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一年11
字數:1362 加入書籤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商量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有商量出什麽有用的意見。
村長見時間也差不多了,拿著喇叭說:“大家靜一靜,我說兩句。”村長發話了,大家漸漸安靜下來。
“大家剛剛的話我都聽到了,我總結一下子,你們看行不行。有這麽兩條,大家聽一下子。第一:這不是有人的秧苗凍死了麽,我們就趕緊補種,雖然晚了糧食不成熟,但是好歹也是糧食,能收幾成是幾成。第二就是大家說的屯糧了。我們先在附近幾個鎮上買,看看能買到多少,實在不行咱們全村組織一下去遠一些的地方買。不過呢大家也不要擔心,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守著這滿山的寶貝還能餓死?楊樹芽柳樹芽,地裏的各種的野菜,還是那個槐花呀,蘑菇呀,榛子核頭啥的,有本事的再打些野味,什麽不能吃?我們把它們采回來曬幹嘍,屯起來,頂餓還省糧食。”第三呢,就是淘井,把現有的井往深淘,還要打幾口井,真遇到大旱了,不夠澆地也能讓人喝上。行了,我現在就想到這麽多,誰還有要講的嗎?”大家不要信呀,那個年代的山可沒有現在這樣的青山綠水,動植物資源豐富,那時候的山上啥都沒有,離村子近的幾乎就沒有什麽大樹林子,樹木都用來燒火了,山都光禿禿的,樹都沒有還有啥吃的?有樹的地方都是原始大森林,有去無回的那種,作者這麽寫也是美化一下那個年代,可憐一下自己的祖輩。不然真就得寫:一年大旱,二年飛蝗,三年餓死,全書完了。)
大家你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講話,他們一個個大老粗,要有那個腦子,早發家了。
村長環顧了一圈見沒人說話又說道:“既然都沒意見,那就這樣,大家都回去幹活吧,散會,都散了。”說完就和太爺爺一起走了。
鄉親們見村長都走了,也三三兩兩的結伴回去了。
在這次太爺爺‘澄清’了故事的真偽後,村子裏就出現了兩種聲音,兩種態度。第一種就是既然故事是假的,那接下來的三年災害也是假的,不必上心,在別人屯糧挖野菜的時候隨隨大溜兒,就行了。還有一種就是災難論,村長和老黃家都是有見識有本事,見過世麵的人,他們不會瞎說騙人的,再說了他們也是這麽做的,要是真有大旱,那現在做的事兒就是能救命的大事兒,哪怕是假的,屯的東西也浪費不了,都能吃還省糧食。他們秉承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態度,看太爺爺他們幹什麽,他們就跟著幹什麽。
不管持哪種態度,對補種種子都是持相同態度的,大家回家把剩下的種糧找出來,拿著鋤頭去地裏把死去秧苗的地方再重新種上新種子。
農村人給人的感覺都是憨厚,老實,忠厚,誠實,守信的,對沒錯,但是一樣米養百樣人,不知怎麽回事,每個村都會出那麽幾個不幹人事兒的人。
喜歡老輩子的故事請大家收藏:()老輩子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