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酒館慶功遇舊識,汴梁密令藏禍心

字數:12134   加入書籤

A+A-


    說時遲那時快,仿佛隻是眨眼之間,原本靜謐的樹林陡然間風雲變幻。隨著一陣急促的風聲,如鬼魅一般,一群身著黑衣的人從茂密的樹林中迅猛衝出。他們行動之迅速,好似疾風驟雨,毫無征兆地席卷而來,讓人全然猝不及防。這些人不僅個個臉上蒙著黑色的布巾,隻露出一雙雙透著寒光的眼睛,而且手中還緊緊握著鋒利的刀槍,在日光的映照下,寒光閃閃,絲絲殺意撲麵而來,顯然是有備而來,目標明確。
    楊延昭見狀,心中猛地一緊,一股危機感瞬間湧上心頭。但他畢竟久經沙場,心理素質極為過硬,並未因此驚慌失措。他穩穩地站在原地,身姿挺拔如鬆,手中緊緊握著長劍,眼神銳利如鷹,死死地盯著那些如潮水般朝他們衝殺過來的黑衣人。隻見這些黑衣人身手矯健,動作敏捷得如同林間的獵豹,每一招每一式都狠辣無比,招招直逼要害,顯然是經過嚴苛專業訓練的死士,絕非一般的烏合之眾。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凶猛襲擊,禁軍士兵們雖然裝備精良,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但由於毫無防備,一時間陣腳大亂,有些士兵甚至被嚇得臉色蒼白。他們被黑衣人的猛烈攻勢打得節節敗退,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局麵。眨眼間,已有不少禁軍士兵受傷倒地,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都穩住!結成陣型!”楊延昭見狀,立刻扯著嗓子高聲大喊,試圖穩住軍心。他的聲音雄渾有力,如同洪鍾一般,在混亂嘈雜的戰場上顯得格外響亮,仿佛一道穿透陰霾的驚雷。與此同時,他手中的長劍猛地一揮,寒光一閃,如同一道閃電劃過,瞬間刺穿了一個黑衣人的咽喉。那黑衣人瞪大了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隨後便直直地倒在了地上,鮮血汩汩地流了出來。
    楊延昭深知,此時此刻,他必須保持冷靜,像定海神針一般穩住局麵。若是自己亂了陣腳,不僅自己性命難保,恐怕身邊這些一同出生入死的弟兄們,還有身負重任的欽差大人,都會命喪於此。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思緒清晰起來,迅速觀察著戰場的局勢,尋找著破敵的機會。
    禁軍士兵們聽到楊延昭的喊聲,如醍醐灌頂般,瞬間從慌亂中回過神來。他們深知楊將軍的威望和能力,對他充滿了信任。於是,他們迅速調整狀態,相互之間默契地配合,迅速結成一道嚴密的防禦陣型。士兵們緊密地靠在一起,盾牌相互交錯,長槍如林般豎起,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與此同時,楊延昭身先士卒,率領著幾名最為精銳的禁軍戰士,如離弦之箭一般,徑直朝著那黑衣人首領疾馳而去。那首領全身籠罩在一襲黑袍之中,整個人仿佛融入了黑暗,麵部被一塊黑色的麵紗遮住,隻露出一雙如鷹隼般銳利的眼睛,散發著令人膽寒的光芒。他手中緊握著一把寒光四射的彎刀,刀身微微彎曲,透著絲絲冷冽的殺意,仿佛在訴說著它飲過的無數鮮血。
    眼見楊延昭如猛虎下山般衝殺過來,那首領卻毫無懼色,眼神中甚至閃過一絲不屑。他手中彎刀猛地一揮,帶起一股淩厲的勁風,空氣中仿佛都傳來了呼嘯之聲,直直地朝著楊延昭劈去。那彎刀劃過的軌跡,如同夜空中一道詭異的弧線,讓人不寒而栗。
    刹那間,刀光劍影交錯,火星四濺。楊延昭和那首領瞬間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動作快如閃電,讓人目不暇接。楊延昭的劍法淩厲剛猛,每一劍刺出都帶著千鈞之力;而那首領的刀法詭異多變,彎刀在他手中如同一條靈動的毒蛇,不斷尋找著楊延昭的破綻。一時間,兩人難分勝負,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被他們激烈的打鬥所點燃,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叮!” 一聲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響徹整個空間,仿佛要撕裂人的耳膜。這是長劍與彎刀激烈碰撞所發出的聲音,火花四濺,令人目眩神迷。那聲音久久回蕩在樹林間,驚起了一群飛鳥。
