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發展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A+A-


    雙胞胎也很聰明,緊跟著她大哥的腳步也做了點生意,而且他們幾個和魏軒一起開了化妝品公司,隻不過不負責同一個地點。
    王愛芝提醒他們,讓他們成立一個品牌,就專門做這個品牌係列的化妝品和護膚品,後來又添置了洗護方麵的產品。
    王愛芝這個搞科研的在後麵支撐著,他們的生意做的也算是風生水起,東西好就不怕沒人買,所以化妝品公司也算是穩步發展。
    現階段一切發展的都很穩當,以後會怎麽樣誰也不知道,如果哪一天合不來了,那就分開唄。
    不過王愛芝說了,股份的大頭要拿在一個人的手裏,不允許他們把股份分出去,以後的後輩就拿些分紅,成立一個家族基金,家裏的成員每個月在裏麵領錢。
    這些東西,也是她考察了香港那邊的富商家族的行事風格,照抄過來的,她覺得,像那些大富商的家族做的這樣就挺好,資源始終把控在最有能力的那個人手裏,同時又能通過基金一代代的培養人才,家裏的子弟根據不同方麵的喜好去培養。
    到時候誰的能力大誰就繼承家族,做那個掌舵家族的人,再加上國內市場有魏家做底,其他家族也不會招惹他們。
    公司現在是魏軒在管,自從成立了品牌又成立了基金之後,就把兩家的所有成員都納了進去,所以魏家和王家兩家的人都能在基金裏麵領一部分的錢,這些錢也不是很多,不過等到以後公司越做越大,錢也會逐年遞增。
    不管是當官的,還是不當官的都是需要錢的,像他們魏家幾個當官的,如果需要大量的錢就需要打申請,而且錢用到什麽地方也需要說清楚。
    這些錢就會另外克扣出來,也算是公司的一項開支,不過審核也相當的嚴格,王愛芝可不想養一群碩鼠。
    現在魏家的掌舵人,還是魏老爺子,老爺子雖然脾氣挺火爆的,但是做事很講原則,有時候思想上可能有點固化,但是也很聽勸。
    所以現下來看,魏家的發展還是不錯的,下一任的掌舵人,暫定為魏軒他爸爸,現在魏老爺子就全力的培養他,老爺子早都退下來了,但是隻要老爺子在一天,這個人脈就斷不了。
    不過也不怕,就算老爺子去了,現在魏爸爸也上來了,再加上如今魏軒的資金支持,一切也都在穩步的發展。
    這兩年魏軒打算進軍電子行業,化妝品隻能算是小打小鬧,最主要的還是電子電器,和軍工,有魏老爺子在,而且魏軒也有這方麵的同學, 找些人專門做材料研究,隻要有成果也能發展起來。
    不過王愛芝建議他醫藥生產這一行也插一腳,畢竟她就是做醫藥研究的,便宜別人為什麽不便宜自己。
    現在手裏有錢,建一個醫藥工廠還是很容易的,隻不過現在京郊的地好多都被人圈起來了,想要弄地就得往更遠的地方去。
    用了整整5年時間,魏軒終於實現了自己所有的想法,如今他有一個研究院專門做材料研究,還有好幾家醫藥工廠,專門生產王愛芝研究的醫藥。
    化妝品這一塊他也沒有放下,還自己成立了研發部,所以他現在也不光靠著王愛芝的研究。
    隻不過當年的電子行業他雖然摻上了一腳,但是沒有突出的成就。後來改做了汽車生產,因為國外的信息技術壟斷,一時半會兒電子技術這一塊很難攻克。
    不過王愛芝閑暇的時候,從國外進口了電腦,攝像頭,手機之類的一些電子產品。
    一開始魏軒還以為他是要自己用的呢,結果買回來之後,全被王愛芝給拆的七零八落。
    而且不知道為什麽,王愛芝把這些東西拆開之後,她就覺得這些東西真的是太簡單了,她腦子裏有很多想法,但是苦於設備不全,全都沒辦法立刻實現。
    為此,王愛芝去自學了機械工程,沒辦法,想要實現她腦子裏的想法,就得先要把製作那些東西的機械給做出來。
    就像那電腦裏的芯片,這可不是普通的機器就能做出來的,還有那內核處理器,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現在國內根本就沒有生產的可能性,機械沒有,材料也沒有,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如今國內很多東西都是靠進口的,而且還經常被人卡脖子,國外的技術封鎖實在太嚴重了,為了弄點資料回來,犧牲了多少優秀的軍人。
    就說蔣辰這個人吧,當年他離開了知青院,從此以後就像銷聲匿跡了一樣,她在京都這麽多年,包括她結婚的時候,她都沒有見過這個表哥。
    這都多少年了?她兒子都上小學了,從來沒有在家庭聚會上見到過他,偶爾她也會問一下,不過聽到的回答都是他在出任務。
    這幾年師父的身體也不太好,畢竟年齡大了,80歲的老頭子,再精神矍鑠也有精力不濟的時候,王愛芝經常給他調理著身體。
    要不是當年的半袋子奶果,估計他師父還沒有這麽好的身體呢。
    老頭子經常想起那些奶果,時不時的捶胸頓足,說那是什麽什麽頂級的好東西,要是放到現代絕對可以入藥,要是能培養出來,說不定能救很多人。
    為此他還向上麵反映,讓他們全國去搜尋那種果子,但是這些年一無所獲,王愛芝就這麽看著他師傅搖頭歎息,到底也沒把自己的馬甲給扒了。
    實在是她自己現在也沒多少了,偷偷的給小崽子喝了一點,燉湯的時候也會添一點給魏軒喝,這麽些年喝下來,空間裏也就剩那麽半袋子了,她在家也不用空間,從來也沒從空間裏拿東西,所以魏軒是一點也不知道的。
    .王愛芝一邊自學,一邊去魏軒的研究室裏看一看,偶爾給他們提提建議,裏麵的設備都很老舊,有的時候她也會上手改裝一番。
    就這麽磕磕絆絆的用了三年時間,王愛芝終於手搓了一台電腦出來,她做出來的不是那種大頭電腦,而是一台有些厚的筆記本電腦。
    電腦能有多厚呢?至少有一本字典那麽厚,拿起來還挺重的,王愛芝相當的不滿意,但是魏軒看到這個東西,簡直高興壞了,立馬就想向上麵匯報這項技術。
    這可不光光是一台電腦的事,這裏麵的技術含量大了去了,他覺得他媳婦兒的這個聰明腦袋,真是被前些年的醫藥研究給耽誤了。
    這就讓王愛芝很不高興了,她研究了多少藥品?救活了多少人?而且她現在還在研究肺結核方麵的特效藥,隻要能成功的弄出來,她就又有一項功績了。
    至於這些電子產品,雖然這些技術對國家而言也很重要,但是王愛芝覺得,緩個一兩年又不是沒人弄得出來,這麽簡單的東西,國家的人才那麽多,弄出來是早晚的事兒。
    沒看彩色電視機現在都有了嗎?電腦國家又不是沒有,隻不過有些笨重而已,不耽誤用。國家現在大建設,人才就像雨後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總有一天他們能衝破國外的技術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