意——將年僅三歲的小皇帝推出來,希望以此來平息爾朱榮的怒火。
於是,胡太後匆忙抱著小皇帝登上城牆,對著城外的爾朱榮喊道:“這是新君,您看……”
然而,爾朱榮對胡太後的這一舉動隻是冷笑一聲,他根本不相信這個乳臭未幹的孩子能夠成為真正的皇帝。他怒吼道:“裝神弄鬼?給我殺!”
隨著爾朱榮的一聲令下,他的軍隊如餓虎撲食一般,向洛陽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在洛陽城被攻破之後,爾朱榮率領著他的軍隊如入無人之境般地進入了皇宮。皇宮內一片混亂,宮女和太監們四處逃竄,而爾朱榮的目標隻有一個——胡太後。
終於,在一間宮殿裏,爾朱榮找到了胡太後。胡太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嚴,她驚恐地跪在地上,渾身顫抖著,苦苦哀求道:“將軍饒命啊!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一時糊塗,您大人有大量,就放過我吧!”
爾朱榮站在胡太後麵前,他的目光冷冽而無情,仿佛能穿透胡太後的靈魂。他看著這個曾經權傾朝野、不可一世的女人,如今卻如此狼狽不堪,心中不禁湧起一絲鄙夷。
“你毒害親兒,禍亂朝綱,導致國家動蕩不安,百姓民不聊生。今日就是你的死期!”爾朱榮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宮殿裏回蕩著。
胡太後聽到這句話,如遭雷擊,她絕望地癱倒在地,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然而,爾朱榮並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他毫不猶豫地命令手下將胡太後和小皇帝一同押往黃河邊。
黃河波濤洶湧,河水奔騰不息。胡太後和小皇帝被帶到了河邊,他們的生命在這一刻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爾朱榮冷漠地看著這對母子,他的心中沒有一絲波瀾。
隨著爾朱榮的一聲令下,胡太後和小皇帝被無情地投入了黃河之中。他們的身體在湍急的河水中翻滾著,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滾滾波濤之下。
就這樣,胡太後和小皇帝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而爾朱榮則成為了這場權力鬥爭的勝利者。然而,這場血腥的殺戮並沒有給國家帶來真正的安寧,反而讓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三、震驚天下的\"河陰大屠殺\"
控製洛陽後,爾朱榮站在巍峨的皇宮前,望著滿朝文武,心中突然冒出一個瘋狂的想法。他看著這些北魏宗室和大臣們,覺得他們大多腐敗無能,不僅難以駕馭,還可能成為他掌權的阻礙。
爾朱榮心想:“這些人整天隻知道貪圖享樂,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他們仗著自己的身份地位,對我這個外來者指指點點,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裏。我若不采取些手段,恐怕難以在這洛陽城中立足。”
於是,爾朱榮決定召集北魏宗室、大臣兩千餘人,以祭天祈求國運昌隆為由,讓他們前往河陰陶渚。
阿蓮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她趕忙找到爾朱榮,苦苦哀求道:“榮郎,這些人畢竟是皇室宗親、朝廷重臣,你這樣做實在太過冒險了!一旦引起眾怒,後果不堪設想啊!”
然而,爾朱榮卻對阿蓮的勸告充耳不聞,他一臉決絕地道:“阿蓮,你不懂。隻有除掉這些絆腳石,我才能真正掌控天下!這些人表麵上對我恭恭敬敬,背地裏卻不知道在謀劃什麽。我不能讓他們有機會對我不利。”
阿蓮見爾朱榮如此固執,知道自己已無法改變他的決定,心中不禁黯然神傷。她默默地看著爾朱榮,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最終還是忍不住流了下來。
當眾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抵達河陰陶渚時,爾朱榮突然麵色一沉,猶如變臉一般,緊接著他扯開嗓子,聲嘶力竭地吼道:“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全部給我殺了!”