    楊延昭趁此機會,毫不猶豫地飛起一腳,狠狠地踹在首領的胸口。這一腳力量巨大,帶著他全身的爆發力,首領猝不及防,被踹得連連後退,踉蹌著幾乎要摔倒在地。他的臉上閃過一絲痛苦的神情,但很快又恢複了冷漠。
    楊延昭見狀,哪肯放過這個機會,他身形如電,如餓虎撲食一般再次猛衝上去。手中的長劍在空中劃出一道寒光,如同夜空中的流星,直直地刺向首領的心髒部位。那寒光仿佛帶著死亡的氣息,讓人心驚膽戰。
    首領心中大駭,他拚命想要躲閃,但楊延昭的速度實在太快,他的反應根本來不及。隻聽“嗤”的一聲,長劍還是劃破了他的胳膊,鮮血如泉湧般瞬間流淌出來,染紅了他黑色的衣袖。那鮮血滴落在地上,在泥土中暈染開來,顯得格外刺眼。
    首領吃痛,心知自己絕非楊延昭的對手。他一咬牙,迅速從懷中掏出一個煙霧彈,毫不猶豫地扔向地麵。那煙霧彈落地的瞬間,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被釋放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砰!” 煙霧彈瞬間炸裂開來,濃煙滾滾,如同一團黑色的濃霧,迅速彌漫開來,將所有人的視線都遮擋得嚴嚴實實。整個樹林瞬間被煙霧籠罩,變得伸手不見五指,仿佛陷入了一片黑暗的深淵。
    “撤!”首領大喊一聲,聲音在煙霧中回蕩,帶著一絲不甘和無奈。隨後,他率領黑衣人趁著煙霧,迅速撤離了。他們的身影在煙霧中若隱若現,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一般。
    楊延昭看著黑衣人消失的方向,皺著眉頭,心裏滿是疑惑。這些黑衣人是誰派來的?為什麽要埋伏他們?是衝著他來的,還是衝著欽差來的?這一連串的問題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讓他感到十分困惑。
    “楊將軍,您沒事吧?”欽差從馬後麵探出頭來,臉色蒼白如紙,聲音還在不停地發抖,顯然是被剛才的一幕嚇得不輕。
    楊延昭搖了搖頭“我沒事。欽差大人,您知道這些黑衣人是誰嗎?為什麽要埋伏咱們?”他緊緊地盯著欽差的眼睛,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些線索。
    欽差連忙搖頭,眼神閃爍不定“我不知道!我……我怎麽會知道?這……這肯定是山賊!對,是山賊!他們想搶咱們的東西!”他的語氣有些慌亂,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
    楊延昭看著欽差慌亂的眼神,心裏更加確定,欽差在撒謊。這些黑衣人顯然不是山賊,山賊沒有這麽高的武功,也不會這麽有組織、有紀律。而且欽差的反應太奇怪了,好像早就知道會有埋伏一樣,從一開始就表現得十分緊張。
    他沒有戳穿欽差的謊言,隻是淡淡地說“既然是山賊,那咱們就趕緊離開這裏,免得再遇到危險。”他心裏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決定先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再慢慢調查這件事情。
    “好好好!”欽差連忙點頭,催促禁軍士兵們趕緊收拾行李,繼續趕路。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仿佛生怕那些黑衣人再次出現。
    接下來的路程,欽差更加緊張了,一路上不停地催促士兵們加快速度,好像很害怕再遇到什麽危險。他的眼神始終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稍有風吹草動就嚇得渾身一顫。楊延昭也沒有再多問,隻是暗暗觀察著欽差的一舉一動,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這些黑衣人,很可能是趙恒或者汴梁的奸臣派來的,目的就是想在半路殺了他,然後把罪名推到山賊或者遼軍身上。他深知朝廷內部的鬥爭複雜,自己作為一名武將,一直被一些奸臣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又經過數日的艱難跋涉,隊伍終於抵達了汴梁城。然而,就在他們踏入城門的一刹那,楊延昭心中突然湧起一股異樣的感覺。
