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農閑
字數:1519 加入書籤
這次的糧食送的還是很成功的,隻要大哥說讓帶回去,老太爺就用:不要你就自己送回去,反正我不帶,我怕爹打我。劉福也附和說:阿明都不帶,我帶回去?你以為幹爹不打我嗎?還有上次的錢也要讓他們帶回去,老太爺更是一問三不知,我沒放呀,我不知道呀,我也不知道誰放的。劉福也有樣學樣,氣的大太爺直說劉福學壞了,沒辦法,隻能等下次回家自己親自送回去。
老太爺還讓他們一家過年回去殺年豬吃。
從這往後農村就進入了農閑時刻,說是農閑,隻是地裏的活閑下了,還得準備準備過冬。
家裏閑下的男人,這個時候就會上山上,把去年存儲的幹柴背回家來,為什麽要用去年的呢?放了一年的柴才幹透了,燒起來才愛著。每一家都有一個固定的屯柴的地方,太爺爺幾人去把沉柴背回來放到柴棚裏,然後再把新砍的柴屯在原地。屯著明年用。
我們最喜歡割的柴就是荊條,這種植物,枝茬少還沒有刺,還耐燒,是最好的柴火。隻要不斷根,今年割掉,明年長的更茂盛,不過你可得抓緊搶先割,不然近處的就被別人割走了,要不就割一些荊棘,要不就砍一些個小樹叉,這些燒起來又費勁還紮手。
女人孩子的任務就是上山采摘,有些人家會自己種幾棵果樹,一定要把果實收回來,這可是冬天為數不多的水果了。種的最多就是紅果山楂),蘋果和梨,那時候可沒有現在各種各樣的品種,蘋果也是最原始的果光蘋果,梨也是大酸梨。但是那時候可沒人嫌棄酸,還當成寶,冬天放到火盆裏一燒,那味道真是讓人難忘。一定要埋在灰火裏,烤的可沒有那個味道。
孩子們還熱衷於掏樹洞,老鼠洞,那裏有小動物們儲存過冬的糧食,大部分是堅果,掏回家炒熟了當零食吃。那時候可沒有你都給掏走了,小動物們怎麽過冬呀的負罪感,餓急了小動物也是可以吃的。
到了寒冬,最好下過幾場雪,這時候植物的枝幹被凍得很脆,容易砍伐,這時人們就會去山上砍一些粗一些的樹枝,最好是刺槐,這種樹長到兩三年,就有手腕粗細,把樹枝砍掉,截成三十幾公分長短,粗一些的一劈兩半,等幹柴燒旺,就把它們放進去燒,大火下麵沒濕柴,它們也會著起來的。不過這火不是可不是做飯用的,是用來扒火盆,放在屋裏取暖的,要早晚各燒一次,要是柴不夠,隻能晚上扒一次盆火,白天就得硬扛。
扒火盆為什麽不能用幹柴?因為幹柴容易燒透,留下的炭火還容易化掉,不耐時候。也有人說燒炭火不安全,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不過不用擔心,那時候房子破,四處漏風,沒有中毒的可能。現在可不行了,房子封閉的好,一定不要燒炭。
在農村,你隻要想幹,就會有幹不完的活,不會有閑的無聊的時候。
秋天過後不隻要砍柴,家裏有牲口的還要割草,這可是得下雪之前就得割,不然北風一吹,草都給吹倒了,一下雪就被埋上了,冬天牲口就得挨餓,尤其是羊,他隻吃草,秸稈給它吃太浪費了,他隻吃葉子,杆一點不吃,不給它割草準備著,冬天都得挨餓。
喜歡老輩子的故事請大家收藏:()老輩子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