他的話音未落,原本整齊排列的士兵們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間變得如餓狼猛虎一般凶猛。他們高舉著寒光閃閃的屠刀,嘴裏發出陣陣嘶吼,如同一群失去理智的野獸,張牙舞爪地朝人群猛撲過去。
刹那間,陶渚變成了人間地獄。人們的慘叫聲、哭喊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雲霄。鮮血四濺,染紅了大地,原本寧靜的陶渚此刻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
在這血腥的屠殺中,貴族元雍驚恐萬分,他雙膝跪地,苦苦哀求道:“將軍,我可是皇室宗親啊!您不能殺我啊!”然而,爾朱榮對他的求饒充耳不聞,飛起一腳狠狠地踹在元雍的胸口,將他踢倒在地,然後輕蔑地說道:“宗親?今天就算天王老子來了也救不了你們!”
在這慘絕人寰的場景中,有一個大臣在臨死前,雙眼圓睜,怒發衝冠,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對著爾朱榮破口大罵:“爾朱榮,你這個畜生,你不得好死!”然而,爾朱榮卻對他的咒罵毫不在意,他甚至還若無其事地抹了一把臉上濺到的鮮血,然後張狂地大笑道:“哈哈,老子現在就是王法!你們這些人都得聽我的!”
在這場慘絕人寰的屠殺中,有一位名叫元瑤的宗室女子,她宛如一朵盛開的鮮花,嬌豔欲滴,令人不禁為之傾倒。她不僅容貌姣好,更難得的是性格溫婉,宛如春日的微風,輕柔拂麵。
然而,命運卻對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一片混亂中,元瑤不幸被爾朱榮的一名部下抓住。那名部下本就是個粗俗不堪的人,見到元瑤的花容月貌後,心中頓時生出了邪念,妄圖對她行不軌之事。
元瑤驚恐萬分,她拚命地掙紮反抗,然而她一個弱女子又怎能敵得過那名強壯的男子呢?眼看著那名部下的手越來越放肆,元瑤的絕望也越來越深。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元瑤突然用盡全身力氣,發出了一聲淒厲的呼救聲。這聲呼救仿佛穿越了重重黑暗,傳入了爾朱榮的耳中。
爾朱榮聽到動靜後,立刻趕來查看。當他看到元瑤那楚楚可憐的模樣時,心中竟莫名地產生了一絲憐憫之情。他怒喝一聲,喝退了那名部下,然後將元瑤帶回了自己的府邸。
元瑤對爾朱榮的恐懼和仇恨已經深入骨髓,然而,為了能夠在這殘酷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她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感,暫時向這個惡魔屈服。
在與爾朱榮的相處過程中,元瑤意外地發現,這個殺人如麻的惡魔,內心深處似乎也隱藏著一絲柔軟。他會在某些時刻流露出對元瑤的關心,盡管這種關心可能隻是出於他的一時興起,但對於元瑤來說,這已經足夠讓她感到困惑和迷茫。
而爾朱榮,在與元瑤的接觸中,也漸漸對她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愫。他開始關注元瑤的一舉一動,甚至會在她遇到困難時出手相助。這種變化讓爾朱榮自己都感到驚訝,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對一個女人產生如此特殊的感覺。
然而,這一切都被阿蓮看在眼裏。阿蓮是爾朱榮的親信,她一直深愛著爾朱榮,但卻發現爾朱榮對元瑤的態度越來越親密。這讓阿蓮的心中充滿了痛苦和嫉妒,她無法接受爾朱榮對元瑤的感情,更無法忍受他們之間的親密互動。
阿蓮的情緒逐漸失控,她與爾朱榮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出現了裂痕。爾朱榮開始對阿蓮的態度變得冷淡,而阿蓮則對元瑤充滿了敵意,一場三角戀的糾葛就此展開。