    這座城市本應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的,平日裏街道上總是擠滿了來來往往的行人,店鋪裏傳出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但今天卻顯得異常冷清,街道上空空蕩蕩,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和熱鬧,隻有寥寥幾個行人匆匆而過,他們都低著頭,腳步急促,似乎生怕被人注意到。整個城市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氛圍。
    楊延昭不禁心生疑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他環顧四周,發現街道兩旁的店鋪大多緊閉著門,門板上落滿了灰塵,沒有一家開門營業。偶爾有幾家半掩著門的店鋪,裏麵也是冷冷清清,不見一個顧客。這種詭異的氛圍讓他感到有些不安,仿佛有一雙雙眼睛在暗處窺視著他們。
    更令他警覺的是,城牆上竟然貼著許多告示,上麵赫然寫著“嚴查奸細,如有發現,格殺勿論”。這些告示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向人們傳達著一種緊張的信號。告示上的字跡剛勁有力,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楊延昭心中暗忖,難道這裏發生了什麽大事?為何要如此嚴查奸細呢?他決定先找個地方落腳,再慢慢打聽一下情況。他深知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下,貿然行動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楊延昭心裏一沉,看來汴梁最近發生了不少事。他跟著欽差,一路來到皇宮,被帶到了養心殿。
    養心殿裏,趙恒正坐在龍椅上,手裏拿著一塊“天書”,臉上滿是得意的笑容。看到楊延昭進來,他放下天書,臉色瞬間沉了下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滿和威嚴“楊延昭,你可知罪?”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顯得格外冰冷。
    楊延昭心裏一愣,他剛到汴梁,還沒來得及做什麽,怎麽就有罪了?他跪下,從容地說“臣不知。臣奉陛下之命,即刻趕來汴梁,不知臣犯了何罪,還請陛下明示。”他的語氣不卑不亢,臉上保持著鎮定,但心中卻充滿了疑惑。
    “你還敢狡辯!”趙恒拍著桌子,怒聲道,“朕聽說,你在幽州私自和遼軍開戰,破壞了朕的議和大計!你可知,朕為了和遼國議和,付出了多少努力?你竟然敢私自開戰,你眼裏還有沒有朕,還有沒有朝廷?”他的臉上漲得通紅,憤怒之情溢於言表,仿佛楊延昭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楊延昭心裏一沉,果然是耶律烈去汴梁告了狀,還添油加醋說了不少謊話。他連忙說“陛下,臣冤枉!耶律烈根本沒有議和的誠意,他約臣去幽州,是想騙取《楊家兵法》,還想讓大宋割讓高陽關以北的三個州縣。臣拒絕後,他就派兵想抓臣,臣無奈之下,才和他開戰。臣這麽做,都是為了大宋,為了陛下,臣絕沒有破壞議和大計!”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地陳述著事情的經過,希望趙恒能夠明辨是非。
    “你還敢說!”趙恒冷哼一聲,“耶律烈已經派使者來汴梁,說你故意挑起戰爭,還殺了不少遼軍士兵。要是朕不懲罰你,遼國肯定會再次派兵來犯,到時候汴梁就危險了!你說,你該當何罪?”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和糾結,既想懲罰楊延昭,又擔心失去這位得力的將領。
    楊延昭心裏清楚,趙恒這是鐵了心要治他的罪。他剛想辯解,殿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太後帶著幾個奸臣走了進來。
    太後看著楊延昭,臉色冰冷,眼神中充滿了厭惡和不滿“楊延昭,你私自開戰,破壞議和大計,還敢在陛下麵前狡辯!哀家看,你就是個反賊!必須嚴懲!”她的聲音尖銳刺耳,仿佛一把利刃,刺向楊延昭。
