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督十二州軍事能拿多少錢?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A+A-


    數日後。
    灞水
    此時人頭湧湧,甚是熱鬧。
    蜀王府除留守的不足二百人,其餘千多人正在準備離開長安,前往劍南道就藩。
    程處默、秦懷道、李崇義等人前來折柳相送。
    楊妃、李承乾、李泰、李佑、豫章、長樂等幾人代表皇室前來相送。
    李承乾哈哈大笑:“真羨慕你這家夥啊,從此便是海闊憑魚躍、長空任鳥飛了。”
    李恪聽了心中略微有些發顫,心說你羨慕我,此時大概是客氣話,但若按曆史原本軌跡,再過個幾年,估計就要成為你的心聲了。
    隻是現在曆史多多少少改變了些,也不知李承乾這家夥還會不會遭逢史上的命運。
    心中想著,口中卻是笑道:
    “嗬嗬,大哥要是有時間,也可以來劍南看看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們幾個也一樣,想到益州來玩,到時給我來信。”
    其餘眾人隻是微笑,長樂聽了眼睛卻是放光:“三哥,我要去的,到時去找你哈。”
    李恪哈哈大笑:“隻要父皇同意你來,我派人回來接你都行。”
    楊妃瞪了李恪一眼,似乎在怪他胡說八道,隨即又拉著李愔,不住地叮囑他,弄得李愔有些不耐起來方始罷休。
    霍王李元軌也在隊伍中,他可能知道自己不太受眾人待見,和幾名霍王府來的護衛直接找了一艘船,先行登了上去。
    岸上薛禮、藍天、李渾等人在旁小心護衛,此行押解著龐大的錢財,由不得眾人不小心。
    錢管家留守長安,馬周被李恪任命為新的管家,正在協調人員財貨上船。
    雖然人員財貨眾多,但此行搬離工作卻是有條不紊,船隊很快準備好後,李恪、李愔登上船隊,與前來送行的眾人揮手作別。
    進入船艙後,李恪、李愔泡上茶水,命令艦隊開始出發。
    李愔坐在逍遙椅上,笑著問道:“哥,你說我們何時才能回長安?”
    李恪翻了翻白眼:“哦,你啥不得長安了,要不你還是留在長安,時常進宮看看娘親也好。”
    “不不不,我不是舍不得長安,你知道的,我想出去的,隻是想知道這個問題,哥是如何想的。”
    李恪嘿然一聲,想起李二聽說自己要帶這小子出外就藩時那喜形於色的模樣,不僅毫不猶豫就同意,還長長籲了口氣,簡直就是丟了一個大包袱的表情啊,你小子要是知道了,是否還想回長安?
    “嘿嘿,藩王就藩,無旨不得回京,或許要個十年八年吧,到時你我都成人了。”
    “哈哈,長大了好。”
    “哥,你說父皇那個,他可會想念我們?”
    “父皇,想念我們幹什麽?父皇要是想念我們,估計我們就要有麻煩上身了,還是不想念的好。”
    “啊。”
    此時立政殿中,李二批閱奏折頗有些心神不寧,勉強又批完一份奏折後,說道:“恪兒他們走了。”
    “嗯,走了。”
    “讓供奉堂出三個人隨行保護,不得出現任何問題。”
    “是”
    “讓益州翻修蜀王府的工匠們加快速度,務必在蜀王抵達益州前完成蜀王府的改建。”
    “是”
    灞水中。
    船隊在矣乃聲中行進。
    馬周此時激動的心還尚未平複,他沒想到一幅對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雖然自己暫時隻是一個管家的身份,但蜀王可是益州大都督,且督十二州,為了擔任好這個職位,蜀王必然要安排自己的人手來擔任相關職位。
    想起自己回常何府裏拜別時,常何目瞪口呆的樣子,他便有些想笑。
    自己和常何有些瓜蔓親,因此在落魄時,便投在常何府上,常何倒也大方地收留,吃住不曾虧待自己。
    隻是自己來長安後也了解到了,常何雖然玄武門之變中立下大功,算是李二心腹,但職位始終升不上高層。
    常何職位隻是右屯衛將軍,官職在軍中也隻是中高層,和程咬金、尉遲恭等人始終差了一個等級,而且常何的影響力始終隻在軍中,自己又是學文的,想了借助常何的助力尋找機會很是艱難。
    因此盡管常何不曾薄待自己,但自己心中自有尊嚴,時間長了,卻是心有愧色,這才有了離開長安之意。
    常何大概也看出來了,但也沒有辦法。
    因此自己拜別常何,言明獲蜀王賞識,成為他的助理時,常何心中是何等震撼,別人不知道,但常何在軍中卻是知道蜀王的影響力的,青黴素、指南針、望遠鏡,使蜀王成為軍方眼中的寶貝疙瘩。
    常何收下自己帶回府中的仙人醉,足足十罐,五十斤,又吃了自己帶回去的天然居酒菜。
    送自己出府時,給自己封了一個足足百兩的贈儀,可見常何是何等看好此行,這是提前在自己身上投資了。
    聽甘草來喊,蜀王讓自己前往他的船上,連忙前往。
    到了蜀王船上時,看到另一個約四十歲的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他已經知道這是陛下欽命的王府長吏,為人有些嚴謹,卻無甚心機,是個可以相處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到馬周來了,李恪笑道:“這是艙中活動室,坐下,隨意些,此行遠著呢,不用拘束。我等可以隨意聊聊。”
    李愔問道:“我哥說是督十二州,但又說不讓隨意幹涉各州事務,這是什麽意思,請權長吏有以教我等。”
    這些事情,不僅李愔不懂,便是李恪也是不了解,馬周也不明白,需要這位長吏來解惑,李愔這一問題,引起了眾人齊齊的關注。
    “蜀王殿下、梁王殿下,這個督十二州,平時不用管,各州正常情況下都是給陛下的奏報也會給殿下一份,若是不給,說明各州可以自行處理,不用殿下操心。”
    “嗯,啥都不用管,那還叫什麽督十二州。”
    “有一種情況,蜀王殿下需要主動出手,就是十二州中發生民變或是麵臨外敵時,需要蜀王整合各州資源,統一協調應對。”
    “平時還是不用管,但既然督各州軍事,也是有好處的,每年各州的稅收收入,朝廷會按一定比例劃給蜀王,算是殿下收入。”
    “會有多少錢?”李愔問道。
    權萬紀有些尷尬地一笑,說道:“比例每年不一樣,各州也不一樣,等明年了,殿下便會明了。”
    李恪心中頓時撇撇嘴,劍南各道羈糜州甚多,平時根本收不上多少稅,李二現在窮的慌,又要四處打仗,能劃給自己什麽錢?
    “也就是說我哥實掌的隻有益州,可是?”李愔問道。
    “是,親王就藩,權力極大,軍政一把抓,益州官員上下,蜀王可自行任免,給朝廷報備即可。”
    李恪點點頭,這是後來安史之亂節度使的前身,嘿嘿,軍政一把抓,這才是大唐動亂和衰落的直接原因。
    喜歡李二要瘋,兒啊,這是朕的大唐?請大家收藏:()李二要瘋,兒啊,這是朕的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