這場震驚天下的\"河陰大屠殺\"徹底改變了北魏格局,鮮卑貴族幾乎被屠戮殆盡。後世史學家痛心疾首:\"河陰之變,北魏元氣大傷!\"而爾朱榮卻不以為意,還美滋滋地給自己加官進爵:\"丞相、天柱大將軍,這些頭銜不錯!\"
四、權力巔峰的\"囂張日常\"
掌權後的爾朱榮,將\"囂張\"二字發揮到了極致。在朝堂上,他蹺著二郎腿,對皇帝元子攸頤指氣使:\"陛下,這天下我說了算,你就乖乖聽話!\"元子攸敢怒不敢言,隻能賠笑:\"是是是,全憑大將軍做主...\"
他的生活奢靡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他命人打造了純金馬桶,還得意地向人炫耀:\"看看,這才叫排麵!\"每次出行,隨從隊伍長達數裏,比皇帝出巡還要氣派。一路上,百姓們都要回避,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毒打。有一次,他路過一戶百姓家,看到家中的漂亮姑娘,直接命人將其搶回府中:\"美人,跟我享福去吧!\"姑娘的父母跪地哀求,卻被士兵無情地趕走。
在府中,爾朱榮常常大擺宴席,邀請各方權貴。宴席上,美酒佳肴堆積如山,歌姬舞女們翩翩起舞。他與賓客們肆意享樂,通宵達旦。元瑤雖然被他寵愛,但內心卻十分痛苦。她時刻想著為死去的親人和族人報仇,卻一直找不到機會。
阿蓮對爾朱榮的所作所為越來越失望,兩人之間的爭吵也越來越頻繁。阿蓮多次勸他收斂,以仁德治國,可爾朱榮根本聽不進去。阿蓮感到心灰意冷,她決定離開爾朱榮,尋找自己的生活。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阿蓮悄然離開了爾朱榮的府邸,隻留下一封信,信中表達了她對爾朱榮的失望和不舍。
爾朱榮發現阿蓮離開後,心中湧起一陣失落。但他很快就將這份情緒拋諸腦後,繼續沉迷於權力和享樂之中。他更加肆無忌憚地打壓異己,擴充自己的勢力,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正在向他逼近。
五、死於非命的\"魔幻結局\"
皇帝元子攸在爾朱榮的壓迫下,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他深知,如果不除掉爾朱榮,自己永遠無法擺脫傀儡的命運。於是,他和親信們密謀:\"必須除掉這個禍害!\"有大臣提醒他:\"將軍手握重兵,不好對付啊...\"元子攸咬牙切齒地說:\"拚了!\"
經過一番謀劃,元子攸決定以皇後生子為由,騙爾朱榮進宮。他派人給爾朱榮送去消息,說皇後生下了皇子,邀請他進宮慶賀。爾朱榮接到消息後,絲毫沒有懷疑,大搖大擺地走進皇宮,還邊走邊說:\"陛下又要賞賜我什麽寶貝?\"
當爾朱榮剛走進宮殿,伏兵四起。他大驚失色,本能地撲向元子攸,怒喝道:\"陛下,你敢!\"元子攸抽出寶劍,眼中滿是憤怒和決絕:\"去死吧!\"一劍刺穿了爾朱榮的胸膛。爾朱榮瞪大雙眼,到死都不敢相信:\"我...我竟然...\"
爾朱榮死後,他的餘黨起兵叛亂,北魏徹底陷入分裂。曾經風光無限的亂世梟雄,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元瑤得知爾朱榮的死訊後,心中五味雜陳。她雖然報了仇,但卻沒有想象中的喜悅。而離開爾朱榮的阿蓮,在遠方聽到這個消息後,默默流下了眼淚。她對爾朱榮的感情複雜而深刻,既有愛,又有恨,如今一切都已成為過去。
爾朱榮這個靠養馬發家的亂世梟雄,用暴力崛起,又因暴虐而亡,在五胡十六國的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血腥一筆。當他的屍體冰冷地躺在地上時,一個更加混亂的時代,正緩緩拉開帷幕。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也見證了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裏,權力、欲望、愛恨交織的殘酷現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