    “太後明鑒,臣絕非反賊!”楊延昭急忙說,“耶律烈是在撒謊,他根本沒有議和的誠意!臣可以對天發誓,臣要是有半點破壞議和大計之心,甘受天打雷劈!”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和無奈,希望太後能夠相信他的話。
    “你以為哀家會信你的話?”太後冷笑一聲,“陛下,哀家認為,應該立刻把楊延昭打入天牢,等候發落。要是遼國再來追究,就把楊延昭交給遼國處置,這樣才能平息遼國的怒火,保住汴梁的安全。”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狠厲,顯然是想置楊延昭於死地。
    幾個奸臣也紛紛附和“陛下,太後說得對!楊延昭私自開戰,罪大惡極,必須打入天牢!”“陛下,為了大宋的安危,為了汴梁的百姓,您就下令吧!”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像一群嗡嗡叫的蒼蠅,在大殿裏回蕩。
    趙恒看著下麵的奸臣,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楊延昭,心裏有些猶豫。他知道楊延昭是個難得的將才,為大宋立下了赫赫戰功,要是殺了他,以後再遇到遼軍來犯,恐怕沒人能抵擋;可要是不懲罰他,遼國又會來追究,到時候汴梁就危險了。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一時之間難以做出決定。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張詠拿著一份奏折,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陛下!陛下!不好了!遼軍……遼軍又來犯了!楊延浦將軍派人送來奏折,說耶律烈率領二十萬大軍,再次進攻高陽關,高陽關危在旦夕!”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和緊張,打破了大殿裏原本緊張的氣氛。
    趙恒一聽,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同一紙慘白的畫卷“什麽?遼軍又來犯了?高陽關……高陽關現在誰在守?”他的聲音有些顫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和慌亂。
    張詠連忙說“陛下,現在高陽關由周信、王超兩位將軍守著,可他們兵力不足,楊延浦將軍又剛恢複不久,高陽關恐怕撐不了多久了!楊延昭將軍是唯一能守住高陽關的人,陛下,您快放了楊將軍,讓他回高陽關抗遼吧!要是高陽關破了,遼軍就會打到汴梁,到時候就算有再多的天書,也救不了大宋啊!”他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地陳述著當前的嚴峻形勢,希望趙恒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
    趙恒看著張詠遞過來的奏折,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楊延昭,心裏終於慌了。他知道,要是高陽關破了,他的天書封禪夢也該醒了,甚至連皇位都保不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絕望和無助,仿佛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困境。
    太後和奸臣們也慌了,他們雖然想除掉楊延昭,可要是遼軍真的打到汴梁,他們也沒好果子吃。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驚恐的表情,相互對視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趙恒深吸一口氣,對楊延昭說“楊延昭,朕暫且相信你一次。朕任命你為高陽關兵馬大元帥,即刻率領五萬禁軍,回高陽關抗遼。要是你能守住高陽關,朕就赦免你的罪行,還會對你加官進爵。要是你守不住……你就提著自己的腦袋來見朕!”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期許,仿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楊延昭身上。
    楊延昭心裏一喜,連忙磕頭“臣遵旨!臣定不負陛下所托,定能守住高陽關,打退遼軍!”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充滿了自信和決心,仿佛在向趙恒宣誓他的忠誠和能力。
    “好!”趙恒點了點頭,“你現在就去兵部調兵,即刻出發,不得延誤!”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希望楊延昭能夠盡快啟程,挽救高陽關的危局。
    “臣遵旨!”楊延昭起身,轉身朝著殿外走去。他知道,這次回高陽關,責任重大,他不僅要守住高陽關,還要證明自己的清白,讓那些奸臣無話可說。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和決絕,大步走出了養心殿,仿佛要去迎接一場生死之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離開皇宮後,楊延昭立刻去兵部調兵。兵部尚書早就聽說了楊延昭的事跡,對他很是敬佩,親自幫他調兵,還給他準備了充足的糧草和武器。在兵部尚書的幫助下,楊延昭迅速集結了五萬禁軍,這些士兵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準備跟隨楊延昭奔赴戰場。
    當天下午,楊延昭率領五萬禁軍,朝著高陽關的方向疾馳而去。他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手中緊緊握著長槍,眼神堅定地望著前方。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快點,再快點,一定要趕在遼軍攻破高陽關之前,回到高陽關,和弟兄們、和雪兒一起,守住他們的家園。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高陽關的城牆,看到了城牆上飄揚的大宋旗幟,看到了雪兒焦急等待的眼神。
    與此同時,高陽關已經被遼軍包圍了。耶律烈親自督戰,他騎在一匹黑色的戰馬上,手中揮舞著馬鞭,大聲呼喊著“給我衝!攻下高陽關,重重有賞!”遼兵們像瘋了一樣,朝著城牆發起猛烈的進攻。他們呐喊著,潮水般地湧向城牆,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
    周信和王超率領士兵們拚死抵抗,他們用滾石、熱油、火藥等武器,一次次擊退遼軍的進攻。但遼軍太多了,如同潮水般源源不斷,城牆上的士兵越來越少,傷亡慘重。城牆也被遼軍的投石機砸出了不少裂縫,磚石紛紛掉落,仿佛隨時都會倒塌。
    慕容雪和沈青帶著傷兵營的醫生和護士,還有自發前來支援的百姓們,在城樓下不停地忙碌著。她們的衣袖上沾滿了鮮血,額頭上布滿了汗珠,卻沒有一個人停下腳步。慕容雪一手拿著繃帶,一手扶著受傷的士兵,眼神堅定而溫柔“堅持住,馬上就好,我們還要等著楊將軍回來一起守關。”沈青則跪在地上,熟練地為士兵處理傷口,每一次清創、縫合都精準利落,她的聲音沉穩“別慌,傷口處理好了就能再上戰場。”
    百姓們也沒有退縮,有的扛著彈藥往城樓上送,有的幫著抬運傷員,還有的燒好了熱水送到士兵手中。張老板更是帶著酒樓的夥計,把剛煮好的熱湯一桶桶搬到城邊,大聲喊道“弟兄們,喝碗熱湯暖暖身子,咱們跟遼狗拚了!”城樓下,喊殺聲、兵器碰撞聲、傷員的呻吟聲與百姓的鼓勁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悲壯卻又充滿力量的畫麵。
    “周將軍!西門快守不住了!遼軍已經爬上城牆了!”一個士兵渾身是血地跑過來,聲音裏帶著絕望。他的盔甲被砍得破爛不堪,胳膊上還插著一支羽箭,卻依舊死死攥著手中的刀。
    周信咬著牙,臉上青筋暴起,他舉起手中的大刀,刀刃上還沾著遼軍的鮮血“弟兄們!跟我去西門!就算是死,也要把遼狗趕下去!守住西門,就是守住高陽關!”說完,他率領一隊士兵朝著西門衝去。士兵們跟著周信,呐喊著衝向敵陣,哪怕身上已經多處受傷,也沒有一個人退縮。
    王超在東門指揮,他看著不斷湧上城牆的遼軍,心裏焦急萬分,卻依舊強裝鎮定地大喊“東門的弟兄們,堅持住!楊將軍很快就會回來的!咱們一定要等楊將軍回來,不能讓他失望!”他一邊喊,一邊揮舞著長槍,刺穿了一個爬上城牆的遼兵。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如同驚雷般從遠方傳來。緊接著,一麵繡著“楊”字的大旗出現在地平線上——是楊延昭!他率領五萬禁軍,像一道黑色的閃電,朝著遼軍的後方殺來!
