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港島大旱
字數:3593 加入書籤
聽到牛曼麗說這次大旱可能和29年那次差不多,宋遠就瞬間確定港島又要大旱了。
打發走牛曼麗,回到辦公室坐下,宋遠開始回想起當時抖音上介紹這次大旱的情況。
話說港島本身就缺水,建國以後港島人數激增後用水更為嚴峻。從50年代起不少港島的著名人士就向中央反映港島的供水問題,希望內地幫忙解決。
中央考慮到港島絕大多數都是華人,批準廣東省建水庫幫港島解決供水問題。結果尷尬的是當時的港府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害怕我們用供水來卡住港島的脖子,堅決不同意。
一直到換了一任港督再加上確實缺水嚴重,雙方才開始談判。最終59年11月起廣東省開始興建深圳水庫,60年雙方達成協議從61年2月1日起每年深圳水庫向港島供水50億加侖也就是2270萬立方米水。
即便如此港府也防著我們,本來我們的意思是直接免費供應,港府卻堅持要買。最終我們象征性的每一千加侖也就是4546升水隻收1毛錢!
而且我們想多供水港府都不要,不想過份依賴內地供水,寧可投資13.5億建了萬宜水庫又花大代價搞海水淡化。
直到現在萬宜水庫還是港島最大的水庫。
萬宜水庫,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結果63年起的一場大旱把港島打回了原型。從62年底開始港島就雨水稀少,最長連續9個月都沒下過一滴雨,對於港島這個海島來說是十分罕見的。而這場港島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災讓港島幾乎社會秩序都趨於崩潰。
港府這邊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限水令,每4天供應一次每次僅僅供應4個小時,還是自己要去供水站排隊打水!
也是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新詞——武裝取水!街坊之間為了輪流排隊取水經常大打出手,進監獄都是常見的事,每次取水的時候需要警察在旁邊維持秩序才行。
而隔壁廣東在同樣大旱的情況下,自己勒緊褲腰帶咬牙繼續用深圳水庫向港島供水,還多供應了數百萬立方水。
甚至在上級的同意下,讓港島派巨輪到珠江口免費取水。每天下午5點港島的“依安德”號準時從港島出發到珠江口拉水,是當時港島人揮之不去的記憶。
這場供水危機一直從63年持續到65年,最終解決還是靠的我們。
63年10月,實在扛不住的英國政府通過外交渠道正式向我國提出東江水供應港島的請求。先生考慮到絕大多數都是我們的同胞,批準撥出3548萬的專款,開工建設了東深供水工程!
這個浩大的工程所有費用全部由我們來承擔!
東深供水工程,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這項工程全長83公裏,要把東江水從海拔2米通過8級水站提升到海拔46米,難度非常高。期間曆經了5次台風、3次圍堰被洪水衝垮!
這一切困難都被我們克服,施工現場的牆上赫然寫著“要高山低頭、令河水倒流!”
當時的照片,牆上就是那句口號!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到65年3月1日,東江水開始供給港島,從此以後港島基本上擺脫了缺水的問題!
而在八九十年代港島經濟起飛、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用水量也是越來越大,我們累計投資76億對東深供水工程進行擴建改造,最終年供港島8.2億立方米優質淡水。
宋遠看的視頻上介紹,到2017年已經東深供水工廠累計向港島供應淡水240億立方米,相當於1.5個洞庭湖的水被送過去,占了港島總用水的75!
為了保護供水水質,作為水源的惠州更是連開發建設都嚴格限製,韶關新豐縣拒接了十幾個大項目,關停了160多家企業;河源拒絕了500多個項目,投資超過600億元!
回想到這宋遠又有了新主意,他可做不到像先輩那樣願意無償支援港島,但利用這次大旱在國內搞個礦泉水廠掙點外匯,這機會可不能錯過了!
如今的飲料包裝技術已經基本成熟,隻要引進一條生產線,生產出來瓶裝的礦泉水拉到港島,一瓶賣上1港幣宋遠覺得這價格一點都不高!
至於水源地也好選,河源市的新豐江水庫後世被改名萬綠湖景區,那裏的水質非常好,位列全國十大礦泉水產地,而龍門嘉泉、深圳石岩的獅子山也都有優質礦泉水出產!
想到就做,宋遠直接跑去找張遠山把想法說了一下後又說道:“張總,現在港島的經濟發展的很快,相比咱們有錢多了。隻要咱們好好宣傳一下優質礦泉水對身體的好處,一年掙個上千萬港幣不成問題!”
宋遠的奇思妙想又讓張遠山驚住了,這野外的水還能用瓶賣,1瓶還要賣1港幣?
可他的話似乎也有道理,港島公司那麽多,你家公司接待客商的時候用白開水,我家公司接待客商的時候掏出來源自地下上百米深的瓶裝純天然礦泉水,誰更有牌麵那是一目了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宋遠繼續笑道:“而且我們不但給港島供應,還可以向日韓、東南亞也供應,讓他們也嚐嚐我們大好河山的優質水源!”
張遠山這下更心動了,港島也就罷了,東南亞和日韓都有無數富商、企業,真開拓出來這片市場,那每年幾千萬是綽綽有餘。
至於國內,張遠山認為問題不大,大不了雙方分成就行。上千萬港幣對如今的華潤不算什麽,但對地方上來說吸引力就非常大了!
想好以後張遠山拉著宋遠就去丁固那裏,又把趙向榮也叫了過來。
宋遠再說一遍自己的想法,反而是趙向榮第一個開口讚成:“我同意!那些山泉水咱們不利用也就白白的流走了,還不如我們拿來賣錢!”
“而且這玻璃瓶國內也都能生產,這樣也可以讓國內多掙點!”
這倒也是,國內能生產出來北冰洋汽水,再生產個瓶裝礦泉水那不是小菜一碟?
至於運輸、通關這些事更是華潤的老本行,每天那麽多生鮮蔬菜都送進來了,還怕水送不進來?
幾個人商議了一番,都覺得是個好主意,最終定下由宋遠這次去美國的時候考察一下灌裝生產線,價格合適了就用進口的產量大、包裝精美一些,更好賣出高價。
這也是宋遠的建議,想賣高價各方麵就不能差!
至於和國內協調這些事,自然是丁固、張遠山他們來辦了!
喜歡火紅年代從街道辦開始請大家收藏:()火紅年代從街道辦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