    “是楊將軍!楊將軍回來了!”城樓上的士兵們看到那麵熟悉的大旗,瞬間爆發出歡呼聲,原本疲憊的眼神裏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們仿佛注入了新的力量,揮舞著兵器,更加勇猛地朝著遼軍砍去。
    慕容雪也看到了那麵大旗,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她朝著楊延昭的方向大喊“延昭!你終於回來了!”聲音裏滿是激動和委屈,多日來的擔憂和恐懼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楊延昭騎著馬,手持長槍,如同一尊戰神般衝向遼軍的後方。他高聲喊道“遼狗!我楊延昭回來了!你們的死期到了!”長槍在他手中如龍出海,每一次揮舞都能刺穿一個遼兵的胸膛。
    五萬禁軍士氣大振,他們跟著楊延昭,如同猛虎下山般朝著遼軍的後方殺去。遼軍原本以為高陽關唾手可得,沒料到楊延昭會帶著援軍突然出現,後方瞬間亂了陣腳。士兵們開始慌亂地後退,原本嚴密的陣型變得混亂不堪。
    周信和王超見狀,立刻抓住機會,率領城樓上的士兵打開城門,朝著遼軍殺去。城樓上的百姓們也歡呼著,揮舞著手中的農具,跟著士兵們一起衝向敵陣。
    耶律烈看到這一幕,氣得差點從馬上摔下來。他原本以為勝券在握,卻沒想到楊延昭會如此迅速地趕回。他看著混亂的軍隊,臉色鐵青,咬著牙下令“全軍撤退!”
    遼兵們聽到撤退的命令,如同驚弓之鳥,紛紛轉身就跑。宋軍士兵們在後緊緊追擊,又殺了不少遼兵,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和戰馬。遼軍一路丟盔棄甲,狼狽地朝著北方逃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楊延昭率領士兵們一直追到黑鬆林,看著遼軍遠去的背影,才下令停止追擊。他勒住馬,回頭望向高陽關的方向,夕陽的餘暉灑在城牆上,那麵“楊”字大旗在風中飄揚。他心裏滿是欣慰——他終於回來了,終於守住了高陽關。
    回到高陽關,城裏的百姓們早已在街道兩旁等候。他們手裏拿著鞭炮和鑼鼓,看到楊延昭率領士兵們回來,立刻點燃鞭炮,敲響鑼鼓,歡呼聲此起彼伏。張老板帶著百姓們,給士兵們送來了酒和肉,他拉著楊延昭的手,激動地說“楊將軍,您可算回來了!要是沒有您,咱們高陽關就完了!”
    慕容雪快步跑到楊延昭身邊,撲進他懷裏,放聲大哭“延昭,你終於回來了!我還以為……還以為你再也回不來了!”這些天,她每天都在城樓上眺望,擔心楊延昭的安危,此刻終於見到他平安歸來,所有的情緒都忍不住爆發出來。
    楊延昭緊緊抱著慕容雪,輕輕拍著她的背,聲音溫柔“對不起,雪兒,讓你擔心了。我回來了,以後再也不會離開你了。”他能感受到慕容雪身體的顫抖,心裏滿是愧疚和心疼。
    周信和王超也走了過來,臉上帶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笑容。周信拍了拍楊延昭的肩膀“將軍,您可算回來了!要是您再晚回來一步,我們就要跟遼軍拚到底了!”王超也笑著說“是啊,有您在,咱們高陽關就穩了!”
    沈青也走了過來,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倦意,卻依舊保持著溫和的笑容“楊將軍,歡迎您回來。您這次能平安回來,真是太好了。以後,我還會繼續留在傷兵營,幫慕容姑娘一起給士兵們看病,為守護高陽關出一份力。”
    楊延昭點了點頭,感激地說“多謝沈大夫。有你在,傷兵營的士兵們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我也能更放心。”
    接下來的日子,高陽關漸漸恢複了平靜。楊延昭一邊安排士兵們休整、訓練,一邊派人清理戰場、修補城牆。他還親自去慰問受傷的士兵和百姓,給他們送去糧食和藥品。同時,他派人去汴梁給趙恒寫了一封奏折,詳細說明了這次打退遼軍的經過,還請求趙恒撥款幫助高陽關重建家園、安撫百姓。
    趙恒收到奏折後,雖然對楊延昭依舊有些忌憚,但也知道楊延昭是個難得的將才,而且高陽關離不開他。於是,他批準了楊延昭的請求,還下旨封楊延昭為高陽關兵馬大元帥,讓他長期駐守高陽關。
    楊延浦的傷勢也漸漸恢複,能下床走動了。他每天都去校場,和士兵們一起訓練。他拿著長槍,一招一式都充滿了力量,眼神裏滿是堅定“以後,我要跟大哥一起守關,再也不讓遼軍踏入高陽關一步!”
    這天,楊延昭帶著慕容雪,騎著馬去了城外的草原。此時正是花開的季節,草原上的野花競相綻放,五顏六色的花朵點綴在綠色的草地上,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微風拂過,帶著花香,讓人心情舒暢。
    慕容雪坐在馬背上,靠在楊延昭的懷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延昭,你還記得嗎?你之前說過,等打退遼軍,就帶我來草原騎馬,看野花。”
    楊延昭笑著點頭,伸手輕輕撫摸著慕容雪的頭發“當然記得。雪兒,以後每年這個時候,我都帶你來這裏,看野花,騎馬。隻要有我在,就會一直護著你,護著高陽關。”
    慕容雪閉上眼睛,感受著楊延昭的體溫和草原上的微風,心裏滿是幸福。她知道,以後的日子裏或許還會有戰爭,還會有危險,但隻要能和楊延昭在一起,和大家在一起,守住高陽關這個家,她就什麽都不怕。
    遠處的城樓上,周信和王超正望著草原的方向,兩人相視一笑。周信感慨地說“你看將軍和慕容姑娘,多幸福啊!咱們守著高陽關,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過上這樣安穩幸福的日子。”
    王超點了點頭,眼神堅定“是啊!以後咱們也要多打勝仗,讓高陽關永遠這麽太平,讓百姓們永遠這麽幸福。”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高陽關的城樓上,也灑在草原上的兩人一馬身上。楊延昭和慕容雪騎著馬在草原上緩緩奔馳,笑聲傳遍了整個草原。他們知道,隻要大家齊心協力,隻要大宋的百姓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守住高陽關,守住大宋的土地,讓和平永遠籠罩這片土地。
    而汴梁的皇宮裏,趙恒看著窗外的夕陽,手裏依舊拿著那塊“天書”,臉上卻沒有了往日的得意,反而多了幾分不安。他心裏清楚,要是沒有楊延昭,高陽關早就被遼軍攻破了,汴梁也會受到威脅。可他又擔心楊延昭功高震主,以後會不聽朝廷的號令。他輕輕歎了口氣,眼神複雜地望著遠方,不知道該如何平衡這之間的關係。
    太後和那些奸臣們也在私下裏商議,如何才能除掉楊延昭。他們坐在密室裏,臉色陰沉。太後端著茶杯,手指輕輕敲擊著杯壁“楊延昭現在在軍中威望越來越高,百姓也都擁戴他,再這樣下去,咱們就更難控製他了。”一個奸臣連忙附和“太後說得對,可現在楊延昭手握兵權,要是輕易動他,恐怕會引起兵變,到時候就麻煩了。”另一個奸臣也說“咱們隻能暫時忍一忍,等找到合適的時機,再想辦法除掉他。”幾人你一言我一語,最終也沒能想出一個好辦法,隻能暫時放棄這個念頭,等待時機。
    但楊延昭並不知道這些。他現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守護高陽關和照顧身邊的人身上。每天清晨,他都會去校場看著士兵們訓練;白天,他會去巡查城牆、慰問百姓;晚上,他會和慕容雪一起在城樓上散步,看著高陽關的夜景。他相信,隻要他們堅持下去,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一定能迎來真正的和平,讓大宋的百姓都能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而高陽關,這座曆經戰火卻依舊屹立的城池,也會永遠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喜歡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了解曆史之大